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五屆:分享夏令營——柏林夜話(一)▪P3

  ..續本文上一頁去托缽。

  下面,這是在街上托缽的情況。

  下面,這是托缽回來以後的合影。

  好了,我們的照片分享完了。(鼓掌)

  十五年的時間過得非常快,我們用了很短的時間所看的照片,實際上跨越了十五年。在十五年中,夏令營跟幾千人結緣,這個是肯定的。也可以說和幾千顆心結緣,許多的朋友,對夏令營做出了努力,付出了勞動,這包括我們的黨政的領導,曆屆夏令營來講課的法師、老師,柏林寺常住的各位法師,還有義工們、居士們。這十五年中,有很多的感人的事,有無數次的心靈的感動,這些故事太多,所以我只能是在今天晚上普茶通過圖片來開個頭,那些感受,那些感動的刹那,下面將有更多的我們的老義工、法師們來和你們分享。

  我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鼓掌)

  明傑法師:感謝明海大和尚爲我們的回顧,我們大家一起端起手中的茶杯,共飲一杯趙州茶。請一位營員來給我們彈奏一曲。

  (營員奏古琴,小合唱)

  明傑法師:剛才是由真如緣起小組爲我們演唱的“南無阿彌陀佛”和“六字吉祥頌”,我們感謝他們的演唱。(鼓掌)

  通過明海大和尚的回顧,我們對柏林禅寺十幾年來的寺院建設,對生活禅夏令營從第一屆到今天的發展過程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我現在想給夏澤紅居士提一個問題,就是在我這兩天陪同幾位法師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就提了一點:在當年,在1993年的時候,我們老和尚倡議舉辦生活禅夏令營。我們知道夏澤紅居士是第一屆的營員,同時也是第一屆的贊助人,那麼是一種什麼樣的因緣和怎麼樣的發心,讓她對生活禅夏令營進行贊助,而且,她那個時候就知道夏令營會一步步走到今天嗎?(鼓掌)

  夏澤紅:大家好!法師的問題提給我了,其實我今天上午說過,我說老和尚一句話把我引進了夏令營的這個門。其實在第一屆夏令營之前,我記得沒有幾天的時候,在七月初的時候,剛剛在老和尚的引領下皈依了叁寶。但是,我的皈依跟很多人可能不一樣,就是很多的朋友,他們是在讀了很多佛教的書籍,都自己很明白的時候皈依的。我呢,我曾經說過,我說我生下來好像就是要做佛教徒,就是我一直在找一位師父能把我收了。當時遇到了老和尚之後,沒有想那麼多就皈依了。皈依之後,當然老和尚肯定是認爲,我那個時候很多方面都不合格,覺得我需要學習,所以老和尚就說,過兩天有一個夏令營,你們應該去。那我說,好!正好那時候,自己剛剛開始做一個新生意,經營狀況還不錯,也知道老和尚這邊的夏令營也需要有人來提供一些贊助,那個時候也就好像是很理所應當的就參與了。現在想想,我其實是特別感激老和尚給我這樣的機會。我覺得夏令營那個時候,沒想到能夠這樣一期一期的辦下來,我也不知道夏令營可以這樣一期一期地辦下來,到現在已經十五期了,未來可能有二十期,第五十期或者一百期,那個時候沒有想那麼多,只是覺得跟著老和尚走,師父說讓參加,我就來參加。後來老和尚一期一期地辦,那我也就一期一期地來參與。我現在想想,這種參與對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說,來參與夏令營是我人生當中做得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正確的一個決定,因爲我自己之後的生活,其實是一直受夏令營的影響。

  我覺得很感謝,很感恩,感恩老和尚給我這樣的機會,也感恩柏林寺的常住的法師們,授課的法師們,他們一次一次的這樣的發心來舉辦夏令營。其實要成就一件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要很多的人費心、費力來組織,還有那麼多的義工,每一年都是這樣的發心來做。對于我來說,我自己只是一個參與,很慚愧。我覺得夏令營很有意義,能有這樣的機會,我覺得是我這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夏令營對我的一生我覺得很重要很重要。(鼓掌)

  明傑法師:發長遠心難,我想,像夏澤紅這樣從第一屆,一直到第十五屆,一年一年地這樣支持生活禅夏令營,真的是一件很難得的事,也是很讓我們感動的。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她表示敬意。(鼓掌)

  十五年來,一批批的營員走進柏林禅寺,然後帶著他們對生活禅理念的學習和體會,又回到社會中,回到他們的工作和學習中。

  那麼生活禅夏令營的舉辦,離不開各方面的義工,十五年來我們有無數的義工在爲大家服務,在照顧大家的生活,在精心地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在這裏邊有幾位義工,多年的在我們夏令營發心,我們也想聽聽他們的感想,我們請李小林老師講幾句。(鼓掌)

  李小林:不知道說什麼,我是第二屆的營員。作爲營員收獲很大,作爲義工也學到很多東西,也是非常地感恩師父,能舉辦這麼一個活動。開始來的時候,作爲營員的時候,也是師父說可以過來。我因爲不大了解這個地方,來的時候很謹慎,雖然提前了十來天幹點活,但是身上貴重東西也不帶,就夠回去的錢。誰知道這是個什麼地方。

