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廣釋(上冊)▪P17

  ..續本文上一頁總在分分秒秒地靠近,當下呼氣後,還有沒有吸氣的機會,你們想過沒有?各人現在還爲自己無始所積的重重罪障所縛,萬一這口氣吸不進來了,後果能不讓你害怕嗎?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懈怠呢?大家應該抓住每一個刹那,努力去祈求金剛上師、諸佛菩薩,尤其是十方叁世諸佛之本體金剛薩埵,在他面前一心一意地哀求救護,白天黑夜不停地念誦心咒,至誠地忏悔罪業,祈求庇佑!

  死神不足信,不待罪淨否,

  無論病未病,壽暫不可恃。

  死神是不能信任的,它不管你罪業是否已經清淨,也不論你是否生病,隨時都會降臨。人壽多麼短暫,一點也不可依恃。

  叁界衆生,無一可逃脫死魔的掌握,亦不能把握死神何時來臨。假如能知道它是在明年、後年、抑或十年後某時間來,那麼我們也可從容地安排一下自己怎樣度日子,怎麼修行;或者可以與死神交上朋友,讓它在我們將罪業忏淨,身體生病、衰壞了,才來將自己帶走,能有此機會,大家也可以輕松悠閑地過日子。但是這種情況一點可能性都沒有,死神對誰都是冷酷無情的,誰也不能信任它,無論你罪業淨未淨,也不論你在生病或健康時,它刹那之間便降臨。在它的掌握下,人的壽命極其脆弱、短暫,毫無依賴。《忠言心之明點》中說:“死者大敵如暴雷,誰亦不知何時到。”我們看看身邊的人,有些人在病床上折磨多年才死,有者卻不一樣,身體好好的,在站著、坐著,說話或吃飯時,突然就斷氣,被死魔之黑索套走了。1996年給我們講愛國主義課的達吉部長,那時他說:“到2000年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到時我們如何如何……”大家也許還記得,他很年輕,身體也很好,前些日子卻突然去世了(昨天丹增活佛到馬爾康給他念經超度)。他對前途滿懷希望、熱情,卻沒有等到現代化,自己已先走到前頭。你們看看,人生就是這樣。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死魔無聲瞬間至,生命如同風中燈。”在《親友書》中亦說:“壽命多害即無常,猶如水泡爲風吹。”藏族有一個諺語也說:重病臥床待死間,眼見無病百人亡。是說有些人患了重病,以爲自己會死去,在此之間,許多健康人卻死了,其意指死魔降臨是沒有確定的,無論對何種人,何時、何地都會降臨。

  死神是如此無情,突然降臨到每一個人身上,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有充分准備,當死魔來時,能安然地祈禱上師、入大圓滿定、觀修往生竅訣,有這樣的把握和准備,無論死魔在何時、何地來臨,你都可以安詳地辭世。你如果還沒有這樣的把握和准備,應該趕在死神之前,速速在上師叁寶前忏淨罪業,祈求加持,自己精進地修持正法,隨時做好最充分的准備,到時候方可無畏地面對死魔。不管什麼情況,只要你能隨時有准備,就不會臨陣慌亂,對付死魔也是如此。

  因吾不了知:死時舍一切;

  故爲親與仇,造種種罪業。

  仇敵化虛無,諸親亦煙滅,

  吾身必死亡,一切終歸無。

  因爲我們不了解,自己在死時必然舍棄生前的一切,所以爲了親人與仇敵,造作了種種罪業。然而仇敵都將化爲虛無,親人亦將如煙一般消散無迹,自己亦必定會死去,世上一切亦終歸空無。

  我們人類一方面來說很了不起,與旁生不同,有智慧、有追求,對外境物質世界,似乎什麼都能征服,能製造出許多新産品,爲自己服務。但仔細想起來,人確實是很愚昧,只是將目光對准外境,將外界形形色色研究、觀察得很仔細,卻把自己給忘了。與自我時刻不離、關系最密切、最重要的身心與生命奧秘問題,絲毫也沒有去觀察、思考過。自己生命到底是怎麼回事?生死之間是什麼東西在連接著?人們似乎是忘了自己要死亡,也忘了死時什麼都依恃不了的事實。人們似乎沒有想到,即使是一個國王,雖然活著是威懾天下,死時眷屬受用什麼也帶不走,唯一跟隨者是黑白二業——“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人死時只能一個人孤零零地,抛棄所有權力、名聲、財産、眷屬,隨業力而去中陰境,獨來獨去,如同酥油中抽出一根毛一樣,絲毫也帶不走。

  人世間的盛衰變化,人們都見過、聽過,但是,似乎誰也未曾認真想過,反而去爲親戚、朋友,爲衣食受用,不擇手段去造作殺生、偷盜、欺騙等惡業;對怨恨敵人,生起猛烈嗔恨、嫉妒心,而與他們明爭暗鬥,勾心鬥角,造下了彌天罪業。這些惡行,似乎一生中都沒有停過。如果世人靜下來仔細地觀察、思維一番,仇敵親友都會如灰飛煙滅、煙消雲散,自己終有一天與他們一樣必死無疑。自己的嗔恨對境、貪愛對境,其實質上與雲煙無異,唯有一些暫時幻象,分析起來毫無實義。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想想:自己小時候的親人、朋友,還有曾與自己打架結怨的仇人,有多少已經離開了此世,現在仍留存此世者是否都一樣會消亡呢?

