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4節課
893、爲什麼說斷除一切煩惱,也無法獲得究竟涅槃?並請引用公案進行分析。
894、目犍連、小駝背的故事,對你有何啓示?請用自己的經曆來說明。
895、阿羅漢已斷盡輪回之因,遠離一切痛苦,爲什麼他還不是究竟寂滅?
896、名詞解釋:無明習氣地 無漏業 意生身 不可思議生死
897、阿羅漢的非染汙愛,表現在什麼方面?請具體解釋。最終你可得出什麼結論?
898、爲什麼說阿羅漢入滅盡定只是一種暫時性的涅槃?你所希求的什麼樣的涅槃?爲什麼?
第165節課
899、假如證悟了空性,那一切都不存在了,菩薩怎麼樣救度衆生?菩薩對輪回的態度,與小乘聲緣、平凡世間人有何不同?菩薩長久住于世間利他,會不會有痛苦煩惱呢?爲什麼?
900、什麼叫煩惱障?什麼叫所知障?請從因、本體、作用叁個方面進行分析。
901、空性包括哪些方面?爲什麼說破斥空性是不合理的?我們在修習空性時,應該避免何種誤區?
902、有些人只看了一兩本密宗書,對有些高深境界接受不了,就開始對密宗興師問罪。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請具體說明。
903、我們對什麼樣的法應該畏懼?什麼樣的法不該畏懼?最終可得出什麼結論?對此,你有哪些感觸?
第166節課
904、你對無我法門有哪些認識?今後打算如何修持?
905、作者怎樣從蘊的角度遮破人我?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其他方式建立人無我?哪種方式更適合你?爲什麼?
906、佛陀在《大念處經》中如何說明我非實有?這些道理對你有何啓發?
907、請以比喻闡述抉擇人無我的幾個過程。請結合你的體會具體說明。
第167節課
908、如何通過觀察我與身心是一體、他體,從而抉擇人我不成立?
909、名詞解釋:俱生我執 遍計我執 見斷 修斷
910、有些人問:“我又不是學外道的,爲什麼要知道數論外道的觀點?”對此你該如何解釋?
911、在這節課中,中觀宗從哪些方面破斥了數論外道?對你有何啓示?
912、在修無我空性的同時,不能離開哪五點要訣?爲什麼?你具備幾點?今後有何打算?
第168節課
913、你爲什麼要信仰佛教?你對佛教的信心如何?倘若遇到“文革”那樣的浩劫,人人阻止你學佛,你會怎麼做?
914、就你所了解的各種宗教中,與數論外道或勝論外道比較相似的有哪些?他們的觀點應如何破斥?請舉例說明。
915、看不到的東西,是否就不存在?爲什麼?你對此有何想法?
916、六識從外境角度而言各不相同,但從內觀心識而言是一體的,這種觀點,佛教和外道都承認,爲什麼佛教還要駁斥外道?最終可得出什麼結論?
917、勝論外道承許“我”是常有的無情法,對此,中觀師如何遮破?
第169節課
918、外道及有實宗認爲:“如果沒有常有成實之我,那麼業果也就不存在,一個人現在造業,將來業果又成熟在誰身上呢?”對此你該如何作答?請以叁個回合進行辯論。
919、內道各宗是如何建立因果的?哪些說法究竟,哪些說法不究竟?請說明理由。
920、1歲的你和20歲的你,是同一個人嗎?爲什麼?倘若認爲是一體,會有什麼過失?
921、既然“我”不存在,那因果應該如何安立?因果所依中是否有真實的“我”?爲什麼?
922、什麼叫做緣起性空?應該避免什麼樣的誤區?以何標准衡量一個人是否證悟了空性?這對你有哪些啓示?
第170節課
923、芭蕉樹的特點是什麼?它與人我有哪些相似之處?對此,你能生起什麼樣的定解?
924、有人問:“菩薩的使命就是利益衆生,如果衆生都是空性,那對誰發菩提心呢?”對此你該如何回答?
925、有人問:“假如一切都是空性,佛果不存在,衆生也不存在,那念咒、磕頭、聞思經論有什麼用呢?”對此你該如何回答?
