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二十四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念對待它,結晶就很醜陋。江本博士做了十幾年的實驗,天天在做,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法性,我們前面學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那是法性,法性裏面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所以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怎麼會起心動念、怎麼會有分別執著?那才叫正確的。諸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形相上跟我們沒有兩樣,穿衣吃飯、學習工作沒有兩樣,實際上骨子裏頭完全不相同。所以叫隨緣妙用。隨緣是衆生有感他就有應,這個感應是隨緣。妙用在哪裏?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們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佛,不分別、不執著,這是菩薩。我們呢?我們在作用當中,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這叫凡夫。我們相形之下,他妙我們不妙,所以他什麼都能受,我什麼都要計較,斤斤計較,一點都不懂得忍讓,那就叫造業。造業就有報應、就有因果,生生世世糾纏不清,你看多苦。所以佛在大乘經裏教我們要學菩薩隨緣妙用,那你就快樂無比,與一切衆生和光同塵。你在外表上什麼都看不到,可是會看的人就清清楚楚,會看的人是什麼?順境裏面不貪戀,逆境裏面不生瞋恚,從這個地方能看得出來。如果再嚴重一點,別人輕視你、瞧不起你、毀謗你、侮辱你、陷害你,你也能夠忍受,也沒有怨恨,也沒有報複的念頭。不但沒有報複心,沒有怨恨的意思,剛才說了,真正修行人是天天在這裏接受考試,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境界愈高,你受的侮辱就愈嚴重,你遭的難就愈苦。關關都通過,那恭喜你,你成佛了。

  忍辱仙人最後那一關是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歌利是梵文,翻成中國意思就是殘暴不仁,我們中國人稱爲暴君。他是個王,這不是一個好的王,是一個不通人情、不講理的惡王,暴君。遇到這麼一樁事情,那真叫無緣無故,他一不高興,他把你殺掉。殺還不是一刀把你殺死,叫淩遲處死,就是用刀慢慢的來割,把肉一片一片割下來,一直到你割死,受這麼大的屈辱。忍辱仙人告訴歌利王:我將來成佛第一個來度你。所以在這一次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第一個得度的、證阿羅漢果的,憍陳如尊者,憍陳如尊者的前世就是歌利王。你看忍辱仙人不但不怨恨他,不但不報複他,還很感謝他,我將來成佛頭一個度你。這是正確的。佛不度無緣之人,這個緣有善緣、有惡緣,善緣、惡緣在佛菩薩心目當中平等得度,哪個緣成熟的先度。佛爲了報恩,這是給我們看的,讓我們學習,我們應該這樣學習。殘害沒有比淩遲處死更嚴重的,他能夠接受、能受得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提前成佛了。在賢劫千佛名次排列,釋迦牟尼佛是第五尊佛,名字在彌勒佛之後。因爲歌利王割截身體,忍辱波羅蜜的圓滿,提前了,所以他提前爲第四位成佛。彌勒菩薩呢?彌勒現在是菩薩,將來在釋迦牟尼佛之後他接著成佛,他們兩個位次顛倒了,他提前了。忍辱仙人對他的感激有道理,幫助他提前成就。我們能不能體會這個意思?體會到這個意思,你遇到逆境惡緣,你不會有一點怨恨心,你會有歡喜心。爲什麼?我提前成就的機會到了,他給我的,他來考我,我這一關通過了,沒有怨恨心。

  所以說經上講的,「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這兩句話特別用在現前這個時代。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諸位知道,天災人禍異常的頻繁,居住在地球上的衆生苦不堪言,我們遇到了,多少人在這個環境裏面被淘汰了。真正修行人遇到這個環境,好環境,這是什麼?大考,不是小考,大考。你能關關通過,你不是提前成就了嗎?所以說「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問題我們要以真誠的心待人接物,要以清淨心、平等心、智慧心、慈悲心學諸佛如來永恒不變。無論是在善緣、是在惡緣,是順境還是逆境,決定要保守,真正能做,決定得叁寶威神加持,再困難的難關你也會通過。苦是要受的,應當要受,以苦爲師。現前這個世界上有嚴重災難,經濟的危機現在沒結束,科學家爲我們提出警告,接著會有糧食危機、能源危機,接著還有淡水的危機,麻煩可多了。也很有可能發生嚴重的瘟疫,這是非常恐怖的。人爲的災難,就是第叁次世界大戰,這個東西爆發了,就是佛在經上講的「小叁災」,小叁災是講核武戰爭、生化戰爭,遇到這麼一個環境。對我們修行人來講,我們應該怎麼應對?真正修行人看看四周的環境不對,怎麼辦?加緊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好事。如果不是在這個處境當中,我們把念佛看淡了,不要緊,時間還很長,慢慢來。現在看這個環境不行,不加功夫那就不得了,提醒我們認真念佛,幫助我們早一天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這環境好不好?太好了,千載難逢,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你說人到底是善是惡?很難講,環境也很難講,完全看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心、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應。會,沒有一樣不好,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沒有一個不好,統統好;不會呢?不會,那就沒有好的環境,你就找不到好的。從這上面我們也深深能體會到,佛在經上常常講「境隨心轉」,外面的環境是假的,是善是惡、是順是逆,都是從我們自己心來轉變的。心如果善,逆境也善,惡緣也善;心要不善,善緣也不善,順境也不善。你怎麼能怪外頭?外面沒事,這才是正理。所以這個生忍是講我們的生活環境,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

