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四集▪P2

  ..續本文上一頁看一彈指叁百二十兆的念頭。跟你講你本來不生、也本來不滅就這個,你把這個意思懂得,你就曉得我自己不生不滅,一切衆生也是不生不滅,所有現象也是不生不滅。如果你是真的證入這個境界,恭喜你,你成佛了,你不是凡夫,你不是聲聞緣覺,你是法身如來。所以這樁事情,到現代科學家講出全息的現象、全息的理論,我們《華嚴》講「分圓無礙」。它後頭引經,《華嚴經》上的一句「佛身一切相,悉現無量佛」,一切相是一毛端,每個毛端裏頭都現無量佛,這現什麼?現正報。現依報,「佛身一切相,悉現無量剎」,佛剎,一個佛剎是一個叁千大千世界。我們通常講十億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個佛剎。佛身一切相,悉現無量剎,是從依報上講,悉現無量佛是從正報上講,依正也不二。佛身如是,要知道我們身分上也如是,沒有兩樣,我們跟佛沒有一樣是有差別的,只是迷悟不一樣。佛明了,我們不明了;我們不知道,佛知道。所以叫講分圓無礙。

  我們再看第七,「七,因果無礙」,這是我們要細心去體會,爲什麼?與我們當前的修行關系很大。「謂佛往昔本生行菩薩行,修習波羅蜜因,而證遮那佛果」。這個佛是應身佛,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行,不是一世修成的,無量世修成的,修什麼?修菩薩行。菩薩行是什麼?我們用最簡單一句話說出來,菩薩行就是「六度四攝」,就這四個字,這叫菩薩行,六度是六個科目。我們是佛的弟子,依佛爲老師,跟佛學習,是真的是假的?真假不在佛那邊,真假在自己。如果真修六度四攝,你是真菩薩,你是真的佛弟子,繼承佛的家業。我們中國人講家道,繼承佛的家道,佛的家道是什麼?大乘。大乘是什麼?究竟圓滿的智慧。你要怎樣能證得?究竟圓滿智慧是自性裏頭本有的,佛道是本有的。我們現在迷失,不是真的失掉,迷失,我們有六大煩惱,有六種嚴重的障礙,如果能把它放下,性德就現前。這六大障礙就是六波羅蜜所對治的,第一個大煩惱是悭貪,悭是吝啬,自己有的舍不得給人。第二個是自己沒有的希望得到,現在講的貪婪,貪而無厭,這是第一個大病。佛教菩薩怎樣把這個病除掉?用布施,布施是對治悭貪的。布施到什麼時候圓滿?悭貪煩惱斷幹淨,布施就圓滿。什麼時候你能夠把悭貪放下,真的沒有了,恭喜你,你布施波羅蜜圓滿。

  第二個大障礙是你造業,迷惑就造業,造業就受報,就果報現前,六道的果報現前。所以佛教菩薩持戒,持戒是對付造業的。戒裏面講四重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四重戒,這是根本戒,對治惡業。忍辱對治瞋恚,精進對治懈怠,禅定對治散亂,般若對治愚癡,菩薩修的這六個科目。愚癡破了,智慧現前,就是般若波羅蜜圓滿;禅定到一心不亂,禅定波羅蜜就圓滿,他心不散亂,所以一心不亂是禅定波羅蜜的圓滿;瞋恚的心沒有了,怨天尤人的念頭完全沒有,忍辱波羅蜜圓滿。四攝是利生,六度是自利,自行化他,這是菩薩行。「修習波羅蜜因」,波羅蜜是梵語,從意思上來說就是究竟圓滿。布施做到究竟圓滿是什麼?悭貪的心沒有、斷掉,就叫布施波羅蜜。持戒圓滿,不再造業,不但是惡業不造,善業也不造,那善業利益衆生是善業,是的,天天利益衆生而不造善業,怎麼叫不造善業?心裏沒有印象,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叫波羅蜜。斷惡有斷惡的相,行善有行善的相,還不叫波羅蜜,爲什麼?你還著了相,你還有分別、有執著,不幹不淨。這種斷惡修善,果報在六道,六道裏面的叁善道,成不了佛!斷惡,惡的念頭斷了,惡的相沒有;行善,善的念頭沒有,善的相不執著,這人成佛。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會修習波羅蜜因,因就是六度,四攝六度,這樣你才證毘盧遮那佛果,佛果是什麼?法身,明心見性。

  「故所受報身,及所成事業,亦現十方一切菩薩身雲,自在無礙」。爲什麼?你只記住,只要你的心清淨平等,你的身,身說什麼?感觸,我這身體無論哪個地方碰一下都知道,哪個地方有痛癢清清楚楚,外面的風寒、熱浪,我們一接觸都清楚、都明白,那叫身。如果我們的心達到清淨平等覺,整個宇宙無論在什麼地方,只要稍稍有一點動靜,就跟我們身體一樣,全都覺察到,這就什麼?這是感。外面一點動靜,感,我們身體就有應,立刻就知道。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跟佛菩薩感應道交那個關系多麼密切,你不能說佛沒有感應。我們再愚癡,愚癡到極處,人就變成石頭,這是真的。所以諸位要曉得,那些科學家知道,固體、液體、氣體其實一個體,一個體是什麼?分子。爲什麼有這叁種現象?它振動的頻率不一樣,頻率高的就變成氣體,次一等的就變成液體,再其次的,就是振動很慢的,就變成固體。科學家用水做比喻,水,你看看水蒸氣,它在高溫之下變成水蒸氣,它變成氣體,那是什麼?它的分子振動非常快變成氣體。振動得很慢的時候就變成水,再慢的時候它就變成冰,整個宇宙這叁種現象統統都是分子振動。我們現在曉得,整個宇宙是什麼?是我們心念的振動。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振動的速度多快?一彈指叁百二十兆的念頭,這一彈指叁百二十兆,你說這振動多快!它超出氣體,氣體我們還能看見,這看不見,太快了看不見。所以彌勒菩薩講得很好,他說這個念,振動的念頭跟識,識跟它是同一個速度發生的見聞覺知,太微細!我們一般人根本就覺察不到。覺察都沒有辦法,你還怎麼能控製它?你怎麼能占有它?這話說什麼?說我們身體跟我們身外之物,真相如是,我們想控製、想占有,錯了,完全錯了。這講報身跟事業,也現十方一切菩薩身雲,自在無礙。

