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圣贤的传记(五)▪P3

  ..续本文上一页感,遂投兴福寺出家。后唐长兴中,往昆山慧聚寺,学南山律。既而听习法华光明诸经,及止观论,咸造精微。

  宋朝晤恩,江苏常熟人。13岁听人诵《阿弥陀经》心有感触,就到兴福寺出家。后唐长兴年间,去昆山慧聚寺学南山律。又听闻、研习《法华》、《金光明》等经以及《止观论》,都达到了造诣精微。

  终日一食,不离衣钵,不畜财货。卧必右胁,坐必跏趺。每布萨,必潸然流涕。遍诲人以西方净业,及一乘圆旨。讲演法华二十余部。

  晤恩每天吃一顿饭,不离衣钵,不蓄集财物。躺下时一定右胁而卧,端坐时一定结跏趺座。每当布萨时,都感慨流泪。处处教诲人要修西方净业和一乘圆教的妙旨。他曾经讲演《法华经》二十多部。

  宋雍熙三年八月朔夜,睹白光自井而出。谓门人曰,吾报龄极于此矣,乃绝粒禁言,一心念佛。梦一沙门,执金炉焚香,三绕其室,言是灌顶,吾已生净土,嘉汝所修,故来相迎。梦觉,呼门人至,犹闻异香。

  雍熙三年八月初一夜晚,见到一道白光从井里发出,他对门人说:我的寿命快到终点了。于是不吃饭,禁语,一心念佛。梦到一位沙门持着金炉焚香,在他房间里绕了三圈说:我是灌顶(智者大师的大弟子——灌顶大师),我已经生在净土,为了嘉奖你的修行,所以特地来接你。等到他从梦中醒来,把门人喊来时,还能闻到屋子里有奇异香气。

  二十五日,为众说止观指归,及观心大义。端坐,面西而化,年七十五。寺众闻管弦铃铎之音,嘹亮空中,久而渐远。茶毗,得舍利无算,恩弟子文备,洞明观法,一室坐忘者三十年。雍熙二年,微疾,净土现前,累足而逝。(宋高僧传,佛祖统纪。)

  二十五号,他给大众演说止观指归和观心的大义,端坐着朝西坐化。75岁。

  当时,寺院的僧众听到管弦铃铎的妙音在空中嘹亮地回响,时间很久才逐渐远去。荼毗时得到无数舍利。

  晤恩有个弟子叫文备,很透彻地了达观法。他曾经独处在一间屋子里,忘情脱俗有30年。雍西二年,文备生了点小病,然后就显现了净土,这样就结跏趺坐圆寂。

  文辇,永嘉平阳人。既受戒,遍学三乘。依缙云明昭禅师法会,疑情顿决。后复依天台德韶禅师,重有悟入。阅藏经三周,宗说兼通,逍遥无滞。

  宋朝文辇,永嘉平阳人。受戒之后,遍学三乘。参与缙云明昭禅师的法会,当时心中的疑情顿时解了。后来又依止天台德韶禅师(这位是永明大师的师父),这一次有进一步的悟入。曾经三次阅藏,宗门教下都通达无碍。

  太平兴国三年,伐栴檀,结成一龛,趺坐其内。自持火炬,誓曰,愿舍此残躯,上供十方诸佛菩萨。命众唱佛,助我往生。须臾焰发,其烟五色,旋转虚空。犹闻佛声,顷之乃寂。火熄,收舍利无算,年八十四。(宋高僧传)

  太平兴国三年,他砍了栴檀树作成一个龛。自己在里面结跏趺坐,手持火炬,发誓说:“我愿舍此残躯,上供十方诸佛菩萨。”叫大众唱佛助他往生。一举火就烧起来了,当时冒出来的烟有五种颜色,在空中旋转,还能听到唱佛的声音。很快声音消失了。等火熄灭时,收到无数舍利。当时84岁。

  义通,字惟远,姓尹,高丽国人。顶有肉髻,眉长五六寸。受具后,学华严起信。晋天福时,来游中国。至天台云居寺,见韶国师,忽有契悟。及谒螺溪寂法师,闻一心三观之旨,遂留受业,称具体焉。

  宋朝义通,这是来自高丽的大德。他诞生时,头上有肉髻,眉毛六寸长。受具足戒后,学《华严经》和《起信论》。

  后晋天福年间,这位韩国大德来到中国,到了天台山云居寺。他面见德昭国师时,忽然有所契悟。等到他拜访螺溪的寂法师,听到一心三观的妙义时,他很相应,就留下来学习(后来义通成为中国天台宗的祖师。)

