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叁十集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叁十集)  2009/5/14  臺灣高雄  檔名:12-47-3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經文第五頁最後一行:

  【施戒忍進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

  『神通等』,是十波羅蜜最後的叁種:願、力、智。前面我們學普賢十願,將「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略略的說過,接著是第四「忏除業障」。十願裏面,每一願都是其余的九願,這是《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法都圓滿含攝一切法,爲什麼?我們到底下一段就看到了,自性法爾如是,確實法法圓融,沒有障礙。在修行來說,忏悔可以說是這十願裏面最主要的一條,前面是助緣、是善根、是福德,到這個地方真的成就了,業障除掉,不就成就了嗎?十方諸佛如來與我們差別在哪裏?可以說諸佛是把業障除盡,就像我們這篇文章題目上講的妄盡,妄盡是什麼意思?業障統統忏除了,沒有業障,那就還源,還源就是回歸自性,圓成佛道,這不是菩薩,是究竟圓滿的佛果。在現在這個社會,健康的人不多,不健康的人到處都是。這個不健康是怎麼說?就是有業障;換句話說,就是有病,不是身病就是心病。實際上講,因爲你有心病,所以才有身病;心要沒有病,身體怎麼會長病?哪有這個道理!

  我們這裏得到一個光盤,劉有生先生講的,人家稱劉善人,說病。他給人治病,疑難雜症,醫院中西醫沒有法子治療的,找到他了,他用什麼方法治?把你得病的這個原因說出來,讓你自己生慚愧心,真正忏悔。這一忏悔,身體馬上就有反應,你就會嘔吐,吐出來這些髒的東西,那就是身體裏的病,把它吐光了,身體就好了。他自己年輕的時候,二十幾歲的時候一身都是病。遇到一個老人給他一本書,王鳳儀老先生著的。實在講,這個說病最早是王鳳儀先生,在中國東北一帶,也是年輕時候受了病苦,得到高人指點,真心忏悔,收到很好的效果,以後就用這個方法幫助別人,人稱之爲善人。他的學生代代相傳,劉善人也是王鳳儀再傳的學生,現在在國內很有名。他的光盤沒有版權,歡迎拷貝流通。我看了,只有一片,我看了。還有一些同學看了之後,把它寫成文字,很好,因爲北方口音,有些人還是不能完全聽懂,用文字寫出來。我看了,我把它做了一個刪節,一共有二十頁。可是現在確實有許多工作非常繁忙的同修,這二十頁對他來講太長,他沒有時間看;所以第二次再做一次刪節,這次刪節是八頁,這就容易多了,希望從這個地方來入門、接引。看出興趣了,你再看第一次的刪節本二十頁,如果再喜歡,你看他的原文,聽他的光盤,大概是兩個小時,這一堂課。

  有同修告訴我,看了他的文字文件,或者看了光盤,真的受了感動,感到自己一身病苦,聽聽老先生所說的話,很有道理,自己一反省,痛哭流涕。反省什麼?真的是自己錯了。以前都是認爲別人錯,我沒錯,所以得一身病。現在認真一反省,才知道是自己錯了,別人沒錯。有這個勇氣承認,承認過失,向父母忏悔,或者向兄弟忏悔,做對不起兄弟事情,對不起朋友的事情;在單位裏面服務,對不起長官,對不起同事,總是自私自利,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重的自己得病,有的時候影響你的家人得病,影響你的小孩得病。小孩在十二歲以下,他要是得病,多半是父母的業障。這樣一忏悔,真正是痛哭,痛哭這五髒六腑它就起作用,就起反應,裏面這些髒東西(業障)就往外吐,吐得很難過。劉有生先生他的報告裏面,他在二十幾歲看到王鳳儀這本書,感到慚愧,他吐了好幾天,吐得很難過,真的把病統統吐幹淨了。從此之後,他這些病不要治就好了,自己好了。這個光盤應該是不太遠,最近錄的。我聽他講,他今年六十七歲,這四十多年來從來沒有生過病,沒有打過針,沒有吃過藥,身體健康,哪個地方人找他,他就到哪去。他那個時候,二十幾歲時候,那都要死了,活不成了,他活過來了。活過來他就發了一個願,我要是不死能活過來,我這一生不爲自己,我爲別人,我要把這個好方法普遍傳授給大家,只有一個目的,希望每個家庭快快樂樂,遠離病苦。所以他給人說病、給人治病不要錢,不收錢的。我們想想,這個人雖然他不是佛教徒,他是不是在行菩薩道?是的,一點都沒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

