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住輪番淨心法▪P9

  ..續本文上一頁

  相應盡力以慧觀,次第明觀而思惟。

  總而言之,一切造作之有漏法,其本性都是遷變無常的,而且每一個都可分析割離成不同的諸多異體。依靠自己的智慧盡力作相應的觀察,令所緣境的異體無常之性質明清朗然觀于意前,深深思維。

  諸行無常是遷變性,壞滅性,經中以生動形象的比喻予以說明,當谛深思。如《出曜經》雲:”所行非常爲磨滅法,不可恃怙,變易不住。所行非常,謂失衰法,夫辄生死,此滅爲樂。常者皆盡,高者易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譬如陶家,埏埴作瓶,一切要壞,人命亦然,猶如張綜,以杼投織,漸盡其縷,人命如是,猶如死囚,將詣都市,動向死道,人命如是,如河馳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返,咄嗟老至,色變作耄,少見如意,老見蹈藉。“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菩薩谛觀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風大。譬如屠牛市,以刀殺牛分作四分,作四分已,觀此四分,菩薩種種方便觀身四大,身不可得。觀身時只見從足至頂薄皮包裹,種種不淨充滿身中,身中有毛、發、爪、齒、薄皮、厚皮、筋、肉、骨髓、脾、腎、心、肝、肺、小腸、大腸、胃、胞、屎、尿、垢、汗、涕、淚、唾、膿、血、黃、白、痰、陰、肪、脂、腦、膜,譬如田夫倉中隔盛雜谷,充滿種種稻麻、黍、栗、豆、麥。明眼之人可開倉即知是麻、是黍、是稻、是栗、是麥、是豆。分別悉知,菩薩亦如是觀此身種種不淨所成,知此身如草木瓦礫一樣,外界四大變爲飯食充實體內,堅者是地,濕者是水,熱者是火,動者是風,所謂身就是這四大組合而成。

  對此無常性異體性的有漏法以自己的智慧,一一詳細鮮明的觀察,切忌籠統顸,浮光掠影。若能詳觀,則見聞覺觸輪回中的一切法時,內心油然感傷,對輪回生起極大的厭煩心,並希求出離。此時無須刻意用功觀察而自然了知彼等爲無常異體之性時,則可安住。否則,若沒有觀察的定解,而欲安住,那安住什麼?所以,詳細明觀特別重要。最後如船至海中無須人力物工自然地運行,那時修法會左右逢源,遊刃有余。

  于異體與無常修法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思維、修習後,開示安住修法。

  己五、安住修習上述法義:

  何時所貪蘊聚境,現見猶如閃電雲,

  與水泡般搖動性,至此意念之相續,

  未散之際思此理。

  何時能現見所貪著愛樂的自、他蘊聚之身,如疾逝飛動的閃電,又如虛無飄渺的遊雲,或者好似波浪鼓動而生的水泡般,都在不停晃動飄搖,此定解在相續未散失之際,當安住而修。

  有些人疑惑不解的問:本來諸法就是無常的,觀與不觀又有何差別?答曰:此若非大解脫之人,則誠爲愚鈍。誠然,所知法皆爲無常,觀與不觀其性無別,然衆生因妄執爲常而受苦樂,故以理作觀可改變此堅固的顛倒分別,而趨入解脫道中。這種人執理廢事,或執本性理體舍棄修行改造,是大邪見、大無明所障蔽。

  丁叁(觀修輪回痛苦)分叁:觀修衆生叁根本苦、了知五蘊是一切痛苦與過患的來源、安住修習痛苦。

  戊一、觀修衆生叁根本苦:

