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到,我相信後人會有人去做,我們做一個宗派的,咱們淨土宗,淨土宗的經論不多,選個十種、二十種,經只有五經一論,祖師大德的注疏很多,我們選個幾種,有志一同大家一起來學習。我們相信這個方法好,這個方法一定會有好的效果。
我們看今天念的文,『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我上面講的這些話,就是「真流之行」,你才能契入真實,真實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叫做明心見性。你看,釋迦牟尼佛見性,講一部《華嚴經》,自性是什麼樣子給我們說出來;惠能大師明心見性,跟我們講了五句;賢首國師見性,講一句「自性清淨圓明體」。這一句裏頭,自性清淨跟能大師的頭一句完全一樣,「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後面他講了叁個字「圓、明、體」,圓是圓滿,一點沒有欠缺,明是智慧光明,體是本體,能生萬法。能大師講五句,他說一句,一句就是五句,五句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濃縮成一句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一句就講完。我們如何能回歸到自性?還源,妄盡還源,還源就是回歸到自性,那就是大乘教裏面所說的究竟圓滿的佛果,還在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之上。就是這個自性清淨圓明體,你動了一念,這一念是妄念,起了個妄念,這個圓明體就産生變化,就變出依正莊嚴,依報跟正報,依正莊嚴。這個依正莊嚴,諸位要曉得,這個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因爲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只是起心動念。
爲什麼會有分別執著?世尊在楞嚴會上講到「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這個無明是枝末無明,這個不是根本無明,是十二因緣裏的無明。你爲什麼會有分別執著?是你自性裏有見聞覺知,那是真性裏頭有的,見聞覺知裏面有要見、要聞,有這麼一個妄念在裏面,它就産生變化,就變成什麼?變成分別執著,那就演變爲十法界,再變爲六道輪回,愈變愈複雜。不管怎麼變法,變得再複雜,不離自性,這不好懂。所以我想到我小時候玩的萬花筒,我這裏還有一個做道具,這是個萬花筒,你們看這裏面叁塊玻璃片,大概有個十幾、二十片碎片不同顔色的。我們只要一轉,轉是動,只要動,裏面的圖案千變萬化,你轉一個星期,一天到晚不停的轉,不會有兩個相同的,就這麼個道理。十法界依正莊嚴,那個範圍太大,我們就看現前我們地球上社會的變化,包括自然環境,不就像萬花筒一樣嗎?你不動它就不變。所以我們的心能夠修清淨心,不要妄動,這個社會上很多的天災人禍都沒有了。天災人禍從哪裏來的?首先是我們的心動,然後才是言語,我們所有一切錯誤的造作破壞了自然生態,在佛法裏講破壞了自性的功德,造成反常的現象,這個責任不在外面在自己。所以我們的行要真,與真相應,真是什麼?真性,與真性相應的行都是善的。
中國人的老祖宗,千萬年之前,雖然那個時候沒有文字,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懂得天道,他們這裏頭有不少也都是明心見性的人,所以告訴我們人性本善。後人編的《叁字經》,把這個編在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這個善就是賢首國師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它是圓滿的,它沒有絲毫欠缺,它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一切衆生平等平等沒有差別,所以從自性上講是一不是二,真的是一體。可是第二句它就講變化,「性相近,習相遠」,自性是一樣,相近是相同的;習性不一樣,習性是什麼?染汙了。古人常講「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也就是說你的生活環境有關系,你跟善人在一起就變成善,跟惡人在一起你就學了惡,你不能不受環境的熏染。在中國古代的社會,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接觸到的,善的這一面多,古人教給我們「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什麼?這是性德,這是自性裏頭本來有的。在家裏面父母教、老人教,在學校裏面老師教,在社會上有許多賢達的人他們都表現給我們看,所以無論在你的思想、言行都受了他的熏習,這是善。
現在的社會,現在的社會天下大亂,《孝經》裏有一句話,你要真正懂得就知道現在社會爲什麼會亂,這句話是這麼說的,「要君者無上」,這意思怎麼說?我們對于長輩,它是特別對于你的領導,你在公司做工作的時候,你對老板不尊重,沒瞧得起他,沒有尊重他,甚至于還要種種手段去威脅他,就是目無尊長。第二句說「非聖人者無法」,法是什麼?法是規矩、法則。非是什麼?否定聖賢,對于聖賢的教誨不相信,打倒孔家店,我們就變成真叫無法無天,把這些與自性相應的規矩全都破壞掉。第叁個說「不孝父母者無親」,親是什麼?親愛,你的愛心沒有了,你對父母都不孝,你的愛心沒有了。後頭說「此天下大亂之道也」,如果這個社會上有這叁樁事情,這個社會一定是混亂,一定是亂世,你看我們現在是不是這樣的?不孝父母,不尊重聖賢,不服從領導,天下亂了。爲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那看現在社會是怎麼教人的,現在可以說普遍全民教育,人人都在接受,而且接受的時間很長,一天都不放過的是什麼?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你們天天都要看的。這裏面東西講的是什麼?你天天在學這個,不全都學壞了!
