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六屆:佛學講演(關牧村、江泓)▪P5

  ..續本文上一頁,會得到什麼,不要想這些,多累啊。就要想我目前把我這個工作做好,把我的學習學好,把我們的夏令營工作做好,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人生的知識,這多好啊,是多好的一次享受啊,人生的享受,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是多好的一次經曆,好好地珍惜!

  江泓老師:現代人在獲得知識、信息方面應該說是條件很好了,缺的是要很好的修心,修心很重要。我們跟自己的孩子們也是這樣講:獲得知識啊,問題不大,但是修心很重要。我自己的感悟,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佛祖的意思吧,我們自己的感悟還是屬于人間的東西。那麼人的思想是怎麼來的呢?人的思想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存在決定思想,你有什麼樣的存在,就有什麼樣的思想。領導幹部在臺上一個思想,退下來又一個思想。石油大王不知道撿煤渣老婆子的辛酸,不同的存在有不同的思想。可是爲什麼有的領導幹部退下來之後,並沒有所謂的退休病呢?他進行了自我調整,就是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你的思想,可是你的思想是可以升華的,可以轉化的,可以進入另一個層面的。那是通過什麼呢?心——境由心造。開始的時候是心由境造,最後、最終是境由心造的,就是你的“境”,你的境況,你的處境,你的心境,是由你的心態來決定的。我們往往是處于原始狀態,我的存在決定我的思想,于是這個煩惱也來了,那個煩惱也來了。可是你不知道還有一個過程,叫做境由心造,你的處境是由你的心來造出的,我們好多孩子缺的是這一課。如果想對80後90後的孩子說點什麼的話,就是要注意索取知識,同時也要注意修養自己的身心。

  營員:關老師您的聲音這麼好,在弘揚人間佛法方面,您有什麼打算?關牧村老師:我其實在很多年前就做這個工作。很多年前,他們找人錄佛曲,找來找去最後找到我了。我唱完以後,他們說我這版是他們最滿意的。

  江泓老師: 五臺山大佛開光的時候, 她去唱《清涼贊》,清涼山嗎。在無錫的會上,她唱的是《你不肯去》,你不肯去觀音。那天特別巧,我們正好去普陀山,她看到了不肯去觀音院,後來就給講不肯去觀音是怎麼回事。她說施光南老師還作過首歌叫《你不肯去》,以後咱會去把它唱出去。結果我們下飛機剛到家,無錫那就來電話了,說大佛開光兩周年,有沒有佛教歌曲。我們說有一首《你不肯去》啊。後來就去了,那天唱歌正好是她生日。

  關牧村老師:非常巧合的事情特別多,令我內心非常歡喜。我們去年上甘孜,去長青春科爾寺,一路上看到很多的奇觀,包括佛光,我都拍下來了,非常漂亮,兩個大彩虹圈,裏面一個外面一個,足足有半小時後才慢慢的散開。我拍下來,回來給朋友看,朋友說你是不是做的啊,是不是假的呀。我說不是,絕對不是,做這個幹什麼。我就在家裏擺著,每次我看到這些所遇到的奇觀,或者自己內心的感受,我覺得是非常幸福的。所以剛才那個孩子問有什麼打算,其實我很多年前就已經做著這方面的工作了,這就是緣啊,今後我還要繼續這樣做下去。很多事情, 緣到了就像水到渠成,你就自然而然地做成了,瓜熟蒂落嗎。有時候很生或者緣還沒有形成,你就不能強求,什麼事情都是這樣。所以爲什麼他說我心態好,不好也不行。現在社會競爭這麼厲害,舞臺這麼廣闊,這麼多的演員,這麼多的風格,所以大家都非常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聽衆和觀衆群,你把你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就行了,不要管其他的事情。

  江泓老師: 另外從小事做起。舉個小事,我洗手洗臉時水池子裏的水就那麼流著,她用水怕浪費,都先把塞子蓋上,先用流動水洗,最後再用水池子裏的水沖一下,她不浪費。用餐巾紙的時候,我一抻就是一張,有時不夠還要兩張。她不是,她就是一半兒,她處處會闡釋表現出來。

  關牧村老師:有時我們出去演出,喝的礦泉水都是半瓶半瓶的,我就覺得特別浪費和可惜。這麼多的水,都是喝一半,有的就喝了一點點就扔在那了。我每次沒喝完,都拿著瓶子,一直到喝完了再扔。沒喝完的水也不能讓別人再喝啊,都是喝過的。後來我告訴大家,沒喝完的就把它澆到樹坑或者花盆裏,或者幹別的用,別倒了,多浪費多可惜啊。因爲從小生活的這種艱難,練就了這種節約樸素的習慣。

  江泓老師:她的一件睡衣已經十多年了,一直穿著。我們平常買衣服去哪呢,去雅秀。北京有一個雅秀市場,是普通老百姓買衣服的地方,非常便宜,一件襯衫五六十塊錢,有時候我們就去。後來有的朋友就說,你們不要去,大家會笑你們的,跌身份。她說,那有什麼呢!但是她每年都會拿出一部分錢來資助那些困難的人。去年汶川地震,我們拿出了不多吧,十叁萬。但是平時她花錢很仔細。

  營員:關老師您好!我是一個聲樂愛好者,沒想到在這裏能夠見到您,非常的高興!我想問您一個聲樂上的問題。有的老師說過唱歌就是在氣息上說話、傾訴,您對這一點是怎麼理解的。還有就是在結束的時候,希望您能唱一首《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謝謝!

