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筆記本的口都泛黑了,可能他有多大年紀,筆記本就用了多長時間。在裏面找啊找,翻了幾頁,就翻到兩句話,就是現在挂在佛學院門口的那兩句話“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然後自己攤開紙寫了一副對聯。所以說,那些有成就成功的人,對自己要求嚴謹的人,無一不是從嚴謹的生活方式開始。我覺得這兩點:一個是勤奮,一個是嚴謹。年輕人如果想從這些值得我們五體投地的尊敬老前輩身上學什麼,就先從勤奮開始學,然後從嚴謹上面學,讓我們從小就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時間,珍惜一切勞動成果,珍惜自己的光陰,這樣我們會有成就,會有一個像普光明殿所象征的光明的前途。
營員:我有一個問題請教老和尚和大和尚,我以前聽過一個故事,一個得道高僧一生做了很多好事,年老的時候在路上走,被一個年輕人捅了一刀,他臨死前說是因爲過去好幾世之前與這個青年人結怨,這是自己的一個果報。那麼佛教所提倡的因果報應理念和倡導人們不要冤冤相報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有些矛盾呢
明海大和尚:你的問題我聽著有點矛盾,你的意思是不是說那個年輕人沒有接受佛教的教化?不懂得不要冤冤相報嗎,佛教就是提倡我們不要冤冤相報,所以我們要自覺自主地從因果鏈裏解脫出來,是這個意思嗎,不矛盾的。
營員:尊敬的老和尚、大和尚、各位法師,如果一個人在實驗室裏,整天面對小老鼠小兔子什麼的,由于學習或探索的原因可能隨時會奪去它們的生命,我覺得這是一件很郁悶甚至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又沒有辦法。如果一定要在痛苦中學習,請問如何跳出迷茫,調整好心態。
明海大和尚: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當然每個人的個人生活道路有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同時在這個世界也感受著和承擔著很多共同的業力,業的果,業的因。在疾病這一點上,就是這樣的一個因果。你所說的這種實驗方式,是來自于西方,所有藥品的研發和醫學的突破,都是以其他小動物的生命做代價的。在這種實驗裏面有一些呢,如果接受這種方式的話,有一些好像是非做不可,但也有些無辜的,也有浪費的。所以在這樣一種因果的糾纏中,大家在不同程度上承擔著。那麼你在實驗室做的直接的殺生,試驗室外面的人承擔著什麼呢?承擔著你們研發的藥品解決了我們的病,部分解決又帶來負作用,又有新的病。它只是暫時的解決,以佛教的因果透視,不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根本方法,只是把問題往後面推,這是一個共同的業力。就你個人來說,個體的生活中,在你的學習生涯中碰到這樣一件事,這是一個事件,不好給你一個一般性的,說凡是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不好給你這樣講。但是你有緣來到這裏,還站起來提這個問題,這也是一個事件。我就以你這樣一個個人極其個別性的困惑,以及你現在學習佛法的機緣,針對你的情況,給你一個回答是——盡可能想辦法去調整專業。(鼓掌)
營員:朱彩方老師,您好。我有一個問題問您,我從小看恐怖電影電視多了,現在長大了有一種陰影——怕黑,以前認爲長大了好一點,現在感覺還是沒有改變,還是怕黑,但是也不知道怕什麼,就是心裏産生一種陰影,謝謝。
朱彩方博士:無非是問我有什麼方法,我看有兩個方法你都可以試試看。一個是用禅修的方法,一個是西方心理的療法。用禅修的方法,不知你現在打不打坐?(打)哦,打坐時等你能夠靜下來,慢慢數息觀息也好,最好是觀心,能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慢慢突然出現黑暗恐怖的情況,或者這種感覺,這種想法,當它呈現出來的時候你就正視它,你跟它講“又來了,又來了……”。(朱老師,是這樣的,我一打坐就能靜下來,心裏就很平靜,不是你說的那些黑暗恐怖的東西會來),那個黑暗沒有來嗎(我所說的陰影就是怕黑的陰影)那就這樣,你就坐禅的時候慢慢不要想,什麼時候,沒有定期,什麼時候有可能出現黑色的陰影,爲什麼怕,你還不知道原因,處于在無意識狀態。但是這個原因肯定存在,你坐下來的時候,慢慢突然有一天,刹那之間,會從無意識狀態升到意識狀態,你會突然感悟到,不知道什麼時候。我覺得你可以試試看。就像我們昨天講到的,且不說無始以來,從小到現在我們做過的事情,誰也記不住,但都存在意識方面,存在阿賴耶識裏面,西方心理學來講是存在無意識狀態裏面,有的是被有意地壓抑下去了。所以你通過放松,靜坐的時候,說不定哪一天你會感悟到恐怖陰影産生的原因,試試看。
營員:淨慧老和尚,您好,我想問一個關于信仰的問題,我想在座的人也有這種想法。人能體驗,能經驗到的才能相信,通過語言傳遞的很美好或者很恐怖的世界,我認爲是不可信的,因爲它不能被人所體驗。我擔心的問題是,一個很虔誠的基督徒死亡時發現並沒有天堂,我是擔心,在佛教裏面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嗎?另外一個問題,如何來建立對佛法的堅定的信仰,因爲宗教裏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語言傳遞很美好或者很恐怖的世界,來去勸服他的信衆的。對于不相信這種描述的人來說,他是如何來構建堅定的信仰呢?
