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公案禅機 肆、開悟後功用行 四、公案 — 求我空智 4· 不爭人我▪P3

  ..續本文上一頁殊師利菩薩一下子就坐上去了,其他的阿羅漢或是修小乘道的,認爲椅子太高沒辦法坐上去,爲什麽呢?因爲文殊師利菩薩心量,已空掉了,說坐就坐,既然你可以坐,我當然也可以坐,所以一坐就上去了。而其他的人因修小乘道的心量不大,看到椅子那麽高,就起了分別心,我怎麽可能坐得上去呢?分別心一起,就沒辦法坐上去,想坐也坐不上。維摩诘居士微笑在心裏,你們這些小乘行者心量不夠大,所以把椅子看成那麽大,當然爬不上去,維摩诘居士就用心力,讓每個人能坐上去。

  

這個時候,天女很歡喜維摩诘居士說法,所以就散下天華,天華從天上一直下來,落到維摩诘居士身上後就直接掉到地上,當然文殊師利菩薩也是如此。但是天花落到那些小乘行者身上時,花就粘在他們的衣服上,掉不下去,這是小乘行者心還有一個有相,沒辦法真正空掉,所以大、小乘的分別就在這裏。後來維摩诘居士就開示,要你們修大乘,不要守在小乘上面;接著談每個人修行的不二法門,所以每個人都講了如何證到不二法門。

  

最後維摩诘居士就向文殊師利菩薩說:「仁者!說說你的不二法門怎麽樣?」文殊師利菩薩就說了,所謂不二法門就是空、無相,不若於文字語言相,於是講了一大堆「空」的道理,講完時就問:「可敬的居士!那你的不二法門是什麽?」結果維摩诘居士默然無語,連一句話都沒有講,不講已將文殊師利菩薩所說境界顯示無遺。相同的道理,一個用講的,一個用比的,都是一樣的體悟。其實兩個有沒有不一樣?兩個是一樣的!但是文殊菩薩順緣講了出來,維摩诘居士不動的心顯示,就是告訴我們修證入體性,當不落於語言文字相,這就是真不二法門。

  

我們要懂得不二法門是在修空觀,一定要證到空,才能有所成就。我們修空觀,做不到時要分段修,小乘行者要先把我空滅掉,再來修法空,真的我、法二空掉的話,你有沒有真的成佛?也沒有,你神通變化看看!沒有此種能力。像剛剛講的這些坐椅、天華不著身等,有沒有辦法能辦到?我們不知道佛的境界,才會自打妄語說是什麽佛了,又是多了不起,如果知道佛的真實境界的話,我們真的很慚愧,修到一點什麽境界都沒有,看到諸佛菩薩的境界,我們要多發心,也就是說要你住無爲不住有爲,才能有更大的證悟。

  

何謂無爲?就是以空爲體,然後能了知、 照一切境,且能不執著一切法。無爲不是不做事哦!不要搞錯了,我們常講以空無的心去面對一切境,既然空無的心,就是沒有執著的習氣毛病,喜好不喜壞的心都沒有,這是空的真實境界,那時候所生起的心是空觀的心,就是我們的法爾,法爾的心會自己去應一切境界,所以如果你碰到障礙或不如意的事情,你不要取一法相應,你要做的是什麽?是無爲!你越無爲越不取一法,越不住一相,你的心就越能起靈通,就有靈通力,靈通力就是這麽來的!不是說你來誦誦經、念念咒就有靈通力,有爲法的力量不強,或藉自諸佛、菩薩的威德力,不能算是你所證得的!

  

如果你真的碰到大障礙的話,這些都使不上勁,碰到小障礙馬馬虎虎,你的定力比他強,你把他比下去,化解這個障礙。但是碰到大障礙的時候,有爲法是沒有用的!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佛,他們的法沒有高下,爲什麽?因爲他們都在真如無爲的境界。「真如」就是真正我本來的體,現出真正能産生無爲法的心,所以能夠懂一切境,這才是我們要找的真如,也是真正無爲的境界,這是佛的境界,雖然我們無法到達佛的境界,但是我可以去掉我的執著,讓我不住一法,守住空,我們就叫空明。

  

「空明」就可以去面對一切境界,二天、叁天過去了沒事!就是這麽好用。所以不用一法的法才是至高無上的,你有一法的法會被抓住辮子,只要你出招就完了,所有的武林高手怕你不出招而已,一出招就有破綻,就會被抓住,那我不出招呀!用空無的心,不挂礙這個,不挂礙那個,我就能定住,那心就起靈通,哦!我怎麽有這個能力?每一個人都有!你越放下,越能放舍一切的話,你的心才能起靈通,靈通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難。

  

爲什麽很多人走不過來呢?因爲受不了痛苦、受不了誘惑、受不了最不喜歡的事情,當然你就想拿一個法來擋、來逃避,沒有用!所以無上心法就是能夠以空無的心,讓我們真如産生無爲的法來應對一切境。

  

你碰到的障礙爲什麽會成障礙,因爲你還有心病,所以才會被找麻煩,表示你不是真正的成佛。證得真如無爲境界的人,他應不會在世間跟人家鬥爭,我們碰到有不清淨心的人,一定沒證得真如無爲者。譬如說:我們碰到一個外道,他心不清淨,會說你修得好,那我們就來比試看看。爲什麽他要來比試?表示他心還存有高下:我就不相信你修得比我好。有這個心就是不清淨的人,看人家修得好就不行、受不了,一定要比一下,用法、用咒來試試看你修得好嗎?

