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上 八、四生九有偈▪P3

  ..續本文上一頁在那個國土裏頭。又說,一道一道光明裏頭,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尊一尊化佛,有無數的化菩薩做他的侍者。變現自在,遍照十方世界。這不就是第十門麼。像這種情形的說法,淨土經上,不曉得要有多少哩,怎麼講得完呢。這樣一看,淨土經同了華嚴經,實在真是一樣的。還可以說西方淨土,不就是唯心淨土麼。要曉得所有一切的法,完全都是自己的心造的,所以叫唯心法界。我們現前一念的心裏頭,所有一切法的種種性相,完全具足的,所以有同時具足門。這同時具足的一門是總相,是事相同了理性無礙的道理。還有的九門是別相,是事相同了事相,也是各各無礙的道理。因爲事相同了理性無礙,所以理性周遍,事相也一定能夠住在本位,遍應一切的。遍應一切,就是廣。住在本位,就是狹。所以有廣狹自在門。既然一種相可以去應那多種相,那麼多種相也一定可以來應這一種相,所以有一多相容門。既然這一種相,能夠應那多種相,那麼一種相,也就是多種相了。像雨水落到江河池井裏頭去,這雨水就叫做江水河水池水井水了,不再叫雨水了。一種相能夠容那多種相,那麼多種相也就是這一種相了。像那江河池井的水,流到了海裏頭去,就和成了一種的鹹味了,就變成海水了。所以有諸法相即門。相容,是兩種的相,都可以看見的。相即,是只有一種的相,可以看見的。兩門合並了,所以有隱顯俱成門。這一種相,容那多種相的時候,一切的相,一齊收容的。那多種相各各收容一切的相,也是這樣的。所以有微細相容門。互相收容,像是多數的鏡子對照,重重無盡的,所以有因陀羅網門。既然像是因陀羅網,那麼隨便那一種事相,都是一切無盡的了,所以有托事顯法門。叁世的時法,是依著一切的事相上立的,一切的事相,既然都是圓融無礙的,那麼時法,也自然是圓融無礙的了,所以有十世異成門。法法都是這樣圓融的,所以隨便取哪一種法,就算是主。連帶緣起的,就算是伴。法界無盡,就是主伴無盡,所以有主伴具德門。像這十重玄門的道理,不論哪一種法,哪一件事,都有這十種道理的,因爲沒有一法一事,不是法界性的緣故。我再把一件大家用慣的東西,說出他的十玄門來,使得大家看了,更加可以明白,那一切事相,都是法界的道理。譬如像一管筆,可以寫字,可以畫圖。所有十方叁世一切法界的境界事相,都可以從這筆上顯出來的。所以提起筆來,一切十方叁世的境界相,同時具足相應的。這是第一重玄門。一管筆能夠周遍一切法界,不離自己的本位,不是廣狹無礙麼。這是第二重玄門。一管筆能夠去遍應種種法界的用,種種法界都來應這一管筆的用,不是一多相容麼。這是第叁重玄門。一管筆裏頭完全具足一切法界的事相,那麼這一管筆,就是一切法界了。一切法界的事相,完全收在一管筆裏頭,那麼一切法界,就是這一管筆了。所以說是諸法相即。這是第四重玄門。這管筆應一種法界用的時候,只顯一種法界的相,別的種種法界的相,都不顯的。並不是筆裏頭沒有那種法界的相,不過是隱著不顯罷了。就是所顯的一種法界的相裏頭,實在也隱著種種法界的相的。像那初八夜的月,雖然只看見半個,究竟體性是全圓的,所以說隱顯俱成。這是第五重玄門。這管筆的一根一根毛尖頭上,都各收盡那一切微塵法界的境界相,沒有一些遺漏的,所以說微細相容。這是第六重玄門。因爲有那種種法界的境界相,所以有這筆的用處。因爲用了這筆,所以能夠顯出那種種法界的境界相來。筆的用重重無盡,就是顯的那種種法界的境界相,重重無盡。像是帝網的珠光,互相映照,一重一重的永遠沒有盡的,所以說因陀羅網境界。這是第七重玄門。本來不論一塵一法,都是重重無盡的。譬如寫一個佛字,那麼就把十方微塵世界裏頭,所有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的佛,同了那一切佛的種種功德,種種相,種種用,一齊都收在這一個佛字上邊了,就是多劫的演說,也永遠說不完的。一切的相,都是這樣的,所以說托事顯法生解。這是第八重玄門。用一回筆,總有無數的刹那時分的。每一刹那的時分裏頭,就包含著十世的時分在裏頭。十世的時分,完全都收在現前一念的心裏頭。一切的事情,都在這一念裏頭辦成的,所以說十世異成。這是第九重玄門。一切的法,都從這筆上生出來的,所以筆就是主,旁的一切助緣的東西,就都是伴。筆的相同了用,都是無盡的,那麼助緣的相同了用,也就跟了他無盡了,所以說主伴圓明具德。這是第十重玄門。照這種情形推究起來,哪一法不是華藏玄門呢。爲什麼法法都是華藏玄門呢,因爲法法都是法界的緣故。爲什麼法法都是法界呢,因爲都是自己的心性造出來的緣故。這種道理,只不過曉得了,是沒有用的,要能夠在一刹那,一微塵裏頭,真實見到這世界海的境界相,那才算是登了華藏玄門了,就是所說的明了心了。也就算是入了毗盧性海了,就是所說的見了性了。因爲心性的量,廣大無邊,所以拿海來比的。八難叁途,是專門指業障重的衆生說的。業障重的衆生尚且希望他們修成,那麼業障輕的衆生,不消說的一定更加可以有修成的希望了。講到一世修到明心見性的,最高也不過是圓教的初住位,那麼還只是少分的登玄門,少分的入性海。要到究竟成了佛的時候,才是完全的登玄門,完全的入性海了。所以這四句,實在是祝願一切衆生一齊成佛的意思。有人道,你既然說只不過明白了十玄門的道理,也沒有用的,那麼爲什麼要這樣幾番的解釋呢。我道,這種道理,果然明白了,就可以曉得一切法都是自己的心生出來的,種種都是不二的,沒有自他的。那就可以破那分別心,同了我執法執的種種妄見,消滅種種煩惱的惡心。那是真實的修淨土法,念起佛來,可以不起妄想心,容易成功一心不亂了。能夠修到妄想心不起,淨土的境界顯現了,那也就是明心見性,登了華藏玄門,入了毗盧性海了。爲什麼呢,淨土的境界,本來就是自己的心性,所以這個境界顯現了,就是自己心性的妙用見到了,不就是明心見性麼。一個極樂世界裏頭,收盡一切的世界海。不要說是一個完全的極樂世界了,就是極樂世界裏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一珠,一光,也都是各各收盡一切世界海的。那麼見到了淨土境界,不就是登了華藏玄門,入了毗盧性海麼。能夠修到這樣,一定是上品上生的了。因爲明白了這十玄門,對那修淨土,有這樣的大利益,所以我不敢怕煩,一定要詳詳細細說清楚的。

  

《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上 八、四生九有偈》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