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五集) 2009/9/16 台湾 档名:12-47-10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二十一面最后一行,从当中看起:
【经云。或以自身。作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如是十身。随举一身摄余九身。故曰多身入一镜像观。】
这个地方讲到《华严经》里面所说的「融三世间十身」。融是融通,「融者,通也、会也」。三世间,第一个是「有情世间」,第二是「器世间」,第三是「智正觉世间」。有情世间,我们现代人讲动物,有感情的,很明显能够看得出来。器世间,我们现在叫它做植物、矿物,这是器世间。现代人把世间分为三类,如果我们称四类就更清楚,动物界、植物、矿物、自然界,自然现象,就全都包括了。在佛法里面,它只用两个,一个有情世间,一个器世间。智正觉世间是诸佛菩萨,不在六道,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声闻以上的,证得阿罗汉果以上的,叫智正觉世间。这个意思是说「菩萨知诸众生心」,知一切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三种世间以为十身」。这个地方讲的菩萨,是法身菩萨,不是权教,权教没有这个能力,至少也是破无明、证得法身,在《华严经》上初住以上,天台大师称为分证即佛,他们才有这个能力。知道众生心,就是知道众生的念头、众生的思想。乐是爱好,《楞严经》上讲了两句话,「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就是众生心有感,众生心里动念头就有感,诸佛如来与这些法身大士他就有应。应会现身,现什么身?现三世间的身,能示现跟我们凡夫一样的,所谓是像《普门品》里面所讲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三十二应里头说,应以国王身得度就现国王身,应以宰官身得度就现宰官身,应以比丘、比丘尼身得度就现比丘、比丘尼,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即现童男童女身。经上讲了三十二应,这个都属于有情世间。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应以佛身得度即现佛身,那是智正觉世间。他还能现花草树木,能现山河大地,那就是器世间。一切众生念头不一样,念头又常常在变化,所以感应也是不断在变化,随着众生的念头起灭。
随现一身,里面统统都含摄十身,十不是数字,代表圆满。由此可知,我们举个例子说,这个世间有几百种宗教,大的宗教,世界性的,诸位晓得。地区性里面的小宗教,很多我们都不知道,美国政府注册的宗教就差不多将近两百个。那也是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不但是人的念头感动佛菩萨,实在说,六道里面的有情众生,我们要问,《华严经》上念到的山神、海神、江神、树神,是不是有情众生?他们也有代表参加世尊在定中所开的华严法会,我们在《华严经》序品里面看到。在《华严经》里面看,「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用我们现在话说,整个宇宙是个有机体,它是活的,花草树木是活的,山河大地也是活的,没有一样不是活的。为什么?弥勒菩萨说得很好,「念念成形,形皆有识」,那不就是活的吗?念念成形是讲物质现象,山河大地是物质现象,它有见闻觉知,它有受想行识。说它有见闻觉知,我们学《华严经》学了这么久,听了没问题,不会怀疑。说它有受想行识,它有感受吗?我们欢喜、我们怨恨,它能感受吗?能,为什么?要知道所有一切物质现象它的本体是阿赖耶识。说阿赖耶识你就懂,阿赖耶识里有受想行识。自性里面、真如本性里面有见闻觉知,这一念妄动,自性变成阿赖耶,见闻觉知就变成受想行识,这个我们就明白了。所以,宇宙是活的,我们起心动念会影响它。我们起善念,山河大地特别的美好,风调雨顺,五谷丰满,天地祥和。我们的念头不善,有恶念,这个恶念老祖宗讲得好,诸位细心去想想观察,你就会明白,你也会开悟,我们老祖宗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人人心里有孝悌忠信就好了,这个信息好,最善;如果人人心里存着邪恶,特别是邪淫,这个世界就不好,什么灾难都会出来。诸位想想,今天我们地球是不是邪淫充满?我们六根所接触的都是在引诱你邪淫,这还得了吗?什么样灾难都会现前。细心在这个地方观看你就晓得,灾难能不能化解?很难。如果我们六根所接触到的都是孝悌忠信,没有贪瞋痴慢,这个世界就会好了。所以,十是代表无量,诸佛菩萨以无量的身,分身、化身帮助十法界,特别是六道中苦难众生。所以「融会三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三世间十身也」。
