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是因为自欺欺人。
“不孝父母”,是欺骗父母,不知道孝敬父母。
“轻慢师长”。“轻”是轻视。在师长面前傲慢,不懂得尊师重道。
“朋友无信”。所谓是轻诺、无信,不守信用。
“难得诚实”。对于任何人都没有诚意。实在讲,他对自己都不诚实,怎么会对别人诚实?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
“尊贵自大”。这是傲慢。
“谓己有道”。这是妄语之中的大妄语,罪过很重,是佛家的重戒。出家有“四重戒”,里面有“妄语”。那个妄语不是指普通的妄语,专指大妄语,就是此地所讲的“谓己有道”。自己没有证果,欺骗别人说自己证果了,这是
大妄语。现在我们在社会上常常听到,有人说他是什么菩萨再来的,又有人说某人是佛再来的。这都是属于大妄语。
在历史上我们确实见到有人说他自己是什么佛菩萨化身来的,但是说了就走了。像很有名的净土宗永明延寿大师,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怎么知道的?永明大师在世的时候是帝王师。皇帝有一天修福供斋,请出家人吃饭。古时候这供斋是修福,叫无遮大会。无遮大会是平等的,只要是出家人,这一天国王平等供养。这一天来应供的出家人很多。座位里面总是有上席,大家都谦虚,互相推让,都不肯坐上席。大家让来让去,都不愿意坐。这个时候正好从外面来了一个和尚,大家也不认识。这个和尚看他们让来让去,他就到当中大位子上就坐下来了。国王心里想这个大位子应该是他老师坐的,看到都是出家人也不好讲话了。斋罢,国王就问永明延寿大师,今天供斋,有没有圣贤来应供?要有圣贤来应供,他的福报就大了。永明大师说,有。谁?他说定光古佛今天来应供。那一位是定光古佛?他说就坐在当中大位子那个。那时他穿得破烂像叫花子一样,也没有人认识他。不过他长相很奇怪,耳朵特别大,所以叫他大耳朵和尚。
这时候晓得大耳朵和尚是定光古佛再来的,所以国王立刻就派人去到处打听。被他们找到了。他在一个山洞里面修行,在那里打坐,看到这些人来了,身分露了。大家都晓得他是定光古佛,国王要请他到宫廷里面去供养。大耳朵和尚说了一句:“弥陀饶舌”,他就灭度了,就在那里坐化了。
大家一看,找到他,死了。他的身分是永明大师说出来的,那永明大师就是阿弥陀佛了。不要紧,定光古佛走了,原来家里还有一尊阿弥陀佛。回去赶紧去报告国王。国王听到定光古佛入灭了,最后说了一句“弥陀饶舌”。他心里想原来永明国师就是阿弥陀佛,欢喜得不得了,赶紧去见永明大师。他走到门口遇到一个报信的人,来得很匆忙,几乎跟国王撞了一跤。国王说:“什么事情匆忙?”他说:“报告国王,永明大师圆寂了。”
在中国古时候,身分一露马上就走了,这是正确的。现在人身分露了,他也不走。这很奇怪。这不走,就靠不住了。如果一说出来马上就走,这个可靠。说出来之后而不走,靠不住。在中国历史上这些事实很多。
自己没有证果,说证果了;没有得定,说得定了,这都是属于大妄语。为什么要说大妄语?他的目的不外乎欺骗众生,求众生对他恭敬,对他供养,对他称赞。无非是为这些,所以完全是欺诈。这都列入在妄语这一条里面。这种罪行果报很重,一定堕阿鼻地狱。所以自己没有证得,而说证得,罪过很重。
“横行威势,侵易于人”。这就是一般所讲的虚张声势,恐吓于人,甚至于还用巫术、暴力来胁迫。
这些罪行的衍变都是由于自欺欺人,所以都归到妄语这一类里面。
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惭”是惭愧,“惧”是舆论的议论。他也不在乎别人的议论。
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
“难可降化”。就是佛菩萨、善知识也没有办法教导他。为什么?他不能接受。
“常怀骄慢”是贡高自大。他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受果报?佛在这个地方说得好。
“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他前生修的福修得多,所以他这一生虽然造这样重的罪业,他还在享福,他还没有受到恶报。这就是赖他前世的福德。“营”是经营,来保护著他。是这么回事情。虽然过去生中修的福德很大,可是消得也很快。
今世为恶。福德尽灭。
他多生多世所修的福德,在这一生当中造作这些罪业,福德在这一生就享尽了。
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福享完了,他的罪报现前了。我们如果留意的去观察,他一定不是好死,这能看得出来。不是好死,显示他命终尽的时候福报尽了,“诸恶绕归”。所以只要我们留意去观察,不难看到事实的真相。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
这跟前面讲的“神明克识”是一个意思。
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这是讲后世的果报。由于恶业牵引著他,他没有办法避免恶报,所以就“无从舍离”。
他做恶不止,业牵引著他入地狱。“火镬”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下油锅、刀山油鼎,他去受这种果报去了。所以“身心摧碎,神形苦极”。
地狱是化生。无间地狱,是《地藏经》里面讲的地狱里面最苦的一种,叫“五无间”。“间”是间隔、间断。一般的地狱受罪还有间隔的时候,在间隔的时候他不受苦。无间地狱刑罚是没有间断的,这是最苦的一种地狱。佛在《地藏经》上告诉我们,这是造作极重罪业人的果报。
大妄语不但破坏了正法的形象,还误导许多众生入了邪途,因此罪业极重。这不是他个人修持,而是他误导众生、破坏正法的形象,这个罪业使他堕五无间。
五无间的第一个无间,是他在这个地方一断气,就入无间地狱,当中没有间隔。《地藏经》上讲,普通一般人过世到再去投胎受果报,他还有四十九天。“做七”也是《地藏经》上讲的。这四十九天就是个缓冲期间,他有间隔。四十九天,是讲大多数的人,也有比四十九天更长的,也有不到四十九天的。但是他都有一个间隔。入无间地狱没有间隔,这里一断气马上就入地狱。到达地狱里面,他是化生。地狱有多大,他就觉得他的身体有多大,跟地狱一样大。因此地狱里头所有那些刑罚一时同受。这些刑罚都是要命的。像刀山、剑树、油鼎,一下去就死了。地狱有风,死了风一吹又活了;活了再下去。所以真是一日一夜万死万生。一直要受到罪报满的时候,他才能出来。到什么时候能满?那就难说了。《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
佛在《楞严经》里面也讲得很清楚。《楞严经》里,特别警惕我们千万不要造地狱的罪业。为什么?入地狱很容易,出来太难了。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劫才能出得来。一定要小心、要谨慎。
“当斯之时,悔复何及”。堕到地狱受这么多的苦难,这个时候后悔来不及了。
所以聪明人、有智慧的人、有福德的人,听到佛的教诲就知道回头。佛所说的这些话是不是真的?是不是佛用这些来劝我们行善、不要做恶?是不是拿这些地狱果报来吓唬我们的?如果这样想法那就错了。为什么?
佛教化众生,句句话都是真实的。像《金刚经》所说“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如”就是事实是怎样,佛就说出怎样。佛也不加一点、也不减一点,就把这事实真相完全为我们说出,这叫“如语”。佛教我们不妄语,佛自己怎么会妄语?我们一定要相信佛的真实语,是句句真实,字字真实。照佛的教诲去奉行,我们才能得真实的利益,才能免除今生后世无穷的灾难。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十一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