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小時,明天你講給我聽。所以學經教他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個記憶力好,他能夠記得住;第二個理解力好,他聽了真聽懂,他能記住。我在這裏講兩個小時,你複講至少要講一個半小時,算及格。如果只能講一個小時那就比較勉強,可以學;不足一個小時,你就不能學,你沒有這個能力,你學別的。經教是這麼學出來的!李老師當年在臺中開經學班,培養講經的也是用這個方法。他是一部經選兩個同學複講,他老人家講一個半小時,學生複講要能達到四十五分鍾,一半。不錯,我們那個時候有十幾二十個人,都是經過這樣訓練,我也參加這個班,非常歡喜,對自己産生了信心,很有效果。所以我覺得培訓弘法人才,還是老辦法好,過去我在新加坡做了個實驗,辦短期班叁個月,教一部經,同學們複小座,很成功。這個班我帶了五屆,以後好像辦了六屆,最後一屆我沒有帶,每個人學的都法喜充滿。跟佛學院的方法完全不一樣。
佛門裏面這個方法從誰來的?從阿難尊者來的。阿難尊者,複講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我們就曉得,阿難不簡單,頭腦像計算機一樣,聽一遍他統統能記住。所以他複講,同學們把它記下來,聽衆五百大阿羅漢,他們來幹什麼?來做證明的。聽阿難講,講得不錯,確實釋迦牟尼佛是這麼講的,這才能記下來;有一個反對,提出異議,這就得刪掉,取信于後代。所以這個方法是阿難尊者傳下來,在中國世世代代培養講經人才,都是這個辦法,往後還是這個辦法。不過現在學起來比從前方便,爲什麼?現在有高科技的設備。以前聽老師講只能聽一遍,老師不會重複給你講兩遍,所以你要有很好的記性。現在中下根的人都行,爲什麼?多聽!古人常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可以聽叁遍、聽五遍、聽十遍,會講了。我們那個時候跟李老師學經教,連錄音的設備都沒有,那時候臺灣沒有錄音機,靠什麼?靠寫筆記。所以現在想學不難,而且怎麼樣?真正發心學,你自己一個人在家裏學都行。你聽,天天聽,一部經不必從頭到尾聽一遍,不必;一堂一堂的聽,我今天聽光盤第一片兩個小時,我這一天聽八個小時聽四遍。然後放下來,我來練習講,我來複講,複講的時候自己有小機器很方便,把它錄下來,講完之後放在電視機上自己看,看看滿不滿意?如果你有恒心,你一個人在家就成功,哪個人肯學哪個人就有成就,持之有恒。
如果你真正能發心,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癡慢,用清淨心、真誠心來學習,你就是一代的大法師。現在這個科學工具好!你要會利用,比佛學院學得快,比佛學院學得專,一部經一部經學,講到你自己滿意。講完之後,我自己放出來自己聽、自己看,看到滿意你出去給別人講。給別人講的方法,不能夠推薦自己,怎麼樣?把我平常練習講經的錄像帶,現在光盤送給一些朋友們去看,請他們批評指教。他一看你講得不錯,這一傳出去,肯定就有人邀請。現在學講經容易,比從前容易太多了,不難,成敗關鍵在耐心,你能不能一直這樣講下去?天天幹,一天都不肯休息,也不必人知道,你要是能幹上十年,古人講的「十載寒窗一舉成名」,古德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確實一點都不假。現在在全世界弘法的人少,只要你有決心,真心肯幹,沒有一個不成功。真幹的人得叁寶加持,得龍天善神擁護,這從前章嘉大師告訴我,是勉勵我的話也是事實。確實得到諸佛護念,佛力加持,龍天善神護持,你會愈講愈好,爲什麼?不是講給別人聽的,講給自己聽的。自己能得真實利益,這是真正的「具修萬行莊嚴報土」。我們怎麼報佛恩?這是真正報佛恩。持戒修福這也是有必要的,戒是無上菩提本,你講的東西你做不到,這不行,不起感應。一定要做到,真正肯做,你在講演的時候會有很多悟處,天天有悟處,法喜充滿,帶給你無比堅定的信心,你會樂此不疲。絕對不在乎別人對你怎麼看法,對你怎麼批評,那不在乎。你只要天天用功,假以時日功夫深,諷刺你的人,笑話你的人,批評你的人,到最後都贊歎你,都佩服你,所以堅定的信心。要找到「莊嚴報土」,報佛恩、報父母恩、報老師恩、報國家恩、報衆生恩,統統在此一句。我們再看下文:
【又前門中。攝相歸體顯出法身。今此門中。依體起用修成報身。】
