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廣釋(上冊)▪P18

  ..續本文上一頁初一至十五的月亮不一樣”。但在這些落木蕭蕭的無常變幻中,佛教的教義始終如一,引導人們步入究竟真理之頂峰。曾經有些人對我說:“科學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佛教亦應有所改進吧!”我回答他們時,也闡明了佛法的這一特點:“佛教如果從個人了解方面,應該是有所發展,以前不明了的應該去聞思修持,使自己越來越明白;但從教義方面說,佛教教法是一切智智佛陀所宣述,是最究竟圓滿的真理,已經將宇宙萬法最徹底的實相闡明了,根本不存在什麼改進等發展的問題。”我們在座有些人已經聽習過叁、四次《入行論》,有的越聽聞思維,越覺得此論深奧廣博,越能引導自己進入大乘正法的深層次修持,乃至成佛間,都願意聞思修習此論,此方爲真正入道之相!

  論主在此說他不甚了解壽命無常,諸人誰不是如此呢?雖然口裏都說:人生無常,死期不定。但經常忘了自己刹那之間就會死的事實,因而放縱叁門,心中常起貪欲、嗔恚、愚癡等種種煩惱,由煩惱的推動,造作了種種自性罪和佛製罪,念及這些罪業的可怕果報,大家應再叁于諸佛前發露忏悔。

  晝夜不暫留,此生恒衰減,

  額外無複增,吾命豈不亡?

  晝夜間刹那也不停留,今生壽命總是在衰減,而且也無法去額外增添,我的生命如是有減無增,難道還會不死亡嗎?

  正常人只要大概想想,就會知道自己最後必定死亡。但仔細想想,死亡不僅僅是最後那一刹那才會發生的事,人一生下來,每一天都在死亡,生命時時刻刻都在衰減,如同太陽西落一般,一刹那也不會停留。而且一個人的壽命只有減滅,無有停留、增加,就像一個漏桶裏的水,一滴滴不斷地減少,不多久就一定會沒了。我們每一個衆生的壽命都有限,尤其是末法時代的人趣衆生,壽命越來越短暫,現代人縱有千萬種新科技、新發明,也無法留住或延長自己壽命以保“長生”。自然規律是世俗衆生無法違背的,生的另一端便是死,生和死始終相伴,衆生誰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在《解憂書》中說:“地上或天間,有生然不死,此事汝豈見,豈聞或生疑?”從諸天至余各趣衆生,生而不死之有情,你們見過沒有,聽過沒有?似乎誰都知道,有生必有死。自己的生命刹那都在衰減,可是真正知道珍惜時間,把握自己不去造惡業,盡量修行善法的人,卻寥寥無幾。以前高僧大德如是說過:“人生必死,而且生時極爲短暫,若爲追求欲樂去造惡業,以短短的欲樂享受招致萬世之苦果,太怨屈了;若身心受一些苦去修行正法,也只是忍受很短時間之苦行,稍微堅強一點便過去了,而結果卻是永世安樂。”

  在座諸位都應好好想想:自之生命是否如同江流在晝夜不息地流逝呢?生命是否一定會有盡頭呢?如果有,就在下一刹那的盡頭,爲何不去爲永世之安樂而勵力淨罪!

  臨終彌留際,衆親雖圍繞,

  命絕諸苦痛,唯吾一人受。

  當我臨終彌留之際,縱然有衆多親人圍繞于身邊,但命終氣絕四大分離之痛苦,卻只能自己一人去忍受。

  世人的死法有很多,有些戰死沙場,有些死于戶外車禍、水、火、災難等等。如果在家裏死去,親人、朋友都會去陪著他,眼睜睜地盯著他斷氣;如果在醫院,還有醫生護士輸氧、打強心針……,一陣忙亂。然而,無論圍繞的親人多麼關心、醫生護士多麼盡力醫治,對將死者來說,這一切毫無用處,臨終時四大分離之苦如同活龜剝殼一般,舍離親友與此世一切的憂惱如刀剜心。這些痛苦,與他對死亡、對死後的巨大恐懼,完全控製著他,如果死者惡業重,中陰恐怖痛苦更深。此時,親人的關懷又有什麼用處呢?《無量壽經》雲:“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來獨去。”死者只能獨自忍受肉體分裂苦痛與巨大恐怖,親友再多,誰也不能替代他承受一絲一毫。

  上師如意寶說:“世間上那些有名的國家元首、富翁等人,活著時有數不清的眷屬,甚至都能爲主舍身。但在這些大人物死時,哪位眷屬能幫上忙呢?即使他擁有數十億忠心耿耿的臣民,命絕之苦痛也不能替他分擔少許;即使他有無法計數的財富,亦不能爲他換取一分一秒。”

  我們經常見到漢地一些人快要死時,大都送入醫院,我覺得這樣很不吉祥,不如死在寺院裏或一群念佛修行人之中,對他才有真正利益。還有一種風俗,當病人在醫院病得奄奄一息時,親友們常用許多錢買些鮮花去看望病人,這種習慣也很可笑,臨死之人哪有心情去欣賞鮮花呢?還不如將這筆開銷用于放生、布施等善舉,方能對他有幫助。不知你們怎麼看待這些問題,也許從來沒有注意過。如稍加留意,會發現人們對死亡的態度幼稚無知,有許多可笑可憐之處。

  不說別人了,我們自己刹那刹那之間都在死亡,最終也都要告別此世,臨終時任何親人也不能替自己分擔痛苦,只有獨自去承擔四大分離苦、離別親友與此世之苦、對後世之憂懼苦等等這一切,想想這種情形,是否自己也應該去爲此作一些准備呢?

  一般人需要暫時離開家人,也會作一些准備工作,何況我們終有一天需要永久的辭別,步入漫長而陌生的旅途,那理所當然的應從現在起爲此作充分籌備。

  魔使來執時,親朋有何益?

