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們也引用過《日藏經》的教證,只要一心皈依佛陀,即使心識迷亂,破了戒,也必定會得到解脫,希望大家牢記。
如是亦皈依,能除輪回怖,
我佛所悟法、及菩薩聖衆。
同樣,我也要皈依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親證、能解除輪回怖畏的無上妙法,以及所有的菩薩聖衆。
衆生皈依佛可以遣除諸輪回痛苦怖畏,皈依佛法與菩薩聖衆同樣有此功德。這裏的佛法指世尊于金剛座成道時所證之“深寂離戲光明無爲法”,最究竟的道谛、滅谛,及以此爲根本,適衆生不同根機所開顯之八萬四千乃至無量法門。歸納而言,即一切教法與證法,這一切皆是我們解脫輪回痛苦,獲得無上安樂之道,因此也要至誠地皈依。菩薩聖衆指大乘僧寶,是我們解脫輪回的助道善知識,亦是必須皈依之處。
關于皈依叁寶,在許多經論中都有闡述,《皈依七十頌》中說:“佛法及聖衆,欲解脫所依。”凡是想解脫叁界輪回者,必然要皈依叁寶。專門講述叁寶功德的《功德經》說:“整個叁千大千世界充滿如來,如芝麻莢開,若人于二萬歲中具四威儀,供養如是之佛陀,于諸如來入滅後,于每一佛陀造高廣壯麗之寶塔,並以香花等作廣大供養,彼之功德極大;然不及以清淨心皈依叁寶之功德。”《灌頂經》中雲:“皈依叁寶後,恒常有叁十六位善神及彼等無數眷屬守護,令彼安樂。”皈依叁寶有如是不可思議功德,所以你們應當盡一切努力,去引導親人、朋友、同事等,讓他們對叁寶生起清淨的信心,皈依叁寶,即使只是引導一個人,輪回惡趣中就減少了一個衆生。現在中國有十二億多人,據統計信仰宗教者只有一億,這一億中信奉佛教的有多少呢?有十一億多人根本不信仰佛教,渾渾噩噩地隨著業力無限期漂流苦海中,看著這麼多的父母衆生毫無依恃,悲慘地于火坑中受著痛苦煎熬,作爲一位發了菩提心的佛子,唯有“將此身心奉塵刹”,引導他們步入解脫正道,方可報答佛陀解救自己的恩德,方可報答生生世世父母養育洪恩之萬一!
因怖驚顫栗,將身奉普賢,
亦複以此身,敬獻文殊尊。
哀號力呼求,不昧大悲行,
慈尊觀世音,救贖罪人我!
複于虛空藏,及地藏王等,
一切大悲尊,由衷祈救護。
死亡的恐怖使我驚惶而顫栗,爲了擺脫這種怖畏,我要將自身奉獻給普賢菩薩,也要將此身體供獻給文殊師利菩薩。我要哀戚地大力呼求,大悲心行無有錯亂之觀音慈尊,來救度我這個罪人;也于虛空藏以及地藏王等一切大悲聖尊前,由衷地祈求救護!