  第二講「法忍,謂于寒熱風雨饑渴等法,惱害之時,能安能忍,不生瞋恚憂愁」,這個偏重在自然災害這方面。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當年在世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這個非常難得。我常常想,他是個王子出身,我們佛法裏也常說「富貴學道難」,釋迦牟尼佛是貴族,富貴人,他能舍、他能放下,他放下做一個苦行僧,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全部的財産叁衣一缽,一生沒有改變。他做給我們看的,真的是難忍能忍、難行能行。能夠過這樣的生活,什麼災難都沒有。現在世界衛生組織有些科學家提醒我們,他們知道,這是在科學上用數據得來的,地球現在已經有很嚴重的危機。我們常常聽說地球病了,病得很嚴重。爲什麼會有病?是居住在地球上這些人不安分,天天把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破壞,所以地球病了。我們有沒有在破壞地球的工作?我們都說我們沒有,其實都有分。

  佛給我們講,水災第一個因素是什麼?第一個原因是貪婪,貪心是水;火災第一個因素是什麼?瞋恚;風災,像臺風、飓風、龍卷風,因素是什麼?愚癡,貪瞋癡,這叫叁毒煩惱。如果貪瞋癡沒有了,水火風叁個災沒有了,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貪瞋癡?傲慢,貢高傲慢是地震的原因,傲慢是不平,高下不一樣,這就引發地震。在佛法裏面講,外面境界全是我們起心動念把它變現出來的,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如果我們心平氣和,真像佛經上所說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那這個世間什麼災難都沒有。現在大家非常擔心的就是地球氣候的變化,地球溫度不斷在上升,這個影響太大了。特別明顯的是南北極,溫度上升,南北極的冰融化了,高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這問題嚴重。南北極的冰要統統都融化了,科學家告訴我們,海水會上升五十米,沿海的城市全沒有了,全都被淹沒。這個事情科學現在沒法子解決。高山、雪山的積雪融化,許多的江河水源就斷掉。像中國長江、黃河,它養多少人,如果一旦長江、黃河水沒有了,斷了水,中國有十叁億人,我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缺乏水資源,沒有水喝,怎麼辦?五谷雜糧需要水它才能生長,如果沒有水,綠洲就變成沙漠,這才是真正的大災難。

  如果我們要能認識清楚,現在要懂得如何預防、如何來拯救。佛菩薩告訴我們,如果我們都能學釋迦牟尼佛一樣日中一食,生活取簡單,不要貪圖美味,決定不吃衆生肉,跟一切衆生不再結惡緣,化解怨恨,這才是治本的辦法。我們的飲食愈簡單愈好,愈簡單也就愈健康,蔬菜水煮就好了,能吃生菜那更好,不能吃生菜,過一過水就行了,不必去煎炒烹調,用不著。這樣慢慢習慣了,在大災難來的時候,你就容易存活下去。現在就要做,就要把腸胃慢慢的改變過來,能夠適應最惡劣的環境,防患于未然。想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那種生活方式,那對于一切災難沒有恐懼、沒有畏懼,他已經做出好榜樣來給我們看。我們愈想愈有道理,這真正叫做大慈大悲。

  除這兩種忍之外,大乘教裏面還有一種修行法忍,我們修學如果你沒有忍耐,你不能成就。古大德對于一個學人考驗的方法,就是考他能不能忍辱。在《禅林寶訓》裏面,這大概是在五十年前,我講過《禅林寶訓》,是在嘉義靠近阿裏山旁邊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有個禅林寺。他們那個時候剛剛建好,找我去講經,禅林寺,好,我就講《禅林寶訓》。《禅林寶訓》都是故事,裏面有一條,這年數太久了,我也沒有再去看這個書,差不多都忘光了。好在這個書在臺灣流通很廣,隨時都可以能找到,諸位可以翻一翻。我記得有這麼一段故事,一個老和尚看到有個年輕的學生,這個學生會有成就,聰明好學,很難得。可是他考他,用什麼方法?用很惡劣的態度對他,好像是很討厭,很不歡喜,一見面就喝斥他,就罵他、侮辱他。可是這個學生對老和尚非常恭敬,都能夠忍受。有一次老和尚洗腳,把洗腳水潑他一身,潑了之後老和尚走了,他也沒有生氣。最後老和尚發脾氣了,趕走,講經說法的時候不准他來聽。他沒有法子,他不能進講堂,他在教室窗口下面偷聽,始終沒有離開,老和尚心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最後傳法,大家不曉得老和尚法傳給誰,老和尚叫他,門外蹲著那個找來,法傳給他了。原來那麼長的時間,老和尚天天喝斥他是看他忍辱,天天考忍辱,看他能不能通過。最後他通過了,變成老和尚的法子,這個很有道理。如果你不能忍,你什麼都不能成就,你那個成就是浮面的,不踏實,遇到境界你就會隨著境界轉,順境裏面你會起貪戀,逆境裏面你會起怨恨,那你就不能成就。

  所以你們看看《…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二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