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更多,化身是你偶爾見到的,幫助你解決問題之後呢?之後就不見,這是化身。早年我們在臺中跟李老師學經教,有一位在家居士周邦道先生的夫人,來到臺灣他們住在臺中,都跟李老師學佛。周邦道先生在抗戰期間,他是國立第叁中學的校長,我在叁中念書,所以他是我的老師,是我的校長,他的夫人我們都叫師母,這個人也不是普通人,心地非常善良、非常慈悲。抗戰期間,我們是逃難,都離開自己的父母,離開自己的家庭,國家把我們收集起來辦學校,完全是公費來教養我們。我們這個老師夫妻兩個,把學生看得比兒女重要,我們學生對老師感恩。抗戰期間資源缺乏,吃的東西、穿的東西、用的東西,是有很多慈善機構捐助,可是送到學校老師分配,統統學生優先,他的兒女也不少,有好多個,分到最後還剩下來的兒女才分到,如果不夠的時候兒女是決定分不到,大公無私。所以我們對于老師的那種恩情,超過父母,對老師感恩、敬愛,老師的兒女跟我們親姊妹一樣,兄弟姊妹。這樣的關系,現在沒有了。
我們師母,我們不知道她的事情,她跟李老師報告,她在抗戰勝利時候住在南京,南京的房子很大,大門進來之後是院子,院子裏有樹木花草,再進她裏面居住的廳堂。她說曾經遇到一樁事情,有一位法師,她那時候不信佛,一位法師到她家裏來化緣,在她家大廳見到的。問他,他從九華山來的,問他要什麼?要五斤香油。那時候周師母沒有學佛就不知道,沒給他,沒給他這和尚就走了。走了之後,她一下就非常驚訝,爲什麼?她家裏從大門進去是叁道門,叁道門沒有開,他怎麼進來的?走了之後他怎麼出去的?沒人開門!所以這樁事情,這個和尚在她家講話也講了很久,至少有半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可見得這不是假的,不是一個幻覺。這樁事情常常放在心裏,向李老師請教,李老師告訴她,那是地藏王菩薩化身。她後悔莫及,當時沒有供養,這就是什麼?示現神力化不失時。那個時候種下這個因,所以到臺灣之後她親近李老師學佛,真的在家裏供奉地藏菩薩像,天天念《地藏經》,念大悲咒,很用功。她的大悲咒,在臺中很出名的,能治一切疑難雜症,非常靈驗。像這些示現神力的事情,近代就愈來愈多。可是這裏頭要注意,有佛菩薩示現,也有鬼神示現,我們要辨別清楚。鬼神示現的多半是來求超度的,我們要幫助他,他來求在法會、在道場、在講堂給他立牌位,他也要跟著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們講堂不大,好像聽經的人不多,實際上我們肉眼看不見的,那些有緣的衆生就不知道有多少,每一個講經弘法的道場統統都有,誦經、念佛堂、叁時系念道場都有。不同維次空間,都喜歡到這邊來學習,道場肯定叁寶威神加持,這是示現神力,有很多異相。我聽說前幾天,臺南在公墓裏面舉行的叁時系念法事,有同修告訴我,我拈香之後就回來,法會沒參加。聽說臺南,我走了之後,那邊下雨,四周圍都下雨,只有那個法會場所沒有雨。這示現神力,讓大家看到生起信心。
第五「示現佛身化不失時,謂如來隨順衆生所宜,而現相好之身,令其鹹獲利益」。這個示現佛身就是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實際上就是講的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從示現投胎,第一個是從兜率天下降。兜率天是補處菩薩,後補佛,他的時間到了他一定要下來。現在在兜率內院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後補佛,將來時節因緣成熟,他到這個世間來成佛。可是時間很長不是現在,他現在來不來?實際上也來,不是以佛的身分來,是以菩薩的身分來,也像觀世音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什麼時候用佛的身分到這個世間來?《彌勒下生經》裏面講得很清楚,可是時間很長,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我們這個地球上時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他是以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這樣的身分到世間來。所以現在有人說彌勒菩薩已經來了,那不是的,那是像前面的示現神力化不失時,示現佛身必定是八相成道。