一切菩薩聖衆中,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八大近子——文殊、普賢、觀世音、虛空藏、地藏、彌勒、除蓋障、金剛持菩薩,他們與贍部洲的衆生有殊勝因緣,所以是菩薩聖衆中最主要的祈請對境。在麥彭仁波切作的《八大菩薩傳記》中,詳述了每一尊菩薩的不共功德。其中普賢菩薩十大行願是廣大菩薩行的彙集,以其廣大行願引導衆生成就如來功德;文殊菩薩是叁世諸佛智慧之總體,以其無上智慧遣除一切衆生的無明癡暗(麥彭仁波切說過,在末法時代,文殊菩薩以其不共之悲願對修行者加持非常大,在空行母中,度母的加持特別迅速);觀音菩薩是叁世諸佛大悲自性幻現出的形象,他于寶藏如來前發菩提心,久遠劫來,以其大智慧、大慈悲時刻觀照著衆生,毫無遲緩、應聲而至地解除一切衆生的苦難。他與我們贍部洲的衆生緣分特別深,大慈大悲、廣大靈感、尋聲救苦的公案在印度、藏域有很多,在漢地更是家喻戶曉。因聖尊們有這樣的功德,我們將身心一一奉獻給這些大行、大智、大悲尊,哀切地呼求,聖尊們就一定會加持我們解除一切恐懼痛苦,清淨無始以來所有罪障。
同時,我們也向虛空藏菩薩和地藏菩薩供養身心、皈依祈禱。虛空藏菩薩是初學者忏悔業障時,最易相應且有力的本尊。其修法最好是黎明,觀想虛空藏菩薩顯現在自己身前,加持和安慰自己,並告訴自己罪業已經清淨等等。本師釋迦牟尼佛講過:大乘行人犯根本罪墮,依靠有無量善巧方便的虛空藏菩薩可以消除。地藏王菩薩以其不共的願力,無論天界、人間、龍宮等衆生,世出世間種種希求皆可滿足,尤其是居士、出家人持守別解脫戒,祈禱地藏菩薩可以防止犯戒,若已犯者,也可得到清淨,免墮地獄,這些在《地藏十輪經》中有詳細記載。此外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諸菩薩聖衆,皆有不可思議功德及威力,我們向這些大悲聖衆供獻自己的身心一切,懇切哀求他們救援,可以加持我們迅速清淨惡業。
我們如果經常持念上述諸大菩薩的心咒、名號,觀想其身像,與聖尊們結上殊勝法緣。以此遇到違緣時,定會及時獲得他們的慈悲佑護,在中陰時亦會得到救度而脫離險境。
皈依金剛持,懷嗔閻魔使,
見彼心畏懼,四方速逃逸。
我也要皈依金剛持菩薩,心懷嗔恨的閻魔使者,見到他便心生畏懼,嚇得向四方狼狽逃逸。
此處以一頌專門提出,忏罪者須皈依金剛持菩薩(密乘中叁怙主之一——金剛手菩薩)。因爲他是十方叁世諸佛勇猛力之總集,能以其無比威力降伏一切惡勢力。在顯宗經典中,金剛持菩薩是十方叁世諸佛從初發心乃至證道、轉*輪、涅槃之間的護持者,如同每個人從出生至死亡皆有俱生神護衛,金剛持菩薩也是趨入菩提道有情的“俱生神”。我們發了菩提心後,他便在恒時守護,只要自己以無僞的信心祈禱,菩薩藉此便能遣除我們修道中一切違緣和魔障,在中陰時,一切閻魔使卒也不敢靠近、恐嚇自己。從密宗的觀點看:十方叁世諸佛爲金剛持菩薩作秘密灌頂、加持,使他成爲堅固不毀之金剛,成爲叁世諸佛無壞之金剛本性。他也可說是叁世諸佛之大悲顯現的憤怒形象,極爲猛烈威猛,能摧壞一切魔衆。在《中陰竅訣》裏有許多修持金剛持本尊的儀軌,修持者可得加持,忏除罪業,脫離中陰怖畏境界,迅速抵達安樂的彼岸。
昔違尊聖教,今生大憂懼。
願以皈命尊,求速除怖畏!