  複次衆多聚爲蘊,各蘊每一刹那間,

  皆爲痛苦之本性。

  由諸多不同零散部分組成的五蘊身心,各蘊均刹那不住的遷流變化,且此變化的每一刹那之間無非痛苦的本性。

  五蘊是業障的産物,是生住滅的有漏法,所以決定其必然以痛苦爲本性。如《中觀四百論》雲:”故說凡無常,一切皆是苦。“一切有漏法都包含在苦谛中,或是苦的因,或爲苦的緣,或成苦的果。五蘊身心都是集谛中的業惑煩惱、顛倒妄想的産物。故此業障漏法若有安樂,那麼必然是因果錯亂,猶如欲榨沙得油一樣荒唐無稽。從十二因緣也不難推出從無明生出五蘊身心,以愛取煩惱造作諸業,而墮于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中不得終了,此下逐一分析。

  經中開示此身過患很多,恒時給衆生帶來煩惱與痛苦,因之造惡墮落,所以此身實在比怨家敵匪、毒蛇猛獸還可怕。所以得到解脫的阿羅漢也對身體特別厭煩而急切的趨入灰身泯智的涅槃。如古人雲:吾之所以痛苦,是因爲我有身的牽累,我若無身雲何受苦!地獄的衆生在熾熱的鐵地上,皮焦肉爛,節節支解,鐵杵鐵輪碎骨粉身,兩山夾擠,熱鐵纏身,烊銅灌口,下油鍋、入鐵水,鐵槍穿刺,種種刑罰,無邊苦痛都由身體産生,所以地獄的衆生好死厭生。

  餓鬼衆生口如針眼,腹如山丘,肢如茅草,五千年乃至多劫不聞水漿飯食之名,或縱能見聞無法飲用,或縱能食用變爲火焰焚燒五髒。或爲尋覓飲食而艱難挪動柔弱無力的肢體,曆盡艱辛而一無所獲,受盡苦難致使身心憔悴而空無所得……這一切一切的痛苦都從身體所産生。

  再看旁生,盡其一生駝負運載,恒遭鞭撻,倍受摧殘,到頭來仍無法逃脫被剝皮、拔毛、無情宰殺的命運。

  非人,由不耐天人之恣情五欲而生嫉惱,爭討厮殺,致使肢斷體傷,血流成河。

  天人因放逸無度,待五衰相現前時,觀知後世受苦無邊而惶恐萬分,體如熱沙上的魚身,坐立難安。

  同樣每個人呱呱落地之時,沖口而出的便是一聲”苦啊!“爲什麼叫苦呢?因爲業報之身忍受不了刺痛,嬰兒剛生下時皮肉細嫩,被父母的手、衣服及寒熱氣所觸及時,極端難以忍受。但別喊的早了,這才是痛苦的開始,後面依靠此身將感受無盡的痛苦。

  此身如製造痛苦的機器一樣,所得到的安樂也是依靠其它受用物所産生,如衣服、飲食、房屋、住宅、車乘等。所以我們爲什麼珍重愛惜此身呢?如聖天菩薩在《中觀四百論》中雲:”人苦從身生,安樂由它起,身是衆苦器,雲何重此身?“爲了營辦滋生之具,一生忙碌奔波,造十不善業。怨敵若真誠相待也會被感化,從此永不爲害,但此身種種將養卻不思圖報。爲了它我造下種種惡業,但它卻棄我而不顧,色力衰減,氣力頹廢,乏弱無力,最終成一堆不淨亂肉僵屍。耗盡畢生精力,所得下場不過如此,剩下我無依無靠,孤獨淒涼,慘兮兮的步向黃泉幽途,下世它所造下的叁塗惡果由我償還,每一思及,悲從中來。

  我很倒黴降生在這八苦交煎的五濁惡世,但衆生心中卻很真切希望得到幸福快樂,避免無端的憂惱苦楚,但不幸的是與這苦根苦苗苦果的身體結下了不解之”怨“,離也離不得,舍又舍不掉。怪我太傻,總希望盡我所有的一切都供養奉獻給它,希冀從中能獲得安樂,然而我這樣的錯誤想法注定了這一生多災多難,痛苦不堪。所以聖天菩薩明確的告誡我們,此身無論如何享受、愛護都永遠無法超越和改變痛苦的本性。比如無論以何方法也無法將黑炭洗白,或者如俗語所說”雞孵鴨子枉費力“。所以希望身體改造成安樂的本性永無可能。