这个地方还有个简单的解释,很好,我们念一念。什么叫世?「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智正觉世间,即佛世间。以其一一隔别间差,故通称为世间。」佛世间也有差别,有佛、有菩萨、有缘觉、有声闻,所以它也称世间。「递互相作」,是说「菩萨如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乃至虚空身之类,此之十身,与菩萨自身,一一递互相作融通无碍也」。这个意思简单的说,是说菩萨在十法界里面现身,无论现什么样的身分,他的能量、他的信息都是不可思议的,随着众生心念,心之所乐,各个感受不相同。譬如普陀山有个潮音洞,我没去过,我在书上看过。香港圣一法师在八0年代的时候,大陆好像刚刚开放,他带了几个人到大陆去朝山,到普陀山。在梵音洞里面,传说只要诚心诚意在那个地方祈祷,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音菩萨会现身。他们这三个法师,另外还有一些人陪同他们一道去,就在观音洞洞口那边拜。他说大概拜了半个多小时,观音菩萨出现了,非常欢喜。也有人拜一天、拜二天、拜三天都看不到,他们感应快,不到半个小时。后来还是当地的导游因为时间太久,就催他们赶快离开。在路上,三个人就问,你们见到没有?见到。你见到的观音菩萨是什么样子的?三个人见的不一样,圣一法师见到的是戴毘卢帽,完全是金色身,就像地藏王菩萨那样的毘卢帽,他说是那样的,金色的,全身金色的,圣一法师见到的。另外一位法师见到的是白衣大士,像我们常常看到的画,是白色的。第三位法师看到的是现比丘身,看到是个出家人的样子。这个地方,我们从这里会通就晓得,融三世十身,见到各人见的不一样,各人的道心不相同,见的相就不一样,这是递互相作融通无碍。
我们下面看十身,十身跟经上讲的完全一样,次第也一样。第一个是「众生身。谓五蕴众共和合而生其身,即有情世间诸众生身也」。这就是六道里面,人道、畜生道都是属于有情,我们能看得到的,为什么?他的身是五蕴身,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就是身心。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是属于有情众生,我们的身相一部分是物质,物质就是「色法」,佛法里面讲色法、讲心法这两大类,现在科学里面讲物质跟精神,也是这两大类,肉身是物质。精神有「受」,有感受,喜怒哀乐,有感受;有思想,这都属于心理的。「行」是什么意思?行是剎那相续、剎那不住,这叫行,就是你没有办法把它保留、停留在这个地方。人从生到老,不是十年十年的老,也不是一年一年的老,诸位要晓得,我们用现在的科学来讲,是一秒一秒钟的老,这一秒钟过去,再不回来了。佛法讲剎那剎那,念念不住,这个叫行。「识」就是讲阿赖耶识,识是精神现象的本体,前面三种「受、想、行」是精神现象的作用,有体有用。阿赖耶也有个特殊作用,阿赖耶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藏识,像仓库一样,它能储存信息。不但我们这一生,我们生生世世造作的一切业,善恶业的这些业习种子,全部都藏在阿赖耶里面,它像是个数据库一样。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有一类的人确实能把阿赖耶识里面前世的记忆挖掘出来,这个很不容易。现在外国很时髦,中国也有,我听说台湾也有,催眠术。人在深度催眠的时候能回到过去世,过去世那些情形,他都能够记得起来、都能够说出来。现代的技术把他录像、录音录下来,到他从催眠醒过来之后,让他自己去听,自己说他过去世的事情。所以,这个身叫五蕴身,色受想行识,简单称就是身心,叫色心二法,《心经》上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归纳成二法,色、心,心就是受想行识。
「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菩萨知道,我们不知道。其实我们的自性,我们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妄心,自性是真心,跟诸佛菩萨没有差别,他能知道,为什么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心清净,这个清净不是讲真心,真心本来清净,这个心讲阿赖耶。阿赖耶怎么会清净?因为他修的有定功,他能够把一切染污放下,心就清净。什么是染污?起心动念是染污,分别执着是染污,这总的说。细说,自私自利是染污,是非人我是染污,五欲六尘是染污,七情五欲是染污,贪瞋痴慢是染污,染污可多了。经上讲八万四千尘劳烦恼,它染污我们的身心,这些东西要是能放下,你的心就清净。所以修行,方法太多了,常说八万四千法门,你要知道,法是修行的方法,门是修行的门径,你依照这个方法修行你能够契入境界,所以叫法门,无量无边,不只八万四千。八万四千是归纳,无量无边的法门归纳成八万四千类,是这个意思。这些统统叫烦恼,你能够觉悟,你能够放下它,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心里。事上不需要回避,心上不能染着,菩萨应世的本事就在此地,这叫定功,这叫真正慈悲,他才能帮助这些苦难众生,教化众生。所以菩萨能够「以众生身作自身」,他有这个能力。释迦牟尼佛实在说早就成佛了,他在《梵网经》上告诉我们,他这次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来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为什么还要示现八相成道?他表演给我们看的。表演什么?一个凡夫怎么样修行成佛的,他来做样子。我们要是会看,懂得这个意思,我们也依照这个方法来学习,那你这一生当中也…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