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依止善知識》講記(八)▪P2

  ..續本文上一頁:出家人不可以這樣子。怎麼說呢?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子,你看,祖師大德本來是慈悲,造好房子給大家住,但是佛就講過,這樣子會形成很多弊病。廟造多了之後各自爲政,誰也管不了誰,穿著出家人的衣服各顯神通,這樣子反而把諸佛菩薩跟衆生結的善緣給摧毀了。

  佛生生世世貢獻頭目腦髓爲衆生,佛以他的威德力讓大家知道佛教好,佛教徒好,衆生也感謝佛菩薩。但是有人就利用大家的感恩來做市場,我講“市場”大家比較好理解,有人就利用這種尊重來達成自己私人習氣的目的,從而破壞佛教的整體形象。我們要理解佛對衆生結善緣的慈悲,把衆生對佛的恭敬向往,提高到了解佛法的意義,通過修行再進一步了解佛的智慧,這樣才是好的佛教徒。

  但是現在大多數都是屬于那種啊,就好像佛鋪了一條金光大道,大家都喜歡走在上面,有的人就跑來站在路邊打劫。不是他鋪的道,而是佛鋪的道,他卻跑來收費,這樣子讓大家對佛退失信心,對叁寶退失信心,這是我們末法時代非常主要的一個現象。所以,我們自己要發願,我們穿的這個衣服是佛對我們的加持,絕不能以這個衣服去騙人,知道嗎?你要頂戴“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我們要很虔誠很虔誠地感恩這身衣服加持著我們。但是就有人以這身衣服去欺騙別人,佛陀出家的那一天就遇到這種現象:有個獵人竟然穿著出家衣服去騙那些獵物要它們的命。本來修行人穿的衣服動物都不怕,看到穿著這個衣服的就知道是修行人,他們很慈悲的不會傷害我們的。當動物有這樣認知的時候,有獵人就看到了這個機會:這倒不錯,我穿上這個衣服打獵不是很方便嗎?所以佛陀一出家就遇到這樣的人,佛陀的第一件出家衣服就是這樣得來的,佛陀把自己王子衣服脫下來跟他換,那人高興死了,從沒見過這麼豪華的衣服啊,佛陀就從他身上換來一件出家人的修行服。

  不要說那些不信佛的,很多佛教徒看到這種現象也都無法忍耐,我們看到這些更是心痛流淚啊。以前我在師父那裏,有其他廟裏的師父來跟師父說一些不如法的現象,我聽了淚水嘩嘩地流。師父看著我說:不要哭,不要流淚。意思是說,現在已經末法時代了,這種現象都出來了。我們出家要對得起這身衣服,內心要跟這件衣服相應,這件衣服是聖賢之服,這衣服是有德的,我們內心要追求聖賢之道,而不是假冒聖賢。現在社會上對佛教有很多偏見不能怪他們,他們也是無知。所以,我們要發一個誓願重振佛教,知道嗎?我們要讓他們開智慧。

  【解說】以上所說不合格上師,就是僅以贊歎學處謀生而不實修的人,《普賢上師言教》中具體說明了四種不合格上師之相:

  一. 猶如木磨之上師

  比如有些人自相續中沒有一點聞思修的功德,卻認爲我是某某上師的兒子或貴族子弟等,在種姓方面超過其他人,而且我的傳承是這樣的。還有一種,雖有一點聞思修的功德,但並非以希求來世的清淨心修持佛法,只是擔心自己在某處會失去上師的地位等,所作所爲只是爲了今生的目的,這兩種人叫作猶如木磨的上師。 木磨就是外形似磨,本質爲木頭,不但不能磨糧食反而會毀壞自身。

  所以我跟你們說,你們以後不要喊我上師,你喊上師,別人以爲我是藏傳佛教的一種稱呼。猶如木磨之上師有兩種:一種是自己地位比較高,出家了之後他覺得,我地位這麼高出家了,我大學生,我教授出家的,我怎麼能不做老師呢?還有一種我是高官弟子,我爸爸是省長,我出家了我怎麼能不做老師呢?他是爲了做上師而說法的,他講法是怕他不在那個位置。這就是動機不純,他這樣子做上師光有其表,就像木磨,有其形而無其用,只會對自己損壞。

  二、猶如井蛙之上師

  比如:有些上師不能調伏弟子,自己的相續和凡夫人差不多,沒有一點特殊的功德,但其他人對他起信心,不經觀察就把他放于高位。而他得到名利之後,心也變得充滿我慢,看不到聖者的功德,這種人是如井蛙般的上師。

  他自己的心跟凡夫差不多,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功德,但是種種因緣,種種方法使其他人對他生起了信心。這些生起信心的人也沒有經過仔細觀察就把他當成自己的老師、上師。他有了徒弟之後就充滿了我慢,除了我慢之外也看不到什麼聖者的功德,這種叫猶如井蛙般的上師。在我們漢傳佛教,以前我看公案裏就有這個,祖師的講法裏面也有,說現在都是山頭,或叁百五百各據一個山頭,然後有沒有佛法也不管,各搞自己的東西,這個在古時候就開始有。

  一、 猶如瘋狂向導之上師

  二、 有一類惡知識自己沒有依止過上師,也沒有精進學過經典和密續,非常孤陋寡聞,而且煩惱粗重,沒有正知正念,違犯戒律,破了誓言。雖然相續比凡夫低劣,但他的行爲如大成就者一樣,作得象虛空一樣高,而且嗔心和嫉妒心粗重,沒有慈悲,這是如瘋狂向導般的上師,會把弟子引入邪道。

