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九十四集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九十四集)  2009/9/5  臺灣  檔名:12-47-9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面,從第四行看起,六觀裏面的第二:

  【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即事不滯于理。隨事成差。謂前門中攝相歸體。今此門中。依體起用。具修萬行莊嚴報土。】

  到這裏是一段。佛法是從宇宙的緣起講起,讓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然後才知道不僅僅是人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依報可以放在一邊不論它,重視在正報。爲什麼?正報是能生能變,依報是所生所變,在自性裏面能所雙泯,大乘教裏面所說的二邊不立,這時候才是真正回歸自性。才一動念,就有能所、就有二邊;能動這是因,能現那就是果。這個能現就是依正莊嚴,宇宙出現了,正報是講自己,就是我出現了。這個地方要注意,與別人相不相幹?不相幹。這一定要知道!這個地方最容易混淆的,我們把佛經裏面講的正報看作什麼?所有的有情衆生;它不是這個意思,正報就是自己,就是一個。其它這些人、這些衆生呢?是我們的依報,乃至于講諸佛如來、菩薩、羅漢也都是我們的依報,諸天鬼神、地獄衆生還是我們的依報。我們依報裏面有有情的衆生,有無情的衆生。無情的衆生,現在科學裏面把它分作有情是動物,無情的就是植物、礦物、自然現象,現在科學分得多,佛法就是分兩樣,它都是我們的環境。

  既然都是我們的環境,你就要曉得,決定是從我們的分別執著産生變化。所以我們起心動念,這就是分別執著,外面境界是隨著我們心念在轉。有時候講,我心裏老想這樁事情想不成,怎麼沒轉得動?對的,你爲什麼沒轉動?你那個念頭的能量不夠,你不能轉動它,你要提升自己的能量;能量足了,外面境界就被你轉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世間人常講「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如意的事情十分之八九,可見得稱心如意太少,不如意的太多。既然一切法都隨我們心轉,爲什麼我們轉不過來?我們沒轉過來,可是極樂世界轉過來了,華藏世界轉過來了,諸佛菩薩的報土有很多轉過來。沒轉過來的也很多,我們在「華藏世界品」裏面看過,在「世界成就品」裏面看過。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我們的能量不足,那怎麼辦?其實能量大家都是平等的,我們的能量、畜生道的能量、餓鬼道的能量、地獄道的能量,跟諸佛如來的能量有什麼差別?毫無差別。諸佛如來的能量沒有障礙,圓滿的發揮出來,所以他真的是隨心所欲。其實你要曉得,他沒有欲,欲就是障礙,他沒有欲。一切怎麼樣?隨順自然。自然就是自性,所以他充分發揮。往下九法界,我們也可以說十法界,究竟圓滿的果位不說,說有障礙的,十法界有障礙。什麼東西障礙他?十法界裏面的佛法界,妄想障住了他,他妄想沒斷;妄想就是無明,就是一念不覺,他這個沒斷。菩薩,菩薩跟佛一樣的障礙,比佛嚴重,佛比菩薩輕。這是講十法界的,我們不說一真法界。聲聞、緣覺,他除了無始無明之外,他還有分別的障礙。阿羅漢雖然執著放下了,執著的習氣是他的障礙。凡夫不必說,凡夫妄想分別執著統統具足。所以我們有與諸佛如來相等的能量,我們有障礙。雖然跟諸佛菩薩相比,我們並不少一分,他也不比我們多一分,他沒有障礙,完全起用;我們有障礙,起的作用不圓滿。佛經上講的句句是真話,沒有一句是妄言。妄言怎麼能傳幾千年?哪有這種道理!

  我們知道現在這個世間是亂世,這要清楚。爲什麼亂了?心亂了。你們諸位想想,你心是不是亂?妄念太多、欲望太多、分別太多、執著太多。所以你從根源上去看,從什麼?能生能變,能現不要理它,能現那是心,那太高,那是一真法界的事情,我們講十法界、講六道,講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的心不清淨。化解災難,佛門用宗教儀式,當有災難來的時候,許多寺院庵堂做「護國息災法會」,超度亡靈的法會。有效嗎?有效。爲什麼?因爲這是一念善心。這就明白,善心所感的是善報,江本博士實驗就是很好的證明,所以祈福的法會管用。鬼神真有嗎?真有。我們超度的時候關心他、愛護他,我們用佛菩薩的經教勸導他。因爲衆生都是凡夫,都有嚴重的執著,不管他在哪一道都貪生怕死。他死的時候都是被人害死,特別是畜生道,人要吃牠、要捕捉牠、要殺牠。所以古大德告訴我們,戰爭是怎麼起來的?是冤冤相報起來的。人都討厭戰爭,希望這個世間永遠沒有戰爭。古大德告訴我們,能不能做到?能,只要衆生不吃肉,世間就永遠不會有戰爭。古人這首偈子做得好,「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這在古時代,夜半聲是什麼?殺豬。你殺牠,牠殺你。牠的罪在畜生道受滿又到人間來,所以說「人死爲羊,羊死爲人」。牠又到人道來投胎,得人身,你造許多惡業,那你就變成畜生,這一生你吃牠,來生牠吃你。共業就造成戰爭,說明它的原因。我們要想永遠沒有戰爭,那只有一個方法,不吃衆生肉、愛護動物、敬鬼神。

