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四十叁集) 2009/6/10 臺灣高雄 檔名:12-47-4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前面我們學到:
【即叁身即十身。】
『十身』,我們前面學過「衆生身、國土身」。今天我們從第叁看起,「業報身」,業報,什麼叫業報?「業報身者,謂煩惱爲因,所感業報身也」。我們先看這一段,因爲六道衆生都是屬于業報身,你造善業,感得叁善道身;你造惡業,就感得叁惡道身。所謂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是六道裏面的事實真相,這個說法是講總的綱領,細說真的是說不盡!這一段裏面「一塵出生無盡遍」,我們想想,六道裏面多麼複雜。單說人道,現在地球上的人口六十七億,每個人的業報都不一樣。佛在經教裏面告訴我們,業有兩大類,第一大類叫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去投胎。譬如人,你有這個人道,還得有你到哪一家去投胎,不會投錯的,你跟哪一家有緣分;沒有緣分的,不會變成一家人。在我們這一生當中,我們遇到的人很多,有陌生人,有有緣人。陌生人對面相逢,招呼也不會打一個;有緣人,你雖然不認識他,你見到他的時候,他跟你笑一笑,這有緣。或者他看到你討厭,瞪你一眼也是緣,你就曉得這個問題多麼複雜,這引業。我們一生壽命是一定的,壽量這都前生修的。福報是一定的,真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今天吃多少粒米、喝多少滴水,都是命中注定,它也不會多,它也不會少。
人真的懂這個道理,真的通達明了,一點懷疑都沒有,在我們中國確實有這麼一個人,袁了凡先生。你們看他老人家的家庭四訓,他寫了四篇文章教導他兒子的,《了凡四訓》。他自己敘述,他在年輕的時候被一個算命先生,孔先生算得非常准確,給他排定一生的流年,就是每一年你的生活狀況。他是個讀書人,讀書人每年要參加考試,考第幾名命裏注定,考得上、考不上、考第幾名都是命裏注定。二十年一絲毫差誤都沒有,他的念頭就沒有,所以心就死了,不再競爭,他知道爭不到,把競爭這個念頭統統放下,心地很清淨。有一次,他到棲霞山去拜訪雲谷禅師,跟雲谷禅師在禅堂裏面坐禅坐了叁天叁夜,不起一個妄念。雲谷禅師對他很佩服,一個人能夠叁天叁夜不打一個妄想,不容易!就問他,稱贊他修行的功夫。了凡先生是個老實人,「我沒功夫」。爲什麼叁天叁夜不起一個妄念?他說: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妄念沒有用處,幹脆就不打妄想。雲谷禅師聽了哈哈大笑:我以爲你是聖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他立刻就追究:爲什麼我還是凡夫?雲谷禅師說:「你命被人算定了,凡夫!」于是就教他改造命運的方法。
命運誰給你定的?自己定的。自己過去生那個行業是因,這一生就是果報,這個果報叫滿業。兩種業力,一種是引導你來投胎,叫引業;在這一生的狀況,你的富貴窮通,這叫滿業,滿業就是善惡果報。有人發財的,過去生中修財布施,財布施修得多,這一生當中得財富,果報!種什麼因得什麼果。聰明智慧是過去生中修法布施,健康長壽是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你不修哪來的有?不可能有。佛法裏有兩句話說得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道我前世造的是什麼因,我這一生果報就是的。「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你想想我來世果報怎麼樣,你就想想你這一生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你這一生造的因,來生你就享受果報。所以命運不是佛菩薩給我們定的,也不是上帝他能夠管的,更不是閻羅王,與他們統統不相幹。確確實實一句老實話,自作自受!懂得這個道理,縱然我們這一生苦一點沒有關系,爲什麼?過去生中沒修。這一生當中認真努力去修因,來生果報就殊勝。
來生果報,我是想來生發大財,可是財布施,我沒有財布施,這一生當中命裏沒有財富,用什麼布施來生得大財富?這些話是我年輕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的。這些老人都不是平常人,他們看看我們這些年輕人,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像李老師這些人都是這樣的,看看我們的相,看看我們的舉止,就知道你有沒有福報。以我自己來說,我命裏沒有財富,前生沒修;還沒有壽命,短命,這很多老人看我都知道,好在還有一點點聰明。大概過去生中知道修法布施,不知道修財布施,不知道修無畏布施,所以命很苦。大師教我修布施,我說:我沒錢,一個月賺的一點錢,勉勉強強過生活,沒有多余的。他問我:「一毛錢有沒有?」我說:一毛錢可以。「一塊錢有沒有?」一塊錢也還行。他說:「你就從一塊一毛布施起。」那個時候剛剛學佛,寺廟裏面有放生的、有印經書的,我們就有這機會去捐一點錢,捐一毛、兩毛、五毛、一塊,只有這麼大的能力,誠心誠意去做,恭恭敬敬的去做。老師頭一天見面告訴我,他說:「我今天跟你講的六個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我真幹,六年感應就現前,以後年年收入增加,增加怎麼樣?增加的統統布施。自己依舊是省吃儉用,養成一個節儉的習慣,全心全力去修布施。