  所以佛門講到修行,行是什麼?行是行爲,修是修正。我們就明白了,我們的行爲犯了過失,犯了錯誤,把這些錯誤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念經是不是修行?打坐是不是修行?念佛是不是修行?不一定。古人有句話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那念佛是不是修行?一天十萬聲佛號,心裏是散亂的,起心動念還打別人主意,還要占別人便宜,這叫修行嗎?真正反省,真正改過,真正自新,一句佛號也沒念,我覺得那個人叫真修行。所以淨土宗念佛往生的,不在乎念的佛號多少,在什麼?在清淨心。經上講得很清楚,「心淨則佛土淨」,那就曉得,我們念這句佛號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把清淨心給念出來。因爲你不念佛,你就胡思亂想,胡思亂想那不是清淨心,雜心妄念,現在人講心浮氣躁。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個最好的方便法。你念著阿彌陀佛,想著阿彌陀佛,經上講,大勢至菩薩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可是念佛,你不能不盡孝道,爲什麼?當年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把這個法門傳給韋提希夫人。這是頻婆娑羅王家庭的事情,遭遇兒子要奪取政權,害他的父親,把母親也囚禁起來,遭這麼大的難。這個故事在《觀無量壽佛經》上,《觀無量壽佛經》的緣起就從這裏來的。韋提希夫人覺悟了,這個世間太苦,向釋迦牟尼佛求助,希望佛陀能夠介紹她,諸佛國土裏面有沒有淨土,有沒有沒有這些災難的,她想求往生。釋迦牟尼佛很慈悲,用佛陀的神力,把十方諸佛的國土顯現在她面前,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她統統看到了。她很歡喜,她選擇阿彌陀佛的淨土,她說這個地方好,我希望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怎樣去?希望世尊開導她。她真選中了。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沒有主動介紹她到極樂世界,把諸佛淨土展現在你面前,讓你自己選擇,這個好。世尊教給她怎麼修法?先教她修「淨業叁福」,這是基礎。我們今天念佛求生淨土,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問題在哪裏?把淨業叁福忘掉了,這是最高的指導原則。佛教她求往生先做准備工作,你要把到西方極樂世界應當具備的條件統統准備好,你才能去得了。

  所以念佛,天天念這句阿彌陀佛,得要有淨業叁福的基礎,沒這個基礎不行。叁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做到了沒有?我們想想看,我們有沒有罪業?能對得起父母嗎?「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就在《弟子規》上,《弟子規》百分之百的落實,這兩句你做到了;「慈心不殺」,《太上感應篇》做到了,「修十善業」,佛陀的《十善業道》你做到了,儒釋道的叁個根。你沒這叁個根,你念佛跟阿彌陀佛不能感應,這當中有障礙。沒學的,沒聽說在學,可是他念佛真往生了。五十年前,我們這邊將軍鄉的這個老太太站著往生的,她有沒有學過《弟子規》?沒學過。有沒有學過《感應篇》?沒學過。可是你問她,這個人是不是孝順父母?是不是尊敬師長?肯定是的。是不是慈心不殺具足十善業道?你去問問,肯定都具足。所以她有條件,人家那一句阿彌陀佛念叁年管用,真成功。我們念了叁年、叁十年都沒消息,什麼原因?想一想,我們能對得起父母嗎?我們能對得起師長嗎?在這個社會裏服務,我們能對得起領導嗎?能對得起社會大衆嗎?好好去想想。

  所以,起心動念都在造業,像《地藏經》上所說的,「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你要是說這個話是不是太過分一點?我們自己想想,我們起心動念是不是自私自利?我們起心動念是不是名聞利養?是不是貪瞋癡慢?是不是損人利己?如果都是這些念頭,那《地藏經》上的話全講對了,你起心動念統統在造業。所以誦經、聽教、念佛,只是跟佛菩薩結個善緣,這一生有沒有效果?沒有效果,這個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如果你還警覺不到,你就常常想象現在日常生活,你所遇到的一些困難,想想我們處在今天這個環境裏面,遭遇到許許多多的天災人禍,大的,最大的人禍是戰爭,小的人禍太多了,別人來要挾你、威脅你,來毀謗你,來陷害你,人禍。大乘教裏面講的共業、別業,哪個人沒有?爲什麼做事情這麼困難?古人說得好,這個世間在一般人而論,在比例上講,十之八九你都會遇到障礙,很多是意想不到的障礙,障礙從哪來的?業障,所謂「不如意事常八九」。警覺心高的人,他在這個環境裏面會覺悟,覺悟好,一覺悟肯定就忏悔,回過頭來改過自新,從今之後重新做人。

  這個做人裏頭有個秘訣,那就是我們中國老祖宗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重要。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天災人禍,意料之中的、意想不到的,我們遇到了,立刻就要記到祖宗的話,因,你這個災難是果報,有果必有因,果報現前不能不受。大乘教裏面講,「菩薩畏因,衆生畏果」,衆生迷惑顛倒,造了惡的、不善的業,果報現前,他害怕了;菩薩聰明,果報來了知道,那沒有法子,自己一定要承當,要去接受。轉變果報在哪裏?在因上轉,我要好好反省、好好檢點,我做了哪些不善的業,一定要把自己這個不善的惡業找出來。怎麼消除?忏悔就消除了,真正忏悔,從內心裏頭忏悔,發露忏悔。真正忏悔的時候不是隱瞞著別人,面對著家人,面對著大衆,自己能把自己做錯的事情說出來,這叫發露忏悔。別人聽了,指責你、批評你,你的罪就消了。真正改過自新,沒有人不贊歎你,沒有人不佩服你,沒有人不幫助你。

  我們遇到順境,…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叁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