  

如果你真的能夠以空無的心去面對他,他持咒是沒有作用的,所有的咒是驅鬼神來成法用,你能對這些境守得住心空,不逃避,也無所謂,你搖我的頭,我頂多腦筋轉不動而已,那就不轉嘛!不要我吃飯,那我就不吃飯,我也餓慣了,無所謂,你對我怎麽樣,我都無所謂。你都能放下的話,心靈通就來了,也自然能應對了!只要你不在意,一切有爲法終有失力的期限,過後你還是你,如此空無的心不是很自在嗎?

  

我們修佛法並不是修一個有招有式的有爲法,我們要學的是無上心法的境界,以空無的心面對境界,不去著境,就不會隨境轉,也不會隨境輪回去,有困難你也能化解這些境,所以講的不二法門就是這個境界。

  

金栗如來常常教導人,如果你住於有爲,他就罵,要你修無爲;如果你住於無爲,他也罵,怎麽屏棄有相執空相?要修空、有,空有兩個都要修,才能夠圓滿,每個人修行過程都被他罵過了!

  

再回來公案,僧問:「爲什麽卻預釋迦會下聽法?」既然維摩诘居士是金栗如來,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時候,怎麽也來聽呢?有的人會說我懂得很多的佛法,師父講經說法,我都懂不必聽,反正他講我都懂了。你想維摩诘居士會去聽法嗎?他不光聽而已,他還去護持法場的。爲什麽有很多有修證的大師講經說法時,其他法師們會坐在第一排呢?他們不是去捧場,給這位大師面子的,不是這樣子,他們是去護持法場,以他的威德力在那裏護持。尤其大型的演講,一來就幾萬人,有形的是幾萬,無形的更是無量無邊,每個人帶了家裏的祖先或者是有緣、無緣的都來,無修心的也有,心不清淨的也有,心很壞的也有,喜歡聽但心地還是不好的也有,還有的是邪魔、外道來破壞。所以法場要有人來護持,聽不聽不是問題。金栗如來雖懂得很多道理,還是到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地方,他們都是爲了整個弘法的慈悲心在做事。

  

我們按語說:十方世界本無一法可說,有所說是什麽?是權宜設施,我們心有病他才說,所以《金剛經》告訴你,如果你說釋迦牟尼佛有所說法,你是在誹謗佛,你沒有搞懂真實義。像我們第叁本書(《佛法修證心要》)元音老上師講了一大堆,最後他卻說:你們說我有沒有說?我那麽羅羅嗦嗦講了那麽多,你說我有所說嗎?同樣的道理,說法的爲什麽要說呢?不說,根基淺薄的人不懂,像禅宗祖師大德問答說法,問我們本性解悟了,是怎麽樣子?他就站在那裏,良久良久也不說話,如果沒有到那個境界的人搞不懂。我問你問題,搞什麽你不回答呢?讓我徒勞側耳。

  

有一個徒弟問了師父問題,徒弟就講了:「我問你,你不回答,光站在那裏不動,我這耳朵拉長長的要聽你回話」,他不知道師父已經把「法」告訴他了。不要動心,就是我們的本體,他不懂,反而要怪禅師!問了,跟他回答他又不懂,所以像這些人就要對他們講法,這樣才有權宜設施的方便講法,是對心有病的人來講的。心已經清淨、沒有病的人,還有什麽可講?沒有話講,所以「路逢達道人,不將言默對」。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天,碰到一個跟你一樣悟道的人,兩人要講什麽話?不將語,默對,就是沒有話講,只是默默地相對著。默對著什麽呢?你的體性對我的體性,體性一樣相應,好像說兩心相通的時候,多一言語好像破壞氣氛,所以路逢達道人,沒有話好講的。已悟者用心跟心體悟,再講一個道理是沒有必要的!

  

所以有時候,修得好的人,很熱心開了車,跑了幾百裏路到某道場,一看師父沒話講,就回來了。有沒有悟道?有沒有請到法呢?體會到那裏一句話也不想講,講不出來就不必講。講的都是境界不到的、有心病的才講。你認爲我通了,什麽都懂了,我只是來拜訪道場、頂禮大師而已,反正我也不想問,也許你的習氣毛病還想要問,但你的體性在那兒壓住了念頭,問不出來,那就回家去,不要認爲白跑一趟,不必這樣子!

