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智的楞嚴▪P2

  ..續本文上一頁國人這樣比喻,會打坐的人給他召在一起打坐,冥想的人。一個城市是紐約還是華盛頓,有四千個人在那打坐,當四千個人在打坐的時候社會的犯罪率“呼呼”就下來了,然後得到的一個結論就是,打坐的人越多犯罪率就降得越低。

  然後就有個表,一百個人打坐犯罪率怎麼樣,兩百個、一千個、兩千個、叁千個、四千個人。爲什麼孔夫子叫大家學道德了,就可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了。爲什麼唐太宗皇帝崇信佛法的時候國家連犯罪的都沒有,一個判死刑的都沒有。不單單社會上沒有犯罪的,甚至倉庫裏錢多到穿錢的線都爛斷掉。

  現在科學家也會研究,說人的大腦既發出磁場也發出電場,電場和磁場是構成這個世界的最主要的能量場,不管從物質的還是什麼的。當我們的心平靜下來的時候,這個磁場平靜的時候,這世界的天災人禍都會降低。所以他那個結論就是說當這個世界出這麼多亂相,這麼多危機的時候,唯一能夠拯救的就是冥想。就是靜下來,把心靜下來。大家都把心靜下來,祥和下來你看這個世界就和平了嘛,就是這樣的。

  但是那個靜,佛經典裏也說了,你乃至修行也成不了緣覺聲聞,甚至連成外道都成不了,想做魔王都做不了,魔王也是修出來的。爲什麼成不了?都是因爲不了解,不明白,抓不到重點,修行抓不到重點。

  你看這整本經是不是破除迷惑的,這裏邊你能看得到所謂宗教的那種崇拜,有那個嗎?沒有的,就是講智慧。這裏你可以看到哲學的、辯證的、唯物的這些,都是充滿著這些的,正因爲祂有大智大慧,所以值得我們去崇拜,而不是爲了崇拜而崇拜,祂是有值得崇拜的地方的,這個崇拜不是迷信的崇拜,要按照這個去修。

  所以佛在前面一卷裏面就講到,你要想成佛,你要想修得不生不滅的果,你要看你的因是不是不生不滅的。如果你的因是生滅的,你怎麼可能得不生不滅的果。《法華經》裏也說,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本末究竟。如果你那個本就不是究竟的,你怎麼可能得究竟,你因地不是不生不滅,你果怎麼可能是不生不滅的。我們凡夫就是因爲虛妄嘛,都是在生滅的因裏面。

  佛要救我們怎麼救,觀音菩薩要救我們,《心經》裏面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你看這個經前面我們讀的那段是不是,就是講那個。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前面一段都是講這些。所以我師父說了,說《心經》的咒,前面的文就是咒。現在有的人斷章取意,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這是淨土法門,斷章取意啊,這是魔的行爲。

  在經典裏說不可以斷章取義,經必須從頭,從因慢慢到果。果好,我只要果不要因,那果從哪裏來的。所以現在爲什麼我老是說淨土法門已經不淨了,已經不是淨土法門了,變得髒掉了。經不能斷章取義,要好好看,破迷才能開悟,有清淨的因才會得到清淨的果。這也是我們坐在這邊學佛對世界的貢獻,對國家的貢獻,對那些不學佛的人的貢獻。有的說,你們都去學佛去了。我們學佛了,這才是我們能奉獻的。這也不是一刀切的,不是能強求所有的人都來學佛的,但是這個世界上只要有一個人真心地在學佛,這個世界都有一份強大的安定的力量。讀到《楞嚴經》你才知道,佛法啊,一點點迷信的成分都沒有的,這麼偉大的佛法在世間。

    曆盡曲折奉楞嚴 密因顯說佛慈悲

  這次我們大家一起來念《楞嚴經》,如果大家覺得好,要發一個誓以後要多念。這個《楞嚴經》,可以這麼說我們這個嘴啊沒有辦法去贊歎的,贊不完。像名字講的一樣的,大佛頂,佛的頂,如來的密因,成佛的密因,你說學密宗、密宗,這就是大密宗。這是把秘密的顯說給我們了。諸菩薩萬行,諸是說一切菩薩的意思。一切菩薩萬行,所有菩薩祂的行爲,所有的行爲從哪裏出來的,叫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楞嚴”也是金剛的意思,“楞”也是屬于堅固不動的意思,“嚴”是莊嚴,微妙殊勝的莊嚴,金剛不動微妙殊勝莊嚴的這樣一個,這是講的如來藏,這是佛陀叁轉**時候的精華。

  我們一般性說小乘、大乘、金剛乘,小乘是佛陀初期講的,阿含部、方等部的經。二轉**的時候佛說般若,佛說二十二年般若。講諸法是性空的、緣起的,諸法性空緣起。最後第叁轉**說最高的,諸佛如來的如來藏,大光明如來藏,所以這部經是我們佛教的精華,最上殊勝的。祂過去是印度的國寶,你金銀財寶可以帶出印度,但是這本經是不准帶出印度的,如果私帶這本經想過境的話,這是違法的,是要坐牢的,在印度。

  所以一直到唐朝的時候,這本經才由一位印度的出家人爲了悲憫我們這個東方,也是把這本經要保存到我們東方來。在這之前我們智者大師祂領悟到的佛法,然後就有一位印度的梵僧給他印證,你所領悟到的跟我們印度的有一本經,叫《楞嚴經》所講的是非常相應的。所以智者大師就非常向往,既然我領會到了,那這本經我想把祂請過來,無奈,沒有辦法,這本經沒有辦法傳到中國來。所以智者大師就在天臺山頂,想以祂的虔誠心把這本經給拜到中國來,天天在山頂上這樣朝著印度拜,一拜就是十八年,但是在智者大師的有生之年沒有福報見到這本經。

