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現代飲食--高壓力--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質、高鹽分

  現代飲食--高壓力--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質、高鹽分

  

十九、二十世紀工業革命以後,尤其是晚近的二十世紀五○年代之後,整個世界因爲産業改革、工業升級、科學進步、交通發達,使得世界上每一個地方的疾病幾乎都相同了,現代文明病大肆侵襲已開發國家與未開發國家。

  爲什麼普天之下,大家所得到的都是差不多的疾病

  我想這是因爲美式食物侵入、登陸了。

  美式食物提倡的是現代營養--高油、高鹽、高脂肪、高蛋白、高卡路裏的食物。這種飲食的改變使得全世界都共同得了一種病,叫做"現代文明病",這就是高壓力食物之下的産物。

  而所謂的高壓力食物簡單歸類成四類就是: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質與高鹽分。

  高壓力食物

  高壓力食物我們天天都接觸得到,不過,你認不認識它!

  (1)高脂肪

  高脂肪食物包括乳製品、煎炸食物,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堅果、火腿、香腸、奶油等。

  高脂肪食物,在臨床上,可生成不良壓力性效應--動脈血管硬化,過多黏液分泌,眼、耳、鼻、氣管、胃液、泌尿生殖道等經常充血,而且分泌物增加,終致心肝膽肺腸及生殖系統功能障礙。此外,精神思想及情緒會有阻滯及不安感。

  脂肪的來源有兩個:一個從動物,一個從植物。動物性脂肪多半都屬于飽和性的;植物性脂肪有兩種,一類是經過加工過的蔬菜油、種子油,例如椰子油、棕榈油、植物性奶油;一類是天然植物性油脂。而動物油脂與加工過的植物油脂對健康都有很大的威脅。

  食物的脂質含量達到百分之百的有奶油、色拉油、做蛋糕用的鮮奶油,即使它是低脂鮮奶油,它的含量都達到百分之九十。香腸、熱狗的油脂含量也都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所以,看起來很好吃的東西其實好吃的部分多半在它的油上。

  我們吃了含量那麼高的油進來就會有很多麻煩。

  第一是難消化。

  動物性食物的油脂含量通常都達到基本含量的百分之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因此攝取這些動物性食物時,除了吃進營養,還吃進很多油脂。

  動物性脂肪,不管是家禽或乳類製品,它們都是屬于飽和性脂肪,很難消化。進到胃裏頭,八個小時都還不能完全吸收,所以通常飽吃一餐之後肚子還是脹脹的,因爲食物還堆在胃裏。

  動物性脂肪(飽和性脂肪酸)是提供膽固醇重要的來源。所以,要吃沒有膽固醇的東西,在動物性食物裏面很不容易找到。植物性的脂肪幾乎都是清一色不帶膽固醇的,因此要降低膽固醇一定得在植物類食物中尋找。

  然而,我們人體是不是一定需要外來的膽固醇呢

  不盡然,因爲我們的身體自己就會製造膽固醇,不需要從外面攝取,它有能力組合我們所需要的量。我們從外面吃進來的膽固醇都是多余的,而它們就存在血液裏,所以驗血發現膽固醇太高,這都是吃進來的!吃進來又消化不了,就堆積在血液、脂肪、肝髒與其他的組織中。

  舉例來說,影響到心髒,造成血管動脈硬化。

  這些動脈硬化後就會造成循環不良的結果,輕的是麻木感,覺得某兩只手指頭,或某一條腿麻麻的,這些都是循環不良的原因,而不暢快的理由是脂肪幹擾所造成的;重的時候則會阻塞,血脂肪塞在血管裏面。

  我們身體有幾處血管非常重要,譬如心髒裏頭有個冠狀動脈,只要稍微被阻塞,血液過不去,我們就會覺得胸痛、流汗,要趕快送急診室,這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狹心症",也就是心髒好像被兩座山夾住一樣。

  這是因爲血液過不去,血管太小,被血脂肪阻塞了。如果勉強過去了,疼痛就會消失;假使完全被阻塞,就是心肌梗塞、心肌壞死,那就要住進加護病房。有時候可能一兩天就會死亡,這就是突發性心髒麻痹。

  脂肪無處不到,它主要會造成通路上面的阻塞。

  如果塞在腸子裏的血管,腸子會不通,造成腸阻塞,這時大便就帶黑色、帶血,有時候會肚子痛,拉血,甚至造成腹膜炎。

  如果阻塞到下肢,像糖尿病的病人一樣,甚至變成壞疽,可能就要截肢,是很可悲的事情。

  還有一些地方是大家看不到的,就是它阻礙到細胞的血液循環。很細微的血液循環大家看不到,不過當這些循環不通暢,細胞就會缺氧,就會變性,接著就是癌病變。所以脂肪太高也會換來身體各處的變化,這些都是因爲氧氣供應不夠所帶來的結果。

  因此,動物性脂肪攝取太多,會導致這一連串的問題。

  然而加工提煉的植物油也有害處,因爲它們的組成是不飽和脂肪,它對人體也一樣難消化。凡是經過加工的就有問題,你們有機會到大豆沙拉油、花生油的工廠參觀,就知道問題在哪裏。

