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廣釋(中冊)▪P34

  ..續本文上一頁自輕淩叁種懶惰。

  所謂的同惡懶惰,也叫推延懶惰,將當下應做的事往下推延,以爲今後還有時間,于是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後日,這種得過且過的作法,就叫同惡懶惰。一旦有這種毛病,那麼自己的修行將會遇到很大障礙,甚至終生一事無成。華智仁波切說過:“修行佛法當如餓牛吃草一樣。”需要一刻也不耽誤地努力,如果找理由推延,那每個人都會有找不完的理由,會無限期地推下去,但到時閻羅獄卒會不會容許你再拖延呢?這一點每個人都應該明白。你自己盡可以找理由推拖修行善法的事,但死主閻羅絕不會等你修法忏淨罪業才找你。同惡懶惰是修行人之中比較普遍的毛病,也是修行中特別嚴重的違品,如果不斷除它,那我們無論有多少美妙的計劃,也會“明日複明日”地推下去,其結果也只有“萬事成蹉跎”而已。

  第二種耽著劣事懶惰,指貪執散亂于無意義的世俗劣事,而把修行善法擱置不顧,這也是一種懶惰的表現。世間人整天將自己的精力、時間放在那些毫無意義的瑣事上,搞農務忙工商業,吃喝玩樂等等,圍繞這些而虛度人生。如果一個修行人,不能舍棄這些世間法,那麼他也就陷入了耽著劣事懶惰之中,在那些與解脫無關的瑣事、劣事中,虛耗時光。大家對此特別要注意,現在這種末法時代,很多出家人沒有將聞思修行解脫法當作自己的任務,而是徹頭徹尾陷入劣事懶惰之中了。我們雖然住在寂靜深山,有些人還是有這類毛病,自心沒有放在解脫法方面,而是在裏裏外外幹許多瑣事,到處修房子、求美食……,嚴重地幹擾修行。無垢光尊者在《叁十忠告論》中說:“住家之時致力嚴飾屋,寂靜山間尋求圓滿福,瑣事令自人生虛耗因,斷盡諸事即是吾忠告。”每一個欲求真實利益者,斷盡瑣事,這是聖者的忠告啊!

  第叁條自輕淩懶惰,指自己輕視自己,認爲自己什麼能力也沒有,什麼法也修不成,因此而自暴自棄,甘于墮落。許多人說:“啊,我太笨了,沒有學過文化,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煩惱業障重,前世沒積善根……。”于是把聞思修什麼都給放下不顧,渾渾噩噩地虛耗光陰,這其實是找借口偷懶的表現。每個有情都有如來藏,都具足如來德相,而你卻自我輕蔑,自甘墮落,這沒有任何理由,不管你現在如何,只要能勇于改造自己的毛病、缺點,一點點踏實地修行下去,無有不可成佛的衆生。因此,有自輕淩懶惰者,一定要反省自己,這種毛病除了障礙精進修法外,不會帶來任何好處,而且對此只要能一步步踏實地修行改造,世人常說:“笨鳥先飛早入林”,只要努力,就不會比別人落後。

  貪圖懶樂味,習臥嗜睡眠,

  不厭輪回苦,頻生強懈怠。

  如果貪圖懶洋洋的舒適感受,喜歡躺臥床席,愛好睡懶覺,對輪回痛苦沒有厭離心,那麼就會經常産生強而有力的懈怠。

  懶惰懈怠産生之因是貪圖懶散安逸的世間安樂,整天無所事事,心神散漫地躺臥著,大白天也喜歡睡懶覺,這種人對輪回之苦似乎忘得一幹二淨,因此而經常産生懈怠懶惰的心念,什麼事都不想幹,什麼事都往下推。這種習慣越來越厲害,到最後這種人連走路都會覺得困難,更不用說要他去修行善法了。一個人懶洋洋地貪著舒適安逸,那不管在何處,只要有機會,就會找地方靠著倚著或躺著,似乎這樣可以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幹,省得受勞累。對修行人來說,這種習慣很不好,如果沒有生什麼大病,修行人在平時應保持跏趺端坐等如法的威儀,那種躺著、靠著等東歪西倒的坐姿,會使人體的氣脈不通暢,容易引生種種非法心念與疾病。有些大修行人,幾十年中脅不沾席,坐必跏趺,站立時也是端直穩重如山,這種端莊的威儀令他人見而起信,對自己的修行也是有很大幫助。

