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爲什麼?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那個地方樹木花草是四季常春,它沒有四季,樹葉永遠不凋謝。爲什麼?因爲那個地方的人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人無量壽,樹木花草、山河大地統統無量壽,它跟著人心變。爲什麼會産生變化?如果他起了分別這個念頭,就産生變化,從分別再起執著,那個變化就大,就太大!所以大乘教裏佛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從變。十法界六道裏面的一切法千變萬化,爲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是你的心想變現出來的。這裏面的狀況非常複雜,佛告訴我們有共業、有別業,別中有共,共中有別;共中有不共,別中有不別。
總的來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管怎麼變,你都沒有辦法掌握。我們對于一切萬法暫時放下,先觀察自己,如果真正能掌握,真正能控製,能不能把我們的年齡控製在十八歲?你有沒有這個本事?你有這個本事,佛都來拜你做老師,佛沒有辦法,你有辦法,那還得了!你能不能控製你不老、不生病、不死?辦不到。可是佛又說,佛真能辦到,真的不老、不病、不死。那是什麼?那是自性。自性是真的,永恒不變,相是假的,爲什麼是假的?它會變。所以佛法裏真假的定義很簡單,永恒不變是真的,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動物有生老病死,會變,假的;植物有生住異滅,也是假的;礦物,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也是假的。宇宙的成住壞空,我們如果在天文望遠鏡裏面,幾乎天天都能看到,看到什麼?新的星出現了,這個地方本來沒有星,豁然那一天你看到這個地方多了一顆星,新的星出現了;原來這個地方有星,爆炸了,爆炸之後沒有了,就滅了。所以世界,世界是講星球、星系,有成住壞空,那不是真的,真的是永恒不變。只有自性,能現的自性,我們第一段所說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個永恒不變,所以它是真的,除它之外找不到第二個真東西。所以宗教裏面講真神只有一個,他是永生的,他沒有生滅,豈不就是講的自性!
『毘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前』,這個大樓閣就是華藏世界,就是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它現相了。自性沒有相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叁細,就是把自性清淨心變成了阿賴耶。阿賴耶是真妄和合,大樓閣就是阿賴耶。阿賴耶的叁細相,第一個是業相,業相就是無明,就是一念不覺,叫做業相,起業了;業是作用,起兩種作用。第二個叫轉相,轉相就是見聞覺知,轉相;由轉相立刻就發生境界相,境界相是物質。轉相是精神現象,見聞覺知,從轉相産生物質現象,境界相。這是阿賴耶的叁細相。在《華嚴經》上,用彌勒菩薩的樓閣表阿賴耶的叁細相。這就是說明善財童子修行的功夫已經到了見到阿賴耶,這是什麼位次?等覺菩薩。八地菩薩就知道阿賴耶的信息,九地、十地、十一地,十一地是等覺,彌勒菩薩代表等覺。
【暫時斂念。】
他到這個時候暫時把心定下來,『斂念』就是定下來,念頭放下,一心恭敬,這個放下是恭敬的意思。
【白彌勒菩薩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
向彌勒菩薩請求。彌勒菩薩是『大聖』,當來下生彌勒佛,請他開樓閣門,讓善財進去。
【彌勒彈指其門即開。善財入已還閉如故。】
這門是自動門。彌勒菩薩一彈指,像電動門一樣,一彈指,他不需要用機器,彈指就行,門自然就開了;人進去之後,門自動就關起來。我們現在還很多機器設備,太麻煩了,人家什麼都不要。所以我過去講經常常鼓勵在美國研究科學的,學科學要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大科學家!是宇宙級的,最高明的科學家。
【見樓閣中有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
這是什麼境界?「主伴互現帝網觀」。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要再問,這些樓閣當中有沒有娑婆世界?有沒有我們地球?有沒有臺灣高雄市?有,重重無盡。有沒有我們自己?有,怎麼會沒有?要是沒有,信息成問題了。記住,一一毛孔當中現這個境界,一一微塵裏頭現這個境界,這才叫諸法實相。我們要是真正都通達明了,做人要不做一個好樣子行嗎?要是做一樁壞事,丟人丟到遍虛空遍法界裏面去了,不只你現前,十方諸佛如來全看見了,你還好意思嗎?所以明白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很守規矩,做個好樣子,不能叫人看笑話,不能丟人,自自然然他就規矩了,不需要人勸告。爲什麼?因爲你本來是佛,你得像個佛樣子。佛示現在十法界,無論示現什麼身分,都是這個身分裏面的好樣子,示現在人中,好人,人的榜樣;示現在天道,天中的榜樣。前面我們讀過,示現爲花草樹木,也是花草樹木裏的好樣子。這個道理要懂、要明白,然後才知道我們應該怎樣學佛。『樓閣中有百千樓閣』,實在講就是無量無邊、無有窮盡,一一樓閣前都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都有善財童子。
【一一善財童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
這是表什麼?
【以表法界重重。】
用這個來表法。
【猶如帝網無盡也。】
佛經裏面常常有『帝網』這個名詞,這個「帝」就是忉利天主,我們中國人稱他作玉皇大帝,有不少宗教裏面稱他爲上帝。帝釋天的宮殿,宮殿上面有羅網,裝飾品,「網」每一個交叉的地方都有寶珠,寶珠會放光,你想這個網有多少網孔?它有多少寶珠?光光互照,美不勝收。佛常舉這個比喻來表法,表性德。我們沒有辦法用言語把它講清楚,你也沒有辦法去想象,所以大乘教常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是性德,確確實實是大圓滿,沒有絲毫欠缺。這是誰?自己,不是別人。《華嚴經》從頭到尾統統講的是自己,真正把《華嚴》念通了,你才知道自己是無比殊勝,現在落成這種樣子,這不是自己本來面目。
佛教導我們用意何在?希望我們恢複本來面目。他恢複了,他明白了;我們迷惑,不知道回頭,我們回頭了跟他一樣,融入一個性海。佛把這個自性比喻作大海,這個大海真的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所有一切諸佛菩薩都是這個大海變現出來的。你就曉得,原來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無量的這些菩薩跟我是一體,他覺悟了,我現在迷惑顛倒。我們從體上講,絲毫差別都沒有,他能回頭,我們能不能回頭?能,什麼時候覺悟什麼時候回頭。不覺悟在輪回裏面再轉幾圈,什麼時候真的覺悟就回頭。所以我們如果能真正覺察到,搞六道輪回是恥辱,我們本來跟諸佛如來是一樣的,今天爲什麼搞成這個樣子?我們能不能在這一生成就?在理論上講沒有問題,決定能成就,關鍵就是你肯不肯放下,放下就成就了,就回歸性德。所以懂得《華嚴經》裏面表法的意思,真正明了表法,你才知道你從早到晚六根所接觸的境界全是華嚴境界。華嚴境界不在別的地方,當下即是。我們看底下這一段:
【此明善財童子依此華嚴法界之理修行。位極頓證法界也。此舉一樓閣爲主。一切樓閣爲伴也。故雲主伴互現帝網觀。亦是事事無礙觀也。】
善財童子就是依『華嚴法界之理』,根據這個理論來生活、來工作、來處事待人接物,這叫修行。把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錯誤的行爲統統修正過來,邪正的標准,《華嚴經》是標准,依照《華嚴經》的理論教誨,就入華嚴境界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六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