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最核心的思想只有兩個字,是什麼字呀?同學們回答我,大聲一點,這兩個字不能忘,(營員:緣起)。這兩個字要帶著你輪回才行啊,否則忘了就不行了。因爲你明白這個道理,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解,你不明白這個道理呢,你就一直在那邊盲目的輪回,所以緣起的思想是最要緊的。我今天跟大家報告說,因爲上一次來柏林寺老和尚給我的這本《茶經》就促成我開始回家做功課了,就開始展開各個方面跟茶有關學習的因緣,也因爲這樣,今天大和尚慈悲要我在這裏來跟同學們做一個分享。
我想我第一步要來跟大家分享的是什麼呢?我們既然要來學習茶,那當然要遇到好的老師了。昨天談到善知識,《華嚴經》裏面提到的善財童子,遇到文殊菩薩,他就請問文殊菩薩,菩提道上這條路該怎麼走?文殊菩薩告訴他,菩提道上要成就,最要緊、最要緊的一件事情,就是親近善知識。我們要親近善知識,文殊菩薩他講了四個原則:第一,我們還沒有見到善知識前,要勤求善知識,要到處去積極的去尋訪——什麼地方有善知識,我要好好的學習,像我知道今天在座我們很多同學,來自四面八方的,也走了很長的路,坐很久的車子才到這裏來。也有人去年報了名,報上了以後因爲臨時沒有舉行,他從去年一直到今年的四月,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網去看柏林寺的網站,恭候有沒有要舉行生活禅夏令營。到四月份終于公布了這個消息,他第一個報名,這位同學請站起來跟大家認識一下。我們男衆第十組的,你轉一下給大家看一下。所以他報上名字的時候,他擔心一件事情,因爲他要到國外去出差,要到法國去出差,他害怕這個事情在生活禅夏令營這個時間,他擔心這個事情,結果呢他出差回來時間就是7月19號,然後他7月19號那天下午7點45分趕到柏林寺來報到。
我們從這個例子裏邊,你是不是可以發現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個很重要的原理,就是從因到果,他想來這兒是因,他終于來了這是果,對不對?可是從因到果裏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主導性的,有沒有人可以回答我?一個字,那個東西是什麼?(營員:願心)有人講出來了,有人說願,有人說心,是不是?都對,就是你的心。
佛法裏面說一切唯心造,同時要小心,佛教裏講“一切唯心造”跟西方哲學講的唯心論是不一樣的,佛教的唯心造的唯心兩個字那個“唯”是突出的意思,就是心在所有的因緣裏面是力量最大的,只是凸顯的意思。不是說心像西方那種宇宙發生論,說心可以創造,可以變成一些東西,不是的,是要形成這一切的東西,心的主導性最強,了解我的意思嗎?跟西方唯心論的說法,那個是不一樣的。尤其你看佛教講修行的時候,講叁法印,其中一個是什麼?“諸行無常”,行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也是無常的,所以“一切唯心造”,這一句話的真正意思是凸顯心的主導力量。
心有這樣一個很強的主導力量,所以我們要善用這個心來發展善緣,也是因爲我們這個心的力量很大,所以我們更要發揮我們心靈本身佛陀所發現的,所強調的那個覺悟的能量,善用這個心靈的覺悟的能量來開展我們生命中的善緣。
我們這個夏令營的主題叫做“生活在結緣的世界裏”,那個緣是什麼緣?是善緣還是惡緣哪?善緣哪!我們要學一學,怎麼樣結善緣,不是來結惡緣。我們要生活在廣結善緣的世界,這個緣有知識的緣,有朋友的緣,有成佛的緣,有開悟的緣,大家發展這一方面的善緣。
同學說“願”,我們這樣講——當我們的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的時候,這時候心換了個名字叫做“願”,所以我們叫“心願”,講心是一般的,講願就更聚焦了。有願必有力呀——願力,願力!我們今天普賢閣一起來研習這個禅茶一日,這普賢菩薩的性格,是什麼?就是永遠以最大的願力來承辦一切的事業,這個願力很重要。
談到因緣我想因爲老和尚給了我這個《茶經》的功課,所以我要跟大家講講我學禅跟學茶的一些因緣。
我先來跟大家講講我親近的善知識,在禅修在佛法方面給我指導的善知識:
第一位是我們的印順法師,他是浙江人,他從30歲開始生病,但是活到了101歲。諸位,這叫帶病年齡,帶叁分病,免疫力特別強。所以這個老人家很讓我感動,他也是我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這是老人家去世之前,大概是2個月之前,在醫院裏面,我帶一位印度的朋友去看老人家。(演示幻燈片)因爲我那個時候跟印順長老報告,我說:“師父啊,讀您的書有一本書最不喜歡讀。”他的眼睛睜得很大,哪一本書不喜歡讀?我說是《印度之佛教》,因爲您《印度之佛教》最後一章是什麼?“印度佛教之滅亡”,我說您印度佛教要講滅亡就講不下去了嘛!我說我給您帶來的這位朋友他是英國人,他在印度住了30年,他在幫忙做印度佛教複興,所以我說師父,您的印度佛教還要再加一章,叫做“印度佛教之複興”。他很高興,那天侍者說今天導師講話只許五分鍾,絕對不能超過,然後我們在跟師父講話的時候,他在旁邊一直指手表,意思是時間到了,你趕快走。結果呢老人家問了很多問題,談了一個小時,這是我在老人家101歲往生前2個月在醫院裏面跟師父談話。
