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智的楞嚴
傳喜法師誦《楞嚴經》11.7.16開示
愚昧是大惡 讀經開智慧
大家看了這個經之後,我們佛教裏面講開智的楞嚴,爲什麼叫開智的楞嚴?因我們本來就沒智慧,看了這個經就知道了。像昨天有個年輕人說佛教是善的,叫我們做善人的。我說不一定是做善,首先戒惡。但也不是善也不是惡,這裏面你看讀到現在沒講一個“善惡”兩個字,對不對,講智慧。如果講最大的惡,我們愚昧也是最大的惡知道嗎,愚昧害得我們輪回,害得我們下地獄,不單害自己還害他人。
爲什麼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就這個世界它不講智慧,不提倡智慧,不提倡真正的智慧,就讓你愚昧,讓你在愚昧裏打轉。然後魔王正好可以收稅,你在愚昧裏面給他納稅。都開智慧了就沒愚昧了,魔王就沒飯吃了。
看了這個經才知道什麼叫佛的慈悲,怎麼叫救苦救難。我們的苦難在哪裏,佛爲什麼偉大,偉大的超過我們的父母,因爲我們父母根本不懂這些,只能生我們這個凡人的身體,他不知道怎麼救我們,佛才能真正的救我們,所以看到這個經啊我都是非常感動非常感動。反過來說有的人讀了半天讀不懂,不知道講什麼,你好好的把全身心放在裏面也夠你學的,不要說馬馬虎虎,你精進勇猛的嘛肯定能學懂。
就像世間那些數學啊、化學、物理一樣,但是讀世間的化學、物理有什麼用呢,又不能了生脫死。你好好地研究這個呢能了生脫死,能出去,去妄成真。所以你想想古代的人一旦大家都全民學佛的時候,一下子就盛世現前,人間變得、地球變成那樣子震撼人心的地方,打開這個經就這麼震撼。我們每個人都按照這個學,那每個人就轉凡成聖,世間都變成聖人的世間。現在這個世間,不要說世間人了,就是所謂信的,他也不來研究這些佛的經典。打開佛經每一卷都可以讓你開悟,每一卷裏面的每一豎行裏面都有真理,所以讀了佛經才知道什麼是光明。
像波斯匿王六十二歲了遇到佛在講《楞嚴經》,佛問:“我們這身體會死嗎?”他說:“肯定會死的。”“你爲什麼知道會死?”“因爲我十歲的時候是什麼樣的,二十歲是什麼樣的、叁十歲是什麼樣的、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是什麼樣的,我這個身體越來越老,我可以知道它肯定有一天會死的。”
佛就悲憫他,說:“那你見過恒河嗎
”他說:“很少,我叁歲媽媽就帶我去見恒河了,拜恒河神,就見恒河了。”佛說:“你見恒河有變過嗎?”“沒有變,我叁歲見是那樣,十歲見也是那樣,現在我六十多歲,雖然我老了眼也花了,皮膚也皺了,頭發也白了,但是我見恒河還是這樣。”
佛說:“那可以知道你雖然知道你自己會死,你這裏面有生滅有衰弱的,但是也有不生滅不衰弱的東西,也有不死的。”喔!你看,聽了之後法喜充滿。一個生命如果不了解這個,那叫枉生枉死。如果知道這個了,這一生大事已畢。我們這一生大事已辦的意思,畢是畢業的畢,大事已畢,九玄七祖盡超生。認真讀認真讀,讀個一百遍,叫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一百遍不行一千遍。
過去祖師都讀一千遍、兩千遍、叁千遍,爲了要明白這個。這個要明白了好了,就是大事已畢。不明白叫喪身失命,如喪考妣,這個不了解就像爸爸媽媽死掉一樣的。了解了就好了,九玄七祖都活了,都給他們救出來了。所以叫有凡人有聖人,凡人就是迷惑的、糊塗的,不管你怎麼分辨,你都是錯的,因爲你是凡人。
執迷不悟是凡夫 去妄求真顯真性
就像阿難一樣的,前面佛問什麼是心啊,什麼是見啊,祂講來講去都錯,爲什麼?因爲祂是凡人,開口就錯,就這個道理。因爲什麼?所有心都從攀緣心中來,只要是攀緣心都是虛妄的,不了本心。怎麼了本心?第一卷裏就講出本心是什麼了,第一卷就講出來了,所以第二卷一開頭阿難已經開悟了。雖然開悟了,這開悟了麼,有真有假嘛,所以第二卷又講了佛法是不二法門,是不二的。前面講是二,有二:一是凡夫,二是聖人;一是虛妄,二是真實,要去妄求真。
但是下面說了,那什麼是真呢,因爲真是不對立的,如果是對立都是虛妄,所以第二卷就往裏面直插進。第叁卷更厲害,第叁卷就剖析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了,徹底把我們給解剖掉,我們這個人啊你看。這才知道佛多慈悲啊!這世間有超過佛慈悲的嗎,這世間還有誰能夠像佛這樣子的。
所以讀了《楞嚴經》,你看這世間的書是不是糟粕書啊?糟粕書啊!古人就講了自從一讀楞嚴後,不讀世間糟粕書,好好的。念佛法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在這個經裏面,但是有的人光去念佛也不念前面,前面這都是念佛啊。前面的凡你還不知道呢,你怎麼念佛啊,迷還不知道你怎麼念悟啊,迷迷在哪兒。
