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五集▪P2

  ..續本文上一頁能夠圓成佛道,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祖師大德當中,連在家居士都不少,是佛菩薩應化來的,你要細心會看,你能看得出來,不會看的,你沒有法子發覺。我們這個世間衆生造業深重,如果沒有這些大菩薩、諸佛如來現身,混雜在人群裏面,這個世間不知道有多少災難,可能早就毀滅掉。有這些人在其中,他們有福,我們沾他的光,他也不暴露身分,我們也不認識他,我們真的是沾了他的光。最重要的,我們真正要向他們學習,眼前真正修行的善知識,現在少了,可是曆代修行有成就的人、開悟的人、證果的人,在中國很多。我們的《高僧傳》有記載,《居士傳》、《善女人傳》,這裏面有許多佛菩薩應化來的,都是給我們做修行的榜樣。除這個之外,這些人許多都有著作流傳到後代,我們在《大藏經》裏面能看到很多。近代的,我的老師給我介紹印光大師,印光大師的《全集》在臺灣很容易看到。其它宗派裏面,像天臺宗的谛閑法師、寶靜法師、倓虛法師,這都是近代的,雖然都已經往生,留下著作。禅宗裏面虛雲老和尚,東西比較少,他有傳記留下來。最後還有一本,勸導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念佛法門,他有「念佛方便談」。也就是說在現在這個時代,禅宗的根性的人愈來愈少,學禅不但不能開悟,連得定這個功夫都不能成就,所以祖師大德勸人念佛,這是慈悲到了極處。雖然他用衆生身作自身,他也應機度化,衆生希望什麼樣的方式度他,他都能示現,這個就不是一般的高僧大德,這是真正佛菩薩的化身,才有這個能力。所以,融叁世十身是華嚴會上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我們再看第二個,「國土身。國土身者,謂山河大地,諸器世間,剎土身也。」諸佛菩薩的神通變化我們曉得,山,菩薩以這座山爲身,我們就稱他做山神。菩薩以這條河爲身,我們就稱他做河神,河裏面的神是龍王,長江、黃河,大的,小的河流也有。大地有地神,《地藏本願經》上諸位就念過,閻浮提的地神,這是最大的,叫堅牢地神。我們稱地神稱土地公,都是佛菩薩應化的。地方上的土地公是鬼神,可是像一個地球的地神,這是大的,肯定他不是屬于鬼神,是菩薩應化的。他示現山神,主要是度,小山都有神;示現的河神、海神,龍王,龍王太多了,數不清,大大小小的龍王,如果不現龍王身,你怎麼能度他?你不現山神,你就度不了山神。不現樹神,你就度不了這些樹神,樹神也多得不得了。甚至有更小的,草木神,花草都有神,《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這是作器世間,你看剎土身,剎土就太大了。一個佛剎我們一般講,用銀河系來做單位,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個佛剎。這個講法是佛在經裏面常講的,算是個標准的,也有比這個小一點的,也有比這個大很多的。爲什麼?菩薩在修行的時候,各人的法緣不一樣,願力不相同。法緣殊勝,誓願弘深,他將來成佛,那個剎土就比一般佛要大很多,大二、叁倍,大五、六倍,大十幾倍,有,不是沒有。跟我們人間福報一樣,人間修大福報,在人間做國王,有人是大國國王,有人是小國國王,不相同,佛土亦如是。「菩薩知諸衆生心之所樂,即以國土身作自身,亦作衆生身身,乃至虛空身。」以國土身作自身,也能夠化現作衆生身,也能夠化現爲虛空身,「乃至」當中省略,就是十種身統統可以化現。

  第叁個,「業報身。業報身者,謂煩惱爲因,所感業報身也。」業報身最標准的就是我們六道當中的人道,我們能看得到的畜生道,畜生道是業報身,我們人是業報身。佛在經上說這麼兩句話,「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那你就曉得,六道裏頭的人道,業報裏頭第一個因素是什麼?愛欲,就是情欲,這是你得人身第一個因素,你要沒有這種念頭,你不會到人間來。我們現在得人身,遇到佛法,知道佛法殊勝,希望在這一生當中能夠永脫輪回,往生淨土,那你要記住「念不一不生淨土」。一是什麼?《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是那個一;換句話說,心裏面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放下,你念頭一了,這不是一心不亂,這是我們淨宗所講的功夫成片。有這個功夫就保證你得生,生哪裏?凡聖同居土。雖然地位不高,可以說是無比的殊勝,爲什麼?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這個太難了。釋迦牟尼佛四土不平等,極樂世界四土平等的,一生一切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這些等覺菩薩,他們住實報土,我們要往生生到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裏面,你能看到他們都在。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那個上善是講等覺菩薩,這是個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要珍惜,希望這一生當中成就。把這個世界,所謂身心世界統統放下,再別執著,再不要分別,如果我們還是分別執著,那你就虧吃大了。這個機會不是千載難逢,千載時間太短了,過去彭際清居士告訴我們,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你遇到了,你要能珍惜,你這一生決定成就。即使生到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一生決定成佛,蕅益大師說的。

