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題,那個茶裏面加了香料、香精,所以聞起來香氣很重,但那個香是人工的香,對身體是有害的。
所以我希望同學們要慢慢去品鑒好茶,比如今天彭老師帶一道“江山美人”,這道“江山美人”就是臺灣非常有名的“東方美人”茶,這個茶百分之百是有機的,爲什麼?因爲這個茶它的蜜香,這個茶有蜜香,就蜂蜜的香味,有花香,有果香,有乳香,就是好的“江山美人”茶要四香具足。這四種香來自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有一種很小的蟲,有的人叫小綠葉蟲,有的人叫拂塵子,眼睛看著還有一點勉強,要用放大鏡來看才能夠清楚這個小蟲子,很小、很小,一定這個茶葉被這個蟲子咬一口,然後你做出來那個茶就有剛剛講的蜜香、花香、果香、乳香四香具足,這個蟲子如果沒咬過呢,只是一般的普通的茶葉,以前都是這樣講,說一定是那個小蟲子吐出來一點唾液在這個茶葉上,這個茶葉才會香。最新的研究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兒,是什麼呢?這個蟲子咬了那個茶葉的葉子之後,整個茶就全身總動員,就想防衛自己的生命,所以就把它生命中最精彩的東西釋放出來了。所以生命中遇到一點挫折,挫敗就像被小蟲子咬了一樣嘛,可以激發出你生命中的花香、蜜香、果香、乳香。所以我們對生命中有一些挫折的事情,要正面去看,這就是轉念法門。好,這是跟大家提到說,這個泰國的這個師父來學,我們也希望他將來把它傳回去。
第八位我覺得我很重要的這個茶的老師就是我家裏的師傅,因爲什麼呢?我在研究茶,她很支持,然後她也不斷地跟著我到處去訪茶,然後做很多的記錄、做很多分析,然後我們又常在一起品茶,大家會提一點意見,所以她是我的同行善知識,所以這是我第八位的老師。
再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很多因爲茶而結的這個緣,(演示幻燈片)譬如說正中間這一位,這是韓國一位華嚴宗的大師,就是在南高麗,南朝鮮的北邊有一個寺廟,是華嚴宗的寺廟,叫做浮石寺,就是石頭浮在空中的那個浮石寺,這是浮石寺的方丈,您聽說過嗎?這個師父你一見他的時候,他捧了一大筆錢送給你,給誰?就給這個彭老師,今天在座剛才大家見面的彭老師,爲什麼?我以前聽彭老師講都不敢相信,那一次我跟彭老師去見這個大和尚的時候,大和尚見面就一點韓幣,然後說,寶哥請你去找好茶,就是這個師父,他是主張環保,他站在佛教一個僧人的立場,他認爲佛教要比任何人更重視環保,所以還在聯合國的教科文的會議裏面發表論文,主張佛教要重視跟大自然的和諧的關系,然後他特別欣賞這個彭老師,所以每一次一見面,第一件事送他一點韓幣,說請你去找好茶,請你做好茶,爲什麼?好的茶可以利益衆生,所以這個是很殊勝的一個因緣。
到韓國喝茶一定要找出家人喝,因爲出家師父們懂得喝茶,你知道他喝茶講究到什麼地步呢?水,從水開始,從山上接那個泉水放在那個甕裏面,甕裏面還要放幾層不同的石頭過濾,那水出來以後變得很甜,然後用那個水再泡茶,這韓國的師父超懂得喝茶的。所以去韓國跟一般人喝茶是普通的茶禮之茶,要喝禅茶就要到寺廟裏面找師父們喝茶,這個是韓國另外一個法師,都是很懂得茶的,他們在那裏會喝到什麼呢?六十年以上的老普洱茶!這個師父們真的是很懂得喝茶的。
這是我在洛杉矶的一個韓國的法師,喝茶就是這麼輕松。這是我從網絡上抓下來的一張照片,兩個比丘尼師父對飲的喝茶,這是何等的一種甯靜的境界。我去雲岡的時候,看到雲岡整個雕塑最美的,我最喜歡的是什麼?二佛對坐,就是兩個佛在那裏對話,你看我們看到大部分的佛像是一尊佛像在中間,其他都是弟子們嘛,這個師父很累呀,是嗎?可是我在雲岡看到那個佛像都是兩個佛像在那邊對話,所以下次去雲岡記著帶一杯茶,因爲兩個師父說話,總是要放一杯茶嘛,這個很重要。
