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前行念誦儀軌·開顯解脫道略釋▪P8

  ..續本文上一頁,一定是相應積集了如是苦樂之因,否則無法感果。在凡夫的相續中,有各種各樣的善業與不善業,不論是誰,假若造業就一定要成熟,一經造下決定不會虛耗亡失。成熟的方式爲:①重業先成熟,輕業後成熟;②如果輕業與重業相互平等時,在臨命終時,什麼業現前,什麼業就應先成熟(或有釋雲:如業力相等,則視有情臨終一念注于何業,則何業先熟。);③如果此時輕重業還是相互平等,則什麼業增上多串習,什麼業就先成熟(或:如臨命終時兩念並陳,則視念何業力強,則何業先熟。);④如果此時業還是互相平等,何業最先作,則最先作的業最先應當成熟。(或:如兩念力同,則視何業先作,則何業先熟。)如博多瓦格西說:此中道理猶如兩人在渡口爭著上船,身力強者先上,這和①相同;如果兩人身力相當,則看船離何人爲近,則何人先上,這和②相同;如果船離兩人一樣遠近,則看船夫和何人熟悉,則何人先上,此如③;如果兩人和船夫同樣熟悉,則看誰先開口,則何人先上,此如④。內心確定了業果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的道理,依理類推,了知今生與往昔造了很多善惡業,此業作已一定不會虛耗,必然會成熟于自己的身心之上,偶一思維叁惡趣苦,令人毛骨悚然,冷汗直流,怖畏橫生,想想將來肯定要感如是之果,豈有懈怠、放逸之暇?唯有依靠業果成熟之理,在今生中精勤修持佛法,令善法之業成爲重業,成爲先成熟之業,到臨終時自然乘此重善往生清淨刹土,證悟空性,得到不退果位,雖前已造惡業,彼時亦無畏懼,潇灑的可以對待善惡業果。

  于此無欺因果正道中,

  顯現一切輪涅之諸法,

  雖知自作定熟于自身,

  我等無力如法作取舍。

  以小乘教法爲例:衆生相續中的煩惱與業障爲集谛,相續中的種種痛苦爲苦谛,爲追求解脫而發起強烈的出離心進入五道的修行爲道谛,究竟獲得無我涅槃果爲滅谛。在輪回法之中,集谛爲因,苦谛爲果;于涅槃法之中,道谛爲因,滅谛爲果。故爾,于此無有任何欺惑的因果正道之中,有情依靠相續中煩惱業障爲集業之因,在相續中感受痛苦之苦果;希求解脫者依靠強烈出離心修持五道爲道業之因,究竟獲得無我涅槃爲滅谛妙果。凡是顯現的一切輪回與涅槃之諸法,悉皆唯一遵循無亂無雜的因果法則。凡夫修行者,因在無始輪回當中,被惡業習氣所熏誘,在今生中雖然值遇了大恩上師叁寶,並且了知自己所作的一切善惡業決定要成熟于自己的身上,但我等被惡業力牽引的普通衆生,無力如法依照佛經論典中所說的教言作無誤的取舍,象我這樣惡劣的人,現在還在不斷生起各種各樣的惡分別念,還在做著各種各樣不淨的行爲,說著各種各樣罪業之語,這實在讓人慚愧,如果把這些曝光在一切凡聖之前,我會羞愧得無地自容。凡夫無神通者不知我的罪行,聖者上師叁寶又未披露我的醜容,我還能裝模作樣,表面叁門清淨,自相續卻隨時隨地與惡業同流合汙。有時偶生相似正知正念,惡相續馬上找借口說:我現在是個凡夫,那些善行都是聖人的事情。于是乎不論大小惡業,不行遮止,大小善業,不令成辦。思維了我現前被惡習束縛,不知取舍因果,好象貧乞好不容易獲得了一個如意寶,自己卻被大盜捆縛,丟了無價之寶一樣,內心極欲解縛,迫切尋回如意寶之心難以言喻。同理,內心對業果取舍生起如是之想,相續中猛烈希求無誤取舍因果之心也會自然生起。心心念念之中,自己悉會反省所造之業,精勤取舍善惡之業,縱遇命難亦不願造微細之罪行,乃至于夢中亦自守護,不願遠離正知而行持善業。或者思維,我如欠了很多債務的人一樣,被債務所圍,無力償還,而債主逼的又很緊,此時脫離困境之心極爲強烈。如是我今生前世所作之大小惡業,都潛伏在我的周圍,隨時隨處都准備討還業債,只是因緣時機還未成熟,迨至該真正還債之時,我是無力抵擋的,唯一能救我出輪回困境的方法,即是祈求上師叁寶加持,令我無誤取舍因果,修持解脫勝道,除此之外再無他法可行。