  想想看,花生什麼顔色都有,爲什麼花生油清清如水

  不帶一點雜質

  這裏面因爲添加了很多防腐劑、漂白劑、抗氧化劑、穩定劑,讓它的性質能夠穩定。所以,不管你買的是什麼油,凡是經過加工提煉的,就要有這種知識:它對我們不但不容易消化,而且我們運用它的過程也會出問題。

  人體的器官功能設計是不是需要額外攝取油脂

  答案是否定的,我們不用再另外攝取,因爲從自然食物裏取得的油脂就已足夠了。

  我們身體有儲存和製造自己所需脂肪的方法,從水果、蔬菜、谷物種子、豆類中就可以得到我們的所需,因爲我們需要的油脂並不多,而且能夠透過水果裏面很容易分解的糖分,分解之後再組合成我們需要的脂肪組織,完美無缺。

  所以根本不需要再從其他的油脂來攝取,何況這些外來的油脂都經過烹調,烹調因經過加熱,使肝髒成爲一個很受累的地方。

  然而這些不能夠消化的油,在胃不能消化,腸不能消化,就堆積在血液裏。血液堆積之後,一部分就堆積在肝中。因此,現在好多人都有脂肪肝,那就是油脂太多的關系。

  脂肪肝是肝病變的第一步,接下來,慢慢走上肝發炎,然後肝硬化,甚至演發成肝癌。保肝不是靠吃保肝片,但只要不攝取或減少攝取這種經過高溫加熱過的油,你就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肝效果。

  食物烹調過程當中通常會把油脂加熱,除了不好消化之外,還有一個可怕的事實並沒有人告訴我們,就是它會産生"致癌物"。油脂經過加熱(尤其是不飽和脂肪),會變性,然後致癌。而食物煮熟之後維生素C也全部破壞了,根本沒辦法抗拒癌病變。

  接著談談脂肪對雌激素的影響。

  如果小女孩在生長發育過程吃的是很節製的東西,不是油膩膩的,不是速食品--炸雞、炸鴨、炸排骨,差不多她們的初經期(第一次月經來的時候)應該平均在十五、十六歲。

  但是現在經過調查,多數孩子的初經提前在十二歲,甚至更早。我還碰過八歲就來的,根本她還是個小娃娃,心智還沒成長到那個程度,月經已經來了,這都是脂肪給她的恩賜。因爲攝取了高油、高蛋白的飲食,雌激素提早分泌,促進生殖系統發育,所以十二歲就成熟了。愈早成熟的人,很容易得乳癌、子宮頸癌。

  日本、尼日利亞等國家,得乳癌和子宮頸癌的女性之所以很少,是因爲她們油脂吃得少。但明治維新、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人受到很大的沖擊,因爲跟世界各地的人一比,他們都比別人要矮!他們想到可能是吃的東西跟人家不同,所以在飲食方面也跟著美式習慣看齊了。現在國際運動場上,高頭大馬的日本人多得很,平均身材已經增高,但是得癌症的比例也增加了,守不住過去他們祖先很好的傳統。

  根據美國的調查,六十歲以上的男性,百分之四十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肥大固然是良性的,但它也是前列腺癌的前兆。男性的前列腺肥大與高脂肪、高壓力性食物的攝取有很大的關系。通常容易得這種病的男子有個特征:性能力(性行爲)都在很早期就發動了,平時也攝取較多的高脂肪食物。

  脂肪阻塞血管使血液的流速緩慢,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血液變少,若堵在心髒會得到心髒病。由于前列腺也是有血管的,所以脂肪吃得多,在泌尿系統的血液循環相對的會下降。這種人平常會發生性無能的感覺,一天到晚想找偏方,找補陽藥、壯陽劑、威而鋼,這是因爲他的血管受到阻礙,在功能上面導致無能的結果。

  然而此病的導因在于攝取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這些食物有幹擾雌激素的作用,會提升男性雄激素。由于這些人心理上的需求達不到,造成了身心不協調,所以他們苦悶,到處找醫生,到處看病--但是怎麼也治不好。

  因此,根本解決的方法是調整飲食,把飲食上面的偏差,高蛋白、高脂肪的東西減少,不但血管不容易硬化,身心也得到調和。脂肪不去幹擾激素的分泌,身心的壓力就減少了。

  平常我們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很難控製,不論是年紀大的,或是年紀輕的,只要得了糖尿病,醫生只是教我們要控製血糖,吃降血糖的藥,或注射胰島素。其實不只是如此而已,假設血液裏面脂肪還是很高,脂肪都會幹擾這些胰島素的作用。

  所以糖尿病要能夠控製好,必須采用高纖維、低油脂、低蛋白的飲食,以一至叁個月爲期,這時胰島素的用量自然可以減少,甚至降血糖的藥量也會減少,最後只剩下飲食控製,你就變成一個不再需要倚賴藥物的人。

  可樂、汽水、碳酸飲料都是埋下糖尿病、慢性病的禍根,所以不要貪圖方便,應該自備茶水,因爲開水是最好的清潔劑。另外也可以再加些檸檬汁,不要喝碳酸飲料。因爲飲料都是酸質的東西,吃進來使我們身體偏向酸性就釀成糖尿病!

  減少或阻斷攝取高脂肪食物,可以避免高血壓、各種過敏病(如皮炎、氣喘、鼻炎等)、肥胖、心髒病、糖尿病、膽、腎結石,腸胃不適、大腸癌等癌症。

  (2…

《現代飲食--高壓力--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質、高鹽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