  唯福能救護,然我未曾修。

  當死魔之使者來捉拿時,親戚朋友能有什麼利益呢?此時唯有我的善業福德才能救護自己,然而我卻從來未去修習積累過。

  平常人死亡時,在他眼前會顯現極恐怖的中陰景象:衆多閻魔使者,顯出各種凶狠形象,如牛頭馬面之類,它們用繩索、鐵鏈等捆綁死者,用各種兵器逼押至中陰界。這點在印度、藏域和漢地的佛教中,高僧大德們敘述中陰景象都大致相同,在世界上其它各種勸人行善背惡的教派中,此景象也有敘述。在此境界顯現時,死者極爲畏懼,縱有衆多親友圍繞,對他毫無用處,一點忙也幫不上,此時只有他于生前造的白業才能幫助救護他自己。有大福德之人,閻魔使卒的顯現不會那麼恐怖,如果修行佛法有一定的證悟,此時會非常吉祥,去世者安住于證境中,安詳地度過這一階段。然而世間大多數人,此時唯有陷入驚恐之中,就連後悔自己未曾修善的機會都沒有!密勒日巴尊者說過:“若得見有罪人死,示業因果善知識。”造惡者臨死時所現境界非常恐怖,因而在死時顯出極可怖的姿態,其他人見其死相,方知因果不虛,能對取舍因果增上信心。

  我們知道自己都會死亡,大多數人也要經過中陰階段,如果自己真能記住這點,趁生前有自主之時,應該廣修善業,爲自己中陰之旅積累可依恃的福德。當然,一般善法在中陰時只能給你一些慰藉,並不能讓你完全自在地擺脫這些恐懼。要完全做到生死無懼,必須要皈依叁寶,忏除罪業,修持甚深正法,即使你不能即生證悟,但只要有真實皈依叁寶的堅定誓願,亦能解脫中陰恐怖。因此上師教導我們應該再叁發願:甯舍生命,生生世世不舍棄叁寶。他老人家再叁地發了極其堅定的誓言,也希望所有弟子能從內心深處發起這樣的誓願。

  上師皈依叁寶誓願之堅定,大家都知道,當年文革時,老人家也未舍棄叁寶,也沒有舍棄清淨的戒律,而且依然給嘎多堪布、 桑管家等許多人灌頂傳法。他們穿著僧衣,在學院對面的大鵬山上講法、灌頂,阿裏美珠空行母給他們放哨,遇到有人上山時,上師就隨便在僧衣上套上一件長袍子,讓大家暫時分散。 桑管家說,自己當年就這樣堅持在上師座前聽授了《定解寶燈論》等很多經論。你們年輕人也許不太清楚,當時環境十分惡劣,在漢地看不到一個穿僧衣的僧人,在藏地不要說穿僧衣、灌頂傳法,即使拿念珠、念句佛號或心咒,若讓人發現,立即會被抓去批鬥或進獄,如果態度堅決一點,甚至要遭槍斃。那樣血腥的年代,上師仍是堅持清淨戒律,發願將佛法重新弘揚于人間。上師又如是說過:“今後哪怕是十萬之衆手持武器,逼我舍棄叁寶,我也決不會答應,讓他們殺了也沒什麼,生命極其短暫,不被他們殺死,自己也活不了多久。如果舍棄了叁寶,那就生生世世遇不到佛法光明,陷入無明輪回大黑暗中,那才是最可怕的!”

  在座諸位也應設身處地想想,自己對皈依叁寶是否有這樣的決心。前些日子工作組來了,有的人聽信了謠言,惶惶不安,給自己人生曆史寫下了可笑的一段材料。工作組來學院,沒有采取任何強製措施幹預大家的修學,有些人尚是如此,假設現在再來一個運動,讓你們舍棄叁寶,而且還將你們的數學大碩士圓宏喇嘛抓起來槍斃了,那其他人還能堅定自己的誓言嗎?確實值得懷疑!

  輪回萬法都是虛幻而不可依恃的,在此世、中陰或後世除了上師叁寶外,沒有其他更究竟的依怙,你們如果在現世對上師叁寶生不起這種堅定不移的皈依誓願,在中陰恐怖境中,更無法堅持誓言,也就無法遣除恐怖痛苦。堅定的皈依心是入佛法之根本,發菩提心之基礎,你們各自掂量:如果不具這種堅定誓願,那還能從輪回苦海中得解脫嗎!

  放逸吾未知;死亡如是怖;

  故爲無常身,親造諸多罪。

  怙主啊!我一向放逸身心,不知道死亡竟是如此可怕,所以爲了短暫而無常的生命,自己造了許多罪業!

  在未入佛門聞思佛法前,大多數人不知道死亡後中陰的恐怖,也不太清楚死亡後惡業報應之可怕。前面我們講過人在死亡時,四大分離如同活龜剝殼;還有與親人之分離苦,對後世之怖畏苦;在中陰境中,猛厲猙獰的閻魔獄卒充塞天地,特別是惡業嚴重者,此時其靈識極爲敏感,生前所造惡業纖毫畢現于前,墮入惡趣的恐怖特別強烈。

  由于沒有了知死亡有如是恐懼,世人爲了維持短暫而無常的生命,爲了享受那些虛幻不實的欲樂,幾乎從未停止過造惡業。看看現在的社會,他們爲所謂的“潇灑走一回”、“快活逍遙”、“自由人生”去當妓女、黑社會分子、屠夫、騙子、酒店老板……,造下無邊惡業。你們一些人在家時,迫于環境,不得不心懷種種計謀,變換著不同的臉譜,口裏吐出各種虛假、恫嚇、谄媚之語…

《入菩薩行廣釋(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