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講義七 不思議品第六▪P3

  ..續本文上一頁

  【經文意思是】進一步說,舍力弗!證得不可思議解脫的菩薩,能以神通隨衆生根性,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爲說法,所以他們或現佛身,或現辟支佛身,或現聲聞身,或現帝釋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聖王身,乃至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身,都能應機示現而化度之;還有此菩薩能于十方世界所有的聲音(有情無情之聲),無論是上中下之聲,都能變現使其成爲念佛之聲,或演變出無常、苦、空、無我之聲;如能轉物,則十方諸佛所說種種之法,都能在此所有的聲音中顯現出來,使新發心菩薩和二乘人回向,都能受益此一乘佛法之聲。此段是身聲現出。

  【經文】舍利弗,我今略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之力。若廣說者,窮劫不盡。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我現在只是略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之力,如果要廣泛說的話,就是用盡一個大劫的時間,也無法說的完。《華嚴經》說“一字法門,海墨書之不盡”。而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應屬華嚴四十一位以上菩薩,自然能理、事、理事、事事無礙。

  【經文】是時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現衆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爲若此也。

  【經文意思是】維摩诘剛說完,大迦葉聽說了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法喜充滿,從未有過的感受,就對舍力弗說,這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就如同有人,在瞎子面前擺設五彩缤紛的物質,但對于瞎子而言,不是他們能見到的。我們這些聲聞乘人也如同瞎子,聽說此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領悟,真正同瞎子沒有區別啊!難怪佛陀悲心訓斥,焦芽敗種,不能發芽。

  【經文】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我等何爲永絕其根?于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叁千大千世界。

  【經文意思是】凡夫、二乘中的契機者,聽到了這種不可思議解脫大法,應當感歎昔日之迷,珍惜之悟,有誰不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呢?我們爲什麼要永遠拒絕大乘佛法的根機呢?對于大乘佛法,我們聲聞乘人,已如佛陀所說的敗種焦芽,那麼我們今天,一切的聲聞弟子,聽到了這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都應追悔而痛苦流涕,聲音震動叁千大千世界。在自我反省曾經當面錯過的同時,也應使他人警省,應當珍惜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經文】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衆無如之何。大迦葉說是語時,叁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經文意思是】一切菩薩不同于二乘,因爲已受法乳灌頂,接受大乘佛法熏陶,對此應當更加歡欣鼓舞慶幸自己因緣殊勝,如是,即能頂禮信受此微妙之法;如果有緣的菩薩,能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那麼一切魔衆能奈何他什麼呢?因爲此菩薩能即魔業不起魔見,也無不起之念,即超越二元,如是即魔業也即是佛地業。相反,如果見叁十二相、八十種好而生佛見,或聞十二部經而生法見,或執非佛非法見,或執非非佛非非法見,如是諸見不息,永不知廬山真面目,即不離佛業即是魔業。比如一漂亮女郎,沒有漂亮,也沒有不漂亮,遠離二邊即是如來清淨法身。如執二邊都是障礙,即是著魔。當大迦葉尊者說這些法時,與會大衆,叁萬二千天子,都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可見,說法必契機,所以要小心。

  【經文】爾時維摩诘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故,教化衆生,現作魔王。

  【經文意思是】這時,維摩诘又對大迦葉說:仁者,既然佛魔一如,平等無二,應是如實道來,那麼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作魔王的人,大都是一切證得不可思議解脫的菩薩,如是菩薩以方便善巧的智慧,教化衆生,即惡來惡度,現作魔王。正如《涅槃經》中所說“一切諸鬼神等,皆是諸佛菩薩之所示現”。漢藏傳承佛教都有醜陋的佛像,如漢傳的面然大士,化爲鬼王模樣,西藏的很多佛像,多以猙獰恐怖爲多,或許這更爲理性,更能對治我們脆弱的心性,只是漢族更願意看莊嚴相好的佛像,或許,我們也可以認爲這也是一種誤區。當然我們不是追求猙獰,我們只是要面對,要消化。

  【經文】又迦葉,十方無量菩薩,或有人從乞手足耳鼻,頭目髓腦,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馬車乘,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貝,衣服飲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而往試之,令其堅固。

  【經文意思是】進一步說,大迦葉,十方世界中無量的菩薩,常以反作用,惡作劇的方式,或者向人乞求五官四肢,或者向人借取頭顱、眼睛、骨髓、腦髓,或者索取血肉皮骨,或者敲詐、要求聚落城邑(國土),或者搶奪妻子、奴婢,或者強要象馬車乘,或者金銀水晶,或者砗磲瑪瑙,或者珊瑚琥珀,或者真珠珂貝,或者衣服飲食等,象這些乞討的人,大都是證得不可思議解脫的菩薩,用這些方便善巧的方法,去考驗試探學佛的人們,目的是堅固人們的舍心,即沒有什麼是長久的,即空,自然也就沒有什麼不可以舍去的。聽起來毛骨悚然,如果我們不能理解不可思議解脫,那麼對此只能是這樣的感覺。

  【經文】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諸衆生,如是難事,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逼迫菩薩。

  【經文意思是】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修學佛法的人,如無逆境,則不易成就,而只有證得不可思議解脫的菩薩,才能有這樣的大威神力,所以對那些行果圓滿的菩薩作這樣的逼迫,目的是開示衆生,悟入佛之知見。需要強調的是,對于逼迫,只有那些將入或者證得無生法忍得菩薩才會處之泰然。對于這樣難忍能忍的大事,凡夫、外道沒有能力承當,就是二乘人也不能逼迫菩薩。

  【經文】譬如龍象蹴踏,非驢所堪。是名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智慧方便之門。

  【經文意思是】爲什麼這樣說,這就好比龍象有大力氣,他們的爪或蹄,或踢或踏,或抓或踩,都不是毛驢所能承受的。菩薩不能逼迫凡夫,反過來說,驢也無力逼迫龍象,即凡夫不能逼迫菩薩,只有龍象才是旗鼓相當,即菩薩逼迫菩薩。可見不能裝模作樣,別有用心,量力的同時,需要不斷的進取,而不能自暴自棄,而這才稱爲證得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智慧的方便之門,方便是智慧的方便,智慧又是方便的智慧,相得益彰,否則兩敗俱傷!

  如果執著不可思議,則仍是可思議,如是即佛法成衆生法,如貓鼠是可思議,貓吃老鼠,這是就現象界言,就本體界則是空性,就消除了對立,則是不可思議。如是菩薩吸風吞火,有什麼奇怪的呢?可見,我們固有的觀念,水火不同源,貓鼠不共存,一多不相即,大小不相容,延促不同時,動靜不同處,將面臨挑戰,如果我們真要學佛的話,就一定透視二元,不值推敲,實實在在不堪一擊,幻化不實。那麼我們的感情的執著,分明就是一個盲點,一種誤區。走出來吧!畢竟都已過去,包括我們自己,一切有爲法,莫不如此,不要說你不能,只能說你不願意?只要我們努力,我們將會“從心所欲,不逾矩”。輕安自在,隨願成就自淨土乃至成佛的因緣。

  

  

《《維摩诘所說經》講義七 不思議品第六》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