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論注講記(二十一)▪P2

  ..續本文上一頁而不立什麼,所以說“非是非非”:這真正的自性光明或者真實智慧無爲法身,既沒有“是什麼”的固定一相,也沒有“非什麼”的固定一相。“百非之所不喻”,“百非”指一切戲論,分別心所計的是也好、非也好、既是“是”又是“非”也好、不是“是”不是“非”也好,這一切都說不到法性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法性遠離這一切戲論,所以說是“清淨句”。這樣遠離一切戲論,就叫“清淨”。反過來,落在戲論中,就不是清淨。

  【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爲法身也。】

  所謂的“清淨”就是指真實智慧無爲法身。

  因爲這是離一切邊而清淨,所以就在這清淨中,隨緣現出無量如海的功德莊嚴。也就是從法性身中現起無量方便法身或者說無量的報、化色身。極樂世界的無量莊嚴統攝起來,就入在一法句中。這個“法”就是指離一切戲論的清淨,“清淨”就是指真實智慧無爲法身。所有的佛法都攝在這裏面。

  比如二轉*輪宣說諸法無我,就是攝入清淨句——離一切戲論的空性,但只說到空性這一分,並沒有說圓滿,只是部分了義。這空性又是什麼?實際是真實智慧無爲法身。是真實智慧,不是虛妄分別;是無爲身,不是有爲身。這是指性體、指如來藏,它的體性是無念的靈知。

  此清淨有二種,應知。

  要知道這清淨有兩種。

  【上轉入句中,通一法入清淨,通清淨入法身。今將別清淨出二種故。故言應知。】

  以上輾轉攝入的句子當中,把極樂世界的佛、菩薩、國土叁類莊嚴全部攝入在一法句中(或者攝入在一個“法”字中),而這一“法”字又入在“清淨”二字中,“清淨”又入在“真實智慧無爲法身”中。現在要在清淨上分出兩種差別,所以說“應知”。

  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衆生世間清淨。器世間清淨者,如向說十七種莊嚴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間清淨。衆生世間清淨者,如向說八種莊嚴佛功德成就,四種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是名衆生世間清淨。如是一法句,攝二種清淨義,應知。

  是哪兩種清淨呢?一是器世間清淨,二是衆生世間清淨(或者說成依報清淨和正報清淨)。所謂的器世間清淨,就是像上面講的十七種莊嚴佛土功德成就,就叫器世間清淨;所謂衆生世間清淨,就是像上面講的八種莊嚴功德成就佛、四種莊嚴菩薩功德成就,就叫衆生世間清淨。要知道,這個“一法句”中包含兩種清淨的涵義。

  【夫衆生爲別報之體。國土爲共報之用。體用不一,所以應知。】

  個體的衆生是以自己的別業感得的果報體,共處的國土是衆生共業果報顯現的受用處。由于衆生是果報的主體,國土是衆生共同受用之處,以體和用不同的緣故,或者以正報和依報不同的緣故,所以要知道清淨上會有器情兩分。

  【然諸法心成,無余境界。衆生及器,複不得異,不得一。不一則義分,不異同清淨。】

  但諸法只是一個心造成的,離心就沒有境界。所以衆生和器既不是別別的兩個體,也不是無二的一體。就像夢中人在山上走,人和山不能說是不同的兩個體,因爲只是一個夢心變的;又不能說是無二的一體,因爲人和山的相狀不同。由于器和衆生不是一種相,所以就可以按意義分成兩種;由于器和衆生只是心造成的,而不是有兩種體,所以心清淨時,衆生和器同得清淨。

  【器者,用也。謂彼淨土,是彼清淨衆生之所受用,故名爲器。如淨食用不淨器,以器不淨故,食亦不淨。不淨食用淨器,食不淨故,器亦不淨。要二俱潔,乃得稱淨。是以一清淨名,必攝二種。】

  “器”是用的意思。意思是說,西方淨土是彼清淨衆生的受用之處,所以叫做器。比如:幹淨的食物用不幹淨的器裝,由于器不幹淨,就使得食物也不幹淨;不幹淨的食物用幹淨的器裝,由于食物不幹淨,也使得器不幹淨。只有食物和器都幹淨,才稱得上幹淨。所以一個“清淨”的名稱一定包含器清淨和衆生清淨兩種。

  也就是凡是世界清淨,就必須是器和衆生兩者都清淨。如果有一者不清淨,就不能把這世界叫做清淨世界。比如器世界受用的色聲等不清淨,就使得衆生也成爲不清淨。或者衆生世界有煩惱、業的雜染,也使得器世界轉成不清淨。所以要器情都清淨才稱得上“清淨世界”。

  【問曰,言衆生清淨,則是佛與菩薩。彼諸人天,得入此清淨數否。】

  有人問:所謂的衆生清淨就是指佛和菩薩。那些人天能算在裏面嗎?

  意思是人天沒有斷一分煩惱障和所知障,應當是不清淨的衆生。只有登地之後分斷二障的菩薩和圓斷二障的佛才稱得上清淨,同居土的人天怎麼能算在裏面呢?

  【答曰,得名清淨,非實清淨。譬如出家聖人,以殺煩惱賊故,名爲比丘。凡夫出家者,持戒破戒,皆名比丘。又如灌頂王子,初生之時,具叁十二相,七寶即爲所屬。雖未能爲轉輪王事,亦名轉輪王。以其必爲轉輪王故。】

  回答:這些人天是可以稱爲清淨,而不是實際已經得到清淨。比如出家的聖者以殺滅煩惱賊的緣故,稱爲比丘。但凡夫出家人不論持戒、破戒,也都稱爲比丘。又像得過受職灌頂的轉輪王子,一出生就具有叁十二相,擁有輪寶、摩尼寶等的七寶。雖然小王子還不能做轉輪王的事業,但也稱爲轉輪王,因爲他將來一定成爲轉輪王。

  【彼諸人天,亦複如是,皆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當得清淨法身。以當得故,得名清淨。】

  極樂世界的人天也是這樣。他們往生後都入了大乘正定聚,只進不退,當然畢竟會證得清淨法身。以將來一定會證得的緣故,也稱爲“清淨”。

  

《往生論注講記(二十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