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何依止善知识》讲记(八)▪P2

  ..续本文上一页:出家人不可以这样子。怎么说呢?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子,你看,祖师大德本来是慈悲,造好房子给大家住,但是佛就讲过,这样子会形成很多弊病。庙造多了之后各自为政,谁也管不了谁,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各显神通,这样子反而把诸佛菩萨跟众生结的善缘给摧毁了。

  佛生生世世贡献头目脑髓为众生,佛以他的威德力让大家知道佛教好,佛教徒好,众生也感谢佛菩萨。但是有人就利用大家的感恩来做市场,我讲“市场”大家比较好理解,有人就利用这种尊重来达成自己私人习气的目的,从而破坏佛教的整体形象。我们要理解佛对众生结善缘的慈悲,把众生对佛的恭敬向往,提高到了解佛法的意义,通过修行再进一步了解佛的智慧,这样才是好的佛教徒。

  但是现在大多数都是属于那种啊,就好像佛铺了一条金光大道,大家都喜欢走在上面,有的人就跑来站在路边打劫。不是他铺的道,而是佛铺的道,他却跑来收费,这样子让大家对佛退失信心,对三宝退失信心,这是我们末法时代非常主要的一个现象。所以,我们自己要发愿,我们穿的这个衣服是佛对我们的加持,绝不能以这个衣服去骗人,知道吗?你要顶戴“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我们要很虔诚很虔诚地感恩这身衣服加持着我们。但是就有人以这身衣服去欺骗别人,佛陀出家的那一天就遇到这种现象:有个猎人竟然穿着出家衣服去骗那些猎物要它们的命。本来修行人穿的衣服动物都不怕,看到穿着这个衣服的就知道是修行人,他们很慈悲的不会伤害我们的。当动物有这样认知的时候,有猎人就看到了这个机会:这倒不错,我穿上这个衣服打猎不是很方便吗?所以佛陀一出家就遇到这样的人,佛陀的第一件出家衣服就是这样得来的,佛陀把自己王子衣服脱下来跟他换,那人高兴死了,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衣服啊,佛陀就从他身上换来一件出家人的修行服。

  不要说那些不信佛的,很多佛教徒看到这种现象也都无法忍耐,我们看到这些更是心痛流泪啊。以前我在师父那里,有其他庙里的师父来跟师父说一些不如法的现象,我听了泪水哗哗地流。师父看着我说:不要哭,不要流泪。意思是说,现在已经末法时代了,这种现象都出来了。我们出家要对得起这身衣服,内心要跟这件衣服相应,这件衣服是圣贤之服,这衣服是有德的,我们内心要追求圣贤之道,而不是假冒圣贤。现在社会上对佛教有很多偏见不能怪他们,他们也是无知。所以,我们要发一个誓愿重振佛教,知道吗?我们要让他们开智慧。

  【解说】以上所说不合格上师,就是仅以赞叹学处谋生而不实修的人,《普贤上师言教》中具体说明了四种不合格上师之相:

  一. 犹如木磨之上师

  比如有些人自相续中没有一点闻思修的功德,却认为我是某某上师的儿子或贵族子弟等,在种姓方面超过其他人,而且我的传承是这样的。还有一种,虽有一点闻思修的功德,但并非以希求来世的清净心修持佛法,只是担心自己在某处会失去上师的地位等,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今生的目的,这两种人叫作犹如木磨的上师。 木磨就是外形似磨,本质为木头,不但不能磨粮食反而会毁坏自身。

  所以我跟你们说,你们以后不要喊我上师,你喊上师,别人以为我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称呼。犹如木磨之上师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地位比较高,出家了之后他觉得,我地位这么高出家了,我大学生,我教授出家的,我怎么能不做老师呢?还有一种我是高官弟子,我爸爸是省长,我出家了我怎么能不做老师呢?他是为了做上师而说法的,他讲法是怕他不在那个位置。这就是动机不纯,他这样子做上师光有其表,就像木磨,有其形而无其用,只会对自己损坏。

  二、犹如井蛙之上师

  比如:有些上师不能调伏弟子,自己的相续和凡夫人差不多,没有一点特殊的功德,但其他人对他起信心,不经观察就把他放于高位。而他得到名利之后,心也变得充满我慢,看不到圣者的功德,这种人是如井蛙般的上师。

  他自己的心跟凡夫差不多,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德,但是种种因缘,种种方法使其他人对他生起了信心。这些生起信心的人也没有经过仔细观察就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上师。他有了徒弟之后就充满了我慢,除了我慢之外也看不到什么圣者的功德,这种叫犹如井蛙般的上师。在我们汉传佛教,以前我看公案里就有这个,祖师的讲法里面也有,说现在都是山头,或三百五百各据一个山头,然后有没有佛法也不管,各搞自己的东西,这个在古时候就开始有。

  一、 犹如疯狂向导之上师

  二、 有一类恶知识自己没有依止过上师,也没有精进学过经典和密续,非常孤陋寡闻,而且烦恼粗重,没有正知正念,违犯戒律,破了誓言。虽然相续比凡夫低劣,但他的行为如大成就者一样,作得象虚空一样高,而且嗔心和嫉妒心粗重,没有慈悲,这是如疯狂向导般的上师,会把弟子引入邪道。

