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六集) 2009/9/17 臺灣 檔名:12-47-10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二頁,第二行,我們從第一句看起:
【如是十身。隨舉一身攝余九身。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如一身有十身互作。一一毛孔。一一身分。一一支節中。皆有十身互作。】
這個地方要注意的,就是『多身入一』的境界。這個境界微細到什麼程度?在正報,完全從我們身上講,每一個『毛孔』、每一個『身分』、每一個『支節』統統都有,這是不思議的境界。如果從依報上說,每粒微塵,用現在科學說,每個基本的粒子,它是構成整個宇宙的物質現象。『十身互作』的這個功用遍法界虛空界,這個物質現象裏面包含著虛空,虛空也是物質現象。我們從這個地方稍稍能夠體會諸佛如來在哪裏,難怪明心見性的人常說,「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有沒有說到真正貼切處?沒有。如果要把事實真相說出來,別人不懂。這兩句話還行,一般人還都能接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用現在,現在科學發達,一般人都懂得一些科學常識,每個基本粒子、每個毛孔全都是,比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更親切、更進一步,這是事實真相。所以,我們這個身哪有生滅!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我們現在在《華嚴經》上學到了解悟,下面,解了以後,信解,解了以後要行證,我們要去做。行是什麼?行就是放下,證就是此地講的六觀,看破這是證,行證才得到真實的受用。
我們在這個世間,古往今來一切衆生,我想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沒有安全感。諸位想想,無論你有多大的財富,無論你有多麼高的地位,沒有安全感。我們人間如是,天上怎麼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相信忉利天的玉皇大帝大概也沒有安全感。再往上去,大梵天王、摩酰首羅天王,他有沒有安全感?沒有。爲什麼?他沒有超越六道輪回,肯定沒有安全感。我們很幸運,諸佛如來把宇宙人生的奧秘爲我們揭穿了,我們要是真聽懂,有沒有安全感?有。安全感是個妄念,放下就是,哪有什麼安全不安全!爲什麼?我們從來就沒有生過。從來沒有生,怎麼會有滅!心就踏實。踏實之後那就跟諸佛菩薩一樣隨緣消業,這在我們現前做的隨緣消業,觀念當中是沒有明天。你想明天是打妄想,明天還沒到,昨天已經過去了,別想它,永遠不會回來。所以我們活在哪裏?安全感是活在當下,我現在很安全。活在當下多久?再告訴諸位,就在當下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很安全,下個小時還沒到,別去想它;再給你說真的,五分鍾;再給你說真的,一分鍾。這什麼?這叫會過日子,這就是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不會想一秒鍾之前、一秒鍾之後,不想,就活在當下,這叫華嚴境界。
如果我們自己感覺業障深重,我們當下這一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我們現在明白,很清楚,十方叁世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修行證果,到最後總結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隋唐時代的古大德,那都不是普通人,有修有證,爲我們說明,佛號展開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展開就是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法,歸納起來,一句佛號。所以這句佛號,你常念這句佛號,把十方叁世所說的一切經教統統都念完了,都不離開這一句名號,你說這多殊勝。什麼樣的經法消不了的業障,這句佛號能消。佛號到底起多大作用?最重要的還是你的心,你的心信解到什麼程度,它就起什麼程度的作用;你要不信它,念了不起作用。你有一分信心就起一分作用,你有十分信心就起十分作用,這是真理!我們一定要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那是應該要放下,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是自性的德號,我們要把它念起來,這就對了。這地方說的是「一一毛孔、一一身分、一一支節中,皆有十身互作」,這話說得妙不可言。下面給我們舉例:
【或以眼處作耳處佛事。】
這是眼根、耳根。眼本來是看的,耳本來是聽的,現在怎麼樣?我們用眼來作耳,耳是聽,我現在用眼睛聽。『佛事』,「佛」是覺察。我用眼根來聽行不行?行,六根互用。這就是講十身互作,舉個例子,舉六根互用。
【或以耳處作眼處佛事。】
耳是聽的,眼是看的,我不用眼睛看,用耳看行不行?行,耳也會看。這個事情,你想想江本博士的實驗就明白了。那是水,它又沒有耳,它也沒有眼,它爲什麼能看、能聽,還能懂人的意思?能懂人的意思,在一般講是第六識跟第七識,是意識跟意根。水有意識跟意根嗎?爲什麼它能看、能聽?水都能夠作眼處佛事、耳處佛事,何況我們這六根!非常明顯的證明,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下面:
