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是因爲自欺欺人。
“不孝父母”,是欺騙父母,不知道孝敬父母。
“輕慢師長”。“輕”是輕視。在師長面前傲慢,不懂得尊師重道。
“朋友無信”。所謂是輕諾、無信,不守信用。
“難得誠實”。對于任何人都沒有誠意。實在講,他對自己都不誠實,怎麼會對別人誠實?
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于人。
“尊貴自大”。這是傲慢。
“謂己有道”。這是妄語之中的大妄語,罪過很重,是佛家的重戒。出家有“四重戒”,裏面有“妄語”。那個妄語不是指普通的妄語,專指大妄語,就是此地所講的“謂己有道”。自己沒有證果,欺騙別人說自己證果了,這是
大妄語。現在我們在社會上常常聽到,有人說他是什麼菩薩再來的,又有人說某人是佛再來的。這都是屬于大妄語。
在曆史上我們確實見到有人說他自己是什麼佛菩薩化身來的,但是說了就走了。像很有名的淨土宗永明延壽大師,他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怎麼知道的?永明大師在世的時候是帝王師。皇帝有一天修福供齋,請出家人吃飯。古時候這供齋是修福,叫無遮大會。無遮大會是平等的,只要是出家人,這一天國王平等供養。這一天來應供的出家人很多。座位裏面總是有上席,大家都謙虛,互相推讓,都不肯坐上席。大家讓來讓去,都不願意坐。這個時候正好從外面來了一個和尚,大家也不認識。這個和尚看他們讓來讓去,他就到當中大位子上就坐下來了。國王心裏想這個大位子應該是他老師坐的,看到都是出家人也不好講話了。齋罷,國王就問永明延壽大師,今天供齋,有沒有聖賢來應供?要有聖賢來應供,他的福報就大了。永明大師說,有。誰?他說定光古佛今天來應供。那一位是定光古佛?他說就坐在當中大位子那個。那時他穿得破爛像叫花子一樣,也沒有人認識他。不過他長相很奇怪,耳朵特別大,所以叫他大耳朵和尚。
這時候曉得大耳朵和尚是定光古佛再來的,所以國王立刻就派人去到處打聽。被他們找到了。他在一個山洞裏面修行,在那裏打坐,看到這些人來了,身分露了。大家都曉得他是定光古佛,國王要請他到宮廷裏面去供養。大耳朵和尚說了一句:“彌陀饒舌”,他就滅度了,就在那裏坐化了。
大家一看,找到他,死了。他的身分是永明大師說出來的,那永明大師就是阿彌陀佛了。不要緊,定光古佛走了,原來家裏還有一尊阿彌陀佛。回去趕緊去報告國王。國王聽到定光古佛入滅了,最後說了一句“彌陀饒舌”。他心裏想原來永明國師就是阿彌陀佛,歡喜得不得了,趕緊去見永明大師。他走到門口遇到一個報信的人,來得很匆忙,幾乎跟國王撞了一跤。國王說:“什麼事情匆忙?”他說:“報告國王,永明大師圓寂了。”
在中國古時候,身分一露馬上就走了,這是正確的。現在人身分露了,他也不走。這很奇怪。這不走,就靠不住了。如果一說出來馬上就走,這個可靠。說出來之後而不走,靠不住。在中國曆史上這些事實很多。
自己沒有證果,說證果了;沒有得定,說得定了,這都是屬于大妄語。爲什麼要說大妄語?他的目的不外乎欺騙衆生,求衆生對他恭敬,對他供養,對他稱贊。無非是爲這些,所以完全是欺詐。這都列入在妄語這一條裏面。這種罪行果報很重,一定墮阿鼻地獄。所以自己沒有證得,而說證得,罪過很重。
“橫行威勢,侵易于人”。這就是一般所講的虛張聲勢,恐嚇于人,甚至于還用巫術、暴力來脅迫。
這些罪行的衍變都是由于自欺欺人,所以都歸到妄語這一類裏面。
欲人畏敬。不自慚懼。
“慚”是慚愧,“懼”是輿論的議論。他也不在乎別人的議論。
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
“難可降化”。就是佛菩薩、善知識也沒有辦法教導他。爲什麼?他不能接受。
“常懷驕慢”是貢高自大。他爲什麼現在還沒有受果報?佛在這個地方說得好。
