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去托钵。
下面,这是在街上托钵的情况。
下面,这是托钵回来以后的合影。
好了,我们的照片分享完了。(鼓掌)
十五年的时间过得非常快,我们用了很短的时间所看的照片,实际上跨越了十五年。在十五年中,夏令营跟几千人结缘,这个是肯定的。也可以说和几千颗心结缘,许多的朋友,对夏令营做出了努力,付出了劳动,这包括我们的党政的领导,历届夏令营来讲课的法师、老师,柏林寺常住的各位法师,还有义工们、居士们。这十五年中,有很多的感人的事,有无数次的心灵的感动,这些故事太多,所以我只能是在今天晚上普茶通过图片来开个头,那些感受,那些感动的刹那,下面将有更多的我们的老义工、法师们来和你们分享。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鼓掌)
明杰法师:感谢明海大和尚为我们的回顾,我们大家一起端起手中的茶杯,共饮一杯赵州茶。请一位营员来给我们弹奏一曲。
(营员奏古琴,小合唱)
明杰法师:刚才是由真如缘起小组为我们演唱的“南无阿弥陀佛”和“六字吉祥颂”,我们感谢他们的演唱。(鼓掌)
通过明海大和尚的回顾,我们对柏林禅寺十几年来的寺院建设,对生活禅夏令营从第一届到今天的发展过程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我现在想给夏泽红居士提一个问题,就是在我这两天陪同几位法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提了一点:在当年,在1993年的时候,我们老和尚倡议举办生活禅夏令营。我们知道夏泽红居士是第一届的营员,同时也是第一届的赞助人,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因缘和怎么样的发心,让她对生活禅夏令营进行赞助,而且,她那个时候就知道夏令营会一步步走到今天吗?(鼓掌)
夏泽红:大家好!法师的问题提给我了,其实我今天上午说过,我说老和尚一句话把我引进了夏令营的这个门。其实在第一届夏令营之前,我记得没有几天的时候,在七月初的时候,刚刚在老和尚的引领下皈依了三宝。但是,我的皈依跟很多人可能不一样,就是很多的朋友,他们是在读了很多佛教的书籍,都自己很明白的时候皈依的。我呢,我曾经说过,我说我生下来好像就是要做佛教徒,就是我一直在找一位师父能把我收了。当时遇到了老和尚之后,没有想那么多就皈依了。皈依之后,当然老和尚肯定是认为,我那个时候很多方面都不合格,觉得我需要学习,所以老和尚就说,过两天有一个夏令营,你们应该去。那我说,好!正好那时候,自己刚刚开始做一个新生意,经营状况还不错,也知道老和尚这边的夏令营也需要有人来提供一些赞助,那个时候也就好像是很理所应当的就参与了。现在想想,我其实是特别感激老和尚给我这样的机会。我觉得夏令营那个时候,没想到能够这样一期一期的办下来,我也不知道夏令营可以这样一期一期地办下来,到现在已经十五期了,未来可能有二十期,第五十期或者一百期,那个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跟着老和尚走,师父说让参加,我就来参加。后来老和尚一期一期地办,那我也就一期一期地来参与。我现在想想,这种参与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来参与夏令营是我人生当中做得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正确的一个决定,因为我自己之后的生活,其实是一直受夏令营的影响。
我觉得很感谢,很感恩,感恩老和尚给我这样的机会,也感恩柏林寺的常住的法师们,授课的法师们,他们一次一次的这样的发心来举办夏令营。其实要成就一件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要很多的人费心、费力来组织,还有那么多的义工,每一年都是这样的发心来做。对于我来说,我自己只是一个参与,很惭愧。我觉得夏令营很有意义,能有这样的机会,我觉得是我这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夏令营对我的一生我觉得很重要很重要。(鼓掌)
明杰法师:发长远心难,我想,像夏泽红这样从第一届,一直到第十五届,一年一年地这样支持生活禅夏令营,真的是一件很难得的事,也是很让我们感动的。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她表示敬意。(鼓掌)
十五年来,一批批的营员走进柏林禅寺,然后带着他们对生活禅理念的学习和体会,又回到社会中,回到他们的工作和学习中。
那么生活禅夏令营的举办,离不开各方面的义工,十五年来我们有无数的义工在为大家服务,在照顾大家的生活,在精心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里边有几位义工,多年的在我们夏令营发心,我们也想听听他们的感想,我们请李小林老师讲几句。(鼓掌)
李小林:不知道说什么,我是第二届的营员。作为营员收获很大,作为义工也学到很多东西,也是非常地感恩师父,能举办这么一个活动。开始来的时候,作为营员的时候,也是师父说可以过来。我因为不大了解这个地方,来的时候很谨慎,虽然提前了十来天干点活,但是身上贵重东西也不带,就够回去的钱。谁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