  人生如夢幻,無論何事物,

  受已成念境,往事不複見。

  人生如同夢幻一般,無論任何事物,發生過後,只能成爲憶念之影塵,一切往事再無法經曆。

  我們的一生經曆過許多事情,無憂無慮的童年、歡樂浪漫的少年時代,雄心勃勃抑或憂郁之青年時代……。那些感覺過的天真快樂、憂慮痛苦等種種令人歡笑或讓人哭泣之經曆,現在也只能是一些模模糊糊的回憶,破破碎碎,與自己昨夜之夢境差不了多少,唯有存于意念之境,我們無論用什麼辦法,亦不可能再去經曆。

  法王如意寶在講這一段時,提及他五十年前在洛若寺,那時他自己才十六歲,金剛道友很多,個個都是開朗活潑,生命力很旺盛,每天都過得很快樂,但現在只剩下他和邬金丹增喇嘛。當年的情景都成了夢境,現在再也無法去感受經曆了。

  第一次聽這個頌詞時,我感受特別大,一生中的種種經曆、種種痛苦,至此恍然如夢中事,如缥缈之雲煙。一切事物之本質如虛空一般,而世人爲了親友、怨仇,爲世間八法爭爭奪奪,勞擾不休。他們的種種執著,如同攀抓虛空,虛耗了自己的生命,而且招致將來之痛苦,確實是太愚昧了。大家也回憶自己的一生,恩恩怨怨,得意失意,世事炎涼,諸般往事,今天是否還能去執持?是否還能去感受呢?你們再去執著它,它也只能是如虛空一般,與昨夜的夢一般,除了給你一種虛幻的心裏影像外,不可能再有任何意義。往事不可能重複了,大家應該抛棄這一切毫無實義的世間法,將寶貴人生用于了達生命,達到徹底醒悟、解脫之境,才是唯一有意義,能夠利益自他之大事業。

  複次于此生,親仇半已逝;

  造罪苦果報,點滴候在前。

  而且,于此短暫的一生中,親友和仇敵大半都已經去世了,然自己爲他們造罪而招致之果報,絲毫不爽等在自己面前。

  我們南贍部洲人壽很短暫,在短短一生中,很多人爲了親人、仇人,不停地造作惡業。而實際上,如果他們臨終時回頭看看,親友也罷、仇人也罷,大都早被無常吞噬了,留下的只有絲毫不爽之業報,等著自己去感受,此時,反省自己一生爲保護親人、鬥爭仇怨而造下的累累罪業,後悔也無用了。今天早上,我聽到家鄉一個消息,正是這方面血淋淋的事實。我家鄉的一戶人家,他們有五口人,家裏兩個小夥子賣光家産,將這些錢換了兩支槍,准備與經常欺負他們的仇家作決鬥,結果與公安人員發生槍戰而死去。面對家破人亡,家人嚎啕大哭……。你們看,世事大抵如此,世人拼命地保護親人,報複仇怨,但往往是宿業所感,失敗者多,成功者少,越努力下場越悲慘。而且無論成功、失敗,爲此所造的罪業,不會報應在別人頭上,唯有造罪者自己去慢慢地承受!在座諸位如果還有親仇執著,這個血淋淋的教材,也許能讓自己清醒一點。

  大家都是相信因果的人,也都一定程度地明白因果報應之理,在《教誡國王經》裏講:國王去世後,諸眷屬財産都帶不去,只有一生中所造的黑業、白業,像影子一樣跟隨自己。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亦言:自己的惡業報應,其他人即使是再親的父母、妻子等都不會代受。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知道伏怨護親沒有任何意義,應該放棄這一切貪嗔惡業,而且趁現在有取舍自在之機會,忏悔自己以往所造的惡業。

  因吾不甚解:命終如是驟,

  故起貪嗔癡,造作諸惡業。

  因爲我未甚深地了解,生命的終結竟是如此突然,所以生起了貪嗔癡叁毒煩惱,而造作了許多罪業。

  一般你們在沒有入佛門、聞思正法時,肯定不會認真地思考人生壽命短暫、無常迅速的道理,像世間大多數人一樣,爲了名利而奔波,渾渾然已忘了自己要死的事實。而且在皈依佛門後,大多數人也福緣智慧不夠,唯在名相上聽到了人壽短暫、無常迅速等道理,根本沒有深入地理解這些。法王如意寶說過:佛教所講輪回、因果、無常,如果有智慧的人去思維,越來越覺得深奧難懂,但淺慧而不求甚解者,他會覺得這些淺顯易懂。

  一般學佛者大抵會如此:剛開始聞思基礎教理時,覺得許多道理比較簡單,但是真正去深入思考、修持,會覺得越來越深邃、精微,甚至會覺得不可測其堂奧。例如說“諸行無常”,一般人初學時,會覺得這是說諸行現象暫有暫無,故說無常;細細思維一下,諸行無常是說從因緣生故、刹那亦不停變動故、所作性故等有內外密多種意義。

  我們從“不甚解”闡述了佛教教理愈深入愈深奧不易解之特點,于此再談談佛教另一種不共特點:即佛法無論在什麼時代都不會改變,因爲佛陀所講的是最究竟之真谛。比如《入行論》,以前的行人依之修持,現代大乘行人也依之修行,乃至大乘佛法尚住世間,後人還會依之修持;許多人年輕時修持此論覺得非常殊勝,中年時亦會如此,乃至老年更覺此法門之殊勝。然而,世間的知識就不一樣,有人研究過:現代人在學校裏所學的知識,每年中百分之叁十都會“老化過時”。你們看現在達爾文“進化論”已被推翻,愛因斯坦“相對論”也站不住腳了……。人類社會的哲學思潮不知更換了多少代,有些人說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入菩薩行廣釋(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