  有人問蕅益大師,你老人家往生極樂世界,什麼樣的品位你就很滿意。他告訴別人,我只要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滿意。蕅益大師是什麼樣的人,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印光大師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蕅益大師給《彌陀經》做了一個批注,《要解》,印光大師對《要解》的贊歎,他說「即使是佛再來,親自給《彌陀經》做個批注,也不能超過其上」。從這個贊歎,我們想想蕅益大師是什麼人?他要不是阿彌陀佛,肯定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這樣贊歎!他的身分沒暴露,我們要曉得那不是凡人,這個批注它後頭有個小的跋文,九天寫完的。古今以來這些大德《彌陀經》的批注,它排名第一,他注得真好,文字雖然不多,無論是理、事講得透徹。這個本子流傳在世間,在臺灣很容易找到。

  我們自己一定要承認業障深重,要承認。業障深重不怕,人只要肯忏悔,再重的業報都能忏除。佛在經典裏面舉的比喻,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就照明。千年暗室是講你業障深重,時間很久。燈表什麼?你覺悟、你回頭了,回頭是岸。迷惑顛倒是黑暗,覺悟就放光,無始劫的罪業都能夠忏除,重要是後不再造,要下定決心。特別是人際關系,不要跟人結冤仇。要結冤仇,那你這一生一定要求生淨土,不然的話生生世世冤冤相報,很淒慘,報不完。你沒有能力生淨土,這個業報就麻煩,這個要曉得。這一篇論文,《妄盡還源觀》,寫得非常之好,讓我們真正把世間看破,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自性清淨心裏頭什麼都沒有,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全沒有,常寂光淨土,那才是自己的真身,那是究竟圓滿佛。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裏來的?是我們自己心現識變,自己的真性現的境界,自己的阿賴耶變的境界,能變所變、能現所現都不可得,你何必要計較,何必要分別?計較、分別不放下,你這一生念佛,一天十萬聲佛號你也不能往生。爲什麼?六道的根太深,你出不去。

  今天修行怎麼修法?你看到喜歡的人,那個人是菩薩,你看到喜歡,你能把喜歡的心放下,你就出離。他來度你,用什麼度你?度你那個貪戀,你對他沒有貪戀,你就解脫了。你看到很不舒服那種人,他也是來度你的,菩薩,你看到就討厭,看到他就不喜歡,對他就有怨恨,你要把怨恨心放下。沒有這些示現,你怎麼修?你的煩惱習氣從哪裏斷?我們今天給諸位介紹這一段,「融叁世間十身」,就是這個。佛菩薩示現在哪裏?就示現你喜歡的、你討厭的,你最容易起分別、起執著的,這就是菩薩。你在這個地方真能放下,你就要感恩,爲什麼?他幫助你提升,幫助你恢複了清淨心,幫助你恢複了平等性。你看《無量壽經》上教我們修行的清淨平等覺,經題上,這是修淨宗的標准。怎麼個修法?心清淨、心平等、覺而不迷,你決定生淨土。淨土裏面果報是智慧德相,《華嚴經》上說「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智慧德相現前,你就成佛了。爲什麼不能現前?佛說得很清楚,要記住,「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今天念佛求往生,你將來不能往生,爲什麼?但以妄想執著你不能往生,這是禍害。你怎麼知道你有妄想?就是有這麼多人來引導你,你的親人引導你,幫助你斷悭貪、斷貪愛;你的冤家債主來找你,常常現在你面前,幫助你斷瞋恚、斷愚癡。到什麼時候你有把握往生?你看到所有的人怨親平等,都是諸佛菩薩來示現的,都是諸佛菩薩來幫助我、來成就我的,恭喜你,你成就了。你將來念佛往生,不是在凡聖同居土,也不是在方便有余土,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實報莊嚴土。

  我這個話是有根據,不是我隨便說的,根據《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叁參,我講過多少遍。五十叁參是什麼?就是我們日常生活,從早到晚,早晨起來睜開眼睛到晚上睡覺,你這一天所看到的人事物就是五十叁參。善財怎麼看法?此地講的五止六觀,善財全用上了。止是什麼?放下,善財童子真放下;觀是什麼?觀是看破。善財能放下、能看破,我們爲什麼看不破、放不下?特別在現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善少惡多,所以災難特別多,有好處,什麼好處?讓我們對這個世間不生留戀。不生留戀到哪裏去?天道沒出輪回,那個不究竟,天道是比人間好,二十八層天,你怎麼樣去想都比不上極樂世界。華藏世界咱們去不了,真的不是假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慈悲,四十八願幫助我們,只要我們真正肯消業障,消業障就是放下,就是要修怨親平等。也就是無論是在哪種境緣當中,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緣也好,惡緣也好,記住修清淨心、修平等心。清淨心,就是絕不把它放在心上,心就清淨。心裏面只放阿彌陀佛,不要放其它的東西,心就清淨。沒有高下之分,自己修謙卑,對人修恭敬,這是菩薩道。你看哪一尊佛菩薩不謙卑?諸位常常看佛經,釋迦牟尼佛對人謙卑,沒有一絲毫傲慢習氣。

  所以斷煩惱,實際上就是把它放下就是…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