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聖賢的傳記(五)▪P3

  ..續本文上一頁感,遂投興福寺出家。後唐長興中,往昆山慧聚寺,學南山律。既而聽習法華光明諸經,及止觀論,鹹造精微。

  宋朝晤恩,江蘇常熟人。13歲聽人誦《阿彌陀經》心有感觸,就到興福寺出家。後唐長興年間,去昆山慧聚寺學南山律。又聽聞、研習《法華》、《金光明》等經以及《止觀論》,都達到了造詣精微。

  終日一食,不離衣缽,不畜財貨。臥必右脅,坐必跏趺。每布薩,必潸然流涕。遍誨人以西方淨業,及一乘圓旨。講演法華二十余部。

  晤恩每天吃一頓飯,不離衣缽,不蓄集財物。躺下時一定右脅而臥,端坐時一定結跏趺座。每當布薩時,都感慨流淚。處處教誨人要修西方淨業和一乘圓教的妙旨。他曾經講演《法華經》二十多部。

  宋雍熙叁年八月朔夜,睹白光自井而出。謂門人曰,吾報齡極于此矣,乃絕粒禁言,一心念佛。夢一沙門,執金爐焚香,叁繞其室,言是灌頂,吾已生淨土,嘉汝所修,故來相迎。夢覺,呼門人至,猶聞異香。

  雍熙叁年八月初一夜晚,見到一道白光從井裏發出,他對門人說:我的壽命快到終點了。于是不吃飯,禁語,一心念佛。夢到一位沙門持著金爐焚香,在他房間裏繞了叁圈說:我是灌頂(智者大師的大弟子——灌頂大師),我已經生在淨土,爲了嘉獎你的修行,所以特地來接你。等到他從夢中醒來,把門人喊來時,還能聞到屋子裏有奇異香氣。

  二十五日,爲衆說止觀指歸,及觀心大義。端坐,面西而化,年七十五。寺衆聞管弦鈴铎之音,嘹亮空中,久而漸遠。茶毗,得舍利無算,恩弟子文備,洞明觀法,一室坐忘者叁十年。雍熙二年,微疾,淨土現前,累足而逝。(宋高僧傳,佛祖統紀。)

  二十五號,他給大衆演說止觀指歸和觀心的大義,端坐著朝西坐化。75歲。

  當時,寺院的僧衆聽到管弦鈴铎的妙音在空中嘹亮地回響,時間很久才逐漸遠去。荼毗時得到無數舍利。

  晤恩有個弟子叫文備,很透徹地了達觀法。他曾經獨處在一間屋子裏,忘情脫俗有30年。雍西二年,文備生了點小病,然後就顯現了淨土,這樣就結跏趺坐圓寂。

  文辇,永嘉平陽人。既受戒,遍學叁乘。依缙雲明昭禅師法會,疑情頓決。後複依天臺德韶禅師,重有悟入。閱藏經叁周,宗說兼通,逍遙無滯。

  宋朝文辇,永嘉平陽人。受戒之後,遍學叁乘。參與缙雲明昭禅師的法會,當時心中的疑情頓時解了。後來又依止天臺德韶禅師(這位是永明大師的師父),這一次有進一步的悟入。曾經叁次閱藏,宗門教下都通達無礙。

  太平興國叁年,伐栴檀,結成一龛,趺坐其內。自持火炬,誓曰,願舍此殘軀,上供十方諸佛菩薩。命衆唱佛,助我往生。須臾焰發,其煙五色,旋轉虛空。猶聞佛聲,頃之乃寂。火熄,收舍利無算,年八十四。(宋高僧傳)

  太平興國叁年,他砍了栴檀樹作成一個龛。自己在裏面結跏趺坐,手持火炬,發誓說:“我願舍此殘軀,上供十方諸佛菩薩。”叫大衆唱佛助他往生。一舉火就燒起來了,當時冒出來的煙有五種顔色,在空中旋轉,還能聽到唱佛的聲音。很快聲音消失了。等火熄滅時,收到無數舍利。當時84歲。

  義通,字惟遠,姓尹,高麗國人。頂有肉髻,眉長五六寸。受具後,學華嚴起信。晉天福時,來遊中國。至天臺雲居寺,見韶國師,忽有契悟。及谒螺溪寂法師,聞一心叁觀之旨,遂留受業,稱具體焉。

  宋朝義通,這是來自高麗的大德。他誕生時,頭上有肉髻,眉毛六寸長。受具足戒後,學《華嚴經》和《起信論》。

  後晉天福年間,這位韓國大德來到中國,到了天臺山雲居寺。他面見德昭國師時,忽然有所契悟。等到他拜訪螺溪的寂法師,聽到一心叁觀的妙義時,他很相應,就留下來學習(後來義通成爲中國天臺宗的祖師。)