  

我們了解佛法以後,釋迦牟尼佛300會講了叁藏12部經,那麽多的經典,都是爲了不同根基的學人,讓他們能夠修到成佛的境界,所以才有所說法,如果悟到佛的境界不必說了,都是多馀的,那世間的一切法,一切文字都是多馀的,十方世界本無一法可說,也就是這個意思。

  

以維摩诘居士的如來法性身,在法會那裏有沒有在聽?聽是耳根的功用,但是不會住下來。所以有很多同學也有這個境界,當下他是聽懂了,但是回去什麽都忘記了,問他今天講什麽?他說不知道!當下聽能體會得,就是這樣、那樣,但不記筆記,回去後一片空白,真的是「來無所粘,過無蹤迹」。講的、聽的,粘不住,沒有記起來,當下懂是當下懂得意會了,回去什麽都忘記了!

  

昭化禅師就告訴他:「他不爭人我!」表面上也可這樣講,他也沒有說你是佛,我是補處佛,我爲什麽要來聽你的。聖人沒有你我的心,因爲大家都爲了衆生利益,度化衆生的事情在忙,所以你講經說法我來捧場、護持法場,所以沒有你我之分。

  

現在很多教內還分派別,講起來也是因緣,這一票人有緣湊在一起,所以他有事就去幫忙。某人跟我沒關系,不是我這一派的人,有事我也不去,所以還是存有門戶之見,這個也是無可厚非的,世間事本來就是因緣法,一切都是緣!

  

你真的超越了自我分別觀念的話,只要有人說要幫忙做事,就想辦法幫忙,不必說我死守那個道場,我在那個道場就好像要護持那個道場,其他的我都不要護持,不能這樣子。

  

有些道場裏面有一條規定,就是同學只能在這裏修,不能到別的地方聽法,你親近了某某人後,就不能再親近張叁、李四,如果他是邪魔歪道當然不要親近,但是如果某處是一正法道場,爲什麽不能去?除非此道場的法,滿足求法者,不然爲何不能去參訪。如果他跟其他道場有緣,硬是要去也沒辦法,去碰一碰!才知道各處道場的實際情形。有時候朋友、同學去了邪道道場,也不要太緊張,不這樣他是不會成長的。如果你的親戚朋友碰到邪魔外道,我說邪魔外道太離譜了,邪魔外道他是跑不出來的。再講一些不是很正統的道場,以天道來講好了,一天到晚叫人做好事也不錯,他不會去害人,但是只會做善事,心不能清淨,不清淨就是邪魔外道,表面上教你修行,其實是教你玩有相,貪、 、癡、慢、疑等不 除,教你貪錢、貪財、貪色。如果你的德行好的話,縱使教你這些,你還是不被迷惑,你看清楚了,哦!原來你這裏就是這樣子,不對的!

  

剛剛講到你親近那個道場,那道場不是很正時,也不要太挂礙,你的親戚朋友怎麽親近那裏?當然有機緣能幫忙,就跟他講一講,他能走出來最好,如果因緣還不具足,跑不出來,那也只有等待因緣。譬如說你親近那個教派,進入時要發誓,一發誓,心就被綁住了,被什麽綁住了呢?被誓語綁住了,他怕受報應,「怕」就代表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就不要亂跑,乖乖的跟他們在那兒耗下去,對不對?如果有一天你突然間悟道了 「哦!一切法都是空,誓語是什麽?也是空,我管你的,我離開你,我走了!」真的悟道了、解脫了。

  

如果你親戚朋友誤入邪道道場,我已經講了,如果懂得因果道理,就應該知道怎麽做,要他們重新去種善因,因緣具足他們就會轉,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講的因果,你懂的話,再去種新善因,他的不好現象會轉。每一個人問我這類問題,我首先定叫他這樣做,你也要一樣建議他們這樣做。你懂得因果以後,就知道怎麽應用,你說你有病,就多去放生,有人常生病,是以前殺業太多,所以要多去放生,要有慈悲心,最好不要吃葷的,不吃葷就是不殺生,不殺生可以培養清淨本體,一些障礙比較不會來。最重要還是你已種什麽惡因,所以得什麽惡果,我再去種一些善的因,用新的因來轉它,來補足它,來感動天神護佑,感動諸佛菩薩來幫助轉業,如果這樣做的話才是正確。

  

我們按語說:我執未破,所以才有高低,本性一如,衆生同一體性,萬物同體。衆生包括有情、無情,也包括萬物,所以同一體性空性,剛剛一開始就講了,所以有什麽分別呢?你、我、男、女這些相,都是果報的相,除了這個,所有相的本體都一樣的。

  

( 86 年 1 月 14 日 講於 法爾 )

  

《公案禅機 肆、開悟後功用行 四、公案 — 求我空智 4· 不爭人我》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