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 第九卷▪P3

  ..續本文上一頁十方世界的人民。這就不僅僅指我們這個世間。“十方”裏面有四方、四維,還有上下。所以包括的是十方一切諸佛的刹土。

  

一切諸佛刹土裏面大多數都有六道。所以說“十方人民,永劫以來,輾轉五道,憂苦不絕”。“輾轉”就是輪回。“五道”不包括阿修羅道。加上阿修羅,就是六道。所以“五道”跟“六道”意思完全相同。

  

《楞嚴經》裏面說得非常清楚。除了地獄沒有,其他四道都有阿修羅。天道、人道、畜牲道、餓鬼道,這四道裏都有阿修羅。說“五道”,阿修羅在那一道,就算是那一道。說“六道”,阿修羅道是專指天阿修羅(他的福報跟天人的福報一樣,很大),其余人間、畜牲、餓鬼道的阿修羅,都歸到各道裏去了。

  

這是說十方一切衆生,“永劫以來”。這個時間太長了,沒有法子計算。都是在六道裏輪回。

  

一切外道也講許多修行的方法,但是總不能超過諸天。印度有一些非常高明的外道,他們修禅定,確實入甚深的禅定。他們有能力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到那個地方去之後,就再也沒有辦法超越了。看到那邊的境界,他認爲是宇宙的開端、宇宙的盡頭了,于是他就中止在這裏面,他誤會自己證得大涅槃,成佛了。到壽命盡的時候,他還要墮落。外道的修學不是究竟法。

  

佛法裏面小乘法的修學,斷叁界八十八品見惑,證須陀洹果。小乘初果沒有出叁界,天上人間七次往來,證阿羅漢,稱爲聖人。爲什麼他沒有出叁界能稱聖人?雖然還沒有出叁界,他保證將來一定出叁界,就是等待時間。他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不必到第八次,七次他就成了,這稱之爲聖者。世間外道沒有辦法超越六道輪回,小乘到證四果羅漢,就超越了。

  

如果不出六道,就“憂苦不絕”。這是真的。天上雖然樂,但是壽命到了,他要往下墮落。他不能再往上升了,當然就往下墮了。

  

生時苦痛。老亦苦痛。病極苦痛。死極苦痛。惡臭不淨。無可樂者。

  

這幾句總說六道衆生。天人福報大,他是化生,“生”的時候苦痛就少了。我們人是胎生,苦痛就多了。“老”的苦痛,年歲大的人有親身的感受;年輕人雖然還沒有老,但是見到老人的苦痛,看在眼裏。天人是化生,不容易衰老。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欲界天人臨終七天之前,有五衰相現,他就苦了。

  

天人確實福報大,所以很多人都希望升天,這個也有道理。天人的容貌永遠不變,不衰老,身體健康、不生病,的確很快樂。他在壽命要到的前七天,他就覺得不舒服了。

  

第一、他的花枯了。天人都戴花,平常是鮮花,不會謝的,這個時候他的花變色了、枯了。他快要到命終,福報快享完了,平時不曉得憂慮,這時候憂慮了。

  

第二、他身上有汗。天人平常身上不流汗的,這時候身上有汗。

  

第叁、他的衣服染灰塵了。以往他的衣服很清淨、很幹淨,不染灰塵的。這時有染汙,肮髒了。

  

再加上身體臭穢,坐立不安。這是臨終的五衰相現前,他就憂慮了,感覺非常痛苦了。這是天人老病之苦。

  

我們人間老苦、病苦、死苦,我們能體會,能覺察。“惡臭不淨,無可樂者”。所以我們對于自己的生相要覺悟。古人常講,聰明人“借假修真”。身是假的,我要借重這假的身體,在短短幾十年當中,修真實的功德。這個人就有智慧了,這一生過得有意義、有價值。

  

諸位要知道,真實的“真”,真中之真,只有一條路——求生淨土。這是我們在一生當中確實可以修得的。其他的法門,理是沒有錯,我們這一生當中有沒有能力修成功,大有問題。唯獨這個法門,古大德說“萬修萬人去”,決定成功。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

  

宜自決斷。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裏相應。

  

“宜”是應該。應該自己要決斷,要把事實真相認清楚。那個是真的?那是虛妄的?虛妄,決定是假的;幻有、假有,決非事實。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

  

天上看起來好像不老、不衰、不變,蠻好的,但是時間到了,他就變了,依舊是無常的。世尊爲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就像天堂一樣,但是天堂會毀滅、會消失,而西方極樂世界是無量壽。壽命之長,佛在經上用種種比喻說明,實在無法計算。這個“無量”雖然是“有量的無量”,但是從有量的無量就契入了“無量的無量”(真的無量)。爲什麼?成了佛之後,那就是真的無量了。到達西方世界決定一生圓滿成佛。所以西方世界真的是無量壽。

  

西方世界是法性土,永恒不變,不是天上能相比的。天,還在這個大千世界當中。佛說這個大千世界,有成、住、壞、空。

  

因此我們的決斷,是以高度的智慧,決定求生淨土。

  

“洗除心垢”。心裏面的疑惑、心裏面的夾雜,要把它洗幹淨。用真誠心,用清淨心、用恭敬心,來念佛,這樣自然就有感應。

  

平常我們在社會上處事、待人、接物,遵守佛的教誨。“言行忠信”。決不欺騙人。人家欺騙我們,我們也不要放在心裏。欺騙我們,我們不知道,這是迷惑。知道而不放在心裏,這就對了。這世界是虛假的,不是真實的。就像我們在做夢,夢中人騙我們,這不是真的。要信實。

  

“表裏相應”。我內心真誠,表現在外面也真誠。內心清淨,表現在外面也清淨。內心慈悲,對人、對物則一片慈悲。表裏一如。

  

我們自己清楚明白,我們在這個世間時間不久,我們有非常好的地方去。對于大衆,我們盡心盡力的勸導。他能聽,我們很歡喜。他不聽,我們也歡喜,種子已經種到他八識田裏去了。這一生“緣”沒成熟,慢慢等待,不要著急。

  

《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 第九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