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二十九集▪P3

  ..續本文上一頁把它蓋住,把它障礙住,它不能現前。你只要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障礙沒有了,你自性裏面的智慧現前,十方叁世一切諸佛所說的經教都從自性流出來的,你一見性,所有一切諸佛的經教全通了,沒有一樣不通。

  再跟諸位說,現在科學家、哲學家所研究的這些東西,你說能大師知不知道?全知道,一點障礙都沒有,爲什麼?一切法不離自性。我們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也是自性,也沒有離開自性,用錯了。所以十法界裏面,大大小小一切衆生的念頭、言語、造作,沒有一樣不知道,他的心像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提出任何問題,他不用思考的,就答複你。不是他一個人有這個能力,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所以他的心目當中對一切衆生是平等的,不會說我比你高、你不如我,不是,他絕對沒有這個念頭,爲什麼?他不生煩惱,他只曉得他已經放下,你還沒放下;你放下跟他無二無別,他怎麼可以輕慢你,哪有這種道理!真平等,佛菩薩才真平等,這個菩薩是法身菩薩,真平等。法身菩薩的心決定沒有分別,《無量壽經》經題上講「清淨平等覺」,法身菩薩的心清淨的,決定沒有染汙。沒有染汙就是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他的心是平等的,他的心是覺而不迷,所以他看一切衆生都是佛、都是如來。你要問你自己哪天成佛?不要問別人,到哪一天你肯定了,你看所有一切衆生都是佛,這個人對你很好是佛,這個人對你很殘忍,侮辱你、毀謗你、陷害你,也是佛,沒有兩樣,你就成佛了。成佛不難!放下就是。成佛也真不容易,爲什麼?你不肯放下,你不肯放下就難了,不容易,你要肯放下,太容易了。所以這個事情不要問別人,問自己,你什麼時候成佛,你也用不著問別人,問自己,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成佛。放下執著你就是阿羅漢,放下分別你是菩薩,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成佛。縱然成佛,還要發願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爲什麼?你才真正能證得圓證叁不退。到極樂世界去鍍金,到極樂世界才真正能得到永恒,到極樂世界就等于到一切諸佛剎土,遊戲神通,上求下化的大願才能夠圓滿。

  所以我們學習的入門,必須要堅持叁個根,叁個根用多少時間把它學會,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爲?認真努力,半年。我們煩惱習氣比較深一點,半年恐怕不行,一年,不能超過一年。從哪裏學起?印光大師教給我們從《感應篇》學起,或者從《陰骘文》學起。《安士全書》這本書,印光大師對它贊歎到了極處,是在我們這個時代裏頭第一奇書,這是他老人家贊歎。《陰骘文》裏頭總共說了七十六樁事情,它的條文,《弟子規》是一百一十叁樁事,《陰骘文》只有七十六樁事,要落實,以這個爲基礎,它是屬于因果教育。人把因果教育搞清楚搞明白,學《弟子規》、學十善業就踏實,是真學,不是假學。如果沒有因果教育,縱然學了《弟子規》、學了十善業,都是飄浮的,沒根。境界現前的時候會守不住,名聞利養遇到的時候,他心就變了,會被外面境界轉,這是不懂因果。如果懂因果,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爲什麼?知道自己有命運,命裏有的決定有,命裏沒有的不強求,競爭的念頭會斷掉,于人無爭,于世無求。你所爭來的,用種種非法手段得來的財富,財富得來了,應該什麼?你命裏沒有,你用什麼手段都得不到,如果得到,大概災禍就跟著來了。如果你沒有這個官位,你命裏沒有這麼高的位置,你用不正常的手段、賄賂的行爲,地位提升,做了高官。你命裏沒有,位置得到之後,恐怕沒有幾天你就死在這個位置上,把你壓死了,你沒這麼高的位置。你得到錢財,也被錢財壓死。所以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他不爭、不求,一切隨緣,真有這個命,他不斷往上提升,慢慢升,不必求,自自然然的。

  這樁事情,理、事講得最透徹的是《了凡四訓》。所以《了凡四訓》我也想找人來細講,在臺灣有個專講《了凡四訓》的王警官王麗民,我跟他也很熟。他大概《了凡四訓》應該講了幾百遍,我想請他來講。找黃柏霖警官給我們講現代因果報應,這他告訴我的,他是個高級警官,現在退休了,他搜集臺灣這六十多年刑事案件破案的真相。他告訴我,破案的真相裏面,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被害人被害死了,他的冤魂托夢給這些警員、辦案人員,把他屍首找出來破案的。所以他們相信,那個被害的人沒死,他的靈魂找來了,有時候靈魂附身引導你把這個案件破掉,他說如果沒有這些靈來幫助,很多案破不了。臺灣這些案件破案的時候,報紙雜志都有刊,都有報導,警局向大家宣布這案怎麼破的,所以這些數據他很多。他告訴我他搜集很多這些資料,我說好,你慢慢的到電視臺跟大家分享,告訴大家不能害人。你害他的命,你要還他的命,你奪他的財産,你要還他的債,這有什麼意思?欠命的還命,欠債的還錢。命裏沒有的,得不到!你想得到,禍害就來了,這是多可怕的事情!