  他这个更厉害了,自己比凡夫还不如,他把凡夫的特点都发挥出来了。凡夫求名求利,他也是,但是他比凡夫还不如。为什么?因为凡夫求名求利不敢跑来打佛的主意,他倒以出家为幌子打佛的主意,外面的样子像很高很伟大,走路的样子都不一样,学别人的。在求法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老修行住的寺院比较偏僻,经济收入也不多,坐的车也很普通,就没有什么人去亲近他。要是来了一个年纪轻轻的,穿的衣服很漂亮,开的车很豪华,哇,那个等着摸顶的人排起长队。你看,世间的人就是这样,他只看外表。

  四、犹如盲人向导之上师

  这种上师没有超过弟子的少许功德,而且远离慈悲心和菩提心,因此他们不知道打开弟子取舍的双眼,这叫犹如盲人向导的上师。

  末法时代,由于众生的业力,邪师纷纷出世,但不能因此而毁谤真正的善知识和佛法。我们必须分辨真假,对假的要远离,对真的不能毁谤。虽然的确存在一些假活佛,但不能因此否认真正殊胜的转世活佛,对这些真正的成就者,应当恭敬顶戴。

  对于人和法要学会分析,不能因为你遇到的传法者是恶知识,就否定所有的说法者讲的全是邪法,我们要有择法眼,一个是用佛的教典来印证,另一个是经过可靠的善知识的介绍,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都是由师父跟他说:你去参访哪一位,是大菩萨叫什么,在什么地方,你去向他学,这样你肯定不会错。也有时候恶知识讲的也可能是正法,如果他所讲的是正法,我们也不能毁谤,否则容易造下谤法重罪。

  像我在师父身边,师父就会写纸条给我:你去亲近天台国清寺静慧老法师,那我去亲近肯定没有问题,那是已经公认的大德不会有问题。你没有智慧,观察不出什么的,就是按照佛法的书来观察你也不懂。有很多善知识很奇怪,反而显得不像善知识,特意显出没有善知识的相,平时很调皮疯疯癫癫的,我们汉传佛教里也有。有的师父一辈子教化众生,到老了一大群跟在边上,到底多少有信心的呢?那天师父说:明天是我爸爸祭日,我爸爸是在家人,请徒弟上街给我买点猪肉,买点鱼,祭我爸爸。弟子们一听吓一跳,啊?师父怎么让我们去买肉啊?那师父讲的嘛要祭爸爸,师父的爸爸是在家人,又不是我们出家人。大家就这样疑惑的心买来了,做好了。师父说:给爸爸上供。供完之后师父又说:这个肉啊鱼啊丢掉蛮可惜的,我吃了吧,结果他就把它吃了。徒弟们更想不通了,昨天叫我们买肉,祭爸爸的也算了,今天还把肉吃了?本来叫他买肉就有疑惑,结果师父还当着他们面把肉呱嗒呱嗒给吃了。结果大家议论纷纷,越议论越忿忿不平,这个业就是这样的,越弄越热闹,很多人就开始放弃师父离开了,几百个徒弟最后只剩下几十个人。这时候师父才说:剩下来的才是有信心的啊。

  有时候大德们会故意示现这些,所以你们不要一边看着善知识的相,一边又说三道四的,好像你变成检验员了,拿把尺子这边一量:这不是善知识。那边一量:这也不是善知识。善知识合格不合格是你来检验的?你能不能啊?有没有这个资格啊?你只是个个人,你连在座的相互之间都不要去检验。我今天讲的这个,你们听了内心有数,给你一个参考,你不能拿这个在大众广庭去说,知道吗?有不信佛的人正等着要毁谤佛教,你这么一说,人家正好拿来破坏佛教。

  我们在座的都是佛教徒,我相信你们有这个智慧,我们学这些,是为了学到真正的佛教,不让自己走错路;是为了维护佛教的尊严,让正法久住。就像我们受的戒律,不是让你相互管的。我受了八关斋戒,然后看到别人杀生就说:你杀生了。可不可以这样?不可以的。每个人受的戒律都是管自己的,知道吗?但是,看到犯戒的要不要讲呢?佛教里专门有一个时间让你讲,我们出家人半月说戒,大家先意念一下戒,戒是什么样的?然后互相自己发露:我这个戒有没有不清净,发露忏悔。如果有人不发露,别人看到他犯这个戒的应当指出来:你在哪里犯过这个戒,这样指出来有一个威摄力,对他受持好戒律有帮助。不是平时看到随便就说,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大家在一起才说的。我们出家人诵戒的时候,在家人不能参加,连出家的沙弥也不能参加,有这个道理的。我们现在讲的也仅适合你个人观察,你不能因为这个跑到外面去,看到善知识就去测量他,然后贴合格不合格的标签,这不是你的工作。但是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哪个应当亲近,哪个应当远离,嘴上不说心里要知道。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我们只做一个开始,这本书就交给你们了,你们要好好地去看,能不能好好去看啊?(学员:能)依止善知识非常重要,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师父很重要,以后你们出去拜师父,参访善知识我就放心了。否则啊瞎撞,你瞎撞还不如不撞,莲池大师讲:外面乱跑不如坐在家里老老实实看经念佛;识几个字乱看书,不如不识字老实念念佛。你上了网就毫无目的,随那个网被它感染,还不如把那个电脑给砸了。

  整理:妙生 校对:慧照 编辑:德藏

  

《《如何依止善知识》讲记(八)》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