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八十叁集▪P2

  ..續本文上一頁  今天無念慮我們做不到,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的方法我們不是不知道,怎麼樣?沒用上。如果你真的用上,這兩句話就變成你的,「雖現奇功,心無念慮」。這個奇功是什麼?你這一生當中肯定上上品往生。祖師大德教給我們什麼?教給我們把那些妄念統統換成阿彌陀佛,順境,阿彌陀佛,逆境也阿彌陀佛,善緣,阿彌陀佛,惡緣還是阿彌陀佛,這不得了!大乘教裏面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想什麼現什麼,你天天想佛,你想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祖師沒有隱瞞,佛菩薩真慈悲,教了我們,我們不會用就沒法子。我們今天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訓練自己,練習怎麼把它用上,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起心動念全落在阿彌陀佛上,除阿彌陀佛之外再不想了,萬緣放下。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什麼人、什麼事沒有不歡歡喜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歡喜!對自己來講身心健康,百病不生,將來走的時候佛來接引,得大自在,這才是真實法,究竟圓滿的真實法。這世間有沒有得失?沒有得失。爲什麼?這世間根本不是真的,夢幻泡影,有什麼好值得留戀的。在這裏面起分別執著,錯了,全都錯了。下面引用經裏面的四句偈:

  【華嚴經雲。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

  這是《華嚴經》裏面的一首偈,四句話。講什麼?轉輪王的七寶。我們先介紹一下『轉輪王』,這是佛學裏的一個名詞,又作轉輪聖王、轉輪聖帝,簡稱爲轉輪王,也稱爲輪王。他是六道裏面最高的統治者,六道裏叫轉輪王,他是人道。他統治多大範圍?六道裏面的人道,他不管天道,六道裏面的人道都歸他統轄,福報太大!佛在經上說,這個王身具叁十二相,相貌跟佛一樣。佛還有八十隨形好,他沒有,他有叁十二相。跟佛比,佛的叁十二相比他殊勝,也就是佛的叁十二相非常明顯,他的叁十二相若隱若現,沒有佛那麼清楚,他真的有。爲什麼?這是福報,叁十二相是福報。輪王生生世世百劫千生修善積德,成就這麼大的福報,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即位的時候,由天感得輪寶。上天,實在講,天王送他的禮物,禮物裏有輪寶。「轉其輪寶而降伏四方,故曰轉輪王」。

  我在早年學習經典的時候,我看到飛碟,是真的不是假的。那時候我好像還沒學佛,二十幾歲,我記得那時候住在石牌,是下午,黃昏期間,忽然看到空中有一個光圈,很亮。我一招呼,我旁邊有幾個朋友大家都看到。我就覺得很奇怪,它怎麼不動,停在那個地方?有人說這好像是信號彈,大概是信號彈。我們仔細在那裏看,停的時間很久,至少有二、叁分鍾,以後它就移動,移動開始的速度很慢,但是不到一秒鍾,一下就很快速的沒有了,在臺北市。第二天報紙上登了,可見得不只是我看到,很多人看到。那時候有個名詞叫「疑似不明飛行物體」,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速度非常快,噴射機也沒辦法跟它比,不到一秒鍾就不見了。

  人家講飛碟這些東西,飛碟它就像個碟的形狀,像個輪。我初看佛經這轉輪王,我就想到那個飛碟是不是就是輪王的輪,他的交通工具,他沒有這樣的交通工具他怎麼能統轄他的範圍,他所能夠達到的就是他的領土,他的力量能達到。佛經上說,這是他的交通工具,也是他的武器,叫輪寶,七寶裏面這個寶最殊勝。他不是天人,天人飛行自在,用不著這個交通工具。有人講外層空間,飛碟,外層空間的外星人,他還是屬于人道,他不屬于天道;如果天道,往返他不需要這個工具,鬼道也不需要這個工具,只有人道才需要這個工具。所以轉輪聖王是人道,六道裏不是其它道,是人道。我們可以說他們的科學技術比我們高明太多,他們有能力超過光速,他才有能力統治叁千大千世界的人道,也就是在叁度空間,或者再加一度,到四度空間,他是人,他不是天。我們知道天道他們已經有神足通,有神足通這個輪寶就不重要,沒有意義。這是轉輪王簡單的介紹。

  轉輪王的七寶,說這個輪寶,『來處不可得』,上天賜給他的。《華嚴經》上用這個比喻,『業性亦如是』,「業」是指造作,起心動念是意業,言語是口業,身體造作是身業,「性」是性質,我們叁業的性質也是「來處不可得」。我們再追究,我們爲什麼會有起心動念?爲什麼身口會造善惡業?這一推,無始無明。無始就是來處不可得,真的,沒開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沒有開始。沒有開始是在哪裏?就在當下,當下一念。一念不可得,爲什麼?時間太短。我們現在動個念頭,你看佛問彌勒,凡夫動個念頭,這一個念頭裏有多少個細念?有多少相?有多少識?這問的不就是阿賴耶嗎?阿賴耶的業相就是念,阿賴耶的境界相就是物質,阿賴耶的轉相(見分)就是精神。這些東西從哪來的?阿賴耶的細念,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今天算時間是用秒做單位,多少秒?千分之一秒,萬分之一秒,不止,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所以彌勒菩薩說,念、識極微細,不可執持,執是你執著,你執著不到,持是保持,做不到!這就是此地所說的「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