我第二位佛學的重要的老師就是南懷瑾,南老師。我第一個禅七就是跟南老一起,跟著他學的。他早先在臺灣,後來老人家到上海,(演示幻燈片)這是在上海,我參加了世界佛教論壇,到上海給老人家打電話問候,他一聽,說你過來吃飯,本來晚上還有一個活動呢,那就沒有參加那活動,趕過去看老師,這是南老師在太湖旁邊的太湖大學堂,在廟堂那邊,這是上次去看老師拍的照片。
另外一個在佛學方面,佛法上面對我啓發很大的就是星雲法師,他旁邊這一位是西南大學校長盧蘭·噶斯特教授,這是最近跟大師拍的幾張照片。
另外一位在禅修方面,幫助我很大的,指導很多的就是惟覺老和尚,臺灣的中臺山的惟覺老和尚。這是1989年的時候和惟覺老和尚到韓國幾個大的道場參訪的照片。
再來對我啓發非常大,尤其在禅茶方面啓發我,就是我們淨慧老和尚,這是我上次來的時候拍的照片,老和尚很慈悲,還送了我們禅堂的集冊給我帶回去,這個對我們非常、非常的重要。
再來就是一行禅師,1995年開始有機會親近一行禅師,他去臺灣有一個月的教學,我來幫他做翻譯。(演示幻燈片)這個是後來一行禅師到廣東的雲門寺帶領禅七的一個(照片),這是禅七的時候我幫他做的翻譯,這是我們剛剛看到的在北大,這是2002年的時候。在2002年的時候還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師父在這個美國加州的聖地亞哥,那裏有一個道場叫鹿野苑,我們去看他,跟師父約的時間是11點半見面,可是師父延到12點半才見,見了面就用中文寫四字。這老人家中文非常好,因爲他從小讀漢文的經典,他寫了四個字叫“當下自在”,“當下自在”四個字。這四個字在那時的意義特別重大,爲什麼呢?因爲我那天5點鍾要在洛杉矶的機場坐飛機回臺灣,師父到12點半見面呢,然後又親自倒茶,我知道這個茶一喝呢,我五點的飛機是肯定趕不上了,然後師父給你的四個字“當下自在”,就是逃不掉的。所以旁邊的很著急,因爲送我去的這個師兄、師姐,他們就一直給我暗示:飛機快要趕不上了!而且那個時候是學校要開學之前,這個太平洋兩岸的飛機機位很難去抓到的,但是我很有信心,反正“當下自在”嘛!所以呢,就“當下自在”了,到了五點鍾才跟師父告別,飛機已經飛走了。
後來2005年的時候一行禅師在海外流亡四十年,回越南之前特別寫了信給我,那時候我在北京,特別寫信說希望陪他一道回去,所以這次在越南,在順化的這個街頭跟著師父行禅,到馬路上去行禅,整個城市都動起來了。因爲街上的人聽到師父帶著行禅,就跟著、跟著,所以我們看看什麼時候我們大和尚,到石家莊街上行禅。
2007年的時候我們香港來的衍空法師,他特別邀請一些禅師到香港去,有一段時間的禅修的教學,在香港跟師父見面。一行禅師,他是一個百分之百跟茶分不開的禅者,他說話要茶,他帶禅修要茶,所以我現在告訴你這個秘密就是見師父一定要帶茶,師父很喜歡喝香氣比較好的茶,所以我去見師父的時候,每一次都會帶一點師父比較喜歡喝的茶。
我另外一位老師對我影響很大,就是上海的元音老人,這是我們在1999年,就是老人家往生前半年,親近老人留下的照片。(演示幻燈片)
我另外一位在禅修方面對我啓發很大的老師,他跟我是益師益友。就是臺灣的優人神鼓的指導老師黃世勳,黃先生。那麼他的這個藝名叫“阿丹”。他是馬來西亞怡島地方的華僑,從小在馬來西亞跟著當地的武師學武術,這個阿丹的師父,是一個老華僑,是誰的傳人呢?是上海精武門霍元甲的弟子,所以這個年齡有概念了吧?但是你有沒有看到霍元甲這個電影,看到過霍元甲這個電影的同學請舉手,不看的不容易開悟。沒有看的同學要補看,要補做功課。
我說一下霍元甲這部電影,我覺得霍元甲一生他一直在尋求突破,可是他有兩個地方他不能突破:一個是他對生命的那種開展之道,他還是在很受困的一個心態下離開這個人間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你會看到他找不到精神的出路。但是阿丹師父,他負責帶一個打鼓的一個隊,我覺得他找到了精神出路。他原來是在臺灣,後來他跑到印度去旅遊,本來預計是兩個月。後來到了印度,你知道印度最重要的一條河流叫做什麼?恒河。恒河有一個最重要的城市有人告訴我它叫什麼嗎?有沒有看過一部奧斯卡得獎的電影叫做《印度之旅》有看過嗎?沒關系,這個電影不是非看不可。爲什麼提這個電影?因爲它介紹了那個城市叫做瓦拉納西(Vārānasī),瓦拉納西是兩條河流的名字合在一起,因爲它是兩條河流交彙點。佛陀在印度的菩提迦耶,在…
《十六屆:禅茶一日 一(遊祥州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