  鬼神有,孔子教導我們對鬼神的態度,「敬鬼神而遠之」,要懂得這個道理。你要不懂這個道理,谄媚鬼神、巴結鬼神,那好,鬼神就會跟你開玩笑,就愚弄你,那你就苦了。他也是衆生,他也很喜歡跟人開玩笑。你正直、心地清淨、斷惡修善,鬼神佩服你。爲什麼?你能做到,他做不到,他尊重你、護持你。你跟他一樣做不到,你也信,你也明白,你做不到,那他說你跟我差不多,對你的恭敬心就衰退。如果你的邪思邪行太過分,他就跟你開玩笑,甚至于他來整你。未必是惡心,惡心是什麼?你過去跟他有冤仇,他報複你。過去跟他沒有冤仇,他來整你,有時候是善心,給你些苦受,你覺悟了,你回頭了。所以我們即使是無緣無故受很多苦難,你只要用清淨心去接受,會開智慧,會了解這個際遇對我是有害還是有利。事都是圓融的,說不上善惡,爲什麼會變成有善有惡?你個人感受不一樣。你用煩惱去感,都是惡的;你用智慧去感,全是善的。

  我曾經有一次,很少,在我記憶當中我被小偷扒手扒過,就這麼一次,在舊金山金門大橋,那個時候我們到美國沒多久,被一群年輕人圍到我的旁邊,我看看都還不錯,沒想到是一群扒手。引導我,把注意力看到旁邊,後面有人動手,因爲我那個小背包我背在身上,就是背在背上,有個人把拉煉拉開了。我有一點警覺,好像有人碰到我的錢包,我再回頭去一看,這群小孩都不見了;再把皮包打開一下,皮包口拉開了。真的,裏面錢包被拿走了。我們是什麼心態?我不但不怪他,我還很感謝他。因爲我們常常在外面旅行,還沒有遇到過這個事情,他給我一個警覺。所以我回來之後,自己就設計一個錢包,腰包,系在腰上的。我做了很多,好像做了一百多個,送給一些好朋友,這個放在腰裏他就拿不到。這就告訴我們應該要怎樣防備這些事情,我們損失不多;如果不知道,那以後損失就更多,特別是旅行證件、機票都在裏面。因爲沒有裝在一個包裏頭,分開來的,他把錢包拿去,這個他沒有拿。所以這個事情對我來講是好事,不是壞事,他讓我旅行當中提高警覺心。

  任何事情看你怎麼處置,你要會處置,那就是佛法講的「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就生活在快樂的境界裏,佛菩薩講的法喜充滿。再一想,這些際遇無一不是弘法利生,無一不是修學的境界。在華嚴境界裏面看,性相、理事都不可得。冷靜觀察宇宙,宇宙是一體,自他不二。往上說,我們跟諸佛如來不二,大乘教裏面講得好,釋迦牟尼佛,自性釋迦、自性彌陀、自性毘盧遮那、自性觀音、自性地藏,跟我不能分;再回頭往下面看,我們與一切衆生何嘗不是自性所現的!這一切對你善意相向的是自性現的,惡意對待的還是自性現的,離開自性沒有一法可得。你說你的心多歡喜!有沒有冤家?找不到;有沒有對頭?也找不到,統統沒有,回歸自性。這個時候,確實如果你障礙排除了,自性裏頭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現前,諸佛如來的實報土原來就是自己的實報土。

  所有一切的相,自性現的,心現的。這個題目裏頭叫『妙有觀』,自性現的,妙!雖現的相,一一相分都沒有自性,無性之性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所現事相不礙性體,此地用個「理」,事是相,理是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理事無礙,這樣才是真正看到事實真相。見到事實真相的人,在佛法裏面稱他爲菩薩。就在當下,就在面前!迷了,看不出來,在假相裏面起嚴重的分別執著,這人叫凡夫。凡夫跟佛菩薩的差別在此地,除這個之外,什麼差別都沒有。你要是真明白、真透徹了,有沒有這些分別?有沒有這些念頭?沒有。什麼時候會起這些分別、起這些念頭?教化衆生的時候。衆生迷惑,他來向你請教,你一樣一樣給他說,這裏頭就有分別,有言說、有暗示,就有這些。這些是什麼?這些在佛菩薩身分上說,叫善巧方便,智慧起作用,幫助衆生、引導衆生明了事實真相,佛法裏稱爲諸法實相。沒有人問的時候住一真法界,有人向你請教的時候回到十法界,回來辦事,實際上還是住在一真法界。爲什麼?一真跟十法界不二。所謂當下就是,看你是什麼境界。你是佛,當下是佛境界;你是菩薩,當下是菩薩境界,真不一樣!

  你要執著一定有一個什麼境界,錯了,沒有。爲什麼?千變萬化。這個「千」跟「萬」不是數目字,是形容詞,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變化,速度太快,我們連想都想不到,你怎麼能接觸到?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個數字,究竟是方便說是真實說,我們都不敢斷定。你要是問我,「淨空法師,你覺得彌勒菩薩說法是方便說還是真實說?」我會告訴你,我認爲是方便說。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方便說。你們能相信嗎?從我們這麼多年受大乘經教的熏習,我們知道究竟說是什麼?不可說、不可說,這個話是究…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九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