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節課
現在正在講沒有認真修學就會墮入惡趣的道理,對此,寂天菩薩是通過教證和理證來宣說的。昨天已經講了教證的依據,也就是根據《雜阿含經》等有關經典的比喻,說明獲得人身極爲難得。今天通過理證來說明我們最好不要墮入惡趣,否則從中解脫是相當困難的。
癸二、理證之依據:
刹那造重罪,曆劫住無間,
何況無始罪,積重失善趣。
不僅用教證能說明墮入惡趣後不得解脫,憑我們的智慧推理也可以說明,墮入惡趣非常容易,從中解脫相當困難。比如我們活在人間的時候,有意或無意當中造罪並不需要漫長的時間,有時候對特別嚴厲的對境,如諸佛菩薩、金剛上師、阿羅漢等生起了多少刹那(指時際刹那 )的惡心,就要墮入地獄感受多少大劫的痛苦。當然,有些造業的時間是指成事刹那 ,比如殺父親、殺母親、殺阿羅漢、毀壞佛塔、摧毀叁寶所依等等,這樣的罪業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包括在成事刹那當中。
造這些惡業將墮入無間地獄,無間地獄的壽命是一個中劫 ,學過《俱舍論》的人都清楚,這種時間的量,並不是按照人間現在的年齡來推算的。然而,我們經常會造這些罪業,比如對殊勝的對境起惡念、嗔恨心、邪見等,造這樣的罪業不是特別困難,而是相當的容易。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每個人在漫無邊際的輪回中造過多少罪業?自己也可以想一想。雖然很多人可能想不起來,但僅僅是今生,有些人叁四十歲了,有些人七八十歲了,你們好好地回憶一下,從呱呱落地到現在,這期間你殺害了多少衆生?相續中生起了多少惡念?口裏說過多少中傷別人的惡語?既然一刹那間的罪業都有如是的嚴重,那我們無始劫來到現在所造的罪業若積累起來的話,肯定比山王還高、比大海還深,將來得不到善趣這一點是不言而喻的。
要知道,所謂的因果,並不是我們想象得那樣簡單,極其細微的因果只有十地菩薩或者佛陀才能了知。當然,粗大的因果,很多人也比較清楚,比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殺生就會墮惡趣,供養布施將獲人天善趣,這樣簡單的因果概念,凡是學佛的道友都應該明白。
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所造的罪業全部積累在阿賴耶上面,一點也沒有耗盡,這樣的業會不會現前呢?一定會現前的。既然如此,大家不妨想一想:一刹那的罪業都那麼嚴重,那無數劫來自相續中有多少隨眠煩惱和種子習氣?各位不得不關心一下。
前段時間我也講了,阿底峽尊者對因果非常重視,你們不管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信因果還是不信因果,反正世間的規律就是這樣,如果違越了這個標准線,任何人將來都要親自感受它的懲罰。所以我們現在自由自在的時候,每個人應該經常想:我相續中肯定積累了很多很多罪業,這些罪業若沒有清淨就死了,來世必定不堪設想。
很多高僧大德和傳承上師們都要求,在活著的時候一定要精進忏悔。因此,我希望你們對想得起、想不起的所有罪業,依靠金剛薩埵的竅訣來勵力忏悔,最好在臨死之前有一點把握。同時,在今後的生涯中,自己心裏面應該立一種誓言:以前我肆無忌憚、毫無顧忌地隨便造惡業,這種行爲非常愚癡,以後千萬不能這樣了,甯可餓死凍死,我也決不像以前那樣造罪!
當然,你們有些人可能不相信因果,有些人雖然信一點,但是信的程度並不深,尤其是某些在家人,如果問他:“你學佛沒有?”“我已經學了。”“皈依了沒有?”“皈依了。”“你信不信因果?”“我相信。”但實際上,他的信是非常簡單的,佛陀不可思議、微妙深奧的因果,他從來也沒有研究過、思維過,只是停留在極爲粗淺的層次上。因此大家應該“深”信因果,不要“淺”信因果,表面上信一信因果,認爲做壞事不太好、做好事比較好,這一點沒學過佛、不信宗教的人也基本上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口頭上人人都會說,故作爲一個學佛的人,要學得深一點,不要太淺了,這樣不管學習哪一部論典,都會有一定的收獲。
最近我發現有些知識分子認爲《入菩薩行論》比較簡單,沒有什麼學頭;因明又特別的難懂,學不進去。就像上師如意寶以前所講的:“深奧的法覺得難懂,他修不起;簡單的法門認爲太粗淺,又不願意學習。結果這種修行人在臨終時一點境界都沒有,空手去往中陰界。”其實你實在學不懂因明、中觀或其他論典不要緊,最關鍵的是什麼?就是要將《入菩薩行論》的每一字每一句,不僅能從字面上解釋,而且細細地去思維品味。所謂的學佛,並不是在文字上讀一遍、口頭上說得非常漂亮就可以了,而是應該在實際行動中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惡劣的習氣,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解脫的希望。