  开宝元年,漕使顾承徽,舍宅为寺,请通居之。太平兴国七年,赐寺额为宝云。通敷扬教观,几二十年,常呼人为乡人。有问其故,曰,吾以净土为故乡,诸人皆当往生,即吾乡中之人也。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右胁而化。阇维,舍利盈满,年六十二。(佛祖统记)

  到了开宝元年,漕使顾承徽把住宅舍作寺院,请义通住持。太平兴国七年,皇帝给这座寺院赐号为“宝云寺”。

  义通敷扬教观二十多年,常常叫人“老乡”。别人问:“怎么叫老乡呢?”他说:“我以净土为故乡。大家都要往生!我们都是老乡!”

  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号,右胁而卧,安详往生。当时荼毗后舍利充满。62岁。

  有基,字及贤,姓王,钱塘人。五岁,出家,从天台寿昌法超为师。十岁,受具。闻四明宝云传智者教,往事之。受法华止观,随言解义,曲尽其妙。

  宋朝有基,浙江钱塘人。5岁出家,依止天台山寿昌寺的法超为师。10岁受具足戒,听说四明宝云在传智者大师的教观,就去承事,当时领受了法华止观(天台三大部:《摩诃止观》、《法华文句》、《法华玄义》,这都是智者大师的著作。)。当时听什么法都能领解妙义,能从各方面详尽地了知法的微妙之处。

  端拱元年,郡人请演教于太平兴国寺,学者数百人。每白黑月,必集众诵菩萨戒法,劝道俗念佛。四十年,数至万人。遇岁歉,则持钵以供听众。

  端拱元年,当地人请他在太平兴国寺演说教法,当时跟随他学习的人有几百位。每月十五、三十,一定集合大众诵菩萨戒,劝僧俗大众念佛。到了端拱四十年,数目达到上万人。遇到年景不好,他就托钵乞食来供应听众。

  祥符八年六月,示疾。弟子令祥请曰,和尚西归,可无留训。基乃广谈圆旨。逾时,众忽见西方现光,空中奏乐。基曰,西方三圣人来也,即右胁西向而化。

  祥符八年六月,显现有点病。弟子令祥请示:“和尚西归,有没有留一点教言?”有基就在临终广谈圆顿教的旨意。过了一阵,大家忽然见到西方现出光明、空中奏响天乐。有基说:“西方三圣来了。”就右胁而卧,朝着西方圆寂了。

  有梦基具威仪往西方者,有梦基坐青莲华对佛说法者,有梦阿弥陀佛为基授记者。法智闻而叹曰,卧病谈禅,临终见佛,信希有事哉。茶毗,出舍利无算。(佛祖统纪)

  当时很多人做梦,有的梦到有基具足威仪前往西方;有的梦到有基坐在青莲花上对佛说法;还有的梦到阿弥陀佛给有基授记。法智大师得知后,感叹地说:“卧病谈禅,临终见佛,信希有事哉。(意思是:卧病还在谈禅,临终见到佛来迎接,实在是稀有的事!)”有基的法体荼毗后得到无数舍利。

  省常,字造微,姓颜,钱塘人。七岁出家。十七受具戒。宋淳化中,住南昭庆,慕庐山之风,谋结莲社。刻无量寿佛像,刺血书华严净行品,于是易莲社为净行社。士夫与会者,一百二十人,皆称净行弟子,王文正公旦为之首。比丘及千人焉。

  宋朝省常大师,钱塘人。7岁出家,17岁受具足戒。淳化年间,住在昭庆寺。因为仰慕庐山慧远大师的道风,就计划着结集莲社。当时刻了阿弥陀佛像,刺血写《华严·净行品》,因此把莲社的名字改为“净行社”。一时士大夫参与法会的有120人,都称为“净行弟子”。王文正公作为首领,与会的比丘也达到上千人。

  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常端坐念佛。有顷,厉声唱曰,佛来也,泊然而化。众见地色皆金,移时方隐,年六十二。(佛祖统纪)

  天禧四年正月十二号,省常大师坐着念佛。一会儿,大声说:“佛来了!”就这样往生了。大家都见到地面整个现出金色。过了一段时间,金色才隐没。省常大师往生时62岁。(后人尊奉省常大师为净土宗七祖。)

  

《净土圣贤的传记(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