  有人會想,當自己飛黃騰達之時,意氣昂揚,著華衣麗服,吃美味珍馐,住金壁輝煌的高樓大廈,乘坐名牌高級轎車……其中不也樂趣無窮嗎?但莫忘了此身如惡劣仆人般無法滿足,寒也不行,熱也受不了,饑也不行,飽也難受,坐久不行,站久不行,行久也不行,臥久還不行。百般討好,它卻無厭。將它養得白胖柔嫩,但當蜂蜇蟲咬、風吹日曬、荊棘劃刺,略蹭一下皮破血出,如毒蛇般不能觸動,稍動即生大苦,曆盡千辛萬苦所得安樂極爲稀少,不樂的苦受卻接踵而至。

  大地上無論尊貴卑賤的人,日日都被身苦所害,安樂有如旅客,暫作停駐,馬上遠走。痛苦卻如惡劣的主人常時相伴,在人的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它一刻不離,而且隨著不斷的衰老,苦漸漸的增加。此身寒熱饑渴所逼迫,四大毒蛇雜居其中互相淩逼侵奪,只會倍生諸苦。

  不但此身之色蘊是苦,而且受蘊也是苦,因爲它也是苦谛所攝的業障漏法。

  受蘊是苦的本性,一切的苦受、樂受、無記受都是漏法業障的産物,于産生時被貪嗔無明所束縛,因此種下未來的苦因,這樣循環連續盡于未來受苦無窮。凡夫之受都是從虛妄分別所生,並被其緊緊束縛迫害。如受樂之時被貪欲受心所驅使,由此造作惡業;受苦時被嗔恨心所驅使,由此造作惡業;感受不苦不樂時,被無明所蒙蔽,不能解脫憂悲苦惱。《持世經》雲:”譬如雨滴水泡,有生有滅,無有決定,凡夫可愍,爲諸受所製,爲諸受所縛,馳走往來,從身至身,輪轉五道,無有休息。“

  想蘊是苦的本性,想雖然有很多,各不相同,但都是由無明不能覺知法性、顛倒執取諸法之像。因爲輪回中的一切迷亂顯現法,都是因爲顛倒妄想所産生,所以妄想是輪回根本,是痛苦的淵薮。如心識錯亂時,將花繩見成毒蛇,並妄取蛇像引生痛苦怖畏。《出曜經》雲:”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經中說明一切煩惱貪欲都是妄想分別所生。

  行蘊同樣也是業障漏法的産物,其因果體都是痛苦的。此行蘊從顛倒分別産生,凡夫人被行蘊所束縛,貪著不舍,從而進入無明癡暗的堡壘中。行蘊造作樂行得樂身,造苦行得苦身,造不苦不樂行得不苦不樂身,得這樣叁身之後同時産生貪嗔癡,由叁毒看不到諸行的罪惡,不能清淨身口意叁業,行不清淨,所以墮入不清淨道中,倍受諸苦。

  識蘊是苦的本性,凡夫識蘊是有漏業所攝之果,不出苦谛,凡夫人以覺現分別、憶想顛倒對應的虛妄所束縛,以憶想分別爲識,貪著見聞覺知等法,善惡等識相續産生,不斷在識中執著我我所等,貪著識蘊,所以不能解脫生死。由此可知識蘊全是苦的本性。《持世經》中雲:”知識皆無常,苦不淨無我。“

  可見彼五蘊生滅所逼迫,是苦的基地;衆緣所維持是病的根本;産生煩惱的不淨物;無有獨立性,不由自主受它支配,被病老死所毀壞,從而招來種種不幸與災殃;是一切怖畏的庫藏,爲世間名利等牽製動搖;被內外因緣及自然規律破壞逼迫,無法救護,不得安穩;是有漏法;是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因;是貪愛、邪見、罪惡、雜染法的所緣境;……故而確實是苦的…

《觀住輪番淨心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