這個是韓國大華嚴寺,就是在韓國的南邊有一個大華嚴寺,這個是目前整個韓國種茶、做茶最好的一個區域,而且這個地方每一年5月23號,他們韓國人把5月23號這一天定爲全國的tea day(茶日),就是全韓國在這一天大家要舉辦茶會,要相互奉茶,舉辦茶的研討會,茶的博覽會。(營員問:是政府製定的嗎?)是全國性的,不要政府確定,反正大家一定遵循嘛。這是大華嚴寺的禅師,這是我在韓國幾個喝茶的師父,特別有意思,它那個行茶的過程行雲流水,我認爲泡茶的最高境界就是四個字“行雲流水”,雲在天上走,我們有一句話“山高豈礙白雲飛”,水,在山間流,“竹密不妨流水過”。
所以你看爲什麼佛教,把出家人挂單的寮房叫做雲水寮,是不是?就是講生命的很灑脫的一種境界。我們今天在座,我們那個日本來的木村法師,我聽大和尚介紹,原來幾年前柏林寺剛開始重建的時候,他在柏林寺住了六年半,後來離開柏林寺跑到愛爾蘭一個天主教基督教的一個修道院又住了四年,你看這種生命就是“行雲流水”了嘛,所以身上鑰匙不要帶太多。
這個是韓國的海印寺的玄山法師,是海印寺的副住持。韓國曆代的國師一定是從叁個寺院出來的,海印寺最多,其次松廣寺,再來通度寺,總之這叁個大寺非常的重要。這是我尼泊爾的一個師父,我跟大家分享這些照片就是給大家一個概念,是什麼呢?因爲茶可以結很多善緣,因爲茶不但結茶緣,還可以結法緣,還可以結人緣。所以我覺得大家今天來到柏林寺,柏林寺是一個提倡禅茶,落實禅茶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所以諸位我覺得你不是來參加一個夏令營,你其實是來一個禅茶的一個體驗營,所以我覺得這幾天當中,大家要好好地體驗禅茶的這樣一個滋味。
我在講的時候呢,同學們有什麼問題請你們隨時寫個條子,遞到這裏來,好不好?這樣我可以隨時對著你們的問題來回應大家。(磬聲響起,靜默片刻,磬聲又起)
我想下面我還要跟大家來分享,我在幾個不同的地方,辦了禅茶的體驗營,有一些照片跟大家做分享。(演示幻燈)
這是武夷山,你到處都可以看得到,武夷山在閩北,這個大概是全世界最好的茶區之一。有文化的,有這種大自然的很多方面的優勢的條件,所以它到處強調“以茶會友,天長地久”。到武夷山有一個東西不能錯過,就是九曲溪,我們老和尚今年去了一趟武夷山,特別爲這個九曲溪寫了幾首詩,有機會我想大家可以看看我們柏林寺這個資料,還有文章。
這是坐竹筏在九曲溪裏面,九曲,顧名思義就是這個河流是彎曲的,我在武夷山辦禅茶體驗營的時候,第一件做的事情是帶所有的人去九曲溪泛舟,爲什麼呢?因爲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這個老子《道德經》講了一句話“天下莫柔弱于水”,就天底下最柔、最弱、最沒有抵抗力、最沒有威脅性的東西就是水,水因爲柔弱,所以水容易灌入,我們的身體70%以上是水,整個地球70%以上是水的成分,水養萬物,水是滋養萬物的,活在地球上的生命沒有水它是不能生存的。
所以我辦禅茶的活動第一件事情讓大家體驗水,體驗那個水的柔軟,體驗水的隨順、隨緣,體驗那個水在柔弱之中所産生的一種非常大的一面。在武夷山那次禅茶泛舟,第一件事就是泛舟,在叁山兩澗裏面,在茶區裏面赤腳行禅,要赤腳去行禅,旁邊有溪,這些溪都很幹淨它沒有汙染的。武夷山地理的特色,産茶的特色——整個武夷山是99塊石頭組成的,每一個石頭要爬一天,你們說這個石頭有多大?一座石頭就要爬一天,然後最奇妙是什麼?是每一個石頭石縫上面都會出水,這是在別的地方很難看到的。石頭縫自己會出水所以那個出來的水就帶著一些岩石的成分,又變成——這個是茶園嘛,就變成類似沖擊土這樣的東西,所以武夷山的這個茶帶有非常高的微量元素,所以叫做岩茶。
你看,每一塊石頭你都看到它在出水,這是我去武夷山拜訪一位非常重要的茶的老師,專門研究這個武夷茶最權威的姚老師,姚老師已經往生了,這是他的夫人送我一本姚老師的書。姚老師這個書裏邊,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我想在這裏跟大家做一個分享。大家跟我一起念這叁句話,這個是姚老師留下叁句非常重要的話,大家一起念。我念一句大家念一句,好嗎?“茶品如人品,品茶如品人,茶如其人”,我特別喜歡姚老師這叁句話。我覺得茶,它是有格調的,所以我們在選一道茶,我們在找一道茶,真的好像是在尋找一個好友一樣,而且要珍惜這個好友,要尊重這個好友,所以我們在品茶的時候,好像在欣賞一個朋友一樣,茶如其人哪。所以這是我在武夷山非常受用的一句話,就是這個姚夫人她特別送我這本書上題的話。