  總集叁寶上師悲眼視,

  能作善惡取舍求加持。

  具有一切德相之總集叁寶上師,不論是大悲心或是意傳等不可思議加持力,皆與十方諸佛相同,凡是與之結上善緣者,則有緣即生成就,結上惡緣者,亦會因此而斷絕輪回的根本。如是具足一切功德的上師,恒時以大悲慈眼注視著吾等一切有緣弟子。我等因無明束縛,唯有依仗上師加持,內心相續方能作善惡取舍,因此因果不虛之修法定解,于自相續未生起穩固之前,我應誠心祈求上師加持,令我速入因果正見之中。

  第叁修法竟

  如是在數日之中,反複修習業果不虛之引導,內心誠信因果,隨時隨處乃至微細因果亦慎重取舍,使自己的相續能安住于善法和正道中,調順自心,精進修持正法。生起如理取舍業果之心的界限當如米拉日巴尊者,他前半生依咒力造了極大罪業,心想必墮地獄無疑,後來依止上師勤修佛法,最終超出了業的邊際,獲得了解脫。所以當觀自心,看看自己在怨敵強迫威脅下,親友柔順蜜語勸誘下,會不會昧心去作惡業,如果自己能經受住考驗,自相續中生起了象尊者一樣誠信業果之心以後,便可繼續下一引導之修習。

  

  第四引導 輪回過患

  修此引導時,加行如前,正行應先串修前叁引導一遍,然後著重念誦及數數修習本引導之要義,且以觀察、輪番、安置修而入于實際修持,于後行時串修一遍後後引導之義,繼之回向善根,在一切時處,威儀嚴謹、都攝六根、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覺寤瑜伽等,具足初中後叁殊勝而實修。

  具足衆多難忍之苦痛

  總觀叁界輪回,具足衆多難忍之苦痛,憶昔漂流輪回之時,不止一生一世墮入地獄中,諸如複活地獄、黑繩地獄、衆合地獄、號叫地獄、大號叫地獄、燒熱地獄、極熱地獄、無間地獄之八熱地獄,及無間地獄四面的煻煨坑、屍糞泥、利刃原、劍葉林、鐵柱山、無灘河等地獄處,我都曾逐一感受過無邊的痛苦,在火舌熾熱的界域內,被獄火燒焦的身體無法計量,所受的苦痛難以言喻;在疱生地獄、疱裂地獄、緊牙地獄、啊秋秋地獄、臛臛婆地獄、裂如青蓮花地獄、裂如蓮花地獄、裂如大蓮花地獄之八寒獄及孤獨地獄處,感受了寒冰凍裂及其余無量諸苦;在往昔吾亦曾轉生爲外障餓鬼、內障餓鬼、特障餓鬼等隱住餓鬼,及轉生于空遊餓鬼中,亦曾感受了無邊饑渴苦、怖畏苦、寒熱苦等;在過去世中我也曾投生于海居傍生及散居傍生中,感受過無數次強弱互啖苦、愚癡苦、寒熱苦、饑渴苦、役使苦、剝皮斷命等苦;在往昔我也曾經轉生過人身,爲了貪求欲妙、護持親朋、降伏怨敵等,斷過無數頭及手足肢節等……但是,這些無數生生死死中我所感受過的一切苦早已忘記了,真是悲慘。如今我已知道苦果之因,自己無論轉生于叁惡趣中的哪個地方,都要感受猛烈、漫長、難忍的無邊痛苦,是故在今生中,不應貪圖現世八法,喜樂惡業,心應安住于解脫正法之中,迫切厭離叁界,精勤行持善法。如米拉日巴尊者說:“我之所以要修行,一是因爲我害怕叁惡趣之苦;二是因爲看見輪回就象活人跳入火坑一樣害怕,一切世間八法,對我就象病人怕吐出來的臭食一樣令我惡心;叁是因爲上師的教誡是:舍棄世間八法和散亂,不顧衣食與別人的議論,要住于無人的深山中,棄絕一切今生的希望精進修行。”

