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下 叁、忏悔文▪P6

  ..續本文上一頁業消盡了,這種苦報永遠不會間斷的。這五種受苦的情形,都是從果上說的。現在所說的五無間罪,是說造的墮落無間地獄的罪因。照地藏經上說,若有衆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衆生出佛身血,毀謗叁寶,不敬尊經,也要墮到無間地獄裏頭去,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衆生,侵損常住,玷汙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欲,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衆生,僞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诳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輩,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衆生,偷竊常住財物,谷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這墮落無間地獄的罪因,總共也是五種。因同了果,都是五種,所以叫做五無間。若自作叁句,仍舊同了前邊一樣的意思,可以不再講了。

  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

    這幾句,是分別發露的十惡業的罪。十不善道,就是說的十惡業。因爲是惡,所以叫不善。業性就是解脫性,所以業也可以說他是道的,所以說是十不善道。再有一種說法,道字作路字解釋。十不善道,是說這十種造業因緣,是向著罪惡的一條路上去的。照經上說,這十種惡業,是叁惡道的因。最重的墮落地獄道。輕一些的,墮落餓鬼。最輕的,墮落畜生道。造了這種惡業,一定要受罪報的。要能夠像隋朝的法喜法師一樣,才可以逃脫罪報。法師是天臺智者大師的弟子,年輕的時候,傷害過一只野雞的命。法師出了家,常常修方等經的忏法,誠心念佛,求生西方。忽然有一天,那一只野雞來向他討命,空裏頭有天神阻止那野雞道,法師應該要往生淨土的,還能夠償你的命麼。後來法師臨終的時候,看見佛菩薩都來迎接他,他就坐化去了。倘然不是靠念佛的力量,怎麼能夠逃脫這殺生的罪報呢。

  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

    這幾句,是承認自己造罪的時候,起的各種煩惱心。所作,就是前邊所說的自作,教他作,見作隨喜的叁種。罪字,是包括上邊所發露的各種罪。造罪不但是障礙出世的清淨法,並且也障礙世間的善法的,所以說是罪障。覆字,是遮蓋的意思。藏字,是隱瞞的意思。譬如造了罪業,自己覺得錯了,恐怕人家曉得了,要笑他,罵他,責罰他,所以不敢被人曉得,就想法子把這件事情,遮蓋隱瞞過去,這叫做覆藏。本來已經有了一種造業的罪,覆藏了,又要加上覆藏的罪,就變成罪上加罪了。所以佛法最重的是直心,最忌的就是那種覆藏心。因爲把罪覆藏了,就一定不肯發露忏悔,那是永遠沒有消滅罪業的日子了。或不覆藏這一句,並不是說當時自己曉得犯了罪,應該要發露忏悔。因爲發露忏悔了,那罪業就應該消滅,不會再有障礙了。現在既然說是罪障,就是並不遮蓋隱瞞,也並不發露忏悔,竟是肆無忌憚,不怕人家笑罵他,責備他,仍舊公然的犯罪造業,這是各種不覆藏中最重的罪了。或是造了罪業,自己還不曉得是不應該的,所以不覆藏,就像那現在殺生吃肉的人,哪一個曉得是造罪的呢。不曉得是造罪,那是癡心。愛吃的滋味好,那是貪心。都是煩惱惡心所法,都是有罪的。不覆藏的緣故,還有許多許多,說不盡的,大概都是各種的煩惱心罷了,這就叫做煩惱障。

  應墮地獄。餓鬼畜生。諸余惡趣。邊地下賤。及蔑戾車。如是等處。

    這幾句,是承認自己造了罪,應該受的各種苦果報。地獄餓鬼畜生叁種惡道,也有經典上說是四惡道的,那是連修羅道,也算在惡道裏頭去了。還有那種魔鬼邪神,也是惡趣衆生。諸余惡趣四個字,是說除了叁惡道,還有許多別的惡趣,就是指修羅同了魔鬼邪神等類說的。邊地,是南閻浮提極邊的地方,佛法不容易流通到的,沒有佛法聽得,那就永遠沒有出世的希望了。這是一種最大的苦處。所以華嚴經上說,甯受無量苦,得聞佛音聲,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所以無量劫,受此衆苦惱,流轉生死中,不聞佛名故。這幾句偈的意思,是說情願受無數的苦痛,只要聽得到佛說法,不情願受一切的快樂,聽不到佛的名號。所以過去的無量無邊的時世,一直在生死輪回裏頭轉,冤枉受那種種的苦惱,就因爲不曾聽到佛的名號的緣故。可見得生在邊地,實在是極苦惱的。現在我們靠著夙世的善根福德,生在佛法極興盛的中國,還聽得到一心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去就能夠成佛,永遠不再受生死的苦,這樣極容易,極穩當,第一修行的妙法。若是還不曉得認真念佛,求生西方,那真是自己也對不起自己了。下賤兩個字,是說低賤的下等人。這種人窮苦得很,沒有錢財,就是要修福德,也苦的沒有力量。還要伺候人家,一天到晚,總是忙忙碌碌的。稍有一些不小心,做的事體不討好,就不免要受人的責罵。還有什麼工夫,研究那出世的學問呢。所以這種人,也是很苦很苦的。蔑戾車,是惡見。因爲有一種人的見解,不但是違背道理,並且多是造罪的,所以說他是惡見。像那毀謗叁寶,不信因果的人,就叫做蔑戾車了。這種蔑戾車的人,不但是沒有出世的希望,還要墮落到惡道裏頭去,受千萬世的罪報哩。如是兩個字,就是指前邊所說的,從地獄起,一直到蔑戾車各種的苦報。用一個等字,是把一切不曾說到的苦果報,也一齊都包括在裏頭的意思。處字,就是說受那各種苦報的地方,這就叫做報障。