  來了以後,就跟常住師父一起幹了點活,這個時候才發現世界上有這麼一種人,他們用他們的生命一生在做一種事情,並且他爲別人,爲這個社會,他們自己說叫回報,我們的收益卻是非常大。後來慢慢地對這個夏令營,對這個柏林寺感情怪深的,也把這裏,就跟很多營員一樣,就當家了。所以說起來家裏面有事,那就過來忙活忙活,所以一下就這麼樣從第二屆到現在是第十五屆了。很高興的是義工越來越多,很多的義工爲夏令營,爲柏林寺也做了挺多,我也很高興的。我個人沒做什麼,真的是得到的太多,做得太少了。

  明傑法師:坐在李小林旁邊的班文戰老師,他也是十年以上的義工,我們也請他講幾句。

  班文戰:有一點和大家分享,我感覺從1995年第一次來參加夏令營,是作爲營員,此後是做義工,中間第十二屆沒來,其余都來了。我的一個感覺,就是夏令營它對我有什麼幫助。我想我們每一個人做事情,或者在一生當中要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應該是遠大的,就像老子《道德經》裏講的:“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我想師父提出的生活禅夏令營的“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樹立的最宏遠的目標。夏令營給我的人生樹立了這樣一個目標。有了一個目標,同時它給我的人生提供了通向這個目標的寬廣的、平安的通途。夏令營中,從老和尚、大和尚到柏林寺的各位常住,還有各位授課老師都是我們的引路人。我們各位營員、各位義工,就是我們通往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個目標的益友。我們在這裏學到的一切方法,都是我們實現這個目標、通向這個目標的資糧。可以說,我和所有參加夏令營的營員、義工一樣,在其中深受其益。我在事業當中、在人格完善方面所取得的進步,都離不開我們的夏令營。存在的問題,是我自己的努力不夠。以後在所有的老師的引領之下要繼續的努力,也願意和各位夏令營的營員,特別是第一次參加夏令營的營員共勉。好,謝謝大家!

  明傑法師:聽了他們叁位的發言,我想他們叁位真的是對夏令營的理念有著很深刻的認同,同時也有著很深刻的切身的受用。下面,我們一起演唱一首《生活禅曲》。(大家唱《生活禅曲》)

  十五年的夏令營能夠成功地舉辦,我想除有了我們的贊助人、我們的義工對生活禅夏令營活動的支持參與和認同,也少不了我們佛教界的大德法師們的認同,正是因爲有了他們的慈悲,每屆光臨我們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營爲我們營員演講,爲我們做法布施,我們這樣的一批批的年輕的營員,才能從中獲益。我想,在這裏我們在座的法師,剛才從圖片中也可以看到——淨因法師從第一屆就到我們生活禅夏令營授課,我們想請他也給我們講幾句,大家歡迎!

  淨因法師:我記得在1993年學校放假,回到北京,在廣濟寺見到老和尚,老和尚那時候是佛教協會的副會長,也就是我的頂頭上司了。他看到我笑眯眯地說,希望我到柏林寺來講課,當時我第一個感覺就是二個字:緊張。因爲老和尚德高望重,我琢磨著他是不是考我呢?但是,我有一個好處,比較聽話,所以也沒有問生活禅夏令營是什麼,就答應了。所以換句話說,可能我跟你們在座的一樣,出于好奇。甚至于來的時候,生活禅夏令營到底是什麼,估計你們當時跟我一樣不是太清楚。

  來了柏林寺以後,與其說我給大家講課,倒不如說柏林寺生活禅夏令營成就了我。爲什麼這樣講呢?我打一個最簡單的比方,大家有沒有看到這裏有個招牌,上面的第一句看到了吧?“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其實他的每一句話,在我生命最重要的時候都救了我。爲什麼這樣講呢?比如講第一句話吧,我這個經曆比較麻煩,老和尚可能應該知道。原來我在北京中國佛學院學習是大乘,後來出于需要,被中國佛教協會委派到斯裏蘭卡讀書,那是小乘。所以很多人跟我講,你怎麼學佛法由大變成向小了,就是怎麼學回去了?人家一般都是由小到大,我是從大到小。後來在斯裏蘭卡學完以後,去英國讀書,那是基督教國家。很多人就又問我,蘭卡是亞佛教就亞吧,西方有什麼好學佛教的?跑到基督教國家幹什麼?畢業以後就是麻煩了。爲什麼呢?一個就是有很多選擇,你選擇到某一個廟裏面,這個是肯定的。還有一個是香港大學,希望我過去幫幫忙。當時我就很矛盾,出家人讀書完了,本來就應該回到廟裏面參禅打坐的,到大學教書就有點不務正業了。後來我想起老和尚的這句話“將信仰落實于生活”,所以如果說在大學裏面,其實如果把信仰落實于生活,我覺得也是挺好的。

  到了大學以後,還有一個苦惱,什麼苦惱呢?我們中心基本所有的人,無論老師,還是其他人都比我年齡大,我是年齡比較小的,但是校長又希望我做一個中心主任。說真的,當時做得很不踏實。怎麼樣做呢?一個可以耍威風,好像當官的樣子;還有一種方法,想到老和尚的最後一句話“將個人融化于大衆”,這個非常重要。如果你跟大衆融合在一起,那麼所有的人都會幫你,…

《十五屆:分享夏令營——柏林夜話(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