【鼻舌身意亦複如是。何以故。證此大止妙觀法力加持。得如是故。】
只要你證得。『大止』,前面講的五止;『妙觀』是這段我們學習的六觀,你只要把這個能做到,你就能六根互用,你就能十身互作,我們世間人講的神通廣大,不可思議,這是什麼?是我們自性的本能。惠能大師見性的時候說得很清楚,「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講這個事情。我們自性裏頭本來是這個樣子,現在能力喪失掉,爲什麼喪失掉?因爲你起了煩惱,妄想分別執著把我們的智慧德能障礙住,並沒有丟掉,只是障礙。我們只要把這些障礙除掉、放下,我們自性裏面智慧德能就現前、就恢複,一點都不稀奇。真正聽懂、解悟了,我們就得到心安。古人一句話講得很好,「理得心安」,這個道理你得到了,所以你心安;換句話說,心爲什麼會不安?這個道理沒有搞清楚。宇宙從哪裏來的?我從哪裏來的?爲什麼會有六道?爲什麼會有生死?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災難?理搞清楚之後,問題解決了。
「山河大地,草木竹葦,無情之物,皆是吾等有情之類身行造作之應現」。這是《華嚴經》上講的,我們這個論文上第二段講的,這不是假的,它從哪裏來的,說明了。「亦是隨人之倫情成相」,這個倫是五倫,情是情識,也是隨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成的現相。山的相、水的相、河川的相、大海的相,怎麼成的?自性裏本具是因,人倫之情識,情識就是分別執著,那是緣,因緣具足果報就現前,山河大地是這麼成就的。所以它有見聞覺知,它有受想行識,它有眼耳鼻舌,我們見不到,我們只看到這身相,山,山的身相,海,海的身相,我們只看到這個;哪個地方是它的眼睛、哪裏是它耳朵,我們看不到。現在我們知道了,爲什麼?一一毛孔、一一身分裏面都有眼耳鼻舌身。我們的一毛孔,一毛端、一粒塵沙,水是一個分子,分子再分析就是原子。水的組成,學過化學的都知道,它是原子、電子組成的,所有一切萬物都不例外,全是這個現象。爲什麼這個樣子不一樣?波動的頻率不一樣,所以它現的相不一樣。但是這個相裏面的性、裏面的識完全相同,彌勒菩薩給我們講「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講得這麼清楚,山河大地、樹木花草統統都有,你怎麼能說它沒有!所以它也是隨人之倫情成相,「而成姿百態」。底下的話重要,「人心淳厚,必感得大地穩固,山河秀麗,五谷豐飽」,這舉個例子。所以《地藏經》上講這個大地,堅牢地神,你看這裏講大地穩固,《地藏經》上講堅牢,人心淳厚才變成這個樣子。「人觀之可悅心」,我們看到心裏生歡喜心。我們吃五谷雜糧,「食之可衛體」,養我們的身體,衛生。「互爲生養,彼此感應」,我們要真正能夠關愛花草樹木,要照顧它;要關懷山河大地,也要善意去照顧它,不能隨意破壞,這就是互爲生養。對人、對動物、對植物、對礦物,山河大地,對自然現象,都要知道互爲生養,彼此感應,它能夠感應我們,我們也能感應它。「真誠供養,此是正道」,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就能夠化解災難;如果不懂這個道理,反其道而行,那麻煩大了。
「若人逆倫而行」,不孝父母,不敬尊長,不愛弟兄,不信朋友,這麻煩大了,你完全跟大自然的法則相違背。我們中國古人講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順著人倫,這是正道,這是天清地甯,山河秀麗,美不勝收,這才叫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是逆倫,麻煩大了,現在的社會逆倫,「不盡本職」,我們做個人,人的本職是什麼?人的本職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人的本職,我們今天做的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視聖賢之教而不顧,恣意放縱」,這是現在開放,你感得的大地,這裏告訴你,「亦感得大地不穩」,不穩怎麼樣?大地會沈到海底去。這種事情我們不知道,科學家找到了根據,在研究地質學發現,地球這個大陸的板塊有沒有整個沈到海底?有,有許多人都知道。科學家給我們的信息,說這個地球在五萬年到六萬年之前,地球上那個時候科學技術的發展比現在還高。他們那個時候用的能源是從太空當中取得的,所以很幹淨,沒有噪音、沒有染汙,飛機、汽車在路上沒有聲音的,速度比我們現在還快。科學發展到極處,人把倫理道德抛棄掉,也不再相信宗教,結果是怎麼?結果大陸整個沈下去,沈下去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大西洋。爲什麼叫大西洋?以前那個地方是大西國,大西國整個沈到海底下去了。有預言家告訴我們,大西國將來還會浮起來,就是大西洋還會浮起來。可是大西國浮起來的時候,現在的美洲跟歐洲要沈下去。聽說大西國浮起來是好事情,可是聽說美洲跟歐洲要沈下去就又害怕了,希望它還是別冒起來好。可是有這個迹象,海底漸漸往上升,潛水的人員到海底裏面去探測,確實有幾萬年前大西國的遺址,那裏面還看到些東西。
假如我們人真是逆倫而行,不盡本分,不再相信聖賢的教誨,我們是一意專橫,恐怕我們現在住的大陸會像大西國一樣沈到海底。這就是什麼?這就是大地不穩。有沒有可能?很有可能,科學家警告我們,確實有可能。現…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