第六「住于大舍化不失時」,這是示現,這種示現不一定,什麼身分不一定,他是來教導我們。「謂如來修無著行,具大舍心,隨順時緣,化利一切衆生,而不見有能化、所化之想」。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出家人裏面、在家人裏面,現在可能在家比出家多,他能舍!我們今天講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而且能夠不著相歡歡喜喜的布施,這是佛法裏面常講的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對于一切苦難衆生。確實只要留心留意,我們就能夠看到,能夠體會到,有時候真的佛菩薩示現在人間,不是凡人,我們看不出來。還有一種是諸佛菩薩加持,肯定是善知識,善男子善女人。大舍不一定是財物,也就是說他們幫助衆生的方式、項目很多很多。在古時候常常在哪裏發現?就是大富長者、國王大臣,對民間做大利益的事情。像了凡先生,我們在《了凡四訓》裏面讀到,他做寶坻知縣的時候減租,那是大舍。他感到農民的納稅太重,以很合理的方法把這個納稅降低,全民都得他的利益。他在任的時候他有權,他可以做;他要不在那個地位,他做不到,化不失時。時節因緣常常有,可惜一般他不是佛菩薩,機會現前他不願意做,他沒想到。我們在講席裏時時刻刻提醒,他會不會想到?也不見得。機會太多太多,唯有佛菩薩能夠把機會抓住,利益一切衆生,普度一切衆生。後面他沒有能化、所化的念頭,這是佛菩薩再來;凡夫也有,像天人也很慈悲,他從天上來,他還有天人的習氣,有天人的德行,也會做這些事情。可是什麼?他能化、所化沒有忘掉,你看我這一生做多少多少好事,利益多少多少衆生,這是凡夫,這不是佛菩薩。佛菩薩所做的事,馬上就沒有了,這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第七「入諸聚落化不失時,謂如來以大悲心,隨順時緣,攝化一切衆生,遍入城邑聚落,普作饒益」。這是遊化十方,無論到什麼地方,都能夠教化一切衆生,或是城市、或是鄉鎮、或者是農村,只要他到的地方,只要他接觸的這些人,都給他演說。佛在《金剛經》上說了十幾句,「受持讀誦,爲人演說」,無論在什麼地方。所以從這一點我們就知道,完全能肯定,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沒有中斷。每天出去托缽,齋主供養,佛總要給他開示,時間長短不定,長的十幾二十分鍾,短的二、叁分鍾,你把它記錄下來,都是叫經典;國王大臣、大富長者,他們有能力召集大衆,幾百人、幾千人的大會,請佛來講經教學。從遠方慕佛名而來,叁、五個人,十幾個人來見佛,佛也給他說法,從來沒有拒絕的。不說法的時候,你看他的威儀,行住坐臥四威儀那是什麼?身教,他在表演,開口是言說,都給一切衆生做最好的榜樣。這一點想學菩薩的人不能不認真去學習,你要不學習那就不叫菩薩!我們沒有開悟之前不能離開經典,要怎麼學法?古人的榜樣非常好,學教,爲人演說是大善,可是要記住,在行善之前先要斷惡。我們所以行善,得不到像諸佛菩薩那麼圓滿的效果,原因在哪裏?善裏頭參雜著惡,不純,所以教學感人不深。在學善之前先要斷惡,斷惡是斷煩惱、斷習氣,然後你的善行就生效果,就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自己修行,沒有不成就的。
成就之後,你一定要想到怎麼樣才能報佛恩,回向偈上說「上報四重恩」,四重恩第一個是父母恩,第二個是佛恩,佛是老師,第叁個是國主,第四個是衆生,常常要想到。在從前的國主是帝王,現在的國主要想到國家領導人,他們很辛苦,每天勤奮工作,才能讓這個地區安定和諧,人民才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個恩德不能忘記。報父母恩,你修學有成就,所謂榮宗耀祖,光大門楣;在佛法說「一子成佛,九祖生天」,這是報父母恩。報老師的恩,最重要的護持正法,使正法久住。我在早年講經說過很多次,我們把學佛要分成階段,四十歲之前全心全力充實自己。古時候人福報真的比我們大,十幾歲有志于學,叁十而立,他的基礎就穩固,道德學問成就了。釋迦牟尼佛叁十歲開悟,開始教學。我們現在福德因緣不具足,從小家庭疏忽了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所以年歲大了接觸到聖賢教育,當然就難,有一定的難度。善根福德深厚的,一接觸,行!年歲大了,他也能立刻回頭,回頭是岸,做出好的榜樣給我們看。真正發露忏悔,後不再造,勇猛精進,他能成就;成就之後,一個要弘法報佛恩,一種是護法報佛恩,弘護要結合,正法才能夠久住。弘護要是不合作,佛法的承傳就産生障礙,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弘法講經教學,我在過去想法,四十到六十講經教學,六十歲以後就不必講經,專門護持。爲什麼?護法他要不懂得佛法,他也就不知道怎麼樣護持,非常熱心,往往裏面産生很多錯誤,所以護法不容易!護法最理想的,弘法退休之後,就好像護持一個學校,誰來護持最好?退休的老師、退休的職工他有經驗,他曉得,他是內行人,他不是外行,能夠收到很好的護持效果。道場就是學校,學校要沒有上課,這學校有名無實;佛法利益衆生完全是教學,這諸位一定要知道。現在是亂世,鬼神特別多,什麼原因?說明我們的正氣衰,鬼神才會接近。如果人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那是正氣,鬼神不敢接近,這個社會上人有正氣,所以在從前這鬼神很少;現在很多,現在正氣沒有,有什麼?邪氣。所以鬼神很容易就滲透進來,我們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謹慎,要有能力辨別邪正。鬼神裏頭也有好的,也有很多想修行,想提升自己境界的,來求我們幫助,我們也不能夠舍棄,應當要幫助他。
