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十小咒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這篇咒,也是觀世音菩薩說的,在如意輪陀羅尼經上有的。如意寶,是一種寶珠的名目,梵語叫做摩尼。這種寶珠,能夠生出種種東西來的,要什麼就生出什麼來,稱大家心裏頭的意思的,所以叫做如意寶珠,是一切寶貝裏頭最寶貴的一種珠。這是借來表顯心性的靈妙,能夠生出一切法來的意思。輪字,是譬喻車輪,能夠轉動。佛說法度衆生,所以叫做轉*輪的意思,就是把佛的智慧,佛心裏頭的種種妙法,都轉到衆生的心裏頭去,能夠使得衆生,都可以明白佛法的道理,把煩惱轉變成菩提。一個一個人,你轉到我,我轉到他,一直轉開去,永遠不斷,所以說是轉*輪。王字,是表示這個咒的尊貴,就是說的心王。陀羅尼,是說咒的作用。從這如意寶輪王陀羅尼起,一直到下邊善女天咒,大家都叫做十小咒。因爲這些咒,都是很短的,所以叫做小咒,並不是效驗有什麼大小的分別,千萬不可以弄錯的。這十種咒,也都是很靈驗的,很有功效的,同楞嚴咒,大悲咒,差不多的,所以也有人稱做十大小咒的。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南無觀自在菩薩摩诃薩。具大悲心者。怛姪他。唵。斫羯啰伐底。震多末尼。摩诃缽蹬。噜噜噜噜。底瑟吒篅啰阿羯利。沙夜吽。癹莎诃。唵。缽蹋摩。震多末尼。篅攞吽。唵。跋喇陀。缽亶謎吽。
這篇咒的原名,叫做大蓮華峰金剛秘密如意輪咒。這個名字,恰正合著心性的叁種德。蓮花這一種東西,雖然出在泥水裏頭,卻是沾不著一些些泥的汙穢的。比那衆生的心性,雖然起了種種的惡濁煩惱,究竟清淨的體性,沒有絲毫變動。蓮花生的時候,裏頭已經結好了一個蓮蓬。等到蓮花一瓣一瓣的落完,那個蓮蓬就完全的顯出來了。花瓣是譬喻妄想心,蓮蓬是譬喻法身。法身就在那妄想心裏邊,因爲被那妄想心遮住了,所以法身不能夠顯現,只要沒有了妄想,那法身自然就顯出來了。譬如蓮花的花瓣落完了,蓮蓬就現出來了。所以用蓮花來表顯心性的道理,最是貼切。大字,是說心性沒有限量的意思。峰字,是山峰,是取心性不動的意思。這是表顯的法身德。般若的性,最是堅固的,所以拿金剛來比。不著一切的相,所以說是秘密。這是表顯的般若德。如意輪叁個字,是圓轉如意,沒有阻礙的意思。這是表顯的解脫德。經裏頭說,念這咒的人,自然能夠得著種種大利益,像是一棵如意樹上,生出如意寶珠來,一切衆生有什麼請求,都能夠滿足他的願的。可見得這咒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經上還說,一心念這咒的人,到臨終的時候,能夠看見阿彌陀佛,同了觀世音菩薩,就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
消災吉祥神咒
這篇咒,是佛在淨居天上說的,出在消災吉祥經上。照經裏頭說,這咒是從前娑羅王如來說的。咒的名字,叫做熾盛光大威德陀羅尼。現在就用了經的名字,不用原來的咒名了。照原來的咒名解釋起來,也是顯心性的道理的。大乘起信論上,講真如心的體相,說是本來滿足一切功德,有大智慧光明的道理,遍照法界的道理,清涼不變自在的道理,常樂我淨的道理。就這幾種道理說起來,大智慧光明,不就是說的光麼。遍照法界,不就是說光的熾盛麼。清涼不變自在,沒有大威力,怎麼能夠自在呢,不就是說的大威麼。常樂我淨,是佛的四種真實功德,不就是說的大德麼。本來衆生的心性,叫做如來藏,又叫做如來法身,所以說衆生的煩惱心裏頭,有如來結跏趺坐。這就是說衆生的心性,就是如來法身。既然衆生心裏頭,天然的各有一尊心佛,那麼靠這心佛的光明威德,有什麼災難消不去,有什麼大吉祥求不來呢。
曩谟叁滿哆。母馱喃。阿缽啰底。賀多舍。娑曩喃。怛姪他。唵。佉佉。佉呬。佉呬。吽吽。入啰。入啰。缽啰入啰。缽啰入啰。底瑟姹。底瑟姹。瑟致哩。瑟致哩。娑癹吒。娑癹吒。扇底迦。室哩曳。娑诃。
照經上邊說,若是國土裏頭,有惡星宿現出來,恐怕要有各種的災難。只要設立了道場,依照儀式,定了一個時期,念這咒一百零八遍,就可以把災難消滅的。本來種種災難,都是自己的惡業感召來的。惡業是從煩惱心裏頭造出來的。曉得了病的根本,只要把這一種煩惱心的病根除去了,那就所有一切的災難,完全都可以消滅了。災難既然消了去,吉祥就自然來了。這總是要自己從起心動念上,時時刻刻的留意,才算是真實的念這消災吉祥神咒哩。
功德寶山神咒
這篇咒,出在那裏沒有查著。大藏經裏頭,有一部叫做圓因往生集。這部書裏頭,有一種咒,叫做功德山陀羅尼,同了這篇咒的名目相像的,大約就是這咒。雖然翻譯的字音,有些不同,或是兩個人翻譯的緣故,但是咒的字句,是一樣的。就像那往生咒,寶王叁昧念佛直指裏頭所引的,同了我們現在大家念的,就有許多的不同,實在只是一種。功德兩個字,照六祖惠能大師說,功德是在法身裏頭的,不是在修福上邊的。見自己的本性,叫做功。存一切平等的心,叫做德。念念沒有住著,常常見到自己本性的真實妙用,叫做功德。裏頭的存心,對了旁人,總是謙虛恭敬,是功。外邊所做的事情,都合著道理,是德。自己的本性,能夠立出一切法來,是功。心體究竟不動,是德。念念不離自己的本性,是功。應一切的用處,不起分別,是德。若是要想得著功德法身,只要依照這樣的道理做去,是真功德。這是六祖講的修功德的方法。華嚴經上說,若得無量功德身,其身顯耀如金山。這兩句偈的意思,是說若是能夠得著了無量功德莊嚴的法身,那麼報身的相貌,自然也就光明照耀,好比是一座金山了。金山,不就是寶山麼。這篇咒叫做功德寶山,可見得也是顯心性的道理的。