来了以后,就跟常住师父一起干了点活,这个时候才发现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用他们的生命一生在做一种事情,并且他为别人,为这个社会,他们自己说叫回报,我们的收益却是非常大。后来慢慢地对这个夏令营,对这个柏林寺感情怪深的,也把这里,就跟很多营员一样,就当家了。所以说起来家里面有事,那就过来忙活忙活,所以一下就这么样从第二届到现在是第十五届了。很高兴的是义工越来越多,很多的义工为夏令营,为柏林寺也做了挺多,我也很高兴的。我个人没做什么,真的是得到的太多,做得太少了。
明杰法师:坐在李小林旁边的班文战老师,他也是十年以上的义工,我们也请他讲几句。
班文战:有一点和大家分享,我感觉从1995年第一次来参加夏令营,是作为营员,此后是做义工,中间第十二届没来,其余都来了。我的一个感觉,就是夏令营它对我有什么帮助。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做事情,或者在一生当中要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远大的,就像老子《道德经》里讲的:“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我想师父提出的生活禅夏令营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的最宏远的目标。夏令营给我的人生树立了这样一个目标。有了一个目标,同时它给我的人生提供了通向这个目标的宽广的、平安的通途。夏令营中,从老和尚、大和尚到柏林寺的各位常住,还有各位授课老师都是我们的引路人。我们各位营员、各位义工,就是我们通往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个目标的益友。我们在这里学到的一切方法,都是我们实现这个目标、通向这个目标的资粮。可以说,我和所有参加夏令营的营员、义工一样,在其中深受其益。我在事业当中、在人格完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都离不开我们的夏令营。存在的问题,是我自己的努力不够。以后在所有的老师的引领之下要继续的努力,也愿意和各位夏令营的营员,特别是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的营员共勉。好,谢谢大家!
明杰法师:听了他们三位的发言,我想他们三位真的是对夏令营的理念有着很深刻的认同,同时也有着很深刻的切身的受用。下面,我们一起演唱一首《生活禅曲》。(大家唱《生活禅曲》)
十五年的夏令营能够成功地举办,我想除有了我们的赞助人、我们的义工对生活禅夏令营活动的支持参与和认同,也少不了我们佛教界的大德法师们的认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慈悲,每届光临我们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为我们营员演讲,为我们做法布施,我们这样的一批批的年轻的营员,才能从中获益。我想,在这里我们在座的法师,刚才从图片中也可以看到——净因法师从第一届就到我们生活禅夏令营授课,我们想请他也给我们讲几句,大家欢迎!
净因法师:我记得在1993年学校放假,回到北京,在广济寺见到老和尚,老和尚那时候是佛教协会的副会长,也就是我的顶头上司了。他看到我笑眯眯地说,希望我到柏林寺来讲课,当时我第一个感觉就是二个字:紧张。因为老和尚德高望重,我琢磨着他是不是考我呢?但是,我有一个好处,比较听话,所以也没有问生活禅夏令营是什么,就答应了。所以换句话说,可能我跟你们在座的一样,出于好奇。甚至于来的时候,生活禅夏令营到底是什么,估计你们当时跟我一样不是太清楚。
来了柏林寺以后,与其说我给大家讲课,倒不如说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成就了我。为什么这样讲呢?我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大家有没有看到这里有个招牌,上面的第一句看到了吧?“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其实他的每一句话,在我生命最重要的时候都救了我。为什么这样讲呢?比如讲第一句话吧,我这个经历比较麻烦,老和尚可能应该知道。原来我在北京中国佛学院学习是大乘,后来出于需要,被中国佛教协会委派到斯里兰卡读书,那是小乘。所以很多人跟我讲,你怎么学佛法由大变成向小了,就是怎么学回去了?人家一般都是由小到大,我是从大到小。后来在斯里兰卡学完以后,去英国读书,那是基督教国家。很多人就又问我,兰卡是亚佛教就亚吧,西方有什么好学佛教的?跑到基督教国家干什么?毕业以后就是麻烦了。为什么呢?一个就是有很多选择,你选择到某一个庙里面,这个是肯定的。还有一个是香港大学,希望我过去帮帮忙。当时我就很矛盾,出家人读书完了,本来就应该回到庙里面参禅打坐的,到大学教书就有点不务正业了。后来我想起老和尚的这句话“将信仰落实于生活”,所以如果说在大学里面,其实如果把信仰落实于生活,我觉得也是挺好的。
到了大学以后,还有一个苦恼,什么苦恼呢?我们中心基本所有的人,无论老师,还是其他人都比我年龄大,我是年龄比较小的,但是校长又希望我做一个中心主任。说真的,当时做得很不踏实。怎么样做呢?一个可以耍威风,好像当官的样子;还有一种方法,想到老和尚的最后一句话“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你跟大众融合在一起,那么所有的人都会帮你,…
《十五届:分享夏令营——柏林夜话(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