  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美國心理醫生魏斯在他的著作裏面,他講得很多。所以他勸導人,在這一生當中一定要守本分,你才會得到真正幸福圓滿。你要懂得斷惡修善,改過自新,要能誠心誠意的幫助別人,佛教給我們布施。佛說財從哪裏來的?從布施來的,過去生中財布施得多,這一生當中你的財庫,你命運裏的財庫就很多錢,自己修得來的。聰明智慧是法布施來的,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來的,你要是害衆生、威脅衆生,得的果報是短命報。你要有能力的時候,化解別人的災難,別人有恐怖的時候,你能安慰他、你能保護他,這就是健康長壽的果報。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那是果,果必有因,你真正修因,自然果報現前,這個道理要懂。現在在這個社會要講透,人那種貪瞋癡的念頭自然就化解掉。爲什麼有這麼堅強的貪瞋癡慢?他不了解事實真相,他不知道人身體有死亡,靈魂沒有死亡,靈魂會再去投胎,不是死了就完了。我早年講經常常講到,死了就不得了,這不是開玩笑。爲什麼?我們要趁這一口氣還在的時候,認真提升自己的靈性,這個太重要了。身體總會有消失的一天,我們的靈性不消失,靈性決定要向上提升,不能叫它墮叁惡道,這就需要時間來好好修行。我們遇到許多挫折、遇到許多艱難困苦,有一些無知的人就自殺,用這個方法來解決,這不能解決問題,自殺不能解決問題,這是完全錯誤。你要能夠忍受,忍受就是消災免難,消業障。你要依靠聖賢教誨,提升你自己,這就對了,不可以用消極的行爲;積極的斷惡修善,趕快回頭,回頭是岸。

  我們把叁個根紮下去之後,這個很重要,要把其它的放下,你才能把根紮好。你先試試看,用二、叁個月的時間,別的都放下,專門學《弟子規》,讀誦受持。讀誦是先決條件,你要把它念熟,念到能夠背誦最好,文字不多,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句句都要把它做到,要落實在生活上。然後接著落實《感應篇》、《十善業》,你有這個基礎的根,那兩部就不難。第一部選《弟子規》可以,選《感應篇》也可以,《十善業》決定是在第二部,沒有前面兩個基礎,《十善業》不行,你學不到,所以它有先後次第。這叁個根紮下去,我們相信一年就成就了,然後你在大乘經教裏頭選擇一門,一門深入,我相信小林居士能夠兩年的時間有這麼好的成就,你不會輸給他。你的兩年也能達到他的效果,那你對佛法就充滿信心,你對于古聖先賢的教誨你就會佩服得五體投地。古人不欺騙人,句句都是老實話。

  然後你要學淨宗,有這個能力,也就是說你有這個善根、有這個緣分,你就把我們淨宗五個科目學好,這也是真實的佛法的基礎,就是叁學、叁福、六度、六和敬、普賢菩薩十願,這些東西全都要落實。十願裏面頭一個「禮敬諸佛」,毋不敬,我們怎樣對佛菩薩禮敬,要用那種心、恭敬的心對一切衆生。不要有分別,不要有執著,我心裏很敬佩的人我對他恭敬,我心裏很不喜歡的人,對他也一樣恭敬,你才學會。所以,他叫禮敬諸佛,爲什麼?他是真佛,不是假佛。「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你要記住《華嚴經》上這句話,不是假的,你輕慢一個人,你就是輕慢佛。他是真佛,他不是假佛,爲什麼?他有佛性,只是他現在自己迷惑了,他有妄想分別執著。他要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他不就成佛了嗎?沒放下,沒放下他還是佛,總有一天他會放下,肯定他會放下,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我們明白,我們覺悟,我們的知見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他怎樣設計,想方法來害我,我對他還是尊敬,爲什麼?他是佛。他現在爲什麼有這種行爲?那是他迷惑顛倒,他要放下分別執著的時候,他的思想見解是佛的思想見解,不是這樣的。這是在迷惑的狀態之下做錯了事情,不要放在心上,好像一個人酒喝醉了發酒瘋,你得要原諒他,他清醒過來了,他就是很好的人,很有理智的人,要明白這個道理。不可以跟人計較,跟人計較,你跟他一般見識,他迷你也迷,兩個人才會發生爭執。如果一個是迷惑,一個是覺悟,覺悟的人一定會讓,一定不會跟他爭執,所以什麼樣的沖突都不可能發生。

  覺悟重要!覺悟就是菩提,對人要有禮貌、要有恭敬。即使在一個公司裏面,機關裏面同事,自己是長官的身分,對于部屬也要恭敬,也要懂得。現在職位不相同,工作性質、任務不相同,除此之外毫無差異。從我們現前來看,差異之所在是我們修行功夫不相同,可是從自性上講那就絲毫差別沒有,總要明白這個道理。佛法把禮敬擺在第一,世間法也把禮敬擺在第一,你看儒家《禮記》,你翻開頭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跟禮敬諸佛意思相同,沒有不值得我們禮敬的,一切都要恭敬。世出世法聖人把這個擺在第一條教給我們,對人要有禮貌。海口的教育成功,這是監獄,成功在什麼地方?執法的人員對于受刑人有禮貌,他成功了。在過去沒學《弟子規》,他們認爲受刑人是比他們低一等,他是來管他們的,所以態度都不…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二十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