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到了。就一切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念了一個多月就好了,好了就再繼續講經,這一關就過去了。到第二年,我遇到甘珠活佛,這也是老朋友,他也是章嘉大師的學生。他把我叫到身邊,我們對他很尊敬,稱他佛爺。他告訴我,他說平常我們在你背後都說你。我說說什麼?說你這個人很聰明,可惜短命,又沒有福報。我說這些可以當面說,不用背後,我自己都知道,我能夠接受,我不會怪別人。他說你這些年來,十幾年講經弘法功德很大,你的命運都改變了,他說你的壽命很長,你的福報很大。在那個時候實在講沒福報,壽命這一關是過來了,但是真的是沒有福報。福報到晚年,我學佛到今年五十八年了,講經教學五十一年,到晚年好像有一點福報,這都是修得來的。
這就是說命運是自己造的,所以命運自己可以改,你只要懂得道理、懂得方法,如理如法你去改變你的命運,是真的不是假的。了凡先生他改過來了,我改過來了,我改過來比他還要殊勝。你看他的壽命五十叁歲,他延壽,他七十四歲走的,延壽二十多年。我這四十五歲,今年八十叁歲,我超過他太多了,無論在哪一方面我都超前,跟他比都超前。在初起步的時候不如他老人家,差太遠了,現在能夠超前,這是什麼?這是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識。我們真正知道自己絕對沒有投機取巧能成就的,自己一定要認真修行,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無畏就是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看到衆生有困難,全心全力幫助他。另外,我們決心采取素食,那就是無畏布施,爲什麼?你不再吃衆生肉,不再跟一切有情衆生結冤仇,這屬于無畏布施。懂得這個道理,能自己獲得健康長壽。所以蚊蟲、螞蟻我們決定不能夠殺害牠,牠來幹擾我們,在我們身上叮一口,那是什麼?牠是來吃飯的。我們樂意,歡歡喜喜供養牠一餐,吃飽了牠就走了。如果不願意給牠,把牠趕走就好了,不可以殺牠,牠沒有死罪。要有憐憫一切衆生的心,決定不能跟一切衆生結冤仇。這是講叁種布施。
第二,法布施,「謂從諸佛及善知識,聞說世間出世間善法,以清淨心轉爲他說」。我們自己學習到的,歡歡喜喜教別人,勸導別人。這裏頭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你自己真做到,別人就相信,你自己沒有做到,別人不相信。世出世間法都是一樣的,先修自己,然後就影響別人。我學佛受章嘉大師的教導,那個時候我沒有出家,他勸我出家,所以我出家的路子是他老人家替我選擇的,選擇得好,我很感激他。出家,他教我要學釋迦牟尼佛,所以我讀釋迦牟尼佛的傳記,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自己沒有道場,一生不建道場。他有福報,他不像我沒有福報,想建道場沒有能力,也沒有護法幫助,釋迦牟尼佛有,他自己的老家是皇族,要建道場是太容易了。以後講經說法,皈依的弟子裏面有十六大國王,那都是大富長者,很多,所以世尊要想建個道場是輕而易舉的。但是他沒有這麼做,給後人留下一個很好的榜樣,真正能放下,徹底放下,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我雖然一生沒有道場,可是福報好像比釋迦牟尼佛要大一點,他在樹林裏面住,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我每天住的房子還都不錯。大概是五十歲以後,在生活方面還都有人照顧,無論到哪個地方都有當地的同修居士們照顧。這些確實都要靠自己認真努力的修學,所以這一生當中全心全力都用在經教上。
老師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放下幫助你看破,你爲什麼看不破?因爲你放不下。所以初學,六道凡夫初學從哪裏做起?從放下做起,你能放下你就心清淨,你就能看破,看破之後幫助你再放下。所以這是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這兩個方法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到等覺菩薩還要放下,放下什麼?最後一品生相無明,那個放下了,他就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是佛門裏面真修行的秘訣。我很幸運,跟老師頭一天見面他就傳給我,我是似懂非懂。我向他老人家請教,看破、放下好像懂得一點意思,從哪裏下手?他就告訴我布施,叁種布施。決定不能吝法,學的東西要喜歡講給別人聽,喜歡教導別人,更重要的是給別人做個好樣,學爲人師,行爲世範。
大乘教裏面還有第叁種,無畏布施。我們念《普門品》,經上都說觀世音菩薩是施無畏者,菩薩裏面布施無畏是最究竟最圓滿的,他救苦救難。連《無量壽經》上都告訴我們,我們學佛的,特別修淨土的同學,遇到嚴重的災難,這時候可以一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都能夠得解脫,這是世尊在佛經裏教給我們的。我們現在在現前的社會,真的是有很多災難,尤其是從網絡、從媒體傳過來的,現在流行的瘟疫新流感,這些瘟疫都非常嚴重。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信息,說這個病毒現在還沒有疫苗來治療,得這種病的話死亡率很高,他們很怕大規模的爆發,成爲全球的災難,大災難,希望大家要慎重去提防。我們學佛的人,真正最好防禦的方法就是念佛。我們對佛要有信心,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常住在清淨心上,就不會感染。縱然感染,也一點恐懼都沒有,念阿彌陀佛,或念觀世音菩薩,我想二、叁天就好了,就沒事,不要恐怖。