阿難尊者的七處征心,祂開口就錯了,爲什麼是錯?祂講的那個道理我們想想都對的,阿難所講的那個都代表我們的,我們平時叫執迷爲悟,執著迷,悟都不悟啊!天天都執迷爲真,以假爲真,活得還挺滋潤的。
佛說我們苦,我們說苦哪啊?我們不是蠻開心的嗎,我們不是蠻快樂的嗎,苦哪啊?不開真智慧本身就是苦,一切苦都是從你那個愚昧當中生出來的,雖然暫時幾十年讓你做人,但是你就這樣稀裏糊塗,你下世還想做人那,對不對。要是本性很善良還好,生來就不吃肉不殺生,不傷害一切衆生,那你這一輩子做人就是不開悟死了有可能也不墮落。因爲什麼?你這輩子沒做過壞事。但是有幾個啊,一億個人裏面沒有一個那樣子的,哪裏會有那樣子的對不對嘛,沒有的。
因爲人都是貪嗔癡,是他的本能嘛,不單單損害別人也損害自己,爲什麼啊?愚昧。愚昧就不可能産生一個理智的、降伏自己的,不可能的。降伏自己是一個理智的行爲,理智的結果,克己複禮,乃至能夠忍忍忍,能忍住自己,能解決自己的缺點,把我們的缺點像殺賊一樣,修行人又叫殺賊,把自己的缺點殺掉。不是殺別人,殺自己的弱點,改變自己的缺點,這都是智者的行爲。
愚昧者不會,愚昧者只是爲了自己的本能,爲達到自己的本能不惜一切代價,愚昧的人。所以叫“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鳥爲吃東西不惜生命,死了它都那個。我們世間愚昧的人,早就聽人說過,哎呦,給我兩百萬,我少活二十年也可以,愚昧的人。現在你遍看大街上都是那樣的人,爲了錢命都不要了。爲什麼這樣呢?這也是被教育出來的,沒有這樣的人,貪官汙吏從哪裏來,被製造出來的。所以這個社會弘揚佛法是很難很難的,弘揚佛法很難的,因爲這個世界要製造愚昧。佛經這麼好,不要說佛經這麼好,就是《弟子規》,《弟子規》那麼好,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那麼好,爲什麼不進教科書,佛經更不允許,佛經還了得。
你看,這一篇第一卷上來我們大家學好了,大家覺悟了,好了,都回歸自性了,不會做眼睛的奴隸,耳朵的奴隸,不會做欲望的奴隸,更不會做世間那些愚者的奴隸,每個人都開智慧了,回歸真性。然後就安貧樂道,自給自足,在最低的物質當中找到最大的精神的境界,精神的領域,這樣的人馬上就開智慧了,人一開智慧了還怎麼藏汙納垢啊。
但是學佛不是可以一刀切的,因緣成熟了你好好地珍惜你的學佛因緣。你也不可能,你說你學佛了我就把爸爸媽媽都拉來學,也不一定的。他已經滿足于現狀了,他不求聖解了,他不求更高的生命境界了。學佛需要專心專意的,要完全發自于內心的喜愛、喜歡,完全地投入在這裏邊才會得到佛法的利益。否則那叫趕熱鬧,湊熱鬧,結點緣。如果如法呢叫結善緣,如果不如法叫結惡緣,這就叫不定法。佛這麼好,我們如法才能結善緣。
特別這次我們讀《楞嚴經》,叫開智的楞嚴,但是同時因爲楞嚴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說我還沒有完全把心投入進來,至少你保持一種恭敬,如果你恭敬的高貴品質也生不出來,你至少有一點敬畏。你說敬畏也生不起來,還吊兒郎當的,索性你就回避,你就是凡人的狀態,一點好的特質拿不出來,那就算了,回家去,回家好好睡覺好好吃飯,也好。
力量越大的你如法就會得到利益,你不如法反而就反彈出去,就會造惡業。這樣的緣故所以佛才不現身,明明佛都在,分分秒秒、刹刹那那佛都在,你說佛爲什麼不現出來讓我看?因你不配看佛,你看到佛有可能要墮落。如果你看佛能夠讓你進步的話佛早讓你看了,對不對。別說佛了,塑個佛像在那邊有的人對著佛像還不恭敬呢,因緣成熟還把佛給拆了、砸了。佛像得罪過他了,佛像沒得罪過他,那爲什麼,這叫衆生惡業。
念這個經你不懂至少要生個慚愧心知道嗎,懂麼不懂的,掉過頭來又無慚無愧,又說啊笑啊幹嘛的。生起忏悔心啊!好好的向佛忏悔罪業,障消了智慧就開了。
靜心祥和非究竟 破迷開悟真了苦
經裏有個叫演若達多的,演若達多照鏡子,看鏡子裏面有自己的頭,以爲自己的頭跑到鏡子裏去了,就這樣發神經了,在街上亂跑,說我頭沒了,我頭沒了。
他頭在不在,頭還在的,爲什麼他覺得沒了?就像我們佛性都在的,爲什麼沒有成佛呢?就是這個虛妄,他爲什麼發狂,發狂是因爲真的頭沒了發狂嗎?不是,因爲心迷了。所以要知道我們真的能夠學佛,真的爲了要了解這個放下一切,那你是世間的偉人啊,那你還了得了。
有的送孩子到這留學到那留學,你還不如給他一本《楞嚴經》,你這輩子把這個經弄懂了,那不得了了,《楞嚴經》懂了真的偉大了。我們真能夠學佛法放下一切,把世間的東西看輕一點,把精力節約出來學佛。甚至我們出家就爲了研究這個經典,那出家人才偉大呢,那真的是偉大,值得大家尊重,一個人覺悟了那還了得。
昨天晚上我還看了一個視頻,叫《希望的傳信》,但是翻譯上是有問題的,其實就是一個希望的訊息。訊是訊息的訊,希望的一個訊息。它裏面科學家研究證明,美…
《開智的楞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