往昔,我違背了尊聖的教誨,現今爲此逆舉之惡報而生起了極大的憂傷恐懼,願意將身命奉獻而皈依,請求速速解除我的怖畏。
無始劫來,我們違背了上師、諸佛聖尊的許多教言。諸佛菩薩教導我們:“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我們卻生生世世不停地造惡,對善業,卻很少奉行,而“自淨其意”這條,更沒有去遵照實修。這點從自己仍陷入輪回,而且內心的貪嗔煩惱等現狀,完全可以推測前世的舉止。不說前世,在座諸位觀察一下自己,也不用往以前看,看看自己現在所受的別解脫戒、菩薩戒、叁昧耶戒,對這些戒律的學處,自己遵守了多少、違背了多少。雖然你們不願去犯錯誤,但由于無明習氣深重,正知正念稍有放松,便會違犯戒律學處。而這些惡業的後果,大家也清楚:若不忏悔,定會墮叁惡趣無疑。叁惡道的諸般痛苦,誰也不願去感受,如果不想受這些惡報,那唯一辦法就是將自己身心一切,全部交付給上師、諸佛菩薩,切切實實地依教奉行。如果沒有這種堅定誓願,忏罪解脫不可能成功。
古代許多修行人,在這方面給我們留下了很好的榜樣。例如藏傳佛教再弘期的寶賢大譯師,老年時決定閉關專修,他將身命全體交付給上師叁寶、護法,並在關門寫下“若于室中,生起貪著世俗之念,願護法尊,粉碎我的頭顱”等誓言。十年如斯,終得徹證法性。漢地的梁武帝亦是一例,梁武帝治理國政時造了不少惡業,後來他反省到,生起了忏悔之心,便發願從此以後不爲非法之事,持守過午不食,不食牛肉等戒條,如不守此誓言,祈求護法殺死自己,讓自己墮入無間地獄。他如是造了一篇誓文,時時以之策勵自己,果然于一生中守持了清淨戒律,未曾違背誓言。你們去翻閱唐宋時期的佛教史料,此類公案處處可見。
以古德爲鑒,你們有沒有這樣皈命叁寶的決心,能不能如是全體交付叁寶,誓奉教言呢?如果有,定能消盡各種罪業違緣如同盛火燒薪一般,如果沒有,而欲忏罪成就,除卻此生後世之怖畏,那只是一種空想而已。
壬叁、(現行對治力)分二:癸一、需依對治之緣故;癸二、真實對治。
我們爲對治自己罪業,找到了最殊勝的所依——叁寶,此後應如何去清淨罪業呢?這就是“現行對治力”——科目所述內容。在闡述真實對治之前,論中先以九頌說明需對治之原因。
癸一、(需依對治之緣故):
若懼尋常疾,尚須遵醫囑,
何況貪等患,宿疾恒纏身。
如果一個人害怕普通疾病的痛苦,尚且遵照醫生的吩咐;何況是貪嗔癡煩惱長劫纏縛著身心的痼疾(要對治更需去依教奉行)。
世間人都會生病,生病後,病人會立刻去尋求醫治。爲了擺脫疾病痛苦,他會老老實實地遵照醫生的吩咐,吃藥、打針、戒除影響醫療的飲食、行爲等等,絲毫不敢違犯。
按照內教醫學論典,人類疾病廣分有八萬四千種,中等分爲四百零四種,歸納而言爲風、膽、涎叁種病,而這些病與輪回中貪嗔癡煩惱痼疾相較,只是一種暫時的疾病。人類最大、最根本、自入輪回就纏縛于身心的疾病是貪、嗔、癡——根本無明煩惱症,以此爲根,種種疾病漸漸衍生了,在張澄基居士翻譯的《密勒日巴十萬歌頌》中,第二十四篇《祭神歌》對此有明了的開示。貪嗔無明根本症,自我們入輪回,就相續不斷折磨自己。我們要醫治平常風膽等疾病,尚需遵照醫生的指示,那麼要治愈這種最大的無明根本症,更應依止叁界大醫王——佛陀,嚴格遵循他的教誡去奉行,方能治愈此根本痼疾。佛在《華嚴經》中如是教導:“善男子,汝當于己起病人想,法起藥想,于善知識起醫王想,殷重修持起醫病想。”無始以來爲無明根本症所纏而墮入叁界的病人,唯有依靠醫王佛陀,服用正法甘露妙藥,才能治愈輪回痼疾。
大醫王佛陀雖已示現了涅槃,然而醫治衆生痼疾的秘方——甚深佛法密意,已爲一代代傳承上師所繼承,直至我們根本上師,以及其他開示正法的善知識。他們通達了佛陀的…
《入菩薩行廣釋(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