第二觀主要的內容,是教我們觀法身、觀報身,法、報統統是妙用。首先我們要把法身跟報身搞清楚、搞明白,什麼叫法身?顧名思義,法就是身,身就是法。我們這個身是法,能生萬法,這是法之一,這個身是法。佛家用這個總代名詞,它代表宇宙萬有,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叫色法,精神現象叫心法,統稱就是一個法,再區別法裏面有色法、有心法,色法、心法全是身。這個意思聽懂了嗎?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一體,這叫法身。什麼時候你承認,一點都不懷疑,完全肯定一切法是我、我是一切法,遍法界虛空界是我,我就是遍法界虛空界。你還有生死嗎?沒有,法界虛空界哪有生死!所以你要曉得,生死是什麼身?你的色身,法身沒生死。我們人燒成灰,灰還是法,法還是身,哪有生滅!這叫法身,千真萬確。大乘教裏面,我們常常看到經文有這麼一句,「十方叁世佛,共同一法身」,十方講空間,叁世講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十方叁世所有一切佛。你要曉得叁世,過去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我們知道。未來佛呢?我們大家統統是未來佛。不但我們大家是未來佛,問問蚊蟲螞蟻是不是未來佛?餓鬼地獄是不是未來佛?統統都是。爲什麼?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他們現在是迷失了佛性,造作不善業墮在叁途,墮叁途幹什麼?消業的。他造的那些不善業在那裏消,慢慢消掉之後他又出來,他又到人間來,又到天上來,遇到佛法他就會修行,他就會成佛。所以我們包括在其中,十方叁世一切佛,我們在裏頭;共同一法身,法身是共同的,沒有哪個特別的。
所以這個意思要懂,你要常常把遍法界虛空界想成是我自己,是我心現識變的。怎麼能想得到?你就想作夢,這容易,爲什麼?你有作夢經驗。你想想夢中,夢中肯定有自己,你不可能說作夢裏頭沒有自己,不可能。夢裏一定有自己,有自己一定還有別人,夢到很多人,有認識的人、有不認識的人,夢中也有山河大地、也有樹木花草、也有天空,從哪來的?夢裏來的。醒過來之後什麼都沒有,夢裏你在迷惑顛倒,分自分他,醒過來之後曉得,原來夢是我自己心現的,夢中哪一樣不是我?夢中的我是我,夢中所有一切人也是我,除了我之外決定沒有其它東西。夢裏面的花草樹木也是我,夢裏面一些動物也是我,夢裏面天空也是我。夢裏一切就像佛講的法身一樣,一個意思,共同一法身。實際上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是作夢,不是假的,《永嘉證道歌》上說得好,「夢裏明明有六趣」,六道輪回,「覺後空空無大千」,真的,什麼時候你覺悟,六道沒有了,夢醒了。佛告訴我們,怎樣才能覺悟?把世出世間一切法執著的念頭放下,就覺悟,不再執著。我們反過來也就曉得,六道怎麼來的?爲什麼會有六道?因爲執著變出來六道。不執著,六道就沒有;不分別,十法界就沒有;無始無明習氣斷掉,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沒有了。
所以我初學佛向章嘉大師請教,有沒有一個方法讓我很快契入佛境界?大師告訴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就入了。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一切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叫看破。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這都是屬于看破,明白!明白之後放下,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法身就顯出。『攝相歸體』,你證得法身。證得法身就稱你作佛陀,你是真佛,你不是假佛。佛法裏有一句話說,「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華嚴經》上,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真成佛了。在這個境界裏面,十法界沒有了,不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才知道六道、十法界是夢中境界,假的不是真的,放下分別執著就沒有了,從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幻境,叫夢幻泡影。你看這個觀多重要。