  所作罪障。今皆忏悔。

    這兩句,歸結到忏悔的正文。這裏的一句所作罪障,仔細研究,同了前面的一句所作罪障,意思有分別的。前面的所作罪障,是單就各種造的罪說的,所以那罪障兩個字,也只是單就業障一種說的。這裏的所作罪障,是連業障的前因,就是煩惱障,業障的後果,就是報障,叁障一起都包括在裏頭的了。今皆忏悔四個字的意思,是把所有造罪的因緣果報,一切障礙法,完全忏悔清淨。但是要著力在這個悔字上,才可以使得這忏有效驗。若是一面忏從前已經造的罪,一面還是不曉得悔,仍舊在那裏添造新的罪,那麼已經有的罪障,還沒有消去,新的罪障,倒又一天一天的積起來了。這層道理,要想忏除罪障的人,不可以不明白的。

  今諸佛世尊。當證知我。當憶念我。

    這幾句,是求佛證明攝受的。今諸佛世尊五個字,不但是前邊稱念禮拜的八十九尊佛,是把所有十方叁世的一切諸佛,完全包括在裏頭了。凡是修忏悔法,總要求佛證明的。法華經上說,佛是一切知者。金剛經上說,所有衆生若幹種心,如來悉知。所以我現在的忏悔,是真實的發心,並沒有絲毫虛假的,佛一定可以曉得,應該要替我證明白的。楞嚴經上說,十方如來,憐念衆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爲。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可見得沒有一個衆生,佛不放在心上的。現在我既然曉得了自己從前所造的罪業,對了佛像,至誠忏悔,一心念佛,那麼佛決沒有不哀憐我,想念我的道理的。佛既然哀憐我,想念我,那麼一定攝受我的了。

  我複于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

    這兩句,是發願回向的開頭。前邊已經把從前所造的一切罪業,完全對了十方叁世的一切諸佛,至誠懇切的發露忏悔過了。那麼罪業一層,自然是消滅清淨,不會再有障礙的了。但是還有無量劫來所修的種種善根福德,留在那裏,沒有結束,倘使不發願回向,恐怕只能夠受人天的福報,仍舊是在輪回裏頭,逃不出這生死苦海。那麼雖然是善根福德,仍舊還是一種業障。所以雖然忏悔了,還一定要發願回向的。所以說我再在十方叁世一切諸佛世尊的面前,說這樣的話。這樣的話,就是後邊所說發願回向的許多話。

  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淨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抟之食。

    這幾句是說今世前世所修的種種福德。此生,就是今世。余生,就是除了今世,從無量劫到現在所經過的千千萬萬世。曾行,就是已經做過的。布施,是六度裏頭的第一度,最重要的,也是功德最大的。或守淨戒的戒字,是各種的戒法,都在裏頭的。佛定出各種戒法來的意思,原是要使得大衆身口意叁種業都清淨,所以叫做淨戒。受了戒法,要叁種業一些也不犯,才可以叫做守淨戒。若是身口兩種,雖然不曾犯戒,但是心意裏頭,還不能夠完全清淨,那麼雖然不是破戒,也不可以說是守淨戒了。所以這守淨戒叁個字,實在也是很不容易的。用一個或字,是不說定的意思。或是布施過,或是守過淨戒,這兩種都是修的福德因緣。乃至兩個字,是把一切修福德的事情,都包括在裏頭,一直歸結到最小一件事的說法。意思是除了布施守淨戒的兩種,還修別的各種福德因緣。就是講到最微細的,像那布施畜生,給他一抟吃的東西,也是福德因緣。應該也一齊收集來把他回向佛道,才可以免得做叁世冤哩。

  或修淨行。所有善根。成就衆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無上智。所有善根。

    這幾句,是說今世前世所修的種種菩根,所學的各種佛法,或是修的淨行。行字,是一切起心動念,同了所做的種種事情。加一個淨字,是一切都合著佛道的,沒有一些些犯戒的心思,犯戒的動作。不論在這一世,或是從前過去的千萬世,種過這種善根的。成就衆生,是譬如衆生有苦處,我就救他脫苦,衆生沒有樂處,我就使他得樂,總是成全他的。但是用世間法成全他們,功德還小。若是用出世間法成全他們,教他們一心念佛,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永遠離苦得樂,一世就可以修成佛,這種功德,就無量無邊了。因爲成全了他一個衆生,他又可以去成全別的許多衆生。一傳十,十傳百,就可以成全無窮無盡的衆生。那麼成就了一個衆生,就是成就了無數的衆生了。照天臺宗的說法,菩提有叁種,要依叁種的般若,用真修的功夫,才可以證得這叁種菩提。依文字般若,證得方便菩提。依觀照般若,證得實智菩提。依實相般若,證得真性菩提。這叁種…

《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下 叁、忏悔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