  開寶元年,漕使顧承徽,舍宅爲寺,請通居之。太平興國七年,賜寺額爲寶雲。通敷揚教觀,幾二十年,常呼人爲鄉人。有問其故,曰,吾以淨土爲故鄉,諸人皆當往生,即吾鄉中之人也。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右脅而化。阇維,舍利盈滿,年六十二。(佛祖統記)

  到了開寶元年,漕使顧承徽把住宅舍作寺院,請義通住持。太平興國七年,皇帝給這座寺院賜號爲“寶雲寺”。

  義通敷揚教觀二十多年,常常叫人“老鄉”。別人問:“怎麼叫老鄉呢?”他說:“我以淨土爲故鄉。大家都要往生!我們都是老鄉!”

  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號,右脅而臥,安詳往生。當時荼毗後舍利充滿。62歲。

  有基,字及賢,姓王,錢塘人。五歲,出家,從天臺壽昌法超爲師。十歲,受具。聞四明寶雲傳智者教,往事之。受法華止觀,隨言解義,曲盡其妙。

  宋朝有基,浙江錢塘人。5歲出家,依止天臺山壽昌寺的法超爲師。10歲受具足戒,聽說四明寶雲在傳智者大師的教觀,就去承事,當時領受了法華止觀(天臺叁大部:《摩诃止觀》、《法華文句》、《法華玄義》,這都是智者大師的著作。)。當時聽什麼法都能領解妙義,能從各方面詳盡地了知法的微妙之處。

  端拱元年,郡人請演教于太平興國寺,學者數百人。每白黑月,必集衆誦菩薩戒法,勸道俗念佛。四十年,數至萬人。遇歲歉,則持缽以供聽衆。

  端拱元年,當地人請他在太平興國寺演說教法,當時跟隨他學習的人有幾百位。每月十五、叁十,一定集合大衆誦菩薩戒,勸僧俗大衆念佛。到了端拱四十年,數目達到上萬人。遇到年景不好,他就托缽乞食來供應聽衆。

  祥符八年六月,示疾。弟子令祥請曰,和尚西歸,可無留訓。基乃廣談圓旨。逾時,衆忽見西方現光,空中奏樂。基曰,西方叁聖人來也,即右脅西向而化。

  祥符八年六月,顯現有點病。弟子令祥請示:“和尚西歸,有沒有留一點教言?”有基就在臨終廣談圓頓教的旨意。過了一陣,大家忽然見到西方現出光明、空中奏響天樂。有基說:“西方叁聖來了。”就右脅而臥,朝著西方圓寂了。

  有夢基具威儀往西方者,有夢基坐青蓮華對佛說法者,有夢阿彌陀佛爲基授記者。法智聞而歎曰,臥病談禅,臨終見佛,信希有事哉。茶毗,出舍利無算。(佛祖統紀)

  當時很多人做夢,有的夢到有基具足威儀前往西方;有的夢到有基坐在青蓮花上對佛說法;還有的夢到阿彌陀佛給有基授記。法智大師得知後,感歎地說:“臥病談禅,臨終見佛,信希有事哉。(意思是:臥病還在談禅,臨終見到佛來迎接,實在是稀有的事!)”有基的法體荼毗後得到無數舍利。

  省常,字造微,姓顔,錢塘人。七歲出家。十七受具戒。宋淳化中,住南昭慶,慕廬山之風,謀結蓮社。刻無量壽佛像,刺血書華嚴淨行品,于是易蓮社爲淨行社。士夫與會者,一百二十人,皆稱淨行弟子,王文正公旦爲之首。比丘及千人焉。

  宋朝省常大師,錢塘人。7歲出家,17歲受具足戒。淳化年間,住在昭慶寺。因爲仰慕廬山慧遠大師的道風,就計劃著結集蓮社。當時刻了阿彌陀佛像,刺血寫《華嚴·淨行品》,因此把蓮社的名字改爲“淨行社”。一時士大夫參與法會的有120人,都稱爲“淨行弟子”。王文正公作爲首領,與會的比丘也達到上千人。

  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常端坐念佛。有頃,厲聲唱曰,佛來也,泊然而化。衆見地色皆金,移時方隱,年六十二。(佛祖統紀)

  天禧四年正月十二號,省常大師坐著念佛。一會兒,大聲說:“佛來了!”就這樣往生了。大家都見到地面整個現出金色。過了一段時間,金色才隱沒。省常大師往生時62歲。(後人尊奉省常大師爲淨土宗七祖。)

  

《淨土聖賢的傳記(五)》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