淨慧老和尚:你貴姓呀,(姓肖)叫什麼名字,(肖**)哪裏人?(貴州)貴州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夏天很涼爽,冬天也不冷,你們相不相信呀?(衆:相信)佛教所說要建立信仰,首先不是要我們相信很美好的地方那就是天堂了,很恐怖的地方那就是地獄了。佛教要我們相信我們當下這一念自己能不能把握好,所以你要相信有一種方法能夠把握好當下這一念,這個可以相信吧,這個方法佛教叫斷除煩惱的方法。因爲要斷除煩惱,這個完全不迷信,煩惱生起來以後,恐怖還是不恐怖呢?恐怖!你應該有二十歲左右,你在家庭、學校或者在其他的地方,一定看到過許多人生起了煩惱,打架搞得很凶,很恐怖。如果是一個有佛法信仰的人,一個懂得佛法真理的人,一個能夠忍耐的人,一個能夠有崇高道德修養的人,彼此之間有不同的意見,他會采取一種包容的方法來解決,不會發生口角是非,更不會拳腳相向,這是一種解決問題、解決煩惱的方法。佛教就是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方法,所以說建立對佛教的信仰是信真理,這個真理是誰講出來的?是釋迦牟尼佛講出來的,他是兩千六百年前的一位聖者,一位活生生的人。這個人很偉大,很了不起,值得我們信賴,可以是我們的老師,可以是我們在內心崇拜的一個做人的坐標,這就是我們信佛、信佛說的法的意義所在。有佛有法還有僧,僧就是我們這些普通的和尚和所謂的菩薩、羅漢,這些人就是實踐佛陀所教導的斷除煩惱的方法, 這些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就是我們的老師,有這樣崇高的實踐,有這樣慈悲胸懷的人值不值得我們依賴呢?我覺得還是值得我們信賴的。這就是我們信僧寶的意義。所謂佛法僧叁寶,就是我們信仰的核心。信聖者,信真理,信善友,這就是信仰叁寶。像這樣的信仰,人人可以追求、接受,人人可以從叁寶的身上得到一些斷除煩惱、端正生活、端正生命努力方向的方法。我們從這個地方入手,來建立對佛法的信仰,然後逐漸去體會佛法,慢慢會加深對佛法的認識,會鞏固我們對佛法的信仰。我覺得,年輕人有信仰很重要,我提了有八個字:信仰、因果、良心、道德,這是我們做人必須堅持的八個字。我們有了信仰,我們精神上就有了支柱,我們努力就有方向,我們做人就有了目標,希望這位肖同學,貴州這位年輕人能慢慢地來思考,好不好?
營員: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營員,大家好。我是來自石家莊的義工,今天非常高興地看到淨慧老和尚精神飽滿,這是我們這些徒子徒孫們的福慧,祝願老和尚法喜充滿、健康長壽(老和尚:長壽很痛苦呵)。有兩個矛盾不能理解,在《金剛經》上教導人們要破除執著:“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但在《阿彌陀經》、《藥師經》,又教導人們一定要跳出六道輪回,要人們發願,願生西方極樂世界。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執著,而且現實中確實有許多人特別執著西方,甚至于出家的師父也是這樣,這種執著和佛所說要破除執著是不是一對矛盾呢?我不太理解,請老和尚開示。第二個矛盾:佛說世界非世界,因爲世界沒有一合相,可是佛又在《阿彌陀經》中,詳細描繪西方極樂世界的整體形象,在《藥師經》中又詳細描述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整體形象,甚至地獄的形象。請問佛說的沒有一合相的世界,包不包括西方極樂世界、東方淨琉璃世界和地獄道的一些情況?如有,那麼如何解釋它的一個整體形象,請開示。
淨慧老和尚:如果我們要從佛經裏找矛盾,找彼此對立的描述,不要從兩本經,從一本經裏也找得到許多。究竟我們要如何來對待這些差別呢?剛才我講到,佛法是藥,作用是治療我們衆生的疾病。我們衆生有多種多樣的疾病,在佛所說的法裏就有多種多樣的藥治療這些疾病。像剛才這位義工,他也有病,他也要吃藥,可能他吃的藥就不是東方琉璃世界的藥,也不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藥,他就是要吃我們娑婆世界的藥。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娑婆世界很苦,我們娑婆世界有許多的衆生很苦,我們就要用佛法的精神使衆生離苦,得到現世的清涼自在解脫的快樂。至于極樂世界的藥和東方琉璃世界的藥,那就是另外一部分人很需要。佛門廣大,佛法中,從空的角度來說,一法不立,從有的角度來說,一法不舍,這兩者不矛盾。一法不立是教我們不要執著,一法不舍也是教我們不要執著。你執空是執著,執有還是執著。所以在沒有執著的情況下,西方極樂世界是對的,東方琉璃世界也是對的,從一法不立的角度來說,東方琉璃世界你不要執著,西方極樂世界你也不要執著,最重要的是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就可以了。阿彌陀佛。
營員:想請明海法師回答一個問題,佛教講六道…
《十五屆:普茶——柏林夜話(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