“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他前生修的福修得多,所以他這一生雖然造這樣重的罪業,他還在享福,他還沒有受到惡報。這就是賴他前世的福德。“營”是經營,來保護著他。是這麼回事情。雖然過去生中修的福德很大,可是消得也很快。
今世爲惡。福德盡滅。
他多生多世所修的福德,在這一生當中造作這些罪業,福德在這一生就享盡了。
壽命終盡。諸惡繞歸。
福享完了,他的罪報現前了。我們如果留意的去觀察,他一定不是好死,這能看得出來。不是好死,顯示他命終盡的時候福報盡了,“諸惡繞歸”。所以只要我們留意去觀察,不難看到事實的真相。
又其名籍。記在神明。
這跟前面講的“神明克識”是一個意思。
殃咎牽引。無從舍離。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複何及。
這是講後世的果報。由于惡業牽引著他,他沒有辦法避免惡報,所以就“無從舍離”。
他做惡不止,業牽引著他入地獄。“火镬”就是我們一般講的下油鍋、刀山油鼎,他去受這種果報去了。所以“身心摧碎,神形苦極”。
地獄是化生。無間地獄,是《地藏經》裏面講的地獄裏面最苦的一種,叫“五無間”。“間”是間隔、間斷。一般的地獄受罪還有間隔的時候,在間隔的時候他不受苦。無間地獄刑罰是沒有間斷的,這是最苦的一種地獄。佛在《地藏經》上告訴我們,這是造作極重罪業人的果報。
大妄語不但破壞了正法的形象,還誤導許多衆生入了邪途,因此罪業極重。這不是他個人修持,而是他誤導衆生、破壞正法的形象,這個罪業使他墮五無間。
五無間的第一個無間,是他在這個地方一斷氣,就入無間地獄,當中沒有間隔。《地藏經》上講,普通一般人過世到再去投胎受果報,他還有四十九天。“做七”也是《地藏經》上講的。這四十九天就是個緩沖期間,他有間隔。四十九天,是講大多數的人,也有比四十九天更長的,也有不到四十九天的。但是他都有一個間隔。入無間地獄沒有間隔,這裏一斷氣馬上就入地獄。到達地獄裏面,他是化生。地獄有多大,他就覺得他的身體有多大,跟地獄一樣大。因此地獄裏頭所有那些刑罰一時同受。這些刑罰都是要命的。像刀山、劍樹、油鼎,一下去就死了。地獄有風,死了風一吹又活了;活了再下去。所以真是一日一夜萬死萬生。一直要受到罪報滿的時候,他才能出來。到什麼時候能滿?那就難說了。《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
佛在《楞嚴經》裏面也講得很清楚。《楞嚴經》裏,特別警惕我們千萬不要造地獄的罪業。爲什麼?入地獄很容易,出來太難了。不知道要經曆多少劫才能出得來。一定要小心、要謹慎。
“當斯之時,悔複何及”。墮到地獄受這麼多的苦難,這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
所以聰明人、有智慧的人、有福德的人,聽到佛的教誨就知道回頭。佛所說的這些話是不是真的?是不是佛用這些來勸我們行善、不要做惡?是不是拿這些地獄果報來嚇唬我們的?如果這樣想法那就錯了。爲什麼?
佛教化衆生,句句話都是真實的。像《金剛經》所說“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就是事實是怎樣,佛就說出怎樣。佛也不加一點、也不減一點,就把這事實真相完全爲我們說出,這叫“如語”。佛教我們不妄語,佛自己怎麼會妄語?我們一定要相信佛的真實語,是句句真實,字字真實。照佛的教誨去奉行,我們才能得真實的利益,才能免除今生後世無窮的災難。
《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 第十一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