  此地的業性就是講的念慮,心無念慮。心有沒有念慮?有念慮的相,太微細了,決定沒有念慮的性。自性裏沒有念慮,但是在一念不覺的時候會有這個現象産生,這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來處不可得。所以佛經上講「當處」這兩個字講得好,當處是什麼?就是現前。現前我們很難體會,這個現前是什麼?這個現前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你怎麼能得?所以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想對外面控製,錯了。我們有這個身體,想占有這個身體,希望它健康長壽,也錯了。連我們的身體你都不能控製、你都不能占有,你還能控製、占有身外之物嗎?哪有這種道理!因爲起心動念想占有、想控製,把自己的身心搞得非常疲憊,日子過得非常辛苦,道理在此地。爲什麼佛菩薩那麼自在?爲什麼神仙那麼自在?沒有別的,他知道事實真相,他把控製、占有放下,所以他得自在。放下之後身體更健康、更長壽,不求,自己得來了,爲什麼?因爲你放下,你不造業了。你沒有放下,你造業,你造業你的身體受業力支配,你的壽命也受業力支配,換句話說,業報身。

  如果真的放下了,業報身就轉變成願力身。佛家講佛菩薩乘願再來,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他不是業力,是願力。願力,這是佛說話方便起見,他是不是真的有個願力?真有。真有等于沒有,是真有,如果他要起心動念他就沒有。他這個真有是怎麼回事?是在因地修行時候發的願。像我們現在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發這個願,真發這個願,到成佛的時候這個願自然現前。不是說我過去發過這個願,現在衆生有苦難,我不去怎麼行!你要是這個念頭一生,你馬上掉下來,你是凡夫,爲什麼?你又執著了,妄想分別執著同時又起來了。有沒有這個事情?沒有這個事情,斷掉之後再不會重生了。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富樓那尊者問的,問的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們都有這個問題,我們無量劫前迷了,在六道輪回受這麼多辛苦,將來修行成佛,成佛會不會再迷?富樓那問了這麼個問題。釋迦牟尼佛舉個比喻,譬如黃金在金礦裏面不是染汙嗎?經過冶煉,把裏面的渣子全部淘汰幹淨,純金提煉出來,純金會不會再變成礦石?不會。佛舉這個比喻,成佛之後不會再迷惑墮落成凡夫。

  由此可知,諸佛菩薩跟一切衆生感應道交也是來處不可得,沒有來處。自性遍法界虛空界,我們自己的自性也是遍法界虛空界,畜生、蚊蟲螞蟻的自性還是遍法界虛空界,乃至餓鬼、地獄,沒有一個不是。自性它沒有形相,它不是個物體,所以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的自性是一個性,沒沖突。如果我們從這些地方真正能夠體會得,才曉得原來法界虛空界是自己。所以佛經裏面講,你證得法身,法身不生不滅。我們冷靜思惟,看到了,接觸到了,我這個身有生滅,萬物的身也有生滅,滅了它又生,生了它又滅,生住異滅它在那裏循環不息,生生不息,生滅不息。這是什麼?幻相。真相?真相裏頭找不到生滅。幻相不妨礙真相,真相也不妨礙幻相。就像我們現在電視屏幕一樣,電視屏幕是真相,頻道顯現出來的色相是幻相,你說它是一還是二?你說它是一,它所現的境界相剎那生滅,就像電影的底片一樣,沒有一張是相同的,速度太快,比電影快多了,電影一秒鍾才二十四張,電視屏幕上的畫面一秒鍾有千萬張。你在電視屏幕上看的色相比電影清楚,電影還有點模糊,電視清楚。所以你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可是決定沒妨礙,電視裏面的色相沒有染汙屏幕,屏幕也不拒絕色相的顯現。無論從屏幕,無論從色相,都是來處不可得。

  藉這個比喻說明法界虛空界森羅萬象的真相,真相明了了,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得大自在,絲毫障礙都沒有。普賢菩薩恒順衆生、隨喜功德你全做到了,你就是普賢菩薩,禮敬諸佛你做到了。爲什麼?肯定你像菩薩一樣慈悲,你像諸佛如來一樣謙虛。爲什麼?尊敬性德,禮敬性德。這個東西有這必要嗎?有,自性法爾如是,自性本具的,自然的,你契入這個境界它就是這樣。不僅是諸佛菩薩,世間聖人,你看孔子、孟子、老莊,這中國聖人,再往前面看,堯舜文武周公,他見哪個人不恭敬?見哪個人敢怠慢?爲什麼?他性德自然流露,不是做作的,不是勉強的,是自然的,好像他生來就是這樣。這些我們要細心去體會,不離當下,沒有離開生活,沒有離開工作,沒有離開處事待人接物。佛菩薩給我們示現的是,一切衆生心裏向往的真實究竟圓滿幸福的人生,淺而言之,心裏面沒有憂慮、沒有牽挂、沒有煩惱、沒有嫉妒、沒有怨恨,圓滿的和諧。對自己家裏親人如是,對冤家對頭、敵人亦如是,化了,真正融化了。這就說明你真的覺悟了,在這個世間,對自己來說,提升靈性,提升到佛菩薩;對法界虛空界來講,你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跟整個法界虛空界…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八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