下面說『今此門中』,這是「從心現境妙有觀」,給我們說『依體起用修成報身』,報身是什麼?報身是智慧身,圓滿的智慧是從體起用。從體起用我們在前面讀過,這部論典的第二大段就是起二用,從體起用。這二用是一個什麼?我們拿作夢來比喻,發夢,頭一個自己,第二個夢中境界山河大地、芸芸衆生,夢境出現,從體起用。如果沒有體,怎麼會起這作用!體在哪裏?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任何一法從來沒有離開體,離開體不能顯現。我們也常常用電視機來做比喻,體是什麼?體是電視機的屏幕。相是什麼?相是屏幕現出來的色相。色相裏面有一真法界、有十法界、有六道、有叁途,現這麼多現象,依正莊嚴,統統是從體現的,沒有體它現不出相來,所以體能現。相千變萬化,爲什麼會千變萬化?千變萬化是妄心,就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的,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它就不變。現相,相沒有變化,那叫一真法界,爲什麼?它不變。佛法講真、講假,它的定義就在此地,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真的是永恒不變。你從這個標准來看,我們人天天在變,生老病死,老不是十年十年變老,也不是一年一年變老。是不是一天一天變老的?不是,剎那剎那變老,後一秒鍾不是前一秒鍾,永遠在變,變就不是真的,是假的。
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它也剎那在變,它有生住異滅,乃至礦物,我們的星球有成住壞空。所以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我們想來想去,好像虛空沒有變,虛空實在講也在變,它的變我們沒有辦法覺察,所以它也不是真的。什麼東西是真的?永恒不變的是自性,能現萬法的體是真的,爲什麼?它不變。我們能夠知道這些事情,這些性相、理事、因果,能夠了解,能夠通達,這叫報身。報身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現前,也就是說你把妄想,妄想是起心動念,你真正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統統放下,自性本具的智慧現前,然後對整個宇宙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叫報身。報身能成就自己,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報身不但能夠教化十法界衆生,同時也能教化實報莊嚴土的法身菩薩,他們雖然都是證得報身,還有無始無明的習氣在,所以他的報身不圓滿,報身也分四十一個階級。于是我們就明白,證得究竟圓滿的妙覺果位,這是究竟圓滿佛,他住在哪裏?他住在常寂光裏頭。報身菩薩需要他幫助,他現不現身?現身。他現身說不說法?不說法。爲什麼?在那個境界裏都不需要說法。用什麼來幫助這些報身菩薩?示現,讓他看到、接觸到,他就明了,不需要用言語。那個境界裏確實是禅宗所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用我們現在人講的,完全是感應,心靈的感應。心靈感應這個範圍太大太大,遍法界虛空界是它的範圍,沒有邊際,沒有過去、未來,過去、未來統統是現在,這是報身。
智慧跟聰明不一樣,智慧裏面夾雜著煩惱,就叫聰明;聰明裏頭不起煩惱,不起煩惱就是不起分別執著,那叫智慧,學大乘法的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勘驗自己的功夫,測驗,怎麼測驗法?一天一天太難,那不容易。我們現在可以說一個星期、一個星期,我這個星期跟上一個星期比較,是不是煩惱輕、智慧長,就能看出我是不是真的有進步。果真煩惱輕、智慧長,好!你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的質量提升,你處理一些事物非常圓滿。現在人說沒有後遺症,你自己滿意,也能夠令一切人滿意。由此可知,法身是本有的,沒有生滅,只是顯不顯。報身呢?報身是修成的,你得放下。法身放下也是,不放下也是,放下怎麼?顯示出來;不放下,雖然沒有顯示,它並沒有消失。報身是一定要放下,你才能夠得受用,實在講真放下之後法身才顯示出來,法報不二。
【故曰從心現境妙有觀也。】
這是讓你看萬法,萬法是『妙有』,爲什麼叫妙有?有即非有,妙!它不是真有,不是真有才叫它做妙有。所以你不能說它有,你也不能說它沒有,就像作夢夢中境界一樣,事有理無,相有性無。你必須要曉得,有無是一不是二,如果你把它分作兩回事情,你永遠不能契入境界,它是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才能夠契入。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九十五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