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先講一段《安樂集》裏的問答。這和我們最近學的淨土課非常類似。這是按照《大智度論》這樣設立問答:
有人問:一切衆生曠劫以來,種種有漏業無所不造,這樣沒斷掉叁界系業,只憑短時間一日或七日等念阿彌陀佛,就能往生超出叁界,如果這麼講,所謂的系業怎麼解釋呢?(明明造了有漏業就會被系縛在叁界中,現在無量劫來造下的身口意有漏業,多得不計其數,如果憑著很短時間的念佛就能超出,那麼所謂系業的涵義怎麼安立呢?)
以下從兩方面做解釋:第一、從法上解釋;第二、借比喻顯明。
一、從法上解釋
從法上來說,就是從佛的功德法上說。單憑自力,當然無話可說,造了有漏業就墮落叁界。那麼現在憑著短時間稱念佛名就能超出叁界,然後過去種種有漏業都束縛不了他。這樣從法上解釋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依仗了佛的智慧神力。
所以,所謂的“從法來破”,就是以佛具足不可思議的力量來破。佛有凡夫、聲緣、菩薩都無法測知的智慧。在佛的地位,一切二障消盡,法身智慧無余顯發,究竟達到如何神妙的程度,我們無從了知。所以經上說如來是不思議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所謂的不思議智力,指如來的智慧有不可思議的妙力,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遠爲近、以近爲遠、以輕爲重、以重爲輕等。像這樣的智慧妙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就是指世間人天分別的智慧不能相比、小乘阿羅漢的智慧不能相比,大乘一到十地菩薩的智慧也不能相比,沒有能跟他等同的、沒有能超出其上的最殊勝智慧。)既然如來的智慧有這樣不可思議的作用,也就能做到使業系凡夫以短時間稱念佛名而頓超叁界,這就是不可思議佛功德法的作用。
二、借比喻顯明
就是借助七個比喻來說明這一點。
第一、比如一百個人在一百年中堆積木柴堆到了一千仞高,但這千仞薪柴只要用碗豆大的火苗燒上半天,就能全部燒光。怎麼能說一百個人經過一百年日夜勤力堆出的千仞高柴堆,不可能半天燒完呢?
確實是可能的。雖然堆積的時間很長,但要燒毀卻很快,因爲有合適的對治法,所以半天就焚燒無余。
確實衆生曠劫以來天天都在造集有漏業,如果業有實質形體的話,堆積起來應當比須彌山還高!但借助半天念佛的功德火焰,就能勝伏它而超出。所以能一心念佛的名號,以佛的願力攝持,就會在臨終把他的心識攝持到淨土,這時曠劫以來所造的叁界系業都擋不住他了。
第二、比如癖者(在兩脅處長了塊狀東西的病人)行動很不方便。照理說一天走不了幾裏路,但把他放在航船上,因爲風帆的勢力而能一日千裏,怎麼能說一個癖者一天行不到千裏呢?雖然癖者只憑自力一天走不了幾裏,但他坐上了航船,就可以一日千裏。雖然凡夫自己行道的力量很弱,但依仗彌陀本願的力量就能一日千裏!
第叁、好比下賤的窮人得到一種吉祥物奉獻給國王,國王一看,好吉祥!非常高興,就大大地重賞他!這一下窮人就富貴得不得了!這不能說“幾十年做官吃盡了辛苦,既要承事上級,又要爲老百姓服務,最終也沒達到這麼富貴就告老還鄉,一個窮人怎麼能一天就這麼富貴呢?”這是不決定的,只要讓國王高興,就能頓時大大地賞賜他,而變得大富大貴。
就像一個下賤凡夫,靠自己的力量連天界也生不上,但他得到了阿彌陀佛名號如意寶珠,而且稱佛的名號就和佛的心相應,所以彌陀法王就賜給他許多功德。于是頓時就擁有了超越欲界六天、色界四禅、無色界四空天的極多功德財富,頓時就得到了無數倍超勝叁界的受用!不論是智慧、福德、辯才、神通等等,通通極爲廣大!
第四、好比弱小的人以他的力量連驢都騎不上,但他隨從轉輪王坐在輪寶上飛騰虛空,非常自在,短短的時間就周遊了四天下。不能否認沒力氣的人借助輪寶能在虛空中飛行自在。同樣也不能否認被業系縛的凡夫能頓時往生到極樂世界,然後周遊十方,因爲這是依仗阿彌陀佛的願力所致。
第五、比如裏裏外外圍了十層的繩索,一千個力士使盡力氣也扯不斷。一個叁尺童子,手揮寶劍,倏忽之間,繩索兩斷。怎麼能說叁尺童子不能斷掉這麼粗的繩索呢?因爲他利用了寶劍。
同樣也不能否認一個修行不久的人能突破業力重圍而超出叁界,因爲他借助了彌陀名號,至心一念能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所以以彌陀名號的寶劍,就能破除曆劫的生死重罪。
第六、又像鸩鳥進入水中,以它的毒力使水裏的魚蚌都當即死去,但犀牛以角觸到水中的泥土時,已死的魚蚌都能複活。怎麼能說性命已斷就不能複活呢?還是能複活。
第七、又好比子安在市場上買了黃鹄救了它的命。後來子安死了,黃鹄爲了報恩,在他墳上不停地啼叫,子安因此而複活過來。怎麼能說埋在墳下千年的人就不能複活呢?還是能複活的!