  彼現安樂欺意無常衆

  一切有漏五蘊痛苦因

  叁界輪回猶處火坑中

  我等不知如是尚貪世

  在諸世俗法中,好似有種種安樂,但是彼等種種顯現的安樂,皆是具有欺騙性的,修行者只要詳細抉擇觀察輪回安樂的大致意義,不難發現安樂是無常的,此者好比有人在極熱天時,患了熱瘡,若在瘡上灑些冷水,仿佛可以生起很多安樂,同樣在生死輪回中的所有樂受,壞滅時還起衆苦。又好比一人走了很遠的路,全身疲累,若偶爾小坐,便生樂受,然若久坐,又會生起坐苦。所以一切有漏五蘊並非安樂的本性,悉爲痛苦之因,如色界欲界以五蘊假合而有身體,無色界無身,卻有受想行識四蘊,此叁界皆有其各自相應的苦依,不僅叁惡趣爲痛苦的本性,善趣亦是沒有常住的安樂。在人間有變苦、苦苦、行苦叁根本苦及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不欲會、求不得等八分支苦;阿修羅有戰爭度日、被天殺害之苦;諸天人中,不論欲、色、無色界雖有安樂,但苦性未除,終將墮落,重將感受輪回苦痛。

  如是六道之中,善趣與惡趣的衆生,都離不開苦性,叁界輪回猶處火坑之中,上至無色界下至金剛地獄,無有少許安樂,然而我等卻迷執現世虛假的安樂,不知輪回即苦,性本如是,尚貪求有漏的現世安樂。思維了輪回過患,知道今生世間的一切瑣事與虛假的安樂,最終將導致現在與未來無法從輪回痛苦中解脫。看透了現世的父母親友、財富妻兒、美名權勢等,修行人對一切世間所謂的安樂,會如抛棄不淨鼻涕一樣,無有貪愛,少欲知足,不懈怠而修持正法。

  複次思維在今生之中,不要說燒焦身體之苦,即便僅是一個小小火星觸身,我亦甚感難忍;不要說長年累月忍受饑渴之苦,僅是半日之中受少許饑渴亦甚難忍;不要說長久忍受被役使被啖食之苦,僅是一時拔一根頭發之苦,亦甚難忍。吾今若被今世虛假的安樂沖昏了頭腦,則不用說來世的痛苦,即使今生的小苦亦難堪忍;爲什麼不保持清醒的頭腦,以今生自身難忍之小苦類推,來了知他世輪回諸苦?所以解脫輪回的唯一出路只有發起出離心,舍棄現世安樂。要牢記:出離心是解脫輪回的根本。

  總集叁寶上師悲眼視,

  生起出離意樂求加持。

  總集叁寶上師是生生世世的皈依處,亦是開示取舍的勝妙導師,他能救度我等衆生脫離輪回苦海,能息滅一切熾熱的煩惱業障。如論雲:“慈如父母,對無邊際的一切衆生無有親疏愛憎,平等慈愛;悲如河流,對無邊際的衆生生起廣…

《前行念誦儀軌·開顯解脫道略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紀律教誡甘露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