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八届:分组茶会——柏林夜话▪P11

  ..续本文上一页各位师兄从各个角度讲了,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历。

  我以前生活不太规律,饭量非常大,被评为学校最能吃的三个人之一。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逐渐把注意自己的饮食作为一件任务,或者是一项修行来做,逐渐去努力尝试各种不同的食物,然后尽量地不去触碰荤腥的东西,去吃那些我以前不太喜欢吃的东西,逐渐逐渐地体会到了,其实每样食物都会非常地好吃。最近我和一位同学交流你觉得幸福是什么,我说我觉得每天能有一碗清汤面吃,生活真美好。

  营员九(男):2005年我第一次来到柏林禅寺,有幸听到法师的讲解,但是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错过了一节。今天有机会想请教法师一个问题,算是弥补这一点小小的遗憾。

  在这次夏令营结束以后,我可能会去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教书,教授在北京打工的人的子女。条件艰苦我倒不怕,我唯一担心的是就怕教不好这些孩子,有一些担忧和恐惧,包括我遇到了刚才那位师兄那样的问题该怎么办。想请法师从平常心的角度给我一些启示。

  明影法师:这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得失心,你期望一定要达到某种结果,这种对结果的期待是对平常心严重的障碍。当然我们可以把它转变为积极的努力,心态的转变有利于我们实现目标,不管是我们做事情还是对于平常心境的陶冶都是有益的,否则的话它是有害的。不要有这么多担忧,努力去做,努力去做的心是与平常心相应的,对于结果的过分要求是障碍平常心的。

  营员九(男):那师父您的意思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对吗?

  明影法师:对,这就是平常心的一个很好的态度。

  钟玲教授:我补充一下,这是下种子的问题,即使那个孩子还在继续偷,你下了一个很好的因,也许五年以后发芽,那个果是在以后。所以如果你很执着于你没教好他,我不是一个好老师等等的话,反而令你自己沮丧,那并不好。

  明影法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展开讨论。其实和平常心相对的、有很多标准的认识叫生灭心,生灭心其实它的规律是因果,但因果是不同时的,有生灭就有因果,因果一定是不同时的。如果我们对于任何果报,不管是你想利益别人、想教好孩子、想有很好的事业、乃至于想有很好的平常心境,都是对结果的这种执取,都是障碍平常心的,都不能真正实现对于生灭心、对于得失心、对于异常心的超越,所以不管做什么一定要把对结果的期许变成对现在努力的动力,这样积极地去种因,逐渐地就能实现平常心。这个是统一的,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我们钟教授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以后这些问题、这些方面可以跟钟教授请教。

  营员十(男):我先来说,我叫梁某,来自北京,现在在一个研究所工作。我是想讲一下我求学过程中的平常和不平常。

  我是去年硕士毕业的,想说的是,今天是我的生日,来这里之前,我就想要把自己的生日过得特别一点,因为我马上就要30岁了,这30年大部分是在上学过程中,我六岁上学一直到现在没有脱离过学校,没有脱离过科研院所,我高考考过两次,考研考过两次,考博现在也考过两次了,但是博士现在还没上。我觉得在这么多年的求学过程中,得失心是很重的。来这之前有一件事震动了我,去年我去印度考察了一次,在印度的时候组织我们去寺院参观。参观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虽然很穷,条件也非常艰苦,但是他们的心态特别好,虽然他们不会说英文,交流有困难,但是他们心态非常得好,看眼睛可以看到非常清澈的那种感觉。我回来之后,尤其是这次考博的时候,就觉得心态特别的重要,得失心淡一些、能退一步或者是活在当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我要说的,谢谢!

  钟玲教授:这位营员的感受和在场很多营员的感受是类似的,在台湾和香港,年轻人面对的也是一样的。中国一千多年来,由唐朝的科举制度开始,令我们的年轻人不断受到煎熬,大部分人都有这个历练,学佛大概就会使大家慢慢看开一些,看开一些以后、得失心轻的时候,用功用得也会比较好。话说回来,学佛还是要紧的,平常心大家现在都能体会到是很要紧的。

  营员十一(男):诸位法师、教授、营员好!我今年18岁,来自天津。柏林禅寺真是一个物华天宝的地方,大家分享的这些经历,我没有经历过,但是也能够理解这些大风大浪的曲折。

  我出生在一个三世信仰佛教的家庭里,从小没有什么波折,也没什么坎坷,生活的非常顺畅。去年有这么个契机,我去英国读书了,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始至终也没什么波折。由于我之前基础打得好,所以我用一年的时间,学了两年的课程,总共两年是12个数学考试,我一年考了13个。在这里我领悟的平常心就是:当你每考一次试的时候,你可能会紧张,会焦虑。考得好可能会特别开心,考不好可能会特别失落,但之后总会有一系列的考试等待着你,你不能因为一个考试而耽误了后面所有的考试。所以,你必须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论你考得好还是不好,你都知道还有一系列挑战等待着你,所以你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走下去。

  刚才法师说到我们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要有一颗海纳百川的心,这是一颗平常的心,我也有一些感悟。我面前摆着一个茶杯,如果我用这个(敲一下),可能会把水溅出来,但是如果我再用力地去敲湖边的一个石头,顶多会激起一丝涟漪,这说明什么?说明如果我们的心像水杯一样大,无论多大点的事情都能引起震撼。所以无论我受到多大的褒奖和批评,我都始终记得我只是一杯水而已。谢谢大家!