以上七個例子說明了萬法有自力和他力兩方面因素。比如聽課以聽的人爲自,講的人就是他,有聽者自己方面的力量和講者加持的力量,自他兩種力合起來,就出現增長信心、智慧等的良好效果。就像這樣,要成辦任何事都要有因和緣的和合。既要有自方的努力,也要依仗他方助緣的力量,如果自己的力量能和具強大功能的他力配合起來,就會在效果上提高很多,會達到原先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以前寄信的工具是馬、船等,現在的助緣是網絡,由于助緣的功能有極大提升,所以就讓原來一年才送到美國的信,現在一分鍾就能送到。這就說明依靠功能強大的助緣,以往長時間才能做到的事,現在可以在一分鍾內完成。
所以萬法的作用有屬于自方的,有屬于他方的,千開萬閉,無量無邊。什麼叫千開萬閉呢?這是指完成一件事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如果側重在自力上說,就單單針對自力這方面做開顯,他力的方面就閉起來,不多談它;如果要說明他力的作用,也會著重在他力方面做開顯,這時自力的方面就閉起不去談它。像這樣說話是有側重點的,爲了講明某一點就先專門在這個點上說,但總的來說萬法的因緣千差萬別,說起來也就千開萬閉了。
佛的功德法是無障礙的法,可以解釋成佛的智慧、願力或者名號的力用都無障礙。九法界的有情都還有虛妄分別,也就都有障礙,因爲虛妄的分別不契合實相,導致産生種種所知障和煩惱障,但佛的妙心有什麼障礙呢?佛的心是周遍的、無礙的、任運起用的!衆生的心和佛的心相應時,佛力就注入在他的心中起作用!這樣的無障礙法,哪裏是有障礙的心能測度到的呢?就像陷于迷夢的人,怎麼能了知覺醒者的境界呢?
比如凡夫是依分別心一次出一個音聲,這麼連起來說話的,你能想象不經過分別心而說話嗎?凡夫一個音聲說“我”,就只能說“我”,說不到別的。能想象一個音聲裏具足無量的音聲海、無量的言辭海、無量的語義嗎?這不是你想象得到的,這是無障礙的解脫境界。五種不可思議當中,以佛的力量最不可思議!這是沒有任何障礙,法身妙力的自在顯發,所以作用達到了最不可思議的程度。
你認爲叁界系業很重、短時間念佛很輕,所以懷疑:怎麼單憑短時間的念佛,就能勝過曠劫以來所積的生死系業,而直接往生淨土、入正定聚呢!這是你在業的輕重判斷上出了錯,你認爲曠劫以來造有漏業的時間極長、種類極多,有形體的話,堆起來比須彌山還高,現在短時間念阿彌陀佛恐怕比小土堆還要矮,這兩者是無法比較的,怎麼只憑它就超出了曠劫業力呢?
事實不是這樣,臨終一心念佛,以佛不可思議的神力攝持,就能擺脫曠劫積業的系縛,而直下往生淨土。一往生淨土,就安住在不退轉當中,這是真實成立的事!
【想要精勤修持往生極樂世界修法的人應當了知有晝夜兩種修法。白日修法:在白天,按照經中所說的來觀想憶念極樂世界的一切能依所依功德,對此生起清淨信及渴求往生的欲樂信,對佛陀的甚深幻變之理生起猛烈的勝解信,並且連續不斷觀想極樂世界的形象,盡心盡力積累善業資糧,以往生極樂世界的強烈希求心作回向。】
有了勤修的欲樂之後,就要了解晝夜兩種修持,如法地進行,就能達成往生淨土的目的。白天要把經上講的極樂世界的器情功德,作爲自心緣念的境,然後生起叁種信心——清淨信、欲樂信和勝解信。
信心要以憶念極樂淨土依報和正報的功德來引生,比如依報,寶池、蓮花、行樹、樓閣等無量功德莊嚴;正報,佛菩薩的功德莊嚴,都依據淨土經教,在心裏非常熟悉,不必看書就能想得出。如果沒有熟悉經教,只是籠統地說一句“極樂世界特別殊勝”,這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所以熏習淨土經教是重要的前提。要對淨土叁經等讀誦、思維、演說等,由努力地熏習來讓自己心裏非常熟悉,之後就隨時隨地作爲憶念的境。要在這樣憶念功德之後,生起清淨信、欲樂信和勝解信。(“欲樂信”就是在了解了西方淨土的殊勝功德和往生正因的簡易之後,有特別想去極樂世界的信心。“勝解信”就是對阿彌陀佛甚深的神變有決定的信解,完全相信佛有不可思議的智慧神力!)
這樣把淨土的相作爲心所緣的境之後,就從早到晚不斷地去想極樂世界!吃飯也想極樂世界!走路也想極樂世界!做事也想極樂世界!端坐也想極樂世界……。無論行住坐臥、說話做事,心裏一直緣念極樂世界。這叫“系念相續”。
我們常打世間惡法的比喻:就是男女相思,茶裏也是她、飯裏也是她、夢裏也是她,時時都是她!或者如子憶母,時時都想著母親。對求生淨土的人來說,就是時時想著佛、想著淨土!
平時所修的善根,要把它攝集起來,以猛利求生淨土的願來作回向。所修的善根往哪裏成熟,取決于自己的心往哪裏回向。已經決定了今生一定去極樂世界,所以善根絲毫不回向在來世得人天福報、得小乘阿羅漢果上,也不回向在命終往生其他刹土上,就回向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
這樣,心定在往生西方的目標上,…
《淨土教言講記(十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