其實我也常常講,很多的病痛,人死了很可憐,不是病把他病死的,是他嚇死的。譬如癌症,癌症是很普通的,人家一聽得癌症,他就害怕了,被癌嚇死的,被病嚇死的總要占百分之八、九十。所以病並不可怕,這個道理不可以不懂。最近日本江本勝博士在高雄做了一場講演,講他這十幾年做的水實驗,我還勸一些同學去聽他的課。水是礦物,它懂得人心,我們以善心對這個水,水實驗的結晶非常漂亮,非常美;我們以不善的心對它,它的反應就很醜陋。你懂得這個道理你就曉得,我們用清淨心、用善心,來對待我們身體裏面疾病的這些細胞,它就會轉變好,它自然會變好。我們的心情如果是很不善,我們的好細胞都會變成病毒的細胞,這個道理要懂。所以中國古老的中醫說,一切病的病根,根源是什麼?就兩個字,一個是氣,一個是火。氣就是什麼?生氣,上火,這是所有疾病的根源。如果你不生氣、不上火,縱然得病,也二、叁天就好了,沒事!所以不要害怕、不要著急,千萬不要生氣,不怨天尤人。如果遇到災難,我們誠心誠意忏除業障,忏悔業障,斷惡修善,我們常講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什麼病都沒有,這是很重要的方法。這種方法,我們常常講給別人聽,我們自己這樣做,也是無畏布施。不可以吃衆生肉,如果說不吃衆生肉對自己身體健康有問題,我可以現身給諸位做個好樣子。我二十六歲學佛就開始吃素,到今年已經吃了五十八年,我不生病,這就是好樣子放在此地。素食才真正的健康,何必要去吃衆生肉,要跟衆生結冤仇?有人告訴我,但是這個話也不好講,講了什麼?人家說你搞迷信。這人告訴我什麼信息?就是瘟疫,這些瘟疫是那些受害的衆生來報仇的。所以他就告訴我,他說你不會受感染?爲什麼?你跟衆生沒有結冤仇。我們早就采取素食,不吃衆生肉了,而且常常放生,愛護衆生,衆生跟我們沒有冤仇。這是來報仇的!缺少慈悲心的人應當要注意了,容易受感染。所以布施非常重要,我們要財富,就要修財布施;要聰明智慧,要懂得修法布施,無論是世法、是佛法,歡歡喜喜的教給別人;要希望自己健康長壽,要懂得修無畏布施。布施裏面,有很多它是一種布施這叁個意思都具足,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第二,「屍羅」,這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性善」,「謂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放逸就是很隨便,不自放逸就是事情樣樣都很認真、很謹慎,據這個意思來翻譯,翻譯屍羅。「正翻止得」,止得的意思是「止惡得善」,這個從字面上來翻譯,前面是從意思上來翻譯。止惡得善,這就把戒的精神、義趣跟我們說出來了。下面說「又翻爲戒」,現在實在講,我們用戒的地方用得最多,「謂戒能防止身口所作之惡也」。戒律,你嚴格的守持,它能幫助你身不造業、口不造業。身,我們在十戒裏面,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都是屬于身,你能夠守的時候,身不造這叁種重業。口,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你口就善了。十戒這是基本的戒律,這是最重的大戒,所以戒能夠防非止惡。在佛法裏面講到戒律,常常給我們講叁聚淨戒。第一種是「攝律儀戒」,就是有條文的,《大藏經》裏面的律藏,有明文規定的。最普遍的,特別是教導初學,叫叁皈五戒,所以五戒是所有一切戒律的根本。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在家出家都把殺盜淫妄定爲四重戒,這是普遍的,這些都是屬于律。儀是威儀,也就是我們行住坐臥都要給社會大衆做個好榜樣,不好的形象,世尊也一條一條的爲我們製定出來,要我們必須要遵守。威儀就像什麼?像我們現在所說的《弟子規》,規矩,一舉一動都有個規矩,《弟子規》是屬于威儀。
講到這個地方,世尊告訴我們,在中國,古聖先賢也教導我們,如果沒有戒律,佛法就沒有了。佛的這些經典變成學術,變成佛學,是世間一種學問去研究,與我們自己的生活、言行不相關,佛法就滅了。滅了不是沒有佛經,是沒有人依教奉行,沒有人持戒,佛法就沒有了。禮要是沒有了,儒就沒有了,儒代表我們中國五千年傳統的文化。儒書有沒有?有!現在在臺灣,尤其這些年來,商務印書館印的《四庫全書》,世界書局印的《四庫荟要》,《大藏經》在臺灣也很流行,印過很多次,都有。也是把它當作學問去研究,學校去研究這個東西,與我們日常思想、言行沒有關系,脫節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沒有了,拔掉了,所以造成社會動亂,造成無量無邊無數的沖突,根本的原因在此地,我們不能不知道。
我們覺悟,我們明白了,真正明了,真正覺悟,就要立志,就要發心,續佛慧命,這是真正護持如來正法。別人不做,從我做,我要真幹。從哪裏幹起…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二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