請記住生命中最大的損失就是一句話“充滿”。同學們爲什麼給你看這張照片?你要學會放松,學會悠閑,懂嗎?就是走路不要跑,一步一步,我認爲這是行禅的好方法,一步一步。
你看這個是明朝留下來的木結構,雖然它現在有一點破壞了,但是我覺得它有一種和諧的力量在,我很喜歡這句話“竹本如新,不留虛名”。這個是明朝留下來的木結構的大殿,我覺得那個很美的,這是齋堂、在舊的大殿的旁邊,你看那種光線跟柔和之美,我覺得我們在行禅最好的環境就是陽光,自然,這裏都沒用燈,它就是那麼和諧,那麼美。我們去武夷山不只是喝到“岩茶”還吃到“岩菜”。就是在叁山兩澗種出來的菜,雖然簡單,但是很有感覺,很健康。
這個是明代留下來的天興永樂茶坊,出家人泡茶、結緣的地方——永樂茶坊,永樂茶坊也有一個現代化的做茶的機器。我剛剛提到我們帶同學在那邊做行禅的練習,我們的行禅第一個要閉眼睛,第二個要赤腳,武夷山你遇到那個水溝的地方,溝渠的地方,它一定用這個石頭來這樣的(演示幻燈),你能不能想象你閉著眼睛怎麼走過去?要念念分明啊!要這樣訓練的,你看這個真是很棒的。我認爲武夷山最美的地方就是山,叁山兩澗一座破廟,叫做慧苑寺,這個慧苑寺有一個師父,自己種茶、自己做茶、自己喝茶,我們就喝到了他自己做的一道茶,外面買不到的好茶,所以你知道嗎?真正要喝到好茶,你要去找那個真正愛茶而又會做茶的茶朋友。所以在你買茶的時候,最好的茶是買不到的,爲什麼?因爲做茶的人有一個脾氣,我這個是好得不得了,再高的價錢買我都不賣給你,爲什麼?我要等一個懂茶的人。“來,你喝一口看看!”你露出很贊歎的、驚喜的表情就是對他最大的回饋,所以你要喝好茶,就要去認識這些茶人,這樣明白嗎?
我們大家很歡喜,在竹林中散步,很悠遊自在,那就是我們剛剛介紹這兩位深圳的老師,他們是李氏太極的傳人,你看這拳腳多美,我們也就地取材,就在永樂茶坊就辦了一個臨時的茶會,我們就跟方丈和尚說:師父,要茶杯、茶碗哪,他說要怎麼樣的茶碗?我說越老越好,他就在他們那個齋堂的後面,有一堆泥土,他說那個底下有一些舊的茶碗,你知道嗎?明清兩代留下來的,結果我們就把它挖出來,一個一個洗幹淨,就是這些碗,臨走的時候師父還一人送了一個。
然後我們是用那個很老的燒水的方式,記住要泡好茶,一定要懂得煮水。這個煮水要怎麼煮?要慢慢煮,所以最理想就是用炭火去煮,因爲炭火它升溫的速度很慢,那個水是活的,所以要泡好茶,絕對不要用逆滲透或者經過很多滲透的手續那種過濾過的水,最理想的就是天然泉水。我二十年來都喝天然的泉水,而且所有天然泉水裏面,最好的泉水是什麼?是端午節那一天中午12點整,從地底下冒出來的水,我今年拿到了五十桶的“午時水”,廣送好友。這個水很重要很重要,你看煮水要這樣煮,所以蘇東坡他就形容,說煮水第一個先出來那個小水泡叫蟹眼,就是螃蟹的眼睛,火再熱一點叫魚眼,魚的眼睛。我告訴你,泡茶最好的溫度就是在蟹眼跟魚眼之間,如果你那個魚眼冒出來了“咕噜咕噜……”那個水就被你煮老了,這個水煮老了,那泡出來的茶味道就不夠了,能量不足。所以這個是這一方面的知識大家慢慢要多吸收一點。然後喝了茶,大家歡喜。
這都是明清留下來的茶碗,你們知道嗎?這個福建很冤枉,日本人最喜歡的茶碗叫天目碗,爲什麼呢?是在天目山找到的,可是天目山的茶碗其實是在福建的建陽燒的,所以應該叫做建陽窯,而不是天目窯,反正大家也都習慣了,我們用建陽這個老的茶碗喝茶,能量不一樣。我提醒大家越老的茶碗,茶湯進去之後喝的茶湯滋味越不一樣,我喝過最老的茶碗是宋朝的,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茶碗,一樣一杯茶湯倒下去,四碗喝出來的味道不同,你看這個茶碗的重要,而且一定要用陶瓷,陶也好,瓷也好。但是我今天來這裏講課,不是要鼓勵你們去追逐這個東西變成玩物喪志了,不過如果你有機緣,譬如說師父送給我們兩個破碗,因爲那個老碗都有一點破,你知道嗎?可是它是宋朝的、明朝的。雖然破一個角,也是很珍貴的。
這是我想先跟大家分享在武夷山的這個茶的一些體驗,今天下午我再來繼續跟同學們分享其他的部分。
《十六屆:禅茶一日 一(遊祥州教授)》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