  下面引《華嚴經》說,《華嚴經》有四句偈,「經雲,佛以本願現神通,一切十方無不照,如佛往昔修治行,光明網中皆演說」。可惜我們是凡夫,沒有法子覺察。菩薩覺悟,不覺悟他不會修菩薩行。覺悟之後生生世世修菩薩行,修波羅蜜因,修因當然就會證果,所以證得法身,法身起作用,因果就無礙。就像《華嚴經》上所說的,「佛以本願現神通」,他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這個現神通,就是與十法界一切衆生起感應道交的作用。衆生有感,感應,經上講了有四種,顯感顯應、顯感冥應、冥感顯應、冥感冥應。顯是很明顯,我們能覺察得到;冥是暗暗之中,我們覺察不到,沒有不感應。而且感應從早到晚,從初一到臘月叁十,從來沒有間斷過。只是我們衆生心浮氣躁、業障深重,沒有覺察到,如何才能覺察?我們的業障消了。消一分你就能感到一分,消十分你就能感到十分,與這個成正比例,這個道理我們要知道。這個四句偈是事實,我們真體會,我們才會感佛恩,知道佛恩才能報佛恩。世間上所有一切恩德,沒有比佛的恩德大,佛的恩德是出自于自性。佛現神通,佛光普照,這裏面加持一切衆生的功德,「如佛往昔修治行」,佛往昔所修行都加持給衆生。最明顯的加持,就是他講這些經典,把他生生世世修因證果,這些事相、所依方法,以及他依據的這些理論,都在這裏給我們講得清楚、講得明白,這就叫加持。

  你有沒有得到加持?那就看你有沒有看懂、看明白。有沒有聽懂?聽懂,看明白,自己覺悟,自己也如法修行,你就得利益,你就真的佛加持到。佛是天天加持從來沒間斷,怎麼樣?沒看出來,也沒聽懂。日常生活當中還是妄想當家,還是起惑造業,還在搞六道輪回,辜負了諸佛如來,真的辜負!不是他不照顧,照顧從來沒間斷過,我們如何來感受?清淨平等覺就感受到。我們要清淨心現前,必須要遠離染著,什麼東西染汙我們?貪瞋癡慢染著我們,五欲六塵染著我們,是非人我、自私自利染著我們,這個東西要放下,這是假的,我們不能跟諸佛菩薩感應道交,問題就出在這個。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的、平等的、覺悟的,現在變成迷邪染,不能不知道這個原因。知道之後這叫解悟,要能在日常生活當中,認真努力把這些障礙排除掉。排除障礙,任何人幫不上忙,諸佛菩薩統統來幫你都沒有辦法,必須要你自己肯放下!放下就是,你真肯放下。爲什麼你堅固執持而不肯放下?你知道得不夠徹底。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跟我談過這個問題,佛法「知難行易」,而不是知易行難,你千萬不要把這個搞錯了。佛法知難行易,行太容易,放下就是。不肯放下,就是不知道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搞清楚真不容易,爲什麼?搞清楚之後不要人家勸,自己就放下。「光明網中皆演說」,光明就是般若波羅蜜,網是比喻疏而不漏,佛光普照大千,普照一切衆生。這是因果無礙,這個因果我們在此地看到,證到究竟,也就是我們這個論上講的「妄盡還源」,真正還源之後,因果起用沒有障礙。

  再看下面第八,「依正無礙,依謂依報,即佛所依之國土,正謂正報,即佛能依之色身」。這裏講得好,我講到依正總是特別提示千萬不要誤會,依報是國土沒有問題,正報是有情衆生這裏頭有誤會,爲什麼?一切動物都是有情衆生。正報怎麼講?對他自己來講是正報,對別人來講是依報。所以我講正報,正報是我自己身體,是正報;我身體之外所有一切的人,都是我的依報。依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環境裏頭有人事環境,是依報,有物質環境、有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是虛空法界,物質環境是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太陽系、銀河系,銀河系之外應該屬于自然環境,距離我們遠!正報是自己,一定要知道正報是自身,這裏講得好,佛所能依的色身這是正報。「依正相入,二皆無礙」,這個不好懂,依報裏面有我們,這個好懂,依報是我們大環境,我們身體沒有離開這環境,這好懂。正報裏頭有依報,這個不好懂,我舉個簡單的例子,諸位細心體會。如果我這個身裏頭,跟外面環境要是不相幹,我起心動念這依報怎麼會有影響?大乘經上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我的正報要不能融入依報,怎麼能轉它境界?凡夫只知道環境能影響我,…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