  關牧村老師:沒問題。說到唱歌,這裏面有很多的話要講。說唱歌要像傾訴,那就是要給人親切的感覺了,這種親切的感覺也是要掌握度的。讓人感覺是非常自然而然流淌出來的,實際上是經過你內心氣息雕琢出來的,而唱出來卻是自然地流淌,沒有雕琢的痕迹。不是做作的,否則大家都聽得很累,而是自然而然非常美的,大家聽著都非常好聽的,你自己唱的也舒服。實際上是你的內心經過長期的音樂修養,人生體會,和你的感動之心一種綜合的素質造成了這種看似沒有雕琢,實際上經過雕琢出來的流淌著的,發自內心的,自然的聲音。

  江泓老師:我喜歡關老師的一首歌,你們可能都沒聽說過,叫做《紅棉搖籃曲》。爲了證明這一點,可以讓她哼幾句。這就是訴說,傾訴的那種歌,我也很喜歡這首歌。

  關牧村老師:這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老師的作品,叫《紅棉搖籃曲》,就是廣西壯族地區有很多紅棉樹嗎,是自衛反擊戰那時候寫的,是壯族的搖籃曲。前面有一段狀語,是“寶貝,睡吧”的意思。後來他們廣西的人看到我問,你唱這首歌的時候到沒到過廣西?我說沒有。他們說,哎呀,你唱出來這個壯族的感覺太地道了。我給你們唱兩句啊。(關牧村老師演唱《紅棉搖籃曲》)

  關牧村老師:剛才這首歌就是一種訴說的感覺,“寶貝睡吧,寶貝”一種搖著搖籃對孩子的傾訴。但是你要把廣西壯族的風格掌握了,你要了解壯族歌曲有很多的鼻音,要抓住它的特點。所以有人說你是不是在新疆生活過啊?因爲我唱過很多新疆的歌曲。我說沒有,不見得非得在那兒生活才能掌握當地歌曲的風格。你可以間接地聽到看到,這都是一種感受。包括傣族歌曲《月光下的鳳尾竹》,我當時唱的時候也沒有去過,但是你可以間接地看到那種月光融融的傣家竹樓,一位傣家少女背著擔子從竹樓前飄飄然走過,腦子裏就有一幅圖畫。所以音樂就是流動的畫面,繪畫是一種凝固的音樂,都是相通的。有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最相通的就是跟你的內心、心靈是直接相通的,因爲你是從心靈而歌,從心而發的內心的歌唱。

  營員:首先感謝關老師和江老師的分享。我已經大學畢業,而且是一名女性,您和江老師的分享讓我非常感動,而且能看出來是“婦唱夫隨”。在這裏我想問一下二位老師,您在事業上的成就是非常高的,那是怎麼處理生活事務的。還有就是人們常說“男主外,女主內”,那關老師經常在外,對家裏的照顧可能會相對少一點。在這種情況下,能看得出江老師您做得很好,所以我也想了解您們是如何把握家庭的這種度的。

  江泓老師:“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是兩個真正有情人結合,好多事情都好解決。吵吵鬧鬧,磕磕碰碰我們沒有,就是有,也都不算什麼。如果沒有情的人在一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都退休了,今年62歲了,喜歡書法。我的書法我自己蓋一個章,還有一枚章叫“牧村同修”,生活是一種共同的修行。

  關牧村老師:我們倆沒有誰主內誰主外的,家庭的事我們一起商量。有這種共同的志願,共同的愛好,包括我們學佛,都是夫妻一起的,所以有一個互補。爲什麼我今天請他來啊,也是一個互補,要不我今天一個人從頭說到尾、唱到尾,挺累的。

  江泓老師:生活要簡單。有時候她在家連電視都不看,要看就是新聞、十頻道、動物世界、探索發現。其他的東西她很少去看,周末有時看看大片。

  關牧村老師:夫妻之間還要包容,將來你們都要成家,也會有這種感受,如果不包容不寬容的話,容易有很多矛盾。兩個人的學識,內心的感受,思想品德,應該是差不多的,不要相差太大,相差太大就很難溝通了。差不多呢,兩個人容易溝通,一拍即合。要是不對的地方也馬上指出。有時候我有點小脾氣。在北京開車,有人在車上認出我了,那車就追上我,全車的大男人使勁看,就那種眼睛都快流出來了,讓人覺得特別不舒服,有點太不禮貌了。我就賭氣,一加油,車就飛奔而去,就不讓他看。然後人家江老師在旁邊慢條斯理地說:“有什麼呀,人家想看看你,就看呗。”有時候他就一句話,我就沒有話了,一下氣就全都沒了。其實無形當中也是一種批評,拿著小棍子在旁邊敲打我,這一點挺好。

  他有叁個字,要“慢”,要“善”,要“淡”。

  江泓老師:因爲我們是這個年齡,如果是青年人啊,不要光慢。我倒主張《孫子兵法》中提到的,叫“風林火山”——“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生活狀態不能是單一的,多數情況下要徐徐如林,但是需要的時候要掠如火,疾如風,需要不動的時候要能不動如山。老年人呢,就要多慢一點。

  營員:您是如何規劃您的人生,然後取得成功的?