下面說「攝諸淨信化不失時,謂如來具無礙智,能知衆生清淨信心,隨順時緣而攝化之」。這個衆生範圍就很廣,人是衆生裏面的有情的衆生,通常佛法裏面講九法界,九法界的衆生。如果他有清淨信心,這說明這個人有善根、有福德,佛決定不舍棄他,佛來幫助他,這就是緣成熟。來幫助他、來成就他,幫助他提升,通常是從信心幫助他理解,幫助他學習。信解行證,清涼大師給我們講的學佛這四個階段,沒有信心的幫助他建立信心;有信心的幫助他理解,他肯學就得教他。在古時候每一個道場都在教學,學佛不難;現在的道場除了這些法會之外,沒有教學,所以學佛就相當困難。我學佛的時候方老師就告訴我,他說「你真的想學,佛法在經典裏面,你一定要從經典裏面下手,你才學到東西。」這個指引非常重要,我才有一條路,有方向、有目標,深入經藏。所以我這個深入經藏的基礎,是在臺中十年,親近李老師十年,這個基礎是他幫助我奠定的。我的信心是章嘉大師給我奠定的,方東美先生啓蒙,跟章嘉大師叁年,清淨信心是從那裏得來的。以後深入經藏,是跟臺中李老師十年。以後行門锲而不舍,這實在是韓館長的大德,幫助我叁十年才能成就。這四個人少一個人,我都不能成就,所以諸位曉得,緣可真不容易。我們真正有清淨信心,佛菩薩加持,佛菩薩給我們找護持的人,給我們找老師,這個東西我們得相信。
下面第九「調惡衆生化不失時,謂如來以大威神之力,調伏暴惡衆生,令其舍惡遷善,不失時宜」。這個有,世世代代都有,可是這些暴惡衆生,必須過去生中種的有善根福德,他要沒有善根福德,佛菩薩也教化不了他,爲什麼?他不肯接受,他聽不進去。暴惡衆生,你想想看,都是貢高我慢,都是目中無人,他怎麼能聽得進去?所以佛菩薩跟他有時節因緣,讓他遭遇到困難、遇到災難、遇到苦,大苦,苦難臨頭,真正遇到困境,這個時候佛菩薩來了,來給他說,他能聽得進去。你真正關懷他,真正照顧他,對他恭敬,絕不輕慢他,他能接受,接受之後他學習得很快,爲什麼?他有善根。這證明我們老祖宗講的「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他的暴惡是習性,不是本性,能夠從習性回頭,歸到本性,他馬上就變成佛菩薩,很快。我最近這幾天看到大陸上的企業家論壇,唐山的大會他們分享的人很多,好像參加的有一千多人,那個分享非常精彩。就是一起參加學習的,裏面真的有暴惡衆生,真正發露忏悔,真正斷惡修善勇猛精進,我們看到都非常感動,看到都流眼淚。所以那些活動都是護國息災法會,參與的人,暴惡衆生都回頭做了菩薩,我們看出國家、社會有前途。災難雖然有,我們相信這個災難可以化解,縱然不能化解,肯定能夠減輕。爲什麼?暴惡衆生回頭了。
末後還有一條,「現佛神通化不失時,謂如來以不思議力示現神通,于一念中饒益一切衆生,不失時宜」。衆生迷失了自性,在六道裏長劫輪回,惡業愈造愈深,回不了頭,完全迷失。諸佛如來大慈大悲,于一念中,此地要我們注意到一念,一念是什麼?一念是真心,一念是無念,二念、叁念那是凡夫。一念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他才能夠利益一切衆生。饒是豐饒,最圓滿的利益來幫助一切衆生,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就像我們看到很多造作一切惡業衆生,真的把佛法聽懂、聽明白,他真後悔,爲什麼沒有早接觸到?爲什麼到中年才接觸到?已經造了十幾、二十幾年的罪惡;如果早接觸到就不會走這些彎路,就不會造這麼多罪業。發露忏悔,這是諸佛菩薩神通的加持。佛菩薩爲什麼加持他不加持我?你要找這個原因,他能回頭,他能忏悔,他能改過,人只要有這樣的心,真心,真幹,佛菩薩就加持你,你肯定就能得到。如果你說「發露忏悔,我做那麼多壞事,我不好意思講給人聽,面子問題」,好了,這面子問題就把佛菩薩的加持障礙住。你還要面子,說出來難爲情,說不出口,這是什麼?這真叫大病。到什麼時候你才能說出口?你到地獄、餓鬼、畜生,這裏面轉一圈之後,你才知道果報的可怕。人要能夠怕惡報,勇氣就能現前,爲什麼?再嚴重的罪業只要一忏悔就消了,你要不忏悔,那個病根永遠在阿賴耶識。所以現在西方人講什麼?隱私權,這個隱私是很糟糕的。隱私是什麼?自己造作很多罪惡不跟人說,那就是什麼?那就是你的病根,不但現在是你身體的病根,而且是叁途業報的病根。你將來到哪裏去?地獄、餓鬼、畜生你有分,修再多的福報,你到惡道裏面去享福,不在人間,不是在天上,這不能不知道。這要不是深入經藏的老同修,他不曉得,他還在迷惑顛倒。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七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