  懶散的人往往很喜歡睡懶覺,一天到晚不管其它事,天還沒黑便閉眼伸腿,呼呼大睡,一直睡到第二天,太陽升得很高還不願意起床。好像一切煩惱痛苦隨著他的睡眠已經從世界上消失了一樣。薩迦班智達在格言中說:“諸人壽短其一半,夜間入眠如死亡。”人活一百年,就有五十年在蒙頭睡覺中,這段時間其實與死亡沒多大差別,不管外境有多大的苦難災禍,他似乎也沒有什麼憂慮。經常這樣貪著懶樂睡眠,這種人對叁界輪回就如火坑的痛苦根本不會生起厭離心,因爲他經常陷于昏昏沈沈中,對外境什麼事都不會去幹,也不會去想,這樣怎麼可能了知輪回苦患呢?他反而會覺得整日安逸無事,懶洋洋的舒適感覺比神仙還快活。看世間那些懶惰的人,懶散慣了,即使無衣無食,也不願去像別人那樣靠勞動過生活;到最後他的懶散習慣徹底消磨了自己的勇氣,懈怠煩惱將完全控製他,他就會像笑話故事中那位懶人一樣,燒餅套在脖子上也懶得動手去送進口裏,而情願躺著餓死。

  《阿毗達磨》中說:“懶惰屬于愚癡,是障礙善法的一種心法。”《正法念處經》中說:“誰有懶惰,必無佛法。”爲懶惰習慣所縛者,他對善法方面的精進肯定是沒辦法發起來,如同巨石所覆下的種子無法冒出苗芽一樣。人們平時的想法與生活習慣,能有力地熏習起習氣,如果經常想舒適,喜歡躺臥睡懶覺,懶惰的習氣就會越來越嚴重;如果朝相反的方向熏習,那就會越來越精進。因此,大家對自己的生活習慣也應作一番檢查,斷除那些能産生懶散的習慣,不管自己的習慣有多頑固,只要肯踏踏實實去改,世人常說:“千裏之行,始于足下。”總會有一天,你的習慣能扭轉過來。當然要斷除懶惰,除了從生活習慣上下手外,最根本的是從內心下手,讓自己對輪回過患、人壽無常等生起定解。

  壬二、(彼者如何舍棄之對治)分叁:癸一、對治同惡懶惰;癸二、對治耽劣事懶惰;癸叁、對治自輕淩懶惰。

  癸一、(對治同惡懶惰):

  雲何猶不知,身陷惑網者,

  必囚生死獄,正入死神口。

  爲什麼至今還不醒悟,爲煩惱巨網所纏縛的人,一定會被生死輪回的牢獄所囚,也正處在死神口裏。

  生起同惡懶惰的主要原因,是沒有了知生死輪回的痛苦與無常。作爲人,本應與旁生有區別,能清醒了知自己的處境與潛在危險,然而大多數人,對輪回與無常方面的知識一點也不知道,恒時處于渾渾噩噩中,對自身的安危毫無了知。有些人受過一些佛教教育,對輪回與無常等有所了解,但只是浮于表面,沒有從內心生起定解,因而不能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不能斷除懶散習氣,仍陷于得過且過的懶惰中。