總之,大家一定要發願將來不要造任何惡業,對以往所造的罪業,全部在諸佛菩薩、金剛上師、金剛薩埵面前誠心誠意地合掌祈禱、勵力忏悔,令自己的相續得以清淨,這就是我們修行人經常要做的事情。
前面已經講了,刹那造罪業也會墮入惡趣,沒有獲得善趣的希望。有些人可能會想:“墮惡趣不要緊吧,在地獄、餓鬼、旁生中不管要受多少年的果報,完了以後還能獲得人身,那時候再繼續修持也來得及。”下面寂天論師說:只要你墮下去了,恐怕回來的希望是很小的。
然僅受彼報,苦猶不得脫,
因受惡報時,複生余多罪。
單單是感受以往罪業的果報倒還可以,但事實並非如此,你在感受這種果報的時候,又會因煩惱而繼續造業,新罪舊罪加在一起,故要在惡趣中輾轉受苦。
就像有些監獄裏的犯人,本來被判入獄十幾年,但他在勞動改造的時候,經常跟別人打架,不斷積累新的罪業,刑滿釋放的日子就遙遙無期。同樣的道理,有些人殺害衆生造了罪業,死後墮入複活地獄,本來需要感受自壽五百年 的痛苦,但他在複活地獄的時候,由于業力所致,一生下來就有嚴重的嗔恨心和嫉妒心,看到衆生就拿著業力所現的各種兵器砍殺,這樣一邊在地獄受苦,一邊殺害無量衆生,每殺一個衆生,同樣也要感受果報。前面的罪業加上新造的罪業,兩個罪業合起來,什麼時候才能解脫呢?所以真正墮入惡趣的衆生,想要解脫非常困難。我們現在能看見的就是海裏的動物、人間分散居住的動物,它們這些旁生,就像昨天講的小山雀那樣,每天都在不斷地殺生、偷盜、邪淫等等,造了那麼多的罪業,每種罪業又有無量的苦報,所以很難擺脫惡趣之身。
有些人疑惑道:“既然因果那麼可怕,爲什麼有些人整天無惡不作,以殺生偷盜來維持生活,可他的生意卻十分興隆,工作很順利,家庭也相當快樂,這是否說明因果不存在了?”對于這種現象,我們前面也講過,業力中最細微的部分,唯有遍知佛陀才能了知,但業的一般分類,很多衆生也可能不太清楚。要知道,業可分爲順現法受業、順後受業、順次生受業等多種。“順現法受業”是指今生造的罪業,今生就要感受果報,這樣的公案也比較多;“順後受業”則是今生造業,很多年或很多劫以後才成熟果報;“順次生受業”是指今生造業,下一輩子果報必定成熟,就像造五無間罪一樣,前一刹那活在人間,下一刹那死了,就會不經曆中陰而直接墮入無間地獄。所以業力真的很可怕,有些人想“我還要活到明年、活到後年,我七十歲時怎麼辦,八十歲時怎麼辦,未來活到一百歲時怎麼辦,那個時候我吃什麼、穿什麼……”經常心裏琢磨這些,但如果你造過無間罪的話,不用等到七八十歲,也許明天或後天你醒來的時候,已經轉生在無間地獄中了。
當然,除了五無間罪以外,有些罪業雖然非常嚴重,但下一輩子也不一定馬上受報。以前卡繞巴格西看到一只鹞鷹經常弑殺衆生。一天,這只鹞鷹死了,上師以神通觀察它轉生到何處,結果發現它以往昔的善果而轉生爲一施主之子,但以屢屢殺生之業所感,不久便夭折了。後來尊者又觀察他轉生于何處,發現他竟然轉成一位廣度衆生的大上師,所化事業極爲廣大。(由于法務繁忙,所以爲亡者作超度在騎馬行路時順便就將儀軌念了,後來人們共稱他爲“馬上儀軌上師”。最後,在一次信衆雲聚、舉行隆重的大灌頂時,那位上師突然離開了人世。當時卡繞巴尊者的一位侍者也在現場。大家商量後決定將過世上師的五根 委托那位侍者帶到卡繞巴尊者前作超度儀式。侍者接近到上師那裏時,擔心這樣帶去會遭到呵斥,于是他用綢緞把五根卷起放在一塊岩石旁邊,先到上師前禀明了事情經過。上師說:“用我的這件祖衣裹起來!”侍者帶著祖衣去了。到了岩石旁,看到那五根已變成了一只一肘長的惡蠍。他立即返回,請上師到這裏觀看。雖然上師也來了,但因緣起不具全,盡管用祖衣包裹也無濟于事。那只惡蠍逃竄到一塊大岩石旁,由于業力所感,它鑽進突然崩裂的岩石中,隨後岩石閉封了。凡是與那位上師有關聯的衆生靈魂,全部轉成無數含生並融入那塊岩石裏蝕食著那只惡蠍,而且從惡蠍的心間長出一棵高高聳立的柏樹。侍者問:“它何時才能解脫?”尊者說:“直到那棵高大的柏樹被鳥爪踏盡時方可解脫。”)
從表面上看來,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前世是旁生造惡業,後來竟轉生爲一名利益衆生的大上師。所以,我們有時候不要認爲別人造惡業多麼快樂,自己做善業一點感覺都沒有,“我念了那麼多黃財神咒,怎麼過了二十四小時也沒有發財?”“我已經念滿一萬遍文殊心咒了,爲什麼現在還是笨笨的?”就像有些農民種莊稼一樣,今天剛種下去,明天就想收青稞、收麥子,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正如龍猛菩薩所說,所謂的業力,並不是像用刀子砍身體即刻就出血那樣立即感受果報,但是在因緣聚合時,往昔所造的罪業之果必定會絲毫不爽地現前。
所以,大家對因果一定要謹慎取舍。有些出家人、在家人對因果方面還是特別害怕的,我覺得這樣非常好。昨前天我遇到學院的一些發心人員,他們說:“上師如意寶以前講過《百業經》,所以我們…
《《入行論講記》第叁冊 第四品 不放逸 第四十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