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尽力以慧观,次第明观而思惟。
总而言之,一切造作之有漏法,其本性都是迁变无常的,而且每一个都可分析割离成不同的诸多异体。依靠自己的智慧尽力作相应的观察,令所缘境的异体无常之性质明清朗然观于意前,深深思维。
诸行无常是迁变性,坏灭性,经中以生动形象的比喻予以说明,当谛深思。如《出曜经》云:”所行非常为磨灭法,不可恃怙,变易不住。所行非常,谓失衰法,夫辄生死,此灭为乐。常者皆尽,高者易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譬如陶家,埏埴作瓶,一切要坏,人命亦然,犹如张综,以杼投织,渐尽其缕,人命如是,犹如死囚,将诣都市,动向死道,人命如是,如河驰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返,咄嗟老至,色变作耄,少见如意,老见蹈藉。“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菩萨谛观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譬如屠牛市,以刀杀牛分作四分,作四分已,观此四分,菩萨种种方便观身四大,身不可得。观身时只见从足至顶薄皮包裹,种种不净充满身中,身中有毛、发、爪、齿、薄皮、厚皮、筋、肉、骨髓、脾、肾、心、肝、肺、小肠、大肠、胃、胞、屎、尿、垢、汗、涕、泪、唾、脓、血、黄、白、痰、阴、肪、脂、脑、膜,譬如田夫仓中隔盛杂谷,充满种种稻麻、黍、栗、豆、麦。明眼之人可开仓即知是麻、是黍、是稻、是栗、是麦、是豆。分别悉知,菩萨亦如是观此身种种不净所成,知此身如草木瓦砾一样,外界四大变为饭食充实体内,坚者是地,湿者是水,热者是火,动者是风,所谓身就是这四大组合而成。
对此无常性异体性的有漏法以自己的智慧,一一详细鲜明的观察,切忌笼统顸,浮光掠影。若能详观,则见闻觉触轮回中的一切法时,内心油然感伤,对轮回生起极大的厌烦心,并希求出离。此时无须刻意用功观察而自然了知彼等为无常异体之性时,则可安住。否则,若没有观察的定解,而欲安住,那安住什么?所以,详细明观特别重要。最后如船至海中无须人力物工自然地运行,那时修法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于异体与无常修法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思维、修习后,开示安住修法。
己五、安住修习上述法义:
何时所贪蕴聚境,现见犹如闪电云,
与水泡般摇动性,至此意念之相续,
未散之际思此理。
何时能现见所贪著爱乐的自、他蕴聚之身,如疾逝飞动的闪电,又如虚无飘渺的游云,或者好似波浪鼓动而生的水泡般,都在不停晃动飘摇,此定解在相续未散失之际,当安住而修。
有些人疑惑不解的问:本来诸法就是无常的,观与不观又有何差别?答曰:此若非大解脱之人,则诚为愚钝。诚然,所知法皆为无常,观与不观其性无别,然众生因妄执为常而受苦乐,故以理作观可改变此坚固的颠倒分别,而趋入解脱道中。这种人执理废事,或执本性理体舍弃修行改造,是大邪见、大无明所障蔽。
丁三(观修轮回痛苦)分三:观修众生三根本苦、了知五蕴是一切痛苦与过患的来源、安住修习痛苦。
戊一、观修众生三根本苦:
复次众多聚为蕴,各蕴每一刹那间,
皆为痛苦之本性。
由诸多不同零散部分组成的五蕴身心,各蕴均刹那不住的迁流变化,且此变化的每一刹那之间无非痛苦的本性。
五蕴是业障的产物,是生住灭的有漏法,所以决定其必然以痛苦为本性。如《中观四百论》云:”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一切有漏法都包含在苦谛中,或是苦的因,或为苦的缘,或成苦的果。五蕴身心都是集谛中的业惑烦恼、颠倒妄想的产物。故此业障漏法若有安乐,那么必然是因果错乱,犹如欲榨沙得油一样荒唐无稽。从十二因缘也不难推出从无明生出五蕴身心,以爱取烦恼造作诸业,而堕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中不得终了,此下逐一分析。
经中开示此身过患很多,恒时给众生带来烦恼与痛苦,因之造恶堕落,所以此身实在比怨家敌匪、毒蛇猛兽还可怕。所以得到解脱的阿罗汉也对身体特别厌烦而急切的趋入灰身泯智的涅槃。如古人云:吾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有身的牵累,我若无身云何受苦!地狱的众生在炽热的铁地上,皮焦肉烂,节节支解,铁杵铁轮碎骨粉身,两山夹挤,热铁缠身,烊铜灌口,下油锅、入铁水,铁枪穿刺,种种刑罚,无边苦痛都由身体产生,所以地狱的众生好死厌生。
饿鬼众生口如针眼,腹如山丘,肢如茅草,五千年乃至多劫不闻水浆饭食之名,或纵能见闻无法饮用,或纵能食用变为火焰焚烧五脏。或为寻觅饮食而艰难挪动柔弱无力的肢体,历尽艰辛而一无所获,受尽苦难致使身心憔悴而空无所得……这一切一切的痛苦都从身体所产生。