926、有人說:“凡是執著就要斷除,求佛果、對衆生起悲心也是執著,所以應該統統放棄。”對此你該如何駁斥?你周圍有這樣的人嗎?你打算怎麼樣幫助他?
927、有人問:“希求菩提的執著若不舍棄,對自我的執著也不能舍棄吧?因爲二者都是愚癡的緣故。”對此你該如何作答?對治我執最好的竅訣是什麼?請說明理由。
928、《量理寶藏論》雲:“慈等與我不相違,因非能斷輪回根,無我與我相違故,現見無我彼即除。”這個頌詞說明了什麼道理?對你有哪些啓示?
第171節課
929、堪布阿瓊在《前行筆記》中說:“漂泊輪回中的衆生,最初覺得很快樂,最後會以痛苦收場;而希求解脫的修行人,暫時看起來很痛苦,但卻是以快樂結尾。”對此你有哪些體會?
930、名詞解釋:人我執 法我執
931、抉擇法無我的最好方法是什麼?大小乘之間有何不同?哪一種更究竟?請說明理由。
932、爲什麼說身體不存在?這節課中,作者從哪些角度進行了剖析?你能産生什麼樣的定解?
933、請以比喻說明,抉擇法無我的衆生之差別。你屬于哪一種?今後有什麼打算?
第172節課
934、請從一體和他體的角度觀察,身體是否真實存在?對于這一點,你有哪些深刻體會?
935、請以比喻說明,執著身體是一種迷亂。爲什麼這樣說?請以最能說服你的理由進行分析。
936、有人認爲:“經過一一剖析,整體的身體雖不存在,但手腳等支分仍現量可見,因此手腳等支分應該存在。”對此你該如何駁斥?這樣觀察下來的結果,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937、現代科學的研究成果,從哪些方面可以證實佛教的合理性?與佛教的究竟觀點相比,它存在哪些缺陷?請談談你自己的看法。
938、內道和外道很多人認爲,形形色色的萬法不可能“無”中生“有”、憑“空”産生,必須要有一個最小的微塵存在。對此應當如何破斥?怎麼樣建立現空雙運的觀點?
第173節課
939、爲什麼說我們平時的感受沒有自性?苦樂到底存在于內心還是外境上?明白這個道理後,對你有哪些啓示?
940、世間人認爲怎麼樣才能獲得快樂?這種想法爲什麼不正確?你對此有何體會?
941、在這節課中,對方爲成立感受實有的觀點,與中觀宗之間有哪些辯駁?學習這些之後,你有什麼收獲?
第174節課
942、實有執著的對治是什麼?它依靠什麼方法而産生?爲什麼說聞法的功德非常大?請談談你自己的經曆和感想。
943、在聽受佛法方面,《涅槃經》講了哪叁種人?請以比喻進行說明。你屬于哪一種?今後有什麼打算?
944、怎樣從因的角度遮破感受實有存在?請從根境、識境兩方面進行剖析。
945、合掌時左手與右手相碰,究竟而言,這是否叫做接觸?爲什麼?明白這一點後,對你有哪些啓發?
946、《俱舍論》中說:“根、境、識叁者聚合時,可以看到外在的色法。”這種說法正確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第175節課
947、聽法的時候,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你平時是怎麼做的?若看到有些道友行爲不如法,你打算怎樣幫助他糾正?
948、有些人認爲:“快樂雖然得不到,但痛苦是應該避免的。假如沒有奔波勞碌,就會遭受種種不悅的結果。”對此你該如何駁斥?
949、對于萬事萬物的貪愛,怎麼樣才能息滅?這種觀察方法可對治你的哪些煩惱?
950、有些人聲稱:“幻化般的外境是不存在的,但感受它的心識應該存在。”這種觀點正確嗎?請從兩個角度進行分析。通達這一點後,怎樣將之運用于實際生活中?
951、你有沒有找到真實的“我”?你是用什麼方法尋找的?對抉擇空性的這些教言,你平時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
《《入行論講記》第九冊 思考題 第九品 153~175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