  钟玲教授:讲得很好,有两点。一点是你在佛教家庭长大,一切都很顺利,与你生长在佛教家庭有关系,就是在那种家庭长大,气氛是很祥和的,家庭成员会互相支持而不会有一种抵消的力量,所以是一个很大的福报。后来你又用了一个茶杯和湖水的比喻,就是说人要心胸宽阔,跟湖水一样有包容力的话,心波就不起了。他讲得很好,我们大家为他合十。

  营员十二(男):刚才我听广州的师兄说,有法师介绍他来,我就在想,也没有人介绍我来!但是是谁介绍我来的呢?我想到是阿弥陀佛他老人家介绍我来的。

  钟玲老师:你讲一下你来的经过吧。

  营员十二(男):因为我是在夏令营公告发布几天前才知道有柏林禅寺的,柏林禅寺有一个网站,我看到那个公告想报一下试一试吧。因为我一直对佛教、对禅宗都感兴趣。从网上我也知道,这个夏令营录取标准很高,想入选是很难的,我想随缘吧,就这样报名了。我家有一个阿弥陀佛的唐卡,报名后我就拜他说:“我如果与柏林寺有缘,您老人家就让我去吧!”结果他老人家就推荐我来了。

  这次夏令营,大家都讲平常心,但是我之前很少用这个词。我是一个比较随缘的人,当然不是随便的人,说两次我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人生选择。第一次是在学校毕业,我是学法律的,我的理想也是为中国的法治事业贡献力量,可是毕业时有个机会是到天津的一个国有企业做党务工作。当时有好多人说这个与你的专业差得太多了,那种工作比较适合四五十岁的人,可能他们做会比较好一点,说即便你去了的话,干上两三天你就不愿意干了。当时我就想,我的专业应该不会丢,既然有这么个缘出来我就惜缘,我就去试一下,如果跟这个工作有缘的话呢,我就会一直干下去,如果没缘我再回来干我想干的工作。干上之后,我起初是觉得有点枯燥,但是干着干着从中发现了乐趣。因为我面对的都是一些比较机械性的文字,那种大家都认为的空话和套话,通过你不停地看、听和写,然后不停地传达,去感受,你发现它是有它的精神实质的,它文字里面的逻辑,它的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其实是贯彻执政党的精神的。所以也是因为这个工作我认为共产党作为我的政治信仰,我觉得是越来越坚定的。

  第二个是有一次和同事到庐山去玩,刚好路过东林寺,东林寺是净土宗的祖庭。进去之后,走着走着看到迎面过来一个很清静的比丘,看着看着我就入迷了,就不自觉地过去顶礼,他就搀扶我们起来,后来我们就离开了。后来旁边的人说:“你知道刚才你顶礼的人是谁吗?那就是我们的住持大安法师。”然后,我就想起来以前我看过大安法师写的书《净土宗教程》,后来我们就到客堂去,我说我想拜见师父,于是我们就又见到了大安法师。我们就和师父讨论:什么样的人生是幸福的?师父说你现在就挺幸福的。之前他跟我们讲了一下什么是佛法等等,他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还有谁比你现在更幸福?他说:“厌离娑婆,心求极乐,你就老实念佛吧!”后来我们皈依了师父。我觉得就是平常心吧,随缘,有的缘来了就接受它,就可以了。阿弥陀佛!

  钟玲教授:这位营员的生活态度是蛮好的,就是随缘,这样很好。我希望你读佛经时和读那些枯燥的文字一样去用心,会有更深的体会。还有你和柏林禅寺的缘分应该是很深的,即使没有拜阿弥陀佛我看你也是能来了的。是不是这样?

  营员十二(男):嗯。

  钟玲教授:还有哪位没说的?请。

  营员十三(男):我是学社会学的,我想用这个话题说吧。

  有一个很有名的宗教学家彼得弗格,他解释最近几十年来为什么全球的宗教复兴,他讲现代人开始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面。前一段时间,我也在跟我同学讲,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共同的生活经验,就是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一种虚无感,我们上一代人感到有意义的东西,到了我们这一代都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刚才两位师兄讲到地震,我也很感慨,就是整个地震的过程,我们国家好像就要把这场地震描绘得很有意义一样,但是仔细想想,有谁家里死了人——地震,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情,会去唱歌跳舞以一种很亢奋的状态去迎接它?也就是说我们整个时代是缺乏意义的一个时代,然后我…

《十八届:分组茶会——柏林夜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