  關牧村老師:順其自然。我對自己沒有什麼規劃,就是順著這條道走,自己認爲走的對的路就走下去,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克服。其實,克服困難,不斷進步的過程,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非常珍貴的。其實你真正獲得的事業上的成功,未必有這種過程上的享受好。這種過程是一種享受,包括你克服困難和你忍耐艱難困苦的的種種經曆,都是一種享受。

  江泓老師:佛就是覺悟,就是開慧,就是生命的智慧。

  這是一個馬達,只要這個能把握好,好多事情都好說。比如有時候年輕人裝房子,開始的時候興高采烈,裝著裝著就吵起來了,最後裝完了之後,離婚了。因爲中間老有分歧,然後各持己見。但是有的人呢,裝完之後大家更好了,建立一個溫馨的愛巢,一個家。那這個過程中有沒有矛盾?都會有,關鍵問題是有沒有智慧去處理。

  (講座的最後,關牧村老師應營員的要求演唱了《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和《忘不了我的草原》)

  明傑法師:今天關老師和江老師的到來給我們夏令營帶來了兩份非常珍貴的禮物,一份是關老師美好的歌聲,另一份是他們對人生的感悟,我想大家都有很多的收獲。下面我們有請明海大和尚和淨慧老和尚給我們講幾句話。

  明海大和尚:非常感謝關老師、江老師。我本人以及柏林寺有緣能結識江老師和關老師,感到非常的高興,特別的榮幸。不僅是因爲我本人是60後,曾經用收音機收聽關老師的歌,喜歡關老師的歌,而且是因爲我們結緣以後,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事實上我個人經常在心裏暗暗地贊歎:這就是在紅塵中菩薩的行爲,我心中是經常這麼想他們的。去年我有一次機會到關老師家做客,正好是在5.12之後,關老師忙著在外地演出,江老師接待了我,得到了很多的啓發:江老師的睿智,他的那種非常淡定、隨緣的心態。

  今天我們聽關老師講課,讓我們想起不知是誰說過的一句話“苦難是藝術的養料也是人生的養料”,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記住這句話。

  我們下面注意到另一點,前幾天我們諸位比較多地從佛法,由佛法來理解佛法,那麼今天,通過兩位老師的分享,我們有幸就生活,就人生,就藝術來理解佛法。我相信諸位會得到更加親切的體會。我們現在用掌聲有請老和尚來講幾句話。

  淨慧老和尚:我在這裏不知道從何講起,因爲有很多的話但是時間又非常有限。我知道“關牧村”叁個字,這個名字,應該是在叁十多年以前。我認識關牧村,剛好到今年叁十年整。(對關老師說:可能你還不知道是怎麼認識的。)1979年,我從農村回到中國佛教協會。過了不久中國佛教協會就推薦我到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做委員。那時候,關老師也是全國青年委員,在那個場合認識的,但是沒有講過話,我聽過她唱歌。

  從那以後,對“關牧村”叁個字有很深的印象,但是我還不了解她的經曆。前幾年關老師到柏林寺,我們在一起聊天,她講到她的生活經曆。她的生活經曆,我想,比我還好一點點。至少她只是一個“五類分子”的子女,而我實際上是“五類分子”。她說“吃了上一頓沒有下一頓”,這就是真的,我也經曆過。她說那些自稱爲革命者的人,對“五類分子”或“五類分子”的子女是這樣看,那我經曆的更多了,因爲我是“專政的對象”。所以我有一個同樣的感受,就是那段經曆非常寶貴,那段經曆是我們人生用之不盡的財富,我經常這樣體會也經常這樣感悟。

  所以今天江老師、關老師在這裏爲我們現身說法,我們每一個年輕人要記住,要有勇氣去面對生活,面對現實;我們要有勇氣去面對困難,面對挫折;我們要有勇氣跨過每一個溝坎。現在年輕人意志很薄弱,動不動就往那沒後路的地方想,這太恐怖了。活著,很美好!佛陀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我們這叁條都獲得了,多幸福啊!所以我們要非常珍惜這個人身,珍惜我們現在所獲得的一切,而且還要立志,把我們所獲得的一切傳承下去。這才是我們今天這堂課,或者是說我們本屆夏令營所要告訴大家最重要的一個信息。

  謝謝關老師,謝謝江老師!

  

《十六屆:佛學講演(關牧村、江泓)》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