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八屆:分組茶會——柏林夜話▪P12

  ..續本文上一頁們努力地去尋找這個意義。後來接觸到西方哲學的東西,包括海德格爾“存在即虛無”,他們的觀點認爲人生在世本來就是沒有意義的;再比如說,到了後現代可能對正義、道德這些東西,他們根本就看破了。但是我覺得,佛教給我一個很大的啓發是,佛教對于語言是破執的。後來我就開始體悟到可能對意義的追求本身就是沒意義的,然後意義都消磨在對意義的追尋裏。我們可以平平常常做一件事情,然後心裏就想著做這件事情就可以了,我覺得這就是平常心,在這種感受當中,就已經可以體會到道了。而那些對意義的一種非常執著的心態,可能只是整個的意義世界,就是海德格爾講的那種照亮我們的那種東西的一個圈套,而破除了這個圈套就是看到了平常心。

  鍾玲教授:這位營員也講得很好,因爲他是學社會學和西方哲學的,由那邊來看所謂思想上的問題。我們也要想爲什麼西方世界20世紀以來會有極度悲觀的想法,他們否定人生的意義都是跟西方整個文明走到一個臨界點有關系,再加上兩次世界大戰令他們信心毀滅和令他們宗教信仰幻滅,所以他們會有這種悲觀的想法。那我們是不是一定要跟著他們想呢?我覺得答案是很明確的——沒有必要,所以我們尋找自己的答案。你剛才所講的苦苦追尋的本身是不是有意義的問題,這個也就是禅宗所要破的執——執著,所以你剛才的分享是有啓發性的。

  營員十四(男):說說我對平常心是道的理解。我感覺不是什麼時候都有平常心或者說一直有平常心,我覺得是大家在某件事情、某個時間段上有平常心,而且我感覺可能是說高僧大德或者聖人,或者說經曆非凡的一些人,他們才可能時時刻刻會保持平常心,而我們普通人只能說在某些時刻有平常心。

  我感覺平常心先是應該平常,異常是說我們現在看是異常。我覺得時間拉長以後這些經曆或者說異常,會感覺也是平常的東西。

  說一件小的事情,我是從做公益創業的。而我最初做的一件事是我在大一的時候,感覺大學的生活是非常無聊的,我就召集了一批人說,我們給新生一些幫助吧,最後想出來說,我們這些學長、學姐給新生們寫一本自己的生活體驗,也算我們的一個公益手冊。當時我們人力、資金、資料,什麼都沒有,我們這些人就固定每周有個時間段開會,然後每人回去之後自己去做材料。在重慶那時候非常得熱,我們就這樣一直堅持了叁個多月,把一本新生手冊完整地寫出來了,然後又去跟商家談贊助,最終把這個新生手冊做出來了。我感覺這也是一個由平常心開始的一個事情,因爲這顆平常心,所以我能走到現在一直在做公益創業這件事情,就是這樣。

  鍾玲教授:這位營員講的兩個概念都是非常好的。第一個概念是,平常心聽起來好像很平常,其實並不平常,只有道德很高的人才能每一分鍾都做到平常心。這位營員提到的另外一個概念是,平常心與異常心、非常心是相對的,對這個人來說,他已經進入非常激動的狀態,但同一件事發生在另外一個人身上,他可以平常心待之,所以這個是相對的。我覺得這位營員能夠繼續到現在,還在持續這種公益事業,他對平常心有這種領悟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營員十五(男):我是高中語文老師,但是我的教齡只有兩個月。這兩天的寺院生活給我的體驗就是很多人告訴我們什麼是平常心,可是七天之後,我們走出這個寺院回歸到正常生活的時候,會怎麼看待這個平常心?我們怎麼做才會擁有這樣一個平常心?我覺得最好的做法就是專注,比如說我在兩個月的教師過程當中,一進學校首先要拜師結對,就是找一個老的老師先輔導一段時間以後,我才可以帶班。找到輔導老師後要驗收你的課,然後要講一節彙報課,就是讓語文組的老師考察一下你是否有教授語文課的能力,是不是能帶得下去。語文組的組長跟我說了以後我就開始准備,我覺得就是一堂普通的課,展現一下基本功就可以了,不是很正式的,于是我就准備了一節課。結果第二天,突然校長、副校長、教務處主任、語文組的老師,所有的人都自己拿著凳子進來了,我當時就特別緊張,我沒想到這麼多人來聽我的課。當時我站在門口就想,糟了,這節課如果好好准備的話,肯定能給校領導們留下一個好一點的印象,但是已經這樣了,就按照我當時的套路來吧。這樣特別常態地講完了一節課,講課過程中我沒有緊張,因爲是常態的課嘛,平時應該怎樣就怎樣,沒有一些特別花哨的教學形式之類的。講完以後,語文組給我評課,教導處主任也在現場評課,都覺得還可以。所以我通過這件事,覺得如果之前沒有好好准備一件事情,在當下如果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專注就可以了,不用考慮那麼多。

  鍾玲教授:謝謝這位營員。我剛剛已經講過,如果是有非常的、異常狀態,如何化成所謂的平常心。以大家都熟悉的案例來說,高考沒考好,或者那個落差比自己期望的大很多,沮喪是必然的,可是這種心態不要延得太久,要恢複平常心。以我的淺見是,你考得不好,在很沮喪的時候,思維一下這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爲什麼你的期望是這個樣子?是不是你把父母的期望也加到自己身上來了?當你慢慢地把這些思維弄清楚了,一層層挖下去的時候,你就不會再煩惱了,那個煩惱下次再來的時候,就會減輕或者說沒有了。另一個例子是剛才的營員的分享,他一想通,就用常態講課,那也是平常心。

  

《十八屆:分組茶會——柏林夜話》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