  他這個更厲害了,自己比凡夫還不如,他把凡夫的特點都發揮出來了。凡夫求名求利,他也是,但是他比凡夫還不如。爲什麼?因爲凡夫求名求利不敢跑來打佛的主意,他倒以出家爲幌子打佛的主意,外面的樣子像很高很偉大,走路的樣子都不一樣,學別人的。在求法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老修行住的寺院比較偏僻,經濟收入也不多,坐的車也很普通,就沒有什麼人去親近他。要是來了一個年紀輕輕的,穿的衣服很漂亮,開的車很豪華,哇,那個等著摸頂的人排起長隊。你看,世間的人就是這樣,他只看外表。

  四、猶如盲人向導之上師

  這種上師沒有超過弟子的少許功德,而且遠離慈悲心和菩提心,因此他們不知道打開弟子取舍的雙眼,這叫猶如盲人向導的上師。

  末法時代,由于衆生的業力,邪師紛紛出世,但不能因此而毀謗真正的善知識和佛法。我們必須分辨真假,對假的要遠離,對真的不能毀謗。雖然的確存在一些假活佛,但不能因此否認真正殊勝的轉世活佛,對這些真正的成就者,應當恭敬頂戴。

  對于人和法要學會分析,不能因爲你遇到的傳法者是惡知識,就否定所有的說法者講的全是邪法,我們要有擇法眼,一個是用佛的教典來印證,另一個是經過可靠的善知識的介紹,像善財童子五十叁參都是由師父跟他說:你去參訪哪一位,是大菩薩叫什麼,在什麼地方,你去向他學,這樣你肯定不會錯。也有時候惡知識講的也可能是正法,如果他所講的是正法,我們也不能毀謗,否則容易造下謗法重罪。

  像我在師父身邊,師父就會寫紙條給我:你去親近天臺國清寺靜慧老法師,那我去親近肯定沒有問題,那是已經公認的大德不會有問題。你沒有智慧,觀察不出什麼的,就是按照佛法的書來觀察你也不懂。有很多善知識很奇怪,反而顯得不像善知識,特意顯出沒有善知識的相,平時很調皮瘋瘋癫癫的,我們漢傳佛教裏也有。有的師父一輩子教化衆生,到老了一大群跟在邊上,到底多少有信心的呢?那天師父說:明天是我爸爸祭日,我爸爸是在家人,請徒弟上街給我買點豬肉,買點魚,祭我爸爸。弟子們一聽嚇一跳,啊?師父怎麼讓我們去買肉啊?那師父講的嘛要祭爸爸,師父的爸爸是在家人,又不是我們出家人。大家就這樣疑惑的心買來了,做好了。師父說:給爸爸上供。供完之後師父又說:這個肉啊魚啊丟掉蠻可惜的,我吃了吧,結果他就把它吃了。徒弟們更想不通了,昨天叫我們買肉,祭爸爸的也算了,今天還把肉吃了?本來叫他買肉就有疑惑,結果師父還當著他們面把肉呱嗒呱嗒給吃了。結果大家議論紛紛,越議論越忿忿不平,這個業就是這樣的,越弄越熱鬧,很多人就開始放棄師父離開了,幾百個徒弟最後只剩下幾十個人。這時候師父才說:剩下來的才是有信心的啊。

  有時候大德們會故意示現這些,所以你們不要一邊看著善知識的相,一邊又說叁道四的,好像你變成檢驗員了,拿把尺子這邊一量:這不是善知識。那邊一量:這也不是善知識。善知識合格不合格是你來檢驗的?你能不能啊?有沒有這個資格啊?你只是個個人,你連在座的相互之間都不要去檢驗。我今天講的這個,你們聽了內心有數,給你一個參考,你不能拿這個在大衆廣庭去說,知道嗎?有不信佛的人正等著要毀謗佛教,你這麼一說,人家正好拿來破壞佛教。

  我們在座的都是佛教徒,我相信你們有這個智慧,我們學這些,是爲了學到真正的佛教,不讓自己走錯路;是爲了維護佛教的尊嚴,讓正法久住。就像我們受的戒律,不是讓你相互管的。我受了八關齋戒,然後看到別人殺生就說:你殺生了。可不可以這樣?不可以的。每個人受的戒律都是管自己的,知道嗎?但是,看到犯戒的要不要講呢?佛教裏專門有一個時間讓你講,我們出家人半月說戒,大家先意念一下戒,戒是什麼樣的?然後互相自己發露:我這個戒有沒有不清淨,發露忏悔。如果有人不發露,別人看到他犯這個戒的應當指出來:你在哪裏犯過這個戒,這樣指出來有一個威攝力,對他受持好戒律有幫助。不是平時看到隨便就說,有特定的時間、地點、人物,大家在一起才說的。我們出家人誦戒的時候,在家人不能參加,連出家的沙彌也不能參加,有這個道理的。我們現在講的也僅適合你個人觀察,你不能因爲這個跑到外面去,看到善知識就去測量他,然後貼合格不合格的標簽,這不是你的工作。但是通過學習我們要知道,哪個應當親近,哪個應當遠離,嘴上不說心裏要知道。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裏,我們只做一個開始,這本書就交給你們了,你們要好好地去看,能不能好好去看啊?(學員:能)依止善知識非常重要,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你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師父很重要,以後你們出去拜師父,參訪善知識我就放心了。否則啊瞎撞,你瞎撞還不如不撞,蓮池大師講:外面亂跑不如坐在家裏老老實實看經念佛;識幾個字亂看書,不如不識字老實念念佛。你上了網就毫無目的,隨那個網被它感染,還不如把那個電腦給砸了。

  整理:妙生 校對:慧照 編輯:德藏

  

《《如何依止善知識》講記(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