  每一個懶惰懈怠的人,其實已經陷入了無明愚癡的大網中,爲自己所貪圖懶散放逸的習氣網所纏縛。懶惰懈怠如同無明煩惱獵人所布下的獵網,如果自己不從中掙脫出來,那麼縱然在形象上出家聞法也不會得到什麼成就。煩惱巨網地纏縛下,自己只有毫無自主地沈淪在生死輪回牢獄中,不斷地感受著種種難忍痛苦。我們在今生遇到了殊勝的善知識,獲得了暇滿人身寶,也聞思了一些佛法,如果不精進,爲懈怠煩惱所乘,自己也就爲惑網所縛,那自己的前途、後世,也就不用考慮就會知道,如同中網的鳥、上鈎的魚,絕不會有絲毫的安樂自由。

  死神的口正在吞噬著叁界一切,我們每個人也毫不例外,正處在死神的血盆大口中,它什麼時候吞下去,誰也無法把握,但有一點誰都應該知道——它總有一天要把我吞下去,誰人也擺脫不了。佛經中說:“恐怖死亡魔,隨逐諸衆生。”死神時刻都在准備將每個人的生命奪走,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懶散放逸,不爲自己的死亡、後世作准備,修習正法擺脫叁界牢獄的痛苦呢!在座諸位發心學佛,非常不容易,如果因懶惰懈怠,昏昏然浪費時間,那就太可惜了。在有時間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精進地修習佛法,沒有意義的世間法,應該往後推。現在有許多人,好像死亡與自己無關一樣,爲了世間八法而將修持善法往後推,他們經常說:“我現在要賺錢,等若幹年後再修習佛法。”有的人說:“我上半生要享受世間的欲樂,到老了,再出家修行,享受出世的清淨安樂。”然而,這些計劃只是旱地撒網而已,不可能有什麼結果。凡夫由無明愚癡的蒙蔽,見不到自己正處在死神的血盆大口中,如果能真正見到死亡的魔影,那麼自己肯定會如野鹿見到惡虎一樣,唯有拼盡全身力氣,逃離被死亡吞噬的危險!

  漸次殺吾類,汝豈不見乎?

  然樂睡眠者,如牛見屠夫。

  死神在不斷地奪走同類的生命,難道你沒看見嗎?但是那些貪睡的人對此竟然無動于衷,就像牛看見同類爲屠夫牽去宰殺一樣。

  閻羅死主不斷地吞噬著生命,不管是人道衆生,還是旁生,都必定會先後被死主所宰殺。叁界如同屠場,衆生如同待宰的牛羊,死主屠夫在逐個地屠殺,沒有一個能逃脫被宰殺的厄運。如果爲無明愚癡覆心,不抓住時間修持善法,一天到晚偷懶貪睡,昏昏沈沈地消磨時日,對死亡的到來盲然無知,那這種人與屠宰場的牦牛有什麼區別呢!牦牛特別愚笨,它即使看見屠夫拿著刀子,將同伴拉去宰殺,但它卻毫無反應,仍悠然地吃草,或木然地站著不動,好像這一切不會降臨在自己頭上一般,到屠夫來宰殺它時,這時它才會流下大顆大顆的淚珠,渾身顫栗。這樣愚昧暗鈍的牛,身處屠場,親眼見到同類一個個被殺死,卻如不見不聞,安閑地吃草,死亡降臨到自身時,哭又有何用呢?人類也是如此,自己身處死主的殺場中,平時眼睜睜地看著同類一個個被死主吞噬,而自己毫無所動,不知尋求出離,反而苟且偷安,懶懶散散地過日子,到時死亡黑索套上自己,那時雙目垂淚,雙手抓胸,這樣與愚癡的牦牛又有何區別呢?

  我們國際學經堂中的道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道友告別此世,逐漸逐漸沒有一個會例外,這一點,我們應該能看清楚吧!法王如意寶在《無常道歌——瀑布妙音》中說:“自己童年同庚之好友,多處無定別處而死亡,目前衆多流轉中陰生,決斷我自不可余人間。”大家看看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在不斷地死去了,看到他們死亡時,應該也想想自…

《入菩薩行廣釋(中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