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 第十卷▪P3

  ..續本文上一頁="left">“不知爲善”。不曉得爲善。這個“善”就專門指的“不殺生”。決定不殺害衆生,這是善行。世間人爲什麼不曉得爲善?愚癡。不明白事實真相。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不學佛確實不知道。學了佛之後,才清楚、才明白。因爲不知道爲善,不曉得“不殺生”是善行,所以天天在殺害衆生。

  

“後受殃罰”。殺害衆生是惡業,所以後面有惡報。“殃”就是五痛,“罰”就是五燒。

  

故有窮乞。孤獨。聾盲。喑啞。癡惡。尪狂。

  

佛爲我們舉出幾個惡報的例子。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果報?這是嚴重殺業的“余報”。

  

佛在經上爲我們說得很清楚。殺業很重的人,果報墮地獄;地獄出來之後,再變畜牲酬償命債;畜牲道出來再轉到人世,在人世間就是孤獨、聾盲、喑啞,受這個余報。這一些事實,佛在《地藏本願經》、《地藏十輪經》裏面講得很詳細。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尪狂”,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精神分裂這一類。

  

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爲善。

  

這裏把原因爲我們說出來了。過去生中做人的時候,不相信佛、菩薩、聖賢道德的教誨,不肯爲善,所以得這種果報。這些果報就是“痛”。

  

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

  

“尊貴”,是說他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德望,爲大衆所尊敬的。

  

“豪富”,是大富人家。

  

“賢明”,是聰明、智慧,超過常人。

  

“長者”。古時候,在社會上有地位、有財富、有德能的人,才能稱之爲長者。

  

“智勇才達”。智慧勇猛,有才藝之人。有才華能通達事理。

  

這一些是人間善果,好的果報。

  

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

  

他爲什麼有這麼好的果報?這是他過去生中,多世累積的慈悲、孝敬、修積善行,累積功德,他才得到這樣的果報。

  

不學佛的人,往往看世間人事,心裏很不平靜。學佛之後,就曉得原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一絲毫都勉強不得。

  

但是我命裏面沒有,我現在想求,能不能求得到?能!所以命運是操縱在自己的手上。自己可以改造命運,自己可以創造命運。佛法承認一切衆生有命運,但是不是宿命論。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是命運的主宰者,你的命運不是別人主宰的,你只要曉得這個道理,你能斷惡修善,就能改造命運。

  

依照這些理論方法改造命運的人,在中國曆代可以說是太多了,不勝枚舉。現在大家都曉得了凡居士。他寫了幾篇文章留給他兒子做參考,這樣他一生改造命運的事情才公布給社會大衆知道。其他改造命運效果超過了凡居士很多倍的人還有很多。這個我們一定要曉得。《了凡四訓》的確寫得很好,他寫的都是事實,都是他自己真正去體驗、去做到的,很值得我們做參考。

  

世間有此目前現事。

  

底下這一段,世尊教我們從“果”上去看“因”。這是很正確的觀察方法。凡事都有因果,從果看因比較容易,從因看果比較難,因爲果還沒有發生。果已經成了事實,再觀察這個果是什麼因緣成就的,這比較容易觀察。

  

“世間有此目前現事”。現前的事就是指前面兩類。“尊貴、豪富”,這是幸福、美滿、快樂的日子。“孤獨、盲聾、喑啞”,這是非常不幸的遭遇,是要痛苦過這一生。這是世間現前的事,這是果。從這果我們要去看因。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獸。蜎飛蠕動之屬。

  

這是後來的果報,就是“燒”。

  

惡業轉輾,“壽終之後,入其幽冥”。佛在經上教給我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前世造的什麼因,這一生所受的就是果報。“要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我來生得什麼樣的果報?我這一生所做的就是因。假如因好、因善,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利益廣大衆生的,來生的果報一定非常殊勝。這是從因果上來看。

  

這段是講造惡業的果報。如果這一生所造作的是惡業,“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道”是六道輪回。一轉生,再受身不一定是人身。墮畜牲道的就變畜牲了,墮餓鬼道的受餓鬼身了,墮地獄的就變地獄身了。身形不一樣,所以說“改形易道”。這都是轉眼之間的事情。這些事情我們過去生中不曉得經曆多少遍了。所以覺悟的人,想到這些就非常慚愧,生生世世在六道裏打滾,做這些事情。

  

“故有泥犁”。“泥犁”是地獄。“禽獸、蜎飛、蠕動”是畜牲。所以有叁惡道。叁惡道是我們造作惡業變現出來的。

  

佛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心想”非常重要。佛勸我們,爲什麼不想佛?爲什麼不念佛?在十法界裏面,究竟圓滿的幸福、快樂、美滿是佛道。爲什麼不造這個因?念佛成佛。你要問成佛是幹什麼?成佛就是得到究竟圓滿的幸福、快樂。的確是一絲毫缺陷都沒有了。我們這一生做得到。爲什麼一天到晚還要胡思亂想還、要搞貪嗔癡慢?貪嗔癡慢就是搞叁惡道,想叁惡道。

  

譬如世法牢獄。劇苦極刑。

  

這是比喻“五痛”花報。我們成天在造作惡業,在這個世間跟住在監牢獄裏受苦刑沒什麼兩樣,生活很痛苦,不自在。

  

魂神命精。隨罪趣向。所受壽命。或長或短。

  

從這個比喻讓我們去推想,人死了以後,他的魂神到那裏去(“魂神命精”就是中國人講的魂魄,唯識經論裏面講的神識)?隨業流轉。此地講是“隨罪趣向”。隨著他造的這些罪業,“趣向”就是前面講的“改形易道”。

  

所得的壽命長短不一定,完全看他造的業。他造的什麼樣的業,他要受什麼樣的果報,所以壽命長短也不相同。地獄道裏面壽命長,餓鬼道裏面壽命也長。畜牲道裏有“萬死萬生”,壽命雖然短,一轉生又投胎作畜牲。換一句話,他不知道要償命多少次?你要是真正明了這個事實,就知道的確非常可怕。

  

《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 第十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