出家之後到處講經,供養也慢慢多了,出家人沒用錢的地方。我就學印光老法師,印光老法師一生他所接受的四衆供養,全部都用在印經布施,做法布施。我想想這很有道理,這種做法真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縱然印的書人家拿去賣錢也是好事,有人買去他都看,那怎麼不是好事!所以我一生就向老和尚學習。愈施愈多,我學佛到今年五十八年,現在居然布施《大藏經》將近一萬套。這些年來,我們在國際上與許許多多宗教往來,我們希望世界宗教是一家,給社會帶來永久的安定和平。我們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的範圍擴大,擴大到所有宗教,真的也做出成績出來。命裏過去生中沒修財布施,這一生有,雖然不多,如佛家所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好!沒有貪心,沒有嫉妒心。法布施的果報是聰明智慧增長,我自己能感受得到年年不一樣,月月不相同。健康長壽,我原本的壽命只有四十五歲,四十五歲那年真的害一場病,我心裏有數壽命到了,所以也不去找醫生、也不吃藥。我相信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你壽命到了,所以也就念佛求生淨土,念一個月病好了。我這一生沒有進過醫院,沒生過病,這第一次,這關突破了。
還有一次,七十九歲那年,病的時間不長,只有四天,那四天我自己清楚,也是可以走。病中似夢非夢,我見到阿彌陀佛,見到毘盧遮那佛,見到觀世音菩薩,我真的想走。旁邊還有人問我:你還有沒有放不下的?還有沒有牽挂的?還有沒有想見的人?還有沒有需要別人辦的事?我說:我統統沒有。我只說了一句話,我說:「如果佛菩薩需要我留在這個世間幫助苦難衆生,也可以,多住幾年也沒有關系,對我來講沒有什麼大妨礙。」這一下就醒過來,醒過來病就沒有了,感覺得一身的輕松。這又過了好幾年,五年前!所以說是你真正能行這叁種布施,無畏布施,素食就是無畏布施,放生是無畏布施,幫助一切苦難病苦衆生,幫助他們得到醫療,幫助他們得到醫藥,這都是屬于無畏布施,讓你健康長壽。我們活在這個世間爲什麼?這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如果我是活在世間爲我自己、爲我家庭,那你必定受業報。
我一接觸到佛法,看到佛法這麼殊勝,我的人生方向目標就轉了。那個時候我一個人在臺灣,真的是無牽無挂,沒有約束,我發了願「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麼好的東西,可惜沒人知道,我今天既然知道,我有責任,我有使命。我的老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以釋迦牟尼佛爲榜樣,叫我讀《釋迦譜》、《釋迦方志》,這是我跟章嘉大師他老人家見面的時候,叫我念這兩種書,這兩種書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學佛對佛不認識不行,一定要認識他,讀了之後才曉得世尊確實是偉大,令人敬仰。他是什麼身分?用現在的話說,他是職業老師,一生教學。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求學,學了十二年叁十歲,當時印度學術界裏面的大德,宗教界裏面的傳教師,他統統親近過,真正是廣學多聞。可是沒開悟,也沒地方學了,到恒河邊上大樹底下入定,入更深的禅定,這樣才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一年他叁十歲。見性之後問題解決了,見性之後他把明心見性的境界詳詳細細爲我們說出來,第一部經是什麼經?《大方廣佛華嚴經》,釋迦牟尼佛見性細說。
我們曉得,在中國唐朝時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師,他明心見性的時候二十四歲,比釋迦牟尼佛早六年。他見性說出他的境界,他說了二十個字,「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五祖忍和尚一聽是真的不是假的,衣缽就傳給他。諸位要曉得,惠能大師說的這二十個字是什麼?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五句一展開是《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要是一濃縮就是這二十個字,不增不減,一個是細說,一個是略說。《華嚴經》講那麼多,那是什麼?那是惠能大師五句裏面的兩句,第叁句「本自具足」,最後一句「能生萬法」,這不是假的。世尊在經教裏面常常給我們說,「一切衆生本來是佛」,真的不是假的,你確確實實是佛、是菩薩、是阿羅漢,同時你也是人、你也是鬼、你也是畜生、你也是地獄。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裏來的?從你自己念頭裏變現出來的。爲什麼說你是佛?你能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是佛。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是附帶著妄想分別執著的佛,帶這個東西;放下就是,你的智慧德相與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無二無別。妄想放不下,能把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是菩薩;妄想分別不能放下,你能夠放下執著,你就是阿羅漢;叁種都不能放下,你就是六道凡夫。
經上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你可以試試看!佛給我們講清楚,我們也聽懂,也聽明白,也相信,這不行,不得受用,爲什麼?這叫解悟。清涼大師把《華嚴經》分成四大科,信解行證,你只有信、只有解,你沒有行,沒幹,所以你沒…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四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