我記得大概四十年前,我住在臺北,我那個時候跟方先生。政府在那個時候提倡複興中華文化,我記得教育部有叁位官員去拜訪方東美先生,那一天正好我在方老師家裏,就碰到了。他們向方老師請教,政府提倡複興中華文化應該怎麼做法?方老師聽到這個提問,態度非常嚴肅,沈默了幾分鍾,很嚴肅的告訴這幾個官員,他說「如果要想真正的複興中國傳統文化,首先臺灣的電視臺要關閉,報紙要停刊,雜志要停刊,還有電臺也統統要關閉。」這幾個官員聽了之後說不出話來,「老師,這個不行,做不到!」方老師就說「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華傳統文化,只要有這些東西在,複興是口號,做不到。」現在,好在方老師過世也有叁十年了,這個叁十年他也沒見到,如果他要活在世間,恐怕他會氣死!社會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再往下變,那就是東西方有很多古老的預言說這個世界要毀滅。世界毀滅不是自然的,是人爲的,人不學好!完全違背了「真流之行」,違背了自性、違背了性德,才會變成這個樣子。就是連一些修行人都不能避免,我們冷靜的去思惟、去觀察,不要看外面,看自己,自己還有沒有喜怒哀樂?還有沒有自私自利?還有沒有貪瞋癡慢?如果還有,就不是真流之行,所以你不能證真。念佛人的往生是真往生還是假往生?你不知道,你看到很多瑞相,瑞相很多是假的不是真的。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看到很多往生的人留下的舍利、舍利花,是很好看,可是舍利花放了半年,舍利花散了,散掉了,這就不是真的。舍利呢?我們拿來用手用力捏一捏它就碎了,這不是真的,這是假的。真的舍利花像琉璃一樣、像水晶一樣,不會壞;真的舍利你拿鐵錘敲,鐵錘會敲凹了,它不會受一點損失,那是真的。我在香港聽說,倓虛法師的舍利是真的,英國人拿去做試驗,用鐵錘去敲,真的,鐵錘敲凹了,舍利沒有一點損失,這外國人很佩服。所以說現在這個時代,什麼東西都有仿冒的,往生舍利花、舍利都有仿冒的,真的!他爲什麼會有這個東西?仿冒作假,很不可思議。所以我們要是離開經教,說不受外面社會影響,那是什麼人?那是佛菩薩再來的,那聖人不是凡人,凡人決定做不到。做不到怎麼辦?我從學佛聞佛法到今天五十八年,講經教學也五十一年,我還沒有被社會染汙,靠什麼?靠天天講經。不是講給別人聽,講給我自己聽,別人是旁聽;天天讀經,天天學教,不離開經本就沒有離開佛菩薩。所以方老師以前給我的提示,這些電視、電影、報章雜志都是染汙,嚴重的染汙,我大概至少有四十五年沒看過電視,對于這些染汙一律拒絕,我不能叫它停刊,但是我有權利不看你東西。不但連這些東西不看,也有不少同學知道,現代有很多的書籍我都不看,我看古書。
有人問我,現代有很多著作你爲什麼不看?我給他做個比喻說,古人的書能夠流傳到現在,總是幾千年,千百年,經過多少人看過,都是好的、沒有問題的才能傳得下來;現在人的東西還沒有經過考驗,我也不是聖人,不知道他的東西是好是壞,還是不接觸的比較好。因爲古時候印刷術非常困難,古書是木刻版本雕的,很費事,成本非常高!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訪問南京金陵刻經處,因爲它那裏還有木刻版的經書,我去參觀。刻版很辛苦,一個字一個字刻,印刷也很辛苦,還是老的方式,用松煙塗在版上一張紙放下去,輕輕的把它按定好,一張一張的印,一個工人一天很勤奮,大概可以做叁本書,你就曉得那個辛苦。不像現在完全用機器,用照相影印太方便,所以它成本低。古時候書籍要傳下來的話,不是真正好的東西,誰肯花錢、花這麼多力氣來替你流傳!所以能流傳下來的,都是有價值,多少人看過的,認爲東西是好的。我們不是專家、不是學者,不懂得這些考據,我們就從這些經驗提供我們這些數據,我們如何選擇,選擇古人的東西。跟古人學習沒錯!
回過頭來再看現實的時候,我們了解現在社會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我們就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動,我不動;它亂,我不亂,我們就得受用。雖然我們沒有能夠證悟,但是我們對佛所講的這些逐漸逐漸明白了,這在佛法裏面叫解悟。解悟到證悟差一個環節,這個環節是什麼?放下,真正放下,你就契入。放下什麼?總的綱領來說,放下妄想,妄想是起心動念,放下分別,放下執著。對于今天社會這個亂象不能起心動念,不能分別執著,你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就錯了。無論社會怎麼變,人怎麼樣學壞,我們如何看待?要用普賢菩薩的教誨來看待,「禮敬諸佛」。縱然他做了五逆十惡,我們對他還是要尊重,還是要尊敬,爲什麼?他有佛性,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他爲什麼會幹…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二十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