南無佛馱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唵。悉帝護噜噜。悉都噜。只利波。吉利婆。悉達哩。布噜哩。娑诃。
圓因往生集裏頭說,若是有人念這咒一遍,像是禮拜了大佛名經四萬五千四百遍,又像是讀了大藏經六十萬五千四百遍。就是所造的罪業,超過十個世界微塵數的數目,本來應該要墮落到阿鼻地獄裏頭去的,因爲誠心念了這咒,臨終就決定往生西方,能夠看見阿彌陀佛,得著上品上生。這咒有這樣的大利益,所以叫做功德寶山神咒。華嚴經上說,譬如大寶山,饒益諸群生,如來功德山,饒益亦如是。這咒的名字,就是取這個意思。
佛母准提神咒
這咒出在准提陀羅陀尼經上的。經裏頭講到念這咒的方法,要細細的用心,把咒裏頭的字,按著自己身上的各處部位,一個一個的觀想清楚,顯出光相來。那是密宗的念咒法子,不學密宗的人,可以不必學的。准提,是一尊菩薩的名號。准提兩個字,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施爲兩個字。施,是布施,就是拿東西來給人的意思。布施有叁種。一種是財施,是用錢財寶物來布施的。一種是法施,是用佛法來布施的。一種是無畏施,或是用威勢權力,或是用和氣熱心,來做布施功德的。爲,是行爲,就是做事情的意思。菩薩所做的,總是功德。功德有兩種。一種是有爲功德,就是世間法的功德。一種是無爲功德,就是出世間法的功德。現在講這施爲兩個字,不是說財施,只說那法施同了無畏施。不說有爲功德,只說那無爲功德。這准提咒稱做佛母,是顯菩薩的智慧不可思議。照六度說,度,是度脫,度過來的意思。布施可以度悭貪,持戒可以度毀犯,忍辱可以度瞋恚,精進可以度懈怠,禅定可以度散亂,智慧可以度愚癡,所以叫做六度。智度就是般若波羅蜜。若是照十度說,那麼第十種就是智度,也叫做智波羅蜜。真實智慧,有能夠顯出法身來的力量,有能夠成菩薩的功能,像是母親能夠生出兒子的身體來一樣,所以說是母,維摩诘經上說,智慧菩薩母,就是這個意思,菩提資糧論上說,既爲菩薩母,亦爲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意思是說般若波羅蜜,不獨是菩薩的母,並且也是諸佛的母。因爲一定要有智慧觀照的因緣,方才能夠顯出本覺性來,所以般若稱做佛母。楞嚴經上,文殊菩薩稱贊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說是佛母真叁昧,就是贊菩薩的不思議金剛智慧。華嚴經上說,文殊菩薩常爲無量億那由他諸佛之母,就因爲文殊菩薩有大智慧的緣故。這咒稱做佛母准提神咒,可見得咒的靈驗了。
稽首皈依蘇悉帝,頭面頂禮七俱胝。我今稱贊大准提,惟願慈悲垂加護。
這四句偈,是龍樹菩薩做的,是皈依叁寶,請求加被的意思。本來念各種經,總先應該念四句開經偈的。現在把這四句偈,加在咒的前面,就可以叫做開咒偈了。稽首,就是叩頭。皈依蘇悉帝,是皈依的法寶。蘇悉帝,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善圓成叁個字。意思是說好好的圓滿一切的願心,成功一切的事情。這是贊歎這咒的威神力的。頭面頂禮,就是行的頭面接足禮。這種禮拜樣式,是頭叩在地上,兩手分開在頭的左右,手背著地,手心朝上,意思是接佛的兩足,來安在自己頭邊的,所以叫做頭面接足禮。那是一種最極尊敬的拜法。若是不把兩手翻轉向上,那麼只叫做五體投地,不能夠說是頭面頂禮的。梵語俱胝兩個字,就是中國文的百億。頂禮七俱胝,是說頂禮七百億尊的佛。這句是皈依的佛寶。第叁句,是皈依的僧寶。菩薩稱聖僧,准提雖然說是佛母,終究還是菩薩,所以稱贊准提,就是表明白皈依僧寶。末一句,是總向叁寶請願,求所皈依的佛寶,法寶,僧寶,一齊都慈悲我,用大威神力來加被我,保護我的意思。叁寶在上邊,自己在下邊,所以用一個垂字,是說上邊的光照下來的意思。這偈裏頭的稽首,同了頭面頂禮,是清淨的身業。稱贊,是清淨的口業。皈依同了發願,是清淨的意業。這叫做叁業供養。用這樣的清淨心來念咒,自然一定能夠有大效驗了。
南無飒哆喃。叁藐叁菩陀。俱胝喃。怛姪他。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這咒是過去的七百億尊佛都說過的。釋迦牟尼佛在祇園會…
《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上 叁、十小咒》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