再看旁生,尽其一生驼负运载,恒遭鞭挞,倍受摧残,到头来仍无法逃脱被剥皮、拔毛、无情宰杀的命运。
非人,由不耐天人之恣情五欲而生嫉恼,争讨厮杀,致使肢断体伤,血流成河。
天人因放逸无度,待五衰相现前时,观知后世受苦无边而惶恐万分,体如热沙上的鱼身,坐立难安。
同样每个人呱呱落地之时,冲口而出的便是一声”苦啊!“为什么叫苦呢?因为业报之身忍受不了刺痛,婴儿刚生下时皮肉细嫩,被父母的手、衣服及寒热气所触及时,极端难以忍受。但别喊的早了,这才是痛苦的开始,后面依靠此身将感受无尽的痛苦。
此身如制造痛苦的机器一样,所得到的安乐也是依靠其它受用物所产生,如衣服、饮食、房屋、住宅、车乘等。所以我们为什么珍重爱惜此身呢?如圣天菩萨在《中观四百论》中云:”人苦从身生,安乐由它起,身是众苦器,云何重此身?“为了营办滋生之具,一生忙碌奔波,造十不善业。怨敌若真诚相待也会被感化,从此永不为害,但此身种种将养却不思图报。为了它我造下种种恶业,但它却弃我而不顾,色力衰减,气力颓废,乏弱无力,最终成一堆不净乱肉僵尸。耗尽毕生精力,所得下场不过如此,剩下我无依无靠,孤独凄凉,惨兮兮的步向黄泉幽途,下世它所造下的三涂恶果由我偿还,每一思及,悲从中来。
我很倒霉降生在这八苦交煎的五浊恶世,但众生心中却很真切希望得到幸福快乐,避免无端的忧恼苦楚,但不幸的是与这苦根苦苗苦果的身体结下了不解之”怨“,离也离不得,舍又舍不掉。怪我太傻,总希望尽我所有的一切都供养奉献给它,希冀从中能获得安乐,然而我这样的错误想法注定了这一生多灾多难,痛苦不堪。所以圣天菩萨明确的告诫我们,此身无论如何享受、爱护都永远无法超越和改变痛苦的本性。比如无论以何方法也无法将黑炭洗白,或者如俗语所说”鸡孵鸭子枉费力“。所以希望身体改造成安乐的本性永无可能。
有人会想,当自己飞黄腾达之时,意气昂扬,着华衣丽服,吃美味珍馐,住金壁辉煌的高楼大厦,乘坐名牌高级轿车……其中不也乐趣无穷吗?但莫忘了此身如恶劣仆人般无法满足,寒也不行,热也受不了,饥也不行,饱也难受,坐久不行,站久不行,行久也不行,卧久还不行。百般讨好,它却无厌。将它养得白胖柔嫩,但当蜂蜇虫咬、风吹日晒、荆棘划刺,略蹭一下皮破血出,如毒蛇般不能触动,稍动即生大苦,历尽千辛万苦所得安乐极为稀少,不乐的苦受却接踵而至。
大地上无论尊贵卑贱的人,日日都被身苦所害,安乐有如旅客,暂作停驻,马上远走。痛苦却如恶劣的主人常时相伴,在人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它一刻不离,而且随着不断的衰老,苦渐渐的增加。此身寒热饥渴所逼迫,四大毒蛇杂居其中互相凌逼侵夺,只会倍生诸苦。
不但此身之色蕴是苦,而且受蕴也是苦,因为它也是苦谛所摄的业障漏法。
受蕴是苦的本性,一切的苦受、乐受、无记受都是漏法业障的产物,于产生时被贪嗔无明所束缚,因此种下未来的苦因,这样循环连续尽于未来受苦无穷。凡夫之受都是从虚妄分别所生,并被其紧紧束缚迫害。如受乐之时被贪欲受心所驱使,由此造作恶业;受苦时被嗔恨心所驱使,由此造作恶业;感受不苦不乐时,被无明所蒙蔽,不能解脱忧悲苦恼。《持世经》云:”譬如雨滴水泡,有生有灭,无有决定,凡夫可愍,为诸受所制,为诸受所缚,驰走往来,从身至身,轮转五道,无有休息。“
想蕴是苦的本性,想虽然有很多,各不相同,但都是由无明不能觉知法性、颠倒执取诸法之像。因为轮回中的一切迷乱显现法,都是因为颠倒妄想所产生,所以妄想是轮回根本,是痛苦的渊薮。如心识错乱时,将花绳见成毒蛇,并妄取蛇像引生痛苦怖畏。《出曜经》云:”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经中说明一切烦恼贪欲都是妄想分别所生。
行蕴同样也是业障漏法的产物,其因果体都是痛苦的。此行蕴从颠倒分别产生,凡夫人被行蕴所束缚,贪著不舍,从而进入无明痴暗的堡垒中。行蕴造作乐行得乐身,造苦行得苦身,造不苦不乐行得不苦不乐身,得这样三身之后同时产生贪嗔痴,由三毒看不到诸行的罪恶,不能清净身口意三业,行不清净,所以堕入不清净道中,倍受诸苦。
识蕴是苦的本性,凡夫识蕴是有漏业所摄之果,不出苦谛,凡夫人以觉现分别、忆想颠倒对应的虚妄所束缚,以忆想分别为识,贪著见闻觉知等法,善恶等识相续产生,不断在识中执著我我所等,贪著识蕴,所以不能解脱生死。由此可知识蕴全是苦的本性。《持世经》中云:”知识皆无常,苦不净无我。“
可见彼五蕴生灭所逼迫,是苦的基地;众缘所维持是病的根本;产生烦恼的不净物;无有独立性,不由自主受它支配,被病老死所毁坏,从而招来种种不幸与灾殃;是一切怖畏的库藏,为世间名利等牵制动摇;被内外因缘及自然规律破坏逼迫,无法救护,不得安稳;是有漏法;是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因;是贪爱、邪见、罪恶、杂染法的所缘境;……故而确实是苦的…
《观住轮番净心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