  這本經一直到唐朝的時候,才有一位印度的僧人舍生命把這本經偷渡進中國。第一次帶在行李當中被發現了,對他處罰。祂第二次想什麼辦法呢,祂帶這本經要想進中國那是曆盡曲折的,後來想把這個經全部背會,背會帶進中國,但是呢,覺得萬一背了之後忘掉什麼也不適合。最後是既背又把這經寫在薄薄的羊皮紙上,然後把自己的皮膚割開,把經藏在自己的皮膚裏面。用自己的身體,把身體剖開把經書裝在裏面,再等這個肉長好,這樣子帶著經書來到我們中國,從海上進來的,從廣州登岸。

  那個時候是中國唐朝武則天的時候,當時正好有一位宰相房融,他被武則天貶到廣州做官,當時的房融就遇到了這樣一樁聖事。這位梵僧來到中國之後,再把皮膚剖開,這個時候羊皮已經跟祂的肉長成一體了,長在一起了,再這樣硬的把祂撕開,把羊皮經書從自己的肉裏面再撕出來,血水已經把羊皮都長成一團了,再在水裏面泡,找那種水能化開血的,再把祂化開。

  然後由他翻譯成中國的文字,同時參加翻譯的都是唐朝文學水准非常高的,不能說最高,也是屬于一流的人,由房融宰相親自領導,中國當時最有水平的這些人,協助著一起把祂翻譯成了中國的文字,所以這本經書到唐朝武則天年間才到中國。這本經被作爲貢品供養給武則天,武則天這個時候才頒布天下,我們中國人才有這樣的因緣得到這本經。不僅在一千多年前這本經是印度的國寶,是我們人類的寶貝,現在依然如此,這本經是最殊勝的。

    “楞嚴”住世 正法住世

  持戒才能有壇場,我前面看了這個楞嚴壇,以後有機會我們真的做一個楞嚴壇。這楞嚴壇做好了之後裏面有沒有火供,你們有沒有看到,裏面是有火供的。在壇的城外,在壇城的外面設一火壇,用什麼東西在裏面燒來供養諸佛,其實這裏面就有火供。設壇、火供然後再受持佛的咒,佛頂放光大寶蓮臺,光中化出千葉寶蓮,千葉寶蓮再坐有化佛,這種化佛其實不是化佛,其實指的是報身佛,報身佛頂再放光是法身佛,這個法身佛的咒是無始無終的。

  所以楞嚴咒爲什麼這麼長,我們讀的只是整個楞嚴咒的海水一滴啊。我們讀讀五會楞嚴咒已經很長了,這個五會在整個楞嚴咒當中只是海水一滴,是無始無終的,所以唱贊說“修道事功忙”,修行人很忙的,比世間任何人都忙,“修道事功忙,頂禮慈王。”我們大家要知道這個很不容易,你拿著這本經還了得啊,我們生生世世也沒有這個機會碰到這本經的。

  《楞嚴經》是我們佛教正法的象征,這本經裏面沒有拐彎抹角,句句真實。真到什麼程度,真到你看第五卷裏面講二十五圓通,前面二十四圓通都在第五卷裏面。第六卷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講完了之後佛就說去請文殊菩薩,說你來,本來是法無高下啊,諸圓通的話是沒有高下,沒有那個的,但是對阿難的機,對末法時代衆生的機,你說說看這二十五個圓通哪個最對我們衆生機?

  然後文殊菩薩上來,你看前面二十四個圓通一個一個都說它不了義。祂說這個都是佛的威神力加被過,每個人無量劫來,我記得這裏面就講了,像目犍連說祂是以神通得圓通的,文殊菩薩就說神通是往劫修來的,所感的果,一個一個破。最後就落在第二十五圓通裏面,叫“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入叁摩地,當以聞中入”。然後大量的篇幅在贊美這個耳根圓通,最後肯定了這個耳根圓通。佛陀最後認可說是啊是啊,是這樣子,一切諸佛都是。文殊菩薩自己也說我也是當初就修這個的,從初地頓超八地,我也是修這個的。

  所以大家有沒有想到爲什麼我講《觀音菩薩普門品》,我要從因到果來講。《妙華蓮華經的普門品》是重在果,但是我講的那個《普門品》裏面就把《楞嚴經》的因也講進去了,特別我還做了一個叫《慈航》的片子,這個主要是以《楞嚴經》爲主的,《慈航》是觀音菩薩從因到果的這種。

  所以看了《楞嚴經》之後你就知道,我們中國漢傳佛教有很偉大很殊勝的地方,我們中國有這個經,這是我們中國人的財富,真正的大財富。要按照這個修,那我們這個人生還了得,所以我們大家要好好珍惜,珍惜這樣子殊勝的因緣。我們以前沒想過,或者想過從來沒得到過答案的,這邊呢是一個答案。

  不修行的人你也在這個裏面,輪回的道上,所以不修行的,四生六道乃至叁界,這叁界裏面欲界,你看欲界都是跟淫欲有關的,就是欲界天。到色界天、梵天的話才離欲,徹底的離欲才能進梵天。梵天修得發光了才叫無色界天,到梵天裏才有初禅的境界,六欲天裏沒有這個禅的,所以我們講修行叫四禅八定。四禅